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MFA创新实践培养中理论教育的重要性
2017-02-13黄晓曼
黄晓曼
试论MFA创新实践培养中理论教育的重要性
黄晓曼
本文通过探讨MFA创新实践培养过程中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对当下教育界因强调实践而忽视理论教育的一边倒的现象提出质疑。实践培养是在人才具有一定的逻辑判断与分析能力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没有学术性的理论指导,实践也将缺乏远见。因此得出结论,MFA的创新实践教学是对学生理论与实践活动的综合能力的培养,避免学术理论浮于表面,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将学术理论转化为作品或产品的能力,让研究生不仅具有吸收消化理论研究的能力,更应当利用这种研究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真正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教育目标。
MFA培养;创新实践;理论教育
探讨对象,并非唱反调,而是为防止矫枉过正,权做平衡。什么叫做创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立得住脚的前提、确凿的证据、经得起推敲的论证过程、理性严密的逻辑推理,最终得到的解决方法和成果就是创新。培养实践型研究生,创新是要真正能改进现存设计产品之不足、为大众提供方便、满足现代生活的实际需要。本土设计师的“创新”能力,应当有强大的专业理论作为支撑,并且有坚实的文化自信以及适宜的方法理论,而这三者作为理论基础,需要实践者躬行践履才能有精彩的创新。
1.专业理论支撑
专业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础,也是创新的阶梯。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作过程中深切体会到:因理论指向模糊导致逻辑混乱,影响实践作品主导思想的准确表达而造成创作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而运用理论贴切、理解透彻的作者,设计作品不仅外观清晰,并且功能合理,作品才真正做到表里如一。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的培养,应当是专业理论指导下的创新实践。作为经典的理论与案例记载着某一学科的历史;技术、材料不断发展也帮扶着艺术、设计类学科的进化。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讲,如同下棋一样,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而专业理论就相当于某类学科游戏规则中的主干部分,只有熟悉并灵活运用规则才能在游戏中成为赢家。这些规则并非束缚个性发挥的绳索,相反,有了这些规则,才能使游戏在秩序下进行,让设计师在专业领域中灵活控制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近几年的MFA培养是文创时代社会发展急需设计艺术实践与创新人才的直接反映。设计艺术院校为迎合市场需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校企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获得了用人单位的肯定。但是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是否是长远目标的合适选择,必须慎重考虑。眼光的长短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基础研究理论或结论可以更好地为设计实践服务。例如日本今和次郎(1888-1973)年轻时执迷于记录民居中的种种细节,提出了与考古相对应的概念:“考现学”。民居在他的眼中变成了活的场所,他用画笔记录居住空间内外发生的行为、习俗、使用者、物品的状态,讨论人与空间的关系。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的考现学出版后才逐渐被研究人员广为关注,考现学成为空间设计的理论依据之一,风靡日本和香港。今和次郎在世时他的理论不仅没有受到重视,研究者本人还因此被排挤,成为设计界的边缘人,而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下,许多MFA的研究生毕业展上都可以看到依照他的理论做出的空间设计或工业设计作品,并有学校为此专门聘请日本专家作为专业指导。在考现学面前,大数据时代的我们也不得不赞叹今和次郎的前瞻性,也可见一项成功的理论对实践创新的意义之大。
理论学习需要实践检验,更需要实践的推动。作为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其专业理论能力应当能够指导企业更新发展,对他们来说,企业是用来验证和应用专业理论的场所,不是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那么简单,而应成为学生们寻找问题并继续提高能力的训练场。在本科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有两类同学,一类专心考研,一类为找工作找单位实习,事实证明,较早进行实践的同学掌握专业理论的能力更强,并且能够活学活用,在最后的毕业作品中表现出色,而考研的同学因经历都用在有限的课程的复习中,最终的毕业作品充其量达到课程作业的标准,与实习的同学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有明显差距。1998年,日本现代建筑大师安藤忠雄邀请了世界各地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在东京大学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会,会后整理出版了一本书叫做《建筑师的20岁》。与会嘉宾加上安藤忠雄本人一共有8位建筑师,分别来自欧洲、北美、南美和日本等地。他们代表不同的流派和思潮,年龄大多在50-60岁,个别年纪更长,但他们都谈到了同一件法宝,就是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在本地著名的设计事务所进行实践训练,这让他们掌握学校教授的知识时更加游刃有余、求知更加主动。并且,给学生们的寄语多数是希望大家能够扎实掌握专业知识,有机会多参加实践活动,对专业理论做到充分思考,不要学哪个大师而要做自己。只有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结合自身特性发展才能做到最好的自己。
2.人文学科基础
人文学科,包含文学、哲学、历史一类的科目,还有后起之秀的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等。全世界人类文化没有谁先进谁落后的横向可比性,只有对自身进步性的纵向对比才有意义,积极或消极。中国想要从制造业大国的世界分工中成功转型,就要从自己的文化入手找寻出路,才能从跟跑的生态位转为另一个层面的领跑者。创新并非对他国先进文化笨拙地模仿,而是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设计。某房地产开发商使用德国设计师的住宅图纸在中国北方城市搞小区建设,结果建成后发现户型内有黑房间、没有晾衣服的阳台、每一楼层只有一户人家有良好的光照。这是因为,德国人与住宅配套的技术比较全面:中央空调、节能灯具、洗衣烘干一体化的洗衣设备和服务等等都使得住宅设计可以忽略一些被动式设计,另外德国人与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不同,对居住空间的要求亦不尽相同。即便是将国际设计大师请到国内来勘察基地,并“因地制宜”地做设计,也很难从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做出符合逻辑的好设计。
拜访恩师亓先生,参观他亲自设计的新居后大受启发。中国人的空间可以在一个受到严格面积限制的平面里如画卷般展开,这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蕴藏的经验与智慧。待客与私密空间完全独立,又能够相互串通,像一户三进的四合院,每个小院都同时上演自己的故事。但先生设计得又比四合院的路线巧妙许多,家人与不相关的客人可以完全不碰面而各自出入大门。一个146平米的平面竟有5间房和两个独立的厅,还有一个舒适的厨房和两个卫生间、一个阳台、入口玄关、独立的阳光房,没有一处黑房间。这才是符合山东地方文化的室内空间,没有多余装饰和奢侈的大厅,却非常周到地关照到每个家庭成员的生活细节,渗透着设计师对生活的理解和对家人的关爱。再回看MFA的毕业设计,“地中海”小区、“夏威夷”住宅这种土洋结合的选题还大有人在,对空间一心贪大求奇,完全不顾及地理特征、地域文化、以及使用者的真实需求,忘记了一个设计师的初心。
意大利建筑师伦佐·皮亚诺(1937-),33岁时与36岁的英国建筑师诺曼·福斯特合作设计了法国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一举成名。这两位高技派的建筑师在与学生们的交流中都强调了文化与传统的重要性。皮亚诺说:在学校掌握的知识仅仅能够支持自己成为科学家,而建筑师作为科学家是不够的,如果将建筑设计比作冰山,那么能看到的仅仅是水面上的部分,而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地理、气象学等等组成了水面以下的庞大体积。可见,技术在设计师眼中仅仅是手段,而能使设计成为经典的理由还要看设计本身对社会和人们的贡献何在。我国的学生至今还要在高中二年级分文理科,并且根据社会的需求,理科学生的数量大大超过文科学生,尽管我国教育文化部门也在努力扭转,但目前这一现象充分表明整个中国社会对人文科学的忽视。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逐渐成为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这预示着我们的设计师将失去本土文化的支撑。传统是设计师汲取营养的土壤,不容随意丢弃。除了传统,当下的社会也是我们所需要深入了解的对象,如此一来设计师才能设计出符合当代人心理和生活需要的好作品。
若提到传统,北欧最初实行的垃圾分类制度就是发源于中国乡村的传统。现在的中国农村,仍然看可看到百姓们将剩饭或菜叶当作家养禽畜的食物,粪便用于施肥还田,唯一称之为垃圾的就是那些塑料包装、酒瓶、罐头盒这些无法短时间内降解的工业产品。中国传统的食品大都也是可以食用的东西或植物的一部分,比如粽子、竹筒饭、糖葫芦外面包裹江米纸、小笼包用荷叶包着卖等等都是中国各地原汁原味的传统美食,用荷叶、蒲草、玉米皮等等作为食物的包装,可谓生态环保绿色放心。这么好的传统竟然逐渐被忘却了。发达国家从我们这里悟出了垃圾分类,我们却学会了工业产品的过度包装。德国将“包装可回收”写入法律,强制厂家回收包装,也是从中国的啤酒厂回收酒瓶的行为中获得启发。美国工业设计先驱维克多·帕帕奈克(1927-1998)提出工业设计的生态化,被奉为世界工业设计的经典。我们年轻的设计师由于不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盲目追随着所谓的时尚潮流。
MFA在培养过程中对学术论文的要求不像理论研究类的硕士那么严格,但正因如此,许多MFA的学生在课程论文或报告中的表现并不理想:结构不严谨、错别字、用词不当、格式错误等漏洞百出。试问论文难道不是个人对专业理论和人文学科综合认识的表现,不正是对自己设计思路的捋顺和总结吗?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即便不再使用论文或报告的形式,那么制作文案、汇报设计思路、写工作总结或会议发言稿这些事不也是一篇论文的功底吗?因此,即便是以实践为培养目标的艺术硕士,也应当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有厚重的人文修养。
3.重视方法理论
方法论是哲学范畴的概念,方法理论,即介绍和讨论某种方法经验的理论学说。在研究生阶段,学生们不论文理科都应注重方法理论的学习和应用。MFA在我国还比较年轻,不同学校的相关学科根据各校师资情况都有不同的课程安排和侧重点,但总的来讲对于方法理论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对于学生们来说,不仅要看清道路,更应当学会自己该如何才能步履更加稳健。对前人已经总结过的方法,奉行“拿来主义”,不要在已有的经验上花费时间精力。在实践之前,学生们可以通过掌握方法、借鉴前人总结的做法并设计适合自己的具体方案,不仅可以少走许多弯路、也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方能高瞻远瞩、事半功倍。
人类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几乎没什么新鲜事情了。应该让学生们清楚这一点,在前人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迈出一小步已经是很大的进步,我们当然不会鼓励不研究不调查的闷头苦干。MFA的同学们做实践创新不免要针对产品受众做一些调查研究或采风式的田野调研,自然也会接触到问卷的设计、尺度的测量、质化或量化的标准等等,这些过程都已有研究者做出周到详实地总结,大家完全不必从头摸索。如若果真有些比较新鲜的领域还没有现成的方法理论可以借鉴,学生们不妨看看已有的成果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有所借鉴总比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效果要好。
目前学科交叉、跨专业合作是新的发展趋势,MFA的毕业设计展上经常会看到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作品,题材新颖,吸引大量参观者互动。学科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学生如果仅仅了解某一领域而涉猎不够宽泛,创新是很难做到的。其实艺术设计的设计师找不到设计灵感时,多与其他领域的朋友交流,或看看《科学技术方法论》一类的书籍,一定会有很大的启发。纯艺术专业的学生也可以从中寻求灵感,让自己的作品更接地气。
总之,MFA创新实践教育目标在于实践,但离开了学术理论的支撑便无法存在,在强调实践创新的同时不要忘记对理论教育的夯实,包括专业基础理论、人文社科知识和方法理论的学习应用。专业基础理论自不必说,是一个学生的基本功,直接影响其对专业的理解深度;人文社科内容广泛,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拓展知识面,浅显来讲,文学类有助于良好的表达;历史给人们一个长镜头,让学生们可以站在一个纵深的时间长河里理解眼前所看到所想到的人、事、物;哲学不仅可以训练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够让人们能有更大的格局,凡事能站得高些,解决问题时就更加能够把握全局;方法理论可以让学生们少花些时间摸索,事半功倍,不仅提升信心也能腾出更多的时间思考。MFA的培养在每个院校都有自己的方式,也有不同的学科背景和师资力量。对于学生的培养,实践创新是目标,但无法实现量化,而理论基础的教育是可量化、可考察、可控制的,并且也关系到学生们未来发展的起点高度。方法不一而足,一些导师自己的研究生比较多、事务繁忙,于是组织学生们定期开展读书会活动,让大家按照惯例坐下来相互交流读书学习思考心得,既促进大家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也能够从同龄人那里获取信息相互激发灵感,并锻炼了大家的表达能力;某些导师学生少,可以开一些书单,经常与学生见面交流,让大家讨论;也或者鼓励学生多参加专业会议或设计竞赛,通过投稿和提交作品的方式参与大环境下的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会积极查阅相关资料,找相关专业的同学老师探讨方案,这也是促进学习的好方法。研究生阶段,学生们已经度过了本科四年或五年的学习,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已经具备,这些方法都是为了使学生们“专精”而“博通”,并能够分析、评判并吸收具有生命力的新生事物,为MFA创新实践教育提供更高的平台,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本文为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编号:SDYY15075)成果。
黄晓曼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