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史论课程中自媒体应用的适配性研究
2017-02-13王金玲
王金玲
高校美术史论课程中自媒体应用的适配性研究
王金玲
自媒体具备与高校美术史论课程结合的天然因子。伴随着数字媒体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对自媒体非常熟悉且乐于使用,本文从认知层、情感层和动作层分析高校美术史论课程中自媒体应用的适配性。
自媒体;适配性;认知层;情感层;动作层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对高校的美术史论课程等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自媒体以其“节点共享”的即时交互性、“潜传播”的自由广泛性、图文数据短小精干而又数量庞杂性等特点[1],具备与高校美术史论课程结合的天然因子。截止到2015年底,仅微信的活跃账户数就达到了6.97亿[2],其他自媒体平台与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也是一种新常态。自媒体披着数字化的科技外衣,创造充满体验性、互动感的奇观世界,再现了一种生长型、传播型的自由时空,将这种科技文明应用到人文学科课程教学中不是冒险,而是顺应时局。如果规避了自媒体固有弊端如网络交流的隔阂感、知识碎片化学习的有限性、纸质书本知识的疏离感等问题,将创生出一种生态化的教学模型。伴随着数字媒体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对自媒体非常熟悉且乐于使用,本文从认知层、情感层和动作层分析高校美术史论课程中自媒体应用的适配性。
一、认知层
随着互联网+背景的凸显,布鲁纳(Bruner)、加涅(Gagne)等人的认知理论也不断受到挑战,但是其“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论依然适应自媒体时代的认知规律。认知层主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关注能力,以及调节和控制注意力,保持学习兴趣,调动记忆力、想象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的一种技能[3]。美术史教育,就是重点关注学生对图像和文字两种不同信息进行加工的高级认知能力。
首先美术史论课程有视觉图像资料库的属性,自媒体平台本身以图文结合模式为主,比单纯的纸质传播媒介更真实、生动,e-Learning(虚拟学习)、m-Learning(移动学习)、u-Learning(交互学习)[4]显现的都是自媒体平台的优势,匹配艺术类学生认知规律中形象思维敏感度较高、图像记忆能力较强、想象力较活跃的独特性,能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兴趣、认知的兴奋度等利于知识的掌握,在每个学生都成为一个个自我传播的媒介时,学生发表、参与的主动性下面伴随的就是知识的易识记性和理解性。
其次美术史论课程饱具有含了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科技等学科的交叉性,自媒体的广博与课程是自适的,自媒体可以让美术历史的厚重镶嵌上新时代的鲜活,利用自媒体的全球化连接和资讯的快速性,活化和丰富美术史论课程教学资源和内容,让抽象美术理论结合现实具体的艺术现象,让美术历史融合创作经验,克服美术资料陈旧空泛,教学内容沉闷单调的弊端,并改变美术史论课大班教学的局限性和教师一人独角戏的局面,有助于学生持久的目标激励、旺盛好奇心的培养、学习效能感的检验。
再次,维特罗克(Merlin C.Wittrock)提出结构主义教学方法中选择性注意在认知效果中的非常重要,“选择性注意包括选择、集中注意于相关的学习信息,和对重要信息保持警觉[5]”。面对自媒体知识的海量化和学生自我传播的简易性,教师应该教授学生从单向的、被动的、浅层的学习到选择性的、主体间性的、深度的学习。所以无论是美术史论课堂上应用慕课等媒介资源,还是课后其他网络课程学习平台的延伸,又或者是课前的PBL(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的圈子化小组性预习,还是学生在微信上对相关知识的转发和分享,都是对美术专业学生加强对信息的警觉、选择、加工、再生能力的训练。
二、情感层
自媒体在高校美术理论课程中的应用,表面上是对流媒体等科技工具的借鉴,而实际上,自媒体资源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是因为其本身是一种人性化的认知载体。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应用自媒体,与一般的多媒体、流媒体不同的是,它将学习者的情感性、奇遇性、体验感等嵌入到信息的浏览、筛选、交流、传播过程中,是一种互动性、适切性、生态化的教学行为。
首先,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理论认为身体的生理结构、活动图式以及感受经验等身体、心智以及环境是更具生态效度的认知要素[6]。具身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精神的和身体的,包括情感。它重新将身心论、道器观联结起来。自媒体应用到高校美术史论课程中,使学生的学习不是简单抽象概念的认知,而是通过学习者的身体、感官与环境、空间碰撞。这种相互作用性,使得具身性认知带上了体验性的色彩。比如个人学习微博的更新和粉丝互动、线上线下的微信群小组学习、圈子讨论、优质移动学习资源的微信转发分享等,改变了教学的静态化、单向性,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和交流合作,体验美术史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以自身的学习动机、目的诉求为出发点,间接体察学习过程中自己如何发挥特长、发掘新知、合作共享等。这种非智力因素的参与和体验,纯属个人的情感控制,能够辅助智力因素的发挥,融入到认知结构中成为独具个人色彩的标志[7],从而实现知识的个性化习得。
其次,自媒体的图文并举、三维动态性、交互性、虚拟性等创造了情境认知的环境。“情境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个体与环境互动产生认知结构改变的过程”[8]。它消解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单一化的一对多的独白式教学弊端,让情景记忆能力强、视觉思维活跃的美术专业学生的身体、情感都浸入到可视化的自媒体环境中,通过网络资源的可浏览、可重复、可转发、可收藏等,既可再现美术历史可知可感的情境,又可反复体会、充分观摩美术对象。如各美术公众号都有发布高清《清明上河图》人物动图,复原了宋代文化景观;“名画记”公众号提供《故宫名画记》移动端下载,可查看和放大作品细节;英国大英博物馆与苹果公司合作开发“美的历程”APP,将名画创作过程复原在自媒体平台上……情境认知的优越性不言而喻,在VR、AR等新技术不断将情境认知的有效环境精细化背景下,学生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深层记忆能力也会大幅提高。无疑,课堂上教师可以减少重复劳动,集中精力传授“干货”和总结知识的精华,不讲旧知识、学生已懂的知识,而是重点解决难点、疑点,建构知识的谱系和系统的思路,将碎片化的知识聚合、梳理并形成条理,将学生的认知身心引导向一定的路径中,不与环境脱节、不与学习动机脱节,能将身体、感官、情绪的体验内化达到知识的理解,并进入深层记忆。
三、动作层
“影响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一是否有优质的教学内容与资源;二是否有深入的教学互动;三是否选择了适当的教学方式”[9]。 自媒体的应用,发挥了其移动学习、无缝学习的优势,以及便捷性、广博性、协作性、社会性、平民性、情境性和个性化的特点,既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教学资源,又能形成良好的互动,且有利于教师角色转变与改良教学方法。它能够与高校美术史论课程的结合,是因为美术专业具有实践性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征。
“认知依赖于主体的各种经验……共同形成一个记忆、情绪、语言和生命的其他方面在其中编织在一起的机体。”[10]艺术类学生对图文信息的关切度远远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所以多样化的学习工具如百度、知乎、维基、电子书、慕课、微信、论坛等的使用更受美术专业学生的欢迎。在海量信息面前,教师就是数字导航仪,提供美术史论学习的专业网站、视频网址、特色自媒体公众号等,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训练美术专业学生的一系列媒介素养行为能力:如知识整合、信息筛选、自我表达和传播。参与中获得的知识才能更加深入和牢靠,自由地涉猎知识加上老师的正面引导,既符合美术专业学生个性,又能让学习效能事半功倍。此外,具身认知理论除了具身性(Embodiment)、情境性(Situation)外,生成性(Enactment)和动力性(Dynamic)也是重要特征[11]。在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自媒体传播中,每个学生都是自由的、独立的,单个学生实现了自我提升,群体学生也分享了差异而多元的知识。这种学习行为的实施和管理,稍加教师的引导和媒介素养的训练,其自媒体传播经验和学习行动就会转变为生发性的、持续性的动力机制,是激发学生终身学习、深度学习的起点。
自媒体的交互性、反馈性等优势,使得美术史论课程学习的学生效能感增强,也是指引学生进一步灵活熟练运用动作技能的重要保证。教师通过自媒体,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分享相关美术知识的答疑、引导,充分理解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风格,结合灵活的时间、空间,开发更好的学习成效动态反映机制,让美术专业学生借助自媒体资源进行自我学习的行为习得、经验习得的反思。比如“南都作业”APP中,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参与出题,艺术家和名画连线测试等受到网络热传,这类工具的开发和辅助,是一种趋势。因为即时反馈、指尖传播、无缝学习已经成为当下一种习惯性的学习行为,其行动的效能感迫切需要载体来监督、检验。同时,知识交流、同行评价、小组协作等网络行动、圈子活动等常态化,也是自媒体应用扬长避短的一种策略,学生不为机器所奴役的方法就是将交流、磨合、坚持、检验、修正等行为训练融合在自媒体的人际时空、网络开放时空等多元环境中。
“知识和概念都只有通过社会化的运用才能得到充分的理解,个体参与实践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是学习得以发生的根本机制。”[10]高校美术史论课程还可以进一步将学生课堂上小组汇报的精品、个人的优秀作业等通过创建学生个人或集体的优质课程公众号等加以推广,充分深化自媒体的功能,让知识与应用、脑力和体力、认知和行动结合起来,一方面训练美术技能如美编等创意展示能力,另一方面让自媒体成为一个传播起点,让学生自觉承担其普及性的艺术教育、美的传播的社会使命,从而使抽象知识转变为实际行动。
如果说自媒体作为学习环境、资源、工具、平台的教学隐喻是“种子”,那么,高校美术史论课程则具有适配的土壤、水分、阳光来创生更具有生态化的教学时空。
王金玲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博士
[1] 王金玲. 自媒体视域下高校美术史论课程改革刍议[J]. 美术教育研究,2015,(5):123.
[2] 中商情报网[EB/OL]. [2016-3-17]. http://www.askci.com/news/chanye/2016/03/17/209423711. shtml.
[3] 王言根. 学会学习[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19.
[4] 罗洁. 信息技术带动学习变革:从课堂学习到虚拟学习、移动学习再到泛在学习[J]. 中国电化教育,2014,(01).
[5] 周详,沈德立. 高效率学习的选择性注意研究[J]. 心理科学,2006,29(5):1159-1163.
[6] 王婧,陈卫东.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混合式学习本质再审视[J]. 远程教育杂志,2016,(5).
[7] 曹双双. 基于泛在环境的无缝学习策略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8] Brown.J.S.. Collins5A.,Duguid. P.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J]. 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9,18 (Jan-Feb):32-42.
[9] 庄玉坤,褚远辉. 高校课堂教学问题及改革之道[J]. 中国高等教育,2013,(7):37-41.
[10] Thelen E.,Smith L.B.. A dynamics system approach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on and action[M]. MA:Mit Press,1993.
[11] 胡万年,叶浩生. 中国心理学界具身认知研究进展[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35(6):111-115,124.
G642.0
A
1009-4016(2017)02-0066-04
2016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7);2015年华南师范大学教学研究改革项目成果(44);2014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成果(1418);华南师范大学2016年留学基金访问学者项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