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怒江开展成功音乐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017-02-13施开平怒江州民族中学

民族音乐 2017年1期
关键词:音乐教室怒江州怒江

■施开平(怒江州民族中学)

在怒江开展成功音乐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施开平(怒江州民族中学)

在美丽而又神奇的东方大峡谷及三江并流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底蕴的怒江,中小学难以开展音乐教育,即使开展也只是唱唱歌,很难实现现代化音乐教学。长此以往民族音乐文化面临无人继承,濒临灭绝的危险。学生没有兴趣学音乐或根本不能开展正常的音乐教学,作为音乐老师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音乐老师当务之急就是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学习环境,让学生养成学习、欣赏、审美、继承、发扬民族音乐文化的观念。

■什么是成功音乐教育

是指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学生掌握教学知识量的程度和总教学时间的最大比值,最大限度减少教学浪费的过程。就是要在有限的教学硬件设施、有限的课时内,拓宽教学思路,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突出以育人为本,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教学创新为重点,师生双方密切配合,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学生的音乐潜能,从而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就是成功音乐教育。

■为什么在怒江开展成功音乐教育

怒江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这里经济非常落后,用有限的资金支撑教育就已经很不容易,要在各中小学都开展现代化音乐教育,存在诸多困难。

(一)场地

音乐教室的基础建设应该以音乐普及的需要和社会现实的可行性为前提,成功音乐教育应结合怒江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怒江很多中小学校根本没有专用音乐教室,很多学校音乐课都是在普通教室进行,甚至有少数地方至今还是音乐教室、宿舍、操场为一体。

(二)资金短缺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云南代表团以全国的民意向大会提交《关于请求国家采取特殊措施解决怒江州经济社会发展特殊困难的建议》。为什么云南代表团在十届全国人大会议上要向大会提交这样的建议呢?那是因为怒江的贫穷是震撼人的:全州42万农业人口中,其中绝对贫穷的高达17万人,全州至今仍未完全实现普九。在这种情况下,用有限的资金支撑教育已经不易,要建标准化的音乐教室、演播厅,买音乐器材来进行现代的教育那在怒江的学校音乐教育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无法实现的。

(三)师资力量薄弱

有些学校没有专职的音乐老师教学,音乐课由会唱几首歌的其他科任教师教唱几首歌,这也只能是老师唱一句学生“捡”一句甚至有的时候是由哪门功课差就补上哪门课或者干脆让学生自习,以致有的学生初中毕业了也没有上过一节正规的音乐课。学生无法体会到音乐带给人的快乐,也就谈不上真正的认识音乐,更谈不上走进音乐,培养审美能力了。

(四)学生音乐素养低

怒江州社会发育状况很特殊,是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发展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低层次,40%的人至今不会说汉话。对于音乐理论、音符及外来古典音乐更是不知道,也不理解。有些中老年人虽然喜欢民歌(摆时、优叶、木刮等)也只能口头传唱,没有正规记录的乐谱;有些会演奏民族乐器的也只会背弹、背奏。而到了当今年青一代则连传唱民歌或背弹民乐的已没有几人了,他们更热忠于胡乱地“捡”几句外面的流行歌曲就算是会音乐了。

总之,由于上述因素制约,怒江的现代化音乐教育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无法开展的,所以在怒江开展成功音乐教育是有必要的。

■在怒江开展成功音乐的可行性

(一)利用自然资源创设学习音乐的环境

在上某些音乐欣赏课时可以到学校周围的地方去,例如欣赏《高山流水》时可带上录音机到学校周围山清水秀的地方边听音乐边观风景;又如《百鸟朝凤》可到有鸟叫声的树林里边听鸟叫声边欣赏音乐;可到怒江边欣赏《江河水》等等。这样就可以将音乐与社会、自然界的声音姿态结合在一起去联想,去审美。

(二)利用植物资源自制乐器

怒江植物资源丰富,这里盛产竹子、葫芦、木材、石头等,可以用竹子制成竹笛,木头制成三弦或月琴,用羊皮、牛皮等牲畜皮来制成鼓,葫芦制成葫芦丝等等,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学习音乐的能力,并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加深对音乐的认识,进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优化传统民族音乐

怒江的民间音乐丰富多彩,像木刮、摆时、优叶、居古哦、酒歌和其他生活小调。木刮主要是叙家谱、摆史迹、讲生产等。过去民族之间发生纠纷也可以通过唱木刮来缓和双方的情绪使谈判圆满成功。那么我们在学校开展以这些民歌为教学内容来学习、欣赏或传唱可以加强学生间的凝聚力和各民族间的团结,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同时也可提高审美能力。而学习欣赏傈僳族的多声部合唱能让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当要欣赏民族音乐时,可首先欣赏本地方民族的音乐之后再欣赏其他民族音乐,并进行比较。例如:少数民族酒歌,就先欣赏自己最熟悉的傈僳酒歌再去欣赏藏族的、彝族的酒歌。还可以用自制的民族乐器来演奏外面的音乐,从而加深学生学习、欣赏外面音乐的兴趣。

■开展成功音乐教育可能取得的成果

(一)学生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会增强

从孩子到家长,再从老师到学生都认为音乐教育课就是唱歌课,唱歌就是娱乐,这样肤浅的认识和旧观念会得到改变。音乐教育的开设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唱唱歌,自娱自乐而已,最主要的是为培养个人审美能力,提高自身修养。而相互配合的群众,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他有助于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有助于社会交往能力和协作能力的提高。

(二)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展示自我才能的欲望

由于音乐基础设施是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和生理特点而设计的,因此,学生就喜欢到有音乐的地方去欣赏,包括每年举行的节庆时中老年人所唱的民歌。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用言语难以表达的情感,学习或欣赏音乐的同时可以适当缓解学习压力;在自制乐器或音乐表演时可提高学生自信心和胆量。

(三)很好地为学生终身与音乐为伴打下基础

通过开展成功音乐教育,学生的音乐意识得到增强,为学习音乐,表演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得到提高,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音乐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结束语:“俩手抓,俩手都要硬”。今天,怒江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但也不能填饱肚子就空了脑袋。学生是青少年的主要组成部分,而青少年是祖国明天的希望、明天的栋梁。作为一名音乐教育者我有责任提高青少年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更高审美能力,使青少年物质和精神双丰收,这样祖国的明天才会更加光辉、和谐、灿烂。而根据怒江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怒江开展成功音乐教育是可行的,也是有必要的。

猜你喜欢

音乐教室怒江州怒江
一图看懂怒江特大桥
怒江卡雀哇节
怒江 神秘绝美的“东方大峡谷”
怒江州通过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省级初验
反思与展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传染病防控研究——以云南省怒江州为例
怒江州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探析
作品赏析
怒江求学记
浅谈教室布置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明星音乐教室”牛班NEWBAND APP:胡彦斌跨界玩在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