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装饰纹样的组合式结构与汉字的同源性

2017-02-13黄其华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饕餮笔画纹样

黄其华

浅析中国装饰纹样的组合式结构与汉字的同源性

黄其华

在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中,用大量动物的局部进行重组,创造出的视觉形象——龙、凤,是最受中华民族喜爱并流传时间最长的装饰纹样。其复合多种动物特征的造型手法,与汉字用笔画来造字的手法有着极大的相似性,本文探讨了中国文字与传统装饰纹样的同源性,以汉字的构成体系为基准,层层深入地比较两者之间的共性,以呈现出在今后设计领域中,中国文字与传统装饰纹样的历史得以延续与发展的前景,而非仅仅是对两者的概括介绍或评论。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复合式;组合式;结构;汉字的笔画

从造型艺术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字(以下统称汉字)的造型手法乃是一种有别于西方造型观念的方法,是“观物取象”,以线造型的方式将形象、意义、语音转换为视觉符号。

从象形说起,文字的“文”的本意就是形象,象形的图像。“在古汉语中,‘纹’字出现得较晚,其前身便是‘文’字,后来为‘文’字的派生与演化,二者是相通的。”

我们把中国的文字与传统装饰纹样就其造型方式,内在属性作比较,可以更好地解读出两者之间从形式到内容的本质关系,即两者之间共同的内在驱动力。 “设计文化总是有其特定存在环境和土壤的,任何设计理念和取向都由特定的内在驱动力和外在的功利目的来决定。”今天的设计理念和取向已太过功利,所以需要我们反溯至其源头来寻求中国民族设计目前迫切需要的内在驱动力。

一、中国复合装饰的代表纹样

传统装饰纹样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它在传达概念时对象征性艺术形式的依赖性。在传统装饰纹样中,象征作为一种设计造型观念和造型方式,“并非是以某种手法作为宗旨,按部就班进行的。关键是作者与被表现事物之间所保持的关系,并非是静止的、固定的、单一的,外在的视觉感受”。它其实是一种民族文化个性的表征手段。它貌似神秘和感悟的特质,暗示着和中国文字同源、同质以及惊人的复现性。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的传统装饰图案一直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造型,有独具艺术个性和文化特征,共同构成了今天各种形式纹样的复合体,而纹样的地方特色也是更多地体现出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从而为我们展现出一套新的装饰图案。而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以下的几种:

(1)龙纹.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装饰图案。龙是多种动物的集成图形,许多汉字形式都与它有关。宋代大家郭若虚曾经记载龙图分为九像,比如角像鹿,头如蛇,鳞如鱼,颈如蛇,腹如蜃,爪如鹰等等;也有说龙像牛头鹿身的动物。从以上的记录中不难看出,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图案文化与汉字的起源非常密切。

(2)凤凰纹样。在经典名著《说文》中曾经提到,凤凰为百鸟之王,而且永远长生不老,与鹿、蛇和龟等瑞兽都颇有渊源。凤凰五色俱全,飞翔于四海之外,出于东方圣国,是典型的祥瑞之兆,在造字上深得人们的喜爱。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龙形和凤凰纹样的崇拜已经达到一个高峰,这些不同的特征和局部图形已经成为许多汉字的组合结构图,它所构成的组字模式被认为是一个富有“生命”的创作,与传统风格开成了一定的对比。后者要求创作的秩序性,汉字的生命特征更接近几何形态,而前者则更多的是体现了生命的意义,因此它更多地体现出汉字的活力。

(3)宝相花。这种花卉在我国传统的图案中最为丰富,同时它也是我国典型图案之一,应用广泛。我们这里所说的宝相花集合了各种花卉的特点,花在自然界中以菊花、荷花等最为常见,宝相花正是集中了这些常见花卉的特征,再借以大丽花的模式,广泛采用复杂的中国传统纹饰,在集成组件上尽可能完善中国传统美学的意义。

(4)饕餮纹:这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图像,与龙形有很大的渊源,是多种动物综合处理后形成的图案。它们的头部有明显的五官,还有四肢及爪的造型,可以分解出牛、虎、羊以及其他哺乳动物的造型。

我们可以通过一组青铜器的图例来充分了解饕餮纹的造型手法特点。“饕餮是器身的主体纹饰,而器盖上则饰有另一直颠倒的饕餮纹。饕餮的各个部分松散地分布在繁密的回纹之间,如下端有鼻子的鼻梁、睛晴、眉毛、耳朵、角、口和前足。饕餮的身体被省略。所有这些部分都有明确的外形和清晰的轮廓,而且互不触及,饕餮纹可以加以分解并使其眉目五官浮现于回纹的波澜之中。这一事实表明,所谓饕餮是由独产的部分构成的说法是合情合理的。”

二、中国复合装饰纹样与汉字构字对比

“从史料知道,黄帝族以龙为图腾。龙的原型是长身子的水生动物,如大鲵、蛇、鳄鱼,以后又附加了其他氏族和胞族的图徽,如鹿的角,牛的鼻,鹰的爪等。龙的复杂化反映出黄帝不断壮大的历史。”对此,《左传》也有记载:“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山海经》中有形态介绍的鸟(53)兽(89)鱼(35)虫(11)共188种。而这些图腾大部分是以动物的身、首、角、耳、口等分部经过简化,组合而成。

据统计,《山海经》有22种拼合的方式,其中鸟的拼合有6种,兽的拼合有9种,鱼的拼合有4种,虫有3种,拼合的复合有85种之多。人总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生存,始终受到这个环境的濡染。由此而形成的生活习惯,礼仪风俗,思维方式和信念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这种影响作为一种历史的力量,在每一代人的心灵深处不断积淀、延续,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链条,这个链条就是我们所称的情境逻辑。它使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保持了同源现象,使不同时期的文化艺术体现出总体上一致的性格特征,具有整合的作用。

大体而言,复合装饰纹样符合汉字体系对笔画的定义,它们都必须遵循着一定的规则与惯例。汉字的基本单位是笔画,“千百年来,书法论著的作者建立了若干笔画类型的体系,其中有些区分的相当精细,以致罗列出72种不同的笔画”。这也是汉字造字过程中最著名也是最为常用的一个分类。我们常常称之为“永字八法”的这个分类,主要是将汉字的笔画分离出来,通过间架结构组成我们所熟悉的汉字。笔画是汉字的最基本元素,它已经不能再细分了,这也是汉字对于传统图形元素的简单体现。“永字八法”表现出的图案都可以在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中找到原型。在这八个基本笔画的基础上不断重复以形成不同的汉字,就像这些复合的图案一样,结合各种图形元素的大量重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如此不断组合就可以产生五万余汉字,可以说连续的元素组合也是中国汉字构造的独特之处。汉字的这种组合式原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纹样的发展。文字的基本单位是一些重复的笔画,这也使得装饰纹样的造型方式屈从于组合式结构。这是视觉思维中的定式强加给它的,然而这种限制也给中国的装饰纹样带来了它独有的特征。

结论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从极高的层次上对汉字逐个予以文化的解释,其义所在,并非一般的文字解读,实质上是指出一种思维的方法,认知的范畴。如此看来,以造型为特质仅只是汉字的一种外在的视觉形式,“象形”并非汉字之独特性。汉字有别于其它文字,不仅是因其具有表形、表态、表音的功能,而是因其具有的认知与思辨方式。

“龙”“凤”复合型装饰纹样以动物的局部为造型元素,通过排列重组的方式来达到造型之目的,这与汉字通过笔画来排列组合造字的原则是同出一辙的,中国的装饰纹样正是以这种组合的方式赋予了种种美好的情感与愿望。选择复合多种特性的对象来进行造型,符合视知觉的要求:“形状,不仅是由当时刺激眼睛的东西决定的,眼前的经验从来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从一个人毕生所获取的无数经验中发出来的最新经验。”

探讨中国文字与传统装饰纹样的内在联系与同源性,组合图案中“组合”的概念之来源正是汉字本身的造型性的特色造成的丰富的变化性给予我们在装饰方法上的丰富的组合型。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础,传统的装饰纹样如果具有和汉字一样的造型方法,那么每一个使用汉字的人就拥有对装饰纹样可以进行认知的坚实背景,从而促使传统装饰纹样在今天的发展。

黄其华 湖北美术学院视觉艺术基础部讲师

[1] 林玮生. 从文字选择的差异看中西文化的分野——以中国象形文字与希腊字母文字比较为中心[J].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6,(03).

[2] 梁燕. 论传统汉字设计的文人意匠[J]. 包装学报, 2011,(01).

[3] 罗蔚林. 汉字装饰性略论——从形意关系探索汉字装饰性应用规则及本质[J]. 艺术生活,2011,(02).

[4] 余小荔,王霞. 对居住设计中汉字装饰元素运用的探究[J]. 山西建筑, 2011,(25).

[5] 田志涌. 我国传统装饰符号的内涵特征与应用技巧研究[J]. 大舞台, 2012,(10).

[6] 陈道义. 汉代文字瓦当与砖文的装饰意味及其文化阐释[J]. 艺术探索, 2008,(04).

[7] 王志固. 从汉字构造论中发掘平面设计元素[J].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 2008,(01).

[8] 陈从志. 说文解字谈修养之从汉字结构中感悟人之为人[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9] 范常喜. 从汉字看东巴文中的超前发展现象[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05).

[10] 吴宇虹. 文字起源及象形文字、楔形文字、中国文字和字母文字之异同[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6).

J523

A

1009-4016(2017)02-0120-03

猜你喜欢

饕餮笔画纹样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有趣的一笔画
瓷上莲 历代瓷器上的莲花纹样
它就是饕餮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找不同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五月星空的饕餮盛宴
饕餮一夏 珍馐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