我的音乐文化产业观
——学术著作《传播学视阈下区域音乐文化产业系统研究》序言
2017-02-13曾遂今
曾遂今
我的音乐文化产业观
——学术著作《传播学视阈下区域音乐文化产业系统研究》序言
曾遂今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部,是我国唯一与东盟国家海陆相接的省区,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缘、族缘优势,以及山环水绕、碧山秀水、繁花四季、稻香蔗甜、鸢飞鱼跃的生态环境和勤奋的壮、汉、瑶、苗、侗、京、仫佬、毛南、回、彝、水、仡佬等各民族人民,造就了这个地区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传统。在这个传统来到当代后,我们已经清晰地看到,多民族的音乐文化土壤,已经长出了丰富的、富于时代气息的艺术硕果。比如,“刘三姐艺术文化圈”的形成,以及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当代藤县“牛歌戏”、当代壮族的“歌墟”文化、新版彩调歌舞剧《刘三姐》、广西桂剧《烽火南欧》等一系列的音乐、舞蹈、戏剧的创造和展演,继承了本地区的优秀文化基因,发展了当代的民族音乐艺术,传播了壮观的文化正能量,强化了当代优秀艺术的社会影响,并收获了丰硕的旅游经济效益。
学术著作《传播学视阈下区域音乐文化产业系统研究》正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产生的。该书以传播学和音乐传播学的原理、方法来观察广西地区和当代的音乐文化的产业运行,其本质就是思考当代音乐文化的传播发展,是音乐传播学这个新学科的进一步学术展开。
全书分为“广西民间音乐产业基础的个案研究”、“广西专业院团演艺产业的个案研究”、“现代传媒与中国流行音乐文化市场研究”、“音乐文化产业模式之典型案例研究”、“区域音乐文化与高校专业应用教学研究”五个部分。为此,此项科学研究坚实地立足于广西丰厚的音乐文化沃土,扎根于传统的史论调查,覆盖着现实的音乐文化创造实践和传播实践。全书理论与实践并重,实践与人才培养教育并重,层次清晰,布局合理,内容丰硕,有血有肉,行文流畅易懂,凝聚了一批中青年教授、学者的创造性学术劳动,体现出他们别具慧眼的观察角度、独特而紧密联系实际的选题、细致的调查与分析、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
我们提倡的学术研究,就是要联系现实并关注现实的研究。在音乐文化产业的研究中,同样要遵循这种轨迹,因为音乐文化产业活动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而这项实践活动的本质,就是音乐传播活动。研究音乐文化产业,就是研究音乐传播活动的得失利弊:观察传播活动的成果或后果,探究其结果的原因或缘由,思考健全的传播手段,展望未来的希望和发展。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所说的:“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许多文化产品要通过市场实现价值,当然不能完全不考虑经济效益。然而,同社会效益相比,经济效益是第二位的,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①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载“人民网”,2015年10月16日。http://art.people.com.cn/n/2015/1016/c399291-27707112.html我认为,这就是音乐文化产业的学术型、责任型的思考方法,其中贯穿着对研究对象核心价值观的观察与评价。它要求我们的学者热情地走向社会,又冷静地坐下来研究和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总结让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成果。今天,我们的音乐文化产业研究,绝不是大哄大闹地玩“花拳绣腿”,绝不是去吹捧和欣赏“铜臭气”,绝不是为人“抬花轿”或自我炒作地吹牛皮。在这样一个意义上,我个人认为,《传播学视阈下区域音乐文化产业系统研究》全书充满了对现实良性发展的责任感、事业感和冷静的科学探索精神、民族音乐文化的推动精神。
我们提倡的学术研究,还要在对现实空间的关注中体现出批判精神。音乐文化产业的研究,绝对不应排斥对不良音乐文化现象的批评。这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要坚守文艺的审美理想、保持文艺的独立价值,合理设置反映市场接受程度的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票房收入等量化指标,既不能忽视和否定这些指标,又不能把这些指标绝对化,被市场牵着鼻子走。”②同上。因为,盲目地追求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票房收入,必然会产生媚俗和低级趣味。音乐文化产业研究,有责任清理和批判这些媚俗和低级趣味,有责任弘扬那些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的作品,有责任点评和抨击那些既无思想、又无艺术而只图追求经济效应的“作品”。“不破不立”,我们只有破其顽固而庸俗的文化之“茧”,才能立其鲜活精神之艺术生命。因此,在这样一个意义上看,我个人又认为,《传播学视阈下区域音乐文化产业系统研究》在这方面也走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比如,论文《论网络流行音乐“海量化”对流行音乐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指出:“网络对流行音乐的发展带来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造成了网络歌星昙花一现,流行音乐作品风格同质化,作品内容过于苍白无力,刻意追求新、怪,行业竞争环境恶化,欣赏者审美疲劳加速等问题,对流行音乐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这对于众多从事网络流行音乐创作、演唱、传播的人士而言无疑是一个重要警示。”论文《论21世纪中国摇滚乐的发展——以媒体关注度和听众接受度为视角》对中国摇滚乐提出希望:“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内心的执着、真诚与朴实,而不是一种一时兴起的发泄,更不是外表和行为肤浅的模仿,应是反映我们内心世界与文化气息。”论文《传媒音乐文化要注重审美品位》疾呼:“音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商业性的成分是越来越浓,但是我们不能为了这个商业性,丢掉音乐本体的东西,甚至伦理、道德的东西,一味地追求收视率、娱乐化,甚至极端到类似‘伪娘’现象……到如此的程度,那么艺术的重要本质属性——审美本质属性就会丧失殆尽。”
面对当代媒体风靡的“中国好声音”,论文《论明星导师在〈中国好声音〉品牌打造中的作用》客观地认为:“从实际结果和媒体评论情况来看,该节目存在明显‘做比赛’的嫌疑,节目制作团队为了提高收视率、获得更大商业收益,使比赛的公平、公正性做出了一定的牺牲。这显然不利于该节目对社会民众社会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论文还指出,从“产品创意”角度看,“《中国好声音》这档选秀节目是原版引进荷兰的《The Voice》。从核心创意、赛制到具体机位摆放、后期画面剪辑,几乎都是按照原版设计而执行,《中国好声音》并没有进行有效创新,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文化产业创意是支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重要基础,这无疑是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从艺术层面看,《中国好声音》所选拔出来的‘优秀’歌手,存在过于重视演唱技术、炫耀高音的嫌疑。……《中国好声音》这种以克隆国外模式、宣扬歌手演唱技巧博取观众掌声的方式只能是短时的。”
面对中国当代音乐校外培训市场,《广西南宁市琴行音乐文化产业调查与分析》一文指出:“业余音乐考级制度的蓬勃发展,催生出庞大的音乐经济市场。除了乐器市场逐年壮大发展以外,考级教材、培训和家教也非常红火。考级市场繁荣的同时,也是鱼龙混杂,各种考级机构纷纷设立,针对音乐考级的教师教学质量也堪忧,除了艺术院校的教师和社会上一些专业人士作为培训老师以外,主流的还是艺术院校的学生以家教的形式来辅导。另外,考生的学习也不是很专一,不是注重音乐技能和素养的提高,而是以通过考级为目标,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
通过以上片段,我们看到了《传播学视阈下区域音乐文化产业系统研究》在音乐文化产业研究中渗透出的科学精神和批判精神,同时,该书也向我们的读者发出了另外一条明确而响亮的声音,即高等学校的师生要搞科研,其科研的成果可以充实教学、改进教学、促进教学。在该书的第五部分“区域音乐文化与高校专业应用教学研究”中,我们也体察到了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在这方面的努力与成果。在《音乐学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研究——以文化产业发展背景下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的教学建设为例》一文中,作者总结、分析了广西艺术学院自2004年设置音乐学专业以来,教师们坚持以对“艺术价值、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的最大化的追求为培养文化建设人才的核心理念和教学目的,强调“实践平台”和“创意空间”的构建应基于深厚的学术理论支撑,由此使学生在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及较全面地了解文化市场发展规律的同时,学会通过对专业知识的转换应用来参与和践行文化事业的新发展,从而为广西高校培养服务于文化产业建设的专门人才进行富有成果的探索和实践的过程。《音乐传播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广西艺术学院为例》一文,反映出作者根据广西艺术学院实际情况进行了学科发展定位,采取了以广西为重、发展有广西地域特色的音乐传播学的基本思路。作者以身边的案例为切入点,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理论学习的趣味性;通过创新思维的培养,加强理论认识的深度,培养学生的创造灵感、团队意识、逻辑调理能力;根据音乐传播学理论与实践并重这一特色,分析社会需求和发展现状,对学生进行各项针对性的应用训练。
总之,作为以音乐文化产业为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本书给我们的读者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启发、希望和期待,那就是:当代的音乐文化产业研究,不是经济学意义的研究,而是文化学意义的研究;不是纯数据的描述和堆砌,而是思想与认识水平的提升;不是空泛的理论口号和晦涩的外来术语炫耀,而是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现实感悟。这种感悟,更要贯穿于当代艺术教育,更要推广于人才的培养。只有这样,音乐文化产业研究,才能用以理服人的论述和合理的数据表述,冲淡和削弱当代“花拳绣腿”的社会思想基础,让我们的学生远离对“铜臭气”的羡慕,避免“铜臭气”的熏染和诱惑。这样,我们的艺术价值理念就能立于其中,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也就更立于其中。
曾遂今,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传播学会会长,中国大众音乐协会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特聘教授,音乐传播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音乐传播》学术期刊主编,传媒音乐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