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育在中国近代变革中的实践
——以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中的“教育救国”思想为背景

2017-02-13赵心涵ZhaoXinhan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救国蔡元培美育

赵心涵/Zhao Xinhan

蒋廷黻在1938年抗日战争之时,写作了《中国近代史》一书。蒋氏作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学家的重要代表,这本五万多字的著作,饱含他对近代史的反思及对抗战救国的期望。蒋氏评述近代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程,精炼叙述近代自强运动、满清政府失败外交的史实,以表达其政治观点:国力衰微之时,积极学习西方,重视外交策略,韬光养晦,尽快走向近代化。所谓近代文化的标志是科学、机械以及民族主义。

在此书开篇的总论部分,蒋氏便提出了19世纪中华民族外交局势“进入一个特殊时期”。“来和我们找麻烦的不是我们东方世界里的小弟们,是那个素不相识而且文化根本互异的西方世界。”[1]319世纪的西方世界已具备近代文化,而华族还滞留于中古的文化。蒋廷黻认为民族自强就要在政治、社会方面全盘近代化。18世纪德国著名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在《美育书简》中,讨论了美育教育对政治与社会的影响。[2]他认为在革命时期讨论政治、社会问题之前,需要先讨论审美的问题。审美教育是自由的游戏,可以让感性层面的人离道德与理性更近。自由的审美游戏在社会中通过反复排练、互动,可以影响一个群体的意识形态。美育教育可以作为中介,重构一个失序社会。美育经历西学东渐,在中国近代的变革中,也发挥着很大作用。本文试图从美育视角略述社会阵痛变革中的自强图新方式。

一、蒋廷黻教育救国思想

从政之前,蒋廷黻先后任教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在其一生实践活动中,教育救国思想鲜明。他所提倡的教育,不仅针对一般在校学生,也包括社会大众的教育。通过对大众进行科学的、近代化的教育,实现民族一心、科学救国的理想。早在同治、光绪年间,自权臣曾国藩、李鸿章挑选学生赴美留学的自强事业开始,就在教育方面改革了士大夫的积习,将科学作为终身富贵的鹄的。由此时起出现很多出国以求新知的留学生。正如蒋氏所说,自强事业是“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以后,又必须更进一步”[1]59,自强的目的为国防,而近代化的国防则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等等,也就是要全盘近代化。于是科学、教育被提上建设的进程中。教育救国在20世纪初期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思潮,是知识分子们救亡图存的新思想。在提倡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学学科逐步多元化。由蔡元培等人引导,美育也由此兴起。美术领域,一方面,康有为、陈独秀等人对传统中国画进行猛烈抨击;另一方面,蔡元培、鲁迅等受过西方先进教育思想影响,大力提倡美育。

二、美育的“西学东渐”

美育狭义为美术教育,广义为审美教育。传统美育在中国自古便有,方式是师徒相传、家族传承。近代美育的源流则可以追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手工技艺传授的工场教育转变为人文形式的学校式教育。而后在18世纪的启蒙思潮下,卢梭、康德、席勒进一步推进了美育的发展。席勒将美学研究与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相贯通,首次明确提出审美教育的概念。1868年日本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明治维新,其中的重大改革举措就是效仿西方兴办新式学校,进行新式美术教育。这给予了寻求自强的中国知识分子以启示。正如蒋廷黻所述:“李鸿章在同治三年已经看清中国与日本孰强孰弱,要看哪一国变得快。日本明治维新运动的世界的、历史的意义,他一下就看清了,并且大声疾呼要当时的人猛醒与努力。”[1]56在20世纪初期,清政府废科举,兴办新式学堂。聘请日本教习任教,并有不少美术留学生去日本学习其美育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模式,也有不少留学生赴欧洲学习美术。由此,席勒等人的美学思想、新式美术学校的模式传入中国,形成中国的近代美育。中国美育的先行者有蔡元培、徐悲鸿、刘海粟、颜文樑等人。在蔡元培“美育”思想影响下,民国政府于1918年,创办第一所公立美术学校,刘海粟等人1912年创办的上海美专,颜文樑1922年创办的苏州美专。这些美术学校中西教育方式结合,传授实用美术。

倡导教育救国,是我国知识分子在饱受血与火洗礼后开拓的新救国之路。在20世纪初期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思潮。蔡元培也提到:“我国输入欧化,六十年,始而造兵,继而练军,继而变法,最后乃知教育之必要。”[3]在20世纪初动荡的大环境下,历史观与方法论是不可分割的。在兴办实业和实业教育的需求下,需要产生新式的美术教育,美术教育是以实用为主的。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藏画目》中提到:“今工商百器皆藉于画,画不改进,工商无可言。”[4]在20世纪初动荡的大环境下,历史观与方法论是不可分割的。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以后,许多师范学堂纷纷开设图画手工科,这样的课程属于实业教育,强调技术的传授和练习。教学大多以中国画为主,同时学习西方风景人物画。以上提到的美术教育强调实用,实则美育的革新还需进行大众审美教育,即注重审美精神层面。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为审美教育。其产生与救国密不可分。其美育思想萌发于他在德国莱比锡的求学经历。蔡氏将康德哲学中的美学思想与中国传统学术进行融合。他认为美育是作为基础,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在动乱的时代语境中,他提出美育代宗教、美育与科学并重的思想。蔡元培认为美育是改造社会和救国的工具,所谓“一种助进文化之利器”[5]128,通过美育的实行,助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从而改造腐败的社会风气。美育引导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并引向追求更高的价值。审美有了认同感,便产生了民族凝聚力,个人价值与国家需要便形成统一。蒋氏认为,20世纪初中国形成的新式教育制度借鉴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上文提到中国早期美术学校模式便是借鉴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时期除了开办实用的学堂教育,还有一系列面向大众的教育形式。开设博览会就是其中之一。《申报》在1875年2月15日有关于日本开设博览会的新闻:

是三菱公司之设,不独有益于东国,亦未尝不有益于我国也。描(?)是东洋于正月之念四日大设博览胜会,会萃各国之珍异,极宇宙之大观,西京一地山川人物,尤为一国之冠。仆浮海数十载未获,躬逢其会。当此倦鸟知还之日,而适值船价太廉,爰此笔录之,送贵馆登诸日报,俾览胜探奇之士,藉知今昔之悬殊,勿失其时可耳。东游归客拜上。[6]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通过调低船票价格,吸引国外贸易,以及开办博览会之举,外交、教育纷纷走上近代化。“藉知今昔之悬殊,勿失其时可耳”,当时《申报》连续几天几版对此博览会进行报道,可见国人已有了今昔悬殊之感慨,有学习维新之渴求。经过一番开设博览会与否的讨论后,19世纪末博览会在中国开始实行,美术专门的展览会则在20世纪初期步上了日程。学校除了美育,也开始了审美教育的实践。

五四运动期间,蔡氏便告诫新文化运动的人们,“文化运动不要忘记了美育”,“文化进步的国民,既然实施科学教育,尤要普及美术教育”[5]33。他认为美术是抗战时期的必需品。全民族的抗战,宁静的头脑、刚毅的意志人人所需,而美术的优雅、崇高之美足以养成这样的思维与意志。在《中国近代史》中,蒋廷黻指出了民族意识与自强运动成败的关系。“这民族意识是我们应付世界大变局的必需利器。现在的问题是:这民族意识能否结晶,能否具体化。”[1]172美育便有助于民族意识的结晶、具体化,但仅仅兴办新式美专学校是不够的。美育需要与社会融合,对大众进行审美教育,以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

三、“经世致用”——美育与社会

康有为变法中提到“经世致用之学”[1]93,大意为将所学付诸实用,治理世事。明末清初,经世致用之学大兴,形成一股有影响的社会思潮。在甲午到戊戌的动乱年代,这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的思潮得到时代拥护。康有为等人试图在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融中找到民族自强的道路。近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功用,是对社会全体民众进行审美教育,提高民众审美的修养,而后提升民族艺术修养、凝聚力。因此,若要经世致用,仅满足于学校的美术教育是不够的。在社会变革时期谋求进步,是不能脱离社会谈美育的。

美育当随时代,当随社会。美术教育由传统手工作坊师徒传授转变为实业学堂的学校美术教育。同时,另一种传统美术教育形式——画会也在发生转变。出于挽救危亡的现实需要,如梁启超说的“西人之为学也,有一学即有一会”[7],各种政治及学术团体应运而生,比如农学会、工学会、丹青学会等。在一些大城市,画会也由明清时期盛行的文人雅集形式慢慢向公开的美术社团形式发展。这是画会新形式,意味着在美术展览领域步入了近代化。展览形式开始由原来少数画家、鉴藏人组成的自赏自娱书画鉴赏活动转变为画家与社会互动的平台。社会普通大众逐渐可以进入到美术作品的欣赏甚至购买环节当中,初具了现代美术团体的许多特色。

在众多美术社团中,西画活动对中国美育的近代化有着重要意义。新文化运动高涨而引领的西化潮流下,加之留学归国的美术家带领,学习、研究西画的团体渐多。江苏是新式教育,包括美术教育萌发地之一。1905年江苏教育会成立,这是第一个省级新式教育团体。此时的江苏不仅留学活动频繁,画会社团也很活跃。1919年于上海,丁悚等人发起天马会,其中西洋画家居多,展览内容中西画结合,宗旨是用艺术运动促进国民文化。当时一些画会社团举办展览,逐渐成熟后开办学校从事美术教育活动。比如1919年,由颜文樑带领发起的苏州美术画赛会。顾颉刚作为北大画法研究会代表,为画赛会写了与赛报告:

发于颜文樑、杨左陶诸君,借旧皇宫为会址。征集两月许,得件约千幅。然都为苏州附近学校出品,以个人名义与赛者不多。江苏以外,为本校一处耳。旧皇宫在苏州城胡书记桥,王废基之东,境界幽旷。画件陈列殿上,凡五楹。每日下午二时开,五时闭,凡陈列二十日。一月一号至七号入门用券,八号至二十号不用券。闻议定以后每年年初,悉依此次法则开会云。此会宗旨在互相策励画术,但资浏览,不加评判。[8]

从这份报告可知,画赛会特点是征集展览作品范围较广,公开公览,并且对参展作品不加评判。“公开公览”便是近代化的美术展览的最基本特点。展览作品主要来自学校师生,苏州、上海及周边城市画家参与,也有其他学校师生作品,其中便有北大画法研究会的参与。所以苏州画赛会被认为是全国性的美展先声。1922年,举办三届苏州美术画赛会后,颜文樑、胡粹中、朱士杰等人一起创办苏州美术学校,后改为苏州美术专科学校。

进入20世纪以来,以苏州美术画赛会为先导,苏州地区形成各类画会组织一起发展的大局面。当时正处于社会形态大变革的阵痛中,知识分子的历史、政治精神也较活跃。有推崇西画的社团,便有另一批美术社团回应西画带来的冲击。与明清以来建立的区域文化传统一脉相承,苏州还是注重传统文化血脉的。所以此时苏州建立的社团大多数是以传统的绘画自娱形式为主。由颜文樑等人发起苏州美术画赛会后,西画形式、新展览形式开始打开局面,如苏州美专校董吴子深等吴氏家族组织的桃坞画社、娑罗画社。展览形式有鬻画济贫。颜文樑创立苏州美专后,美专师生也在日常教学习画之余组建各种美术社团。比如校董赵眠云、教师樊少云组建的冷红书画会。展览内容中西画结合。由于画家与社会之间形成了沟通交流的平台,受众的范围扩大,展览形式也就逐渐多元化。画家的身份感与社会责任感也就得到体现。画家通过个展鬻画,在抗战时期积极举办书画救济会、流动画展等等。在《申报》等纸媒上,就总能看到画家润格的广告,画家与社会之间的供求关系明码标价,交易也更为自由、便利。同时,还时常有针对由抗战导致困苦的灾民的鬻画济贫活动,比如当时苏州的“冬季书画救贫会”。成员有吴子深、颜纯生、吴湖帆等,画作标价出售以济贫。书画家热心于社会公益活动,当时社会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与民族认同感得到体现。这就是蒋氏《中国近代史》中提到的民族意识结晶、具体化。将民族意识具体化,以国事为己任,“这些条件会决定我们最后对这个大变局的应付的成败”[1]173。

结 语

“治标没有治好,治本也不足济事。”[1]172蒋廷黻认为外交治标,自强治本。从近代美育发展的角度看,近代中国不仅对西方美育进行吸收,也对传统美育思想进行了沿袭继承。康有为、鲁迅、蔡元培等大家,都倡导着中西美育文化结合、相互交流。他们对西方文化的借鉴,并不是盲目抄袭,而是适应时代需要。蔡元培等人将美育思想实践到教育系统中,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中起到了推动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社会风气。但蔡元培提出的美育救国思想最终并没有取得成功。究其原因,美感是自由的游戏,培养美感需要脱离功利心的束缚,自由进行,需要撇去物质条件而追求美与真。但在当时急剧变革的社会,人们物质生活得不到满足,很难去追求精神上的愉悦。所以,蔡元培呼吁的美育救国思想在当时有一定局限性。放眼当今现代化的社会,物质生活水平逐渐增高,随之而来的必是对精神文化越来越高的需求。在这样的精神需求下,美育这个自由的游戏才真正开始融入社会大众及其日常生活。

猜你喜欢

救国蔡元培美育
科学救国的和平使者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蔡元培美育思想之我见
一生践行“科技救国”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蔡元培的气度
蔡元培借衣服
蔡元培借衣服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