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大海中最后的礁石①
——论网络时代中国电影批评的重构

2017-02-13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关键词:影视

王 方(南京艺术学院 传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做大海中最后的礁石①
——论网络时代中国电影批评的重构

王 方(南京艺术学院 传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随着互联网技术深入大众生活,中国电影批评呈众声喧哗之态势。网络社交平台普及使影评人的身份趋于泛化与多元化,与之对应的则是专业影评人所构建的批评“权威”的消解,电影观众的主体感受被淹没于庞大的“数据矩阵”中。同时,资本大量介入影视市场,又使得电影批评的专业性时常为强大的商业利益所驱使。本文提出,电影批评者应以“礁石”姿态,保持独立话语,坚守电影精神,超越时代屏障,在互联网时代重构中国电影批评体系。

互联网;电影批评;电影观众;重构

电影批评是连接电影创作、观众和产业之间重要的桥梁和纽带,在网络时代中国电影批评呈现出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众声喧哗之势,来自影视研究者和专业学者的电影批评在大众的观影的评价体系里“药效”渐失,被网络社交平台上“自带发声器”的草根观众吐槽式或情感宣泄式的话语覆盖或淹没,同时,资本对影视产业的深度介入所带来营销需求,使得大量的电影批评者沦为资本的吹鼓手或代言人,他们貌似专业的电影批评不过是宣发软文,或制造热点话题的导火索,而网络大数据所提供的“数据矩阵”则以庞大的数据分析,客观的数据报告,消解了作为观影个体所提供的个人感受和温度。

由此,我们看到在中国电影批评中的这样一幅图景:曾经的电影批评“权威”在“口碑”与“口水”的潮汐中要么淹没失语,要么在大数据的汪洋中被冲上沙滩,成为边缘的风景或者干脆离场缺席,剩下的浸泡在潮流之中与资本和商业利益媾和,自觉成为宣发公司的软文写手和话题制造者。电影的资本化、市场化运作,社交网络的兴起,电影评论者身份的泛化、“大数据”的统计方式对影视评价标准的改变,这一切导致网络时代了电影批评生态体系的一次重构。

在众声喧哗的潮水中,有人溺水或呛水,有人如鱼得水,有人粉墨登场讨好资本与观众,也有人黯然离场悄然失声,当这众声喧哗的潮水随着时间的潮汐起伏进退,谁是潮汐退去后留在大海中没有被潮水带走的礁石?

一、众声喧哗:网络时代影评人身份的泛化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互联网进入之前,电影和观众以及影评人的身份关系是相对清晰和明确的,那时影评人中一部分是电影的研究者和创作者,当时除了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外,中国的大部分高校还没有培养电影创作和电影研究相关的专业,有专业背景和专业素养的人极其匮乏和稀缺。专业影评人大多拥有较好的专业学术背景和专业经历,对电影艺术的学理和世界电影发展脉络了然于胸,对当时中国电影的情况也相当清楚。相对于普通的电影观众,他们是掌握了相当专业知识和话语权的专家或者学者,他们的电影批评代表着对某部电影的权威解读,对普通观众的观影具有相当的引导和指导作用,那时的电影观众想了解对一部电影的评价,主要是通过类似《大众电影》这样的杂志或者报纸上的影视评论专栏来获得。另一类影评人则是从普通观众中脱颖而出的电影发烧友,他们拥有看大量盗版碟和内部观摩片的观影经验,比一般的普通观众获得更多观看影像的资源。这些人一部分来自于各省市的影视艺术家协会,一部分来自于热爱电影的文艺青年,他们共同的特征都是通过大量观片所积累的经验而逐渐转向电影批评。对于不具备电影专业知识,又缺乏大量观影经验的普通观众来说,他们是电影批评单向的受众,不具备话语权。

随着互联网深入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之后,特别是社交网络的兴起,由专业的电影评论者建构的电影批评“权威”的大厦开始崩塌。这种崩塌首先是电影观众身份的多元化引起的。

在互联网时代之前,电影—观众之间是一种简单的观看与被观看的,一种获得审美感受的精神活动。但在互联网时代,观众的身份开始多元化,首先,随着高校影视教育的普及,微电影、网络大电影等互联网影视新形式的出现,影视作品在网络上的海量资源,以及中国电影近些年来爆发式的增长,使得影视作品以及电影明星的八卦、咨询等各种消息在网络上不断成为热点。过去电影研究者和影视发烧友们掌握的专业知识和稀缺资源已经被互联网分享和稀释,他们的话语权的优势已经基本丧失,观众可以在社交网站或者微信朋友圈,公众号中讨论任何一部电影。网络使“权威”“专家”和“意见领袖”们所掌握的话语传播体系被完全颠覆和改变,众声喧哗的潮水淹没了传统的精英和权威,影视评论者从专业人士和电影发烧友,泛化为每一个普通观众,这种泛化使每一个观众既是观影者,也是评论者,既是传者,也是受者。无限的、点状的评论者所形成的互联网的电影批评模式代替了传统的电影批评的传播模式。

今天的年轻人已成为电影的主要观众和评论的主力,2015年,全国电影总票房440.69亿,其中80后和90后贡献了80%的票房,电影观众的主要群体由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转为二三线城市的“小镇青年”,年轻观众的审美趣味和审美取向正对电影票房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也令电影批评的口味,话语方式发生了改变,严谨规范的学术批评被90后碎片化、弹幕型,吐槽式的评论话语所覆盖。

另一个观众身份多元化的标志性是“粉丝”和“粉丝电影”的出现,这类电影和以往对各种类型电影的定位都不同,它是根据特点受众——“粉丝”而量身定制的电影,“粉丝”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影观众,他们是特定偶像的拥趸。对于这样的观众,传统电影批评体系中的对于电影的本体解读,审美批评,表演范式等等原则和规范统统失效,他们对电影的评价只集中于一点:拥护或者反对其所支持的偶像。所以我们看到当传统的影评人对某些“粉丝电影”进行传统的电影批评时,要么被粉丝的口水淹死,要么是鸡同鸭讲,互相攻击却各说各的。尽管“粉丝”的评论多以情绪性的宣泄式支持和吐槽式的口水产生淹没和覆盖式倾泻,但其对一部影视作品的口碑、影像力还是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以至于影响到电影的制作和生产,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就是一种典型的“粉丝电影”,其所带来的票房和影响力基本上是由于特定的观众“粉丝”所带来的,由此带来的评价的巨大反差也正是由此造成的。“口碑”和“口水”的博弈,粉丝对“粉丝电影”的“忠诚”使得这类观众在选择电影批评时,采取的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偏执态度,他们发声只支持偶像,他们只接受肯定的建议,拒绝批评的意见,电影批评在这类观众中成为站队的依据。

第三种观众身份的变化是随着电影市场化和资本对电影市场的介入,在营销中所诞生的“水军”,“水军”在中国电影中第一次被公开始于陆川的电影《王的盛宴》,观众被当做口碑营销的筹码,利用商业利益制造虚假的口碑或影响力。严格地来说,这些“水军”不能算作真正的观众,而是以观众的名义和面目进行电影互联网营销的群体,他们甚至和“粉丝”也并不相同,对一部电影的判断完全是出于营销需要,而无关乎电影本身,是一种营销行为,但它打着观众的幌子进行的营销具有很强的迷惑性,他们以潮水般的海量跟帖、转发、群体性的网络围攻,简单粗暴地占领网络话语,将所有于己不利的批评淹没于“口水”之中,他们不是影评人,不是观众,但却以庞大的体量占据话语高地,对电影口碑和票房产生巨大影响。

由此可以看到,在互联网时代观众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消解了专业影评人和普通观众的界限,也模糊了普通观众和一些特定群体的界限,甚至有新的观众类型产生,这些混杂在一起的人群如潮水汹涌而来,席卷传统的电影批评的评论者和受众,如众声喧哗,沸腾而嘈杂。

二、数据矩阵:大数据下被消解的个人感受

互联网对电影批评的另一个改变是:数据。在互联网时代之前,电影批评基本上按照文学批评的方式从文本研究到观影感受,从话语分析到意义的解析,所依赖的是西方电影理论体系及影评人个人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数据也是抽样数据,往往仅能作为参考,难窥全豹。

但互联网时代支撑一部电影批评的是通过网络记录的大量的数据构成的“数据矩阵”,互联网可以提供精确的票房,观影人数、网络评分等,甚至可以对观影人群的年龄层次、职业特点和地域分布等都提供非常全面而准确的大数据,这些数据构成的“数据矩阵”几乎可以以数据的方式从各个角度勾勒一部电影或一个电影现象的全貌,今天的数据已成为对一部电影作品,一种电影现象进行阐述和解析的重要依据。

电影批评从主观的个人表达走向了数据化的量化分析,其带来的客观性、科学性毋容置疑,它深刻地改变了电影批评的研究和阐述的方式。今天许多年轻人选择看什么电影都是看“豆瓣”“猫眼”“时光网”上的数据评分。量化的分析对于电影这样的精神文化产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的客观性也使其成为对影视作品优劣的一种重要的评定标准。

但是“大数据”在强调其精准的客观性和量化标准的同时,它所消解的是作为观影个体的感受,这些客观的数据无法统计电影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的情感满足,苏珊·朗格说:“艺术是生命情感的形式”,没有温度的数据是对观影个体在电影中所获得情感的剥夺。而在传统的电影批评中,影评人作为研究者或观众,以一个个体的观影经验来分享观影的体验,以获得共鸣和认同,个体的观影感受与群体的情感共鸣是在影院中观赏电影这种个体与群体性仪式性的共享活动中一种分享的方式。但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网络视频和网络大电影的发展,观影方式在变化,大数据正在将观影的个人体验消解为毫无个人特征的数据库,“数据矩阵”在提供给我们一个精准的电影“数据形象”的同时,也在把一部有血有肉,饱含情感体验的电影变成像素和编码的集合,把拥有情感温度的影评变成了冷冰冰的数据分析?

三、资本游戏:商业利益驱动下的文字掮客

2015年,中国电影的票房达到440.69亿,比2014年增长48.7%,创下“十二五”年度最高增幅,有着驱利本性的资本早已嗅到了巨大的商业利益的味道,2014年,大量的资本开始涌入电影市场,从2016年的爆款《美人鱼》到快鹿集团半路折戟的《叶问3》,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金融资本是如何把电影这种精神文化产品当作一款“金融产品”来操作的,在金融资本那里,一部电影与一款金融理财产品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快鹿集团《叶问3》的票房造假事件其实是通过票房来对其股票进行溢价操作的资本游戏。

当资本成为电影最大的“金主”,电影成为资本投资的产品时,一切价值都会从商业利益出发,一切的运作也都围绕着商业目的,为了某款“电影产品”的升值或者溢价,资本会动用一切手段来促使其目的的实现,其中一种就是所谓的“宣发”,就是利用各种手段电影的“增值”的宣传和发行行为。

在电影市场化和资本大量介入之前,电影宣传基本上还是围绕着电影本身进行的资讯传递,随着资本的介入,电影作品产品化后,围绕电影的宣发就成为了一种完全的商业营销行为,许多电影批评貌似解读分析,其实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广告包装和话题营销,只是相比于宣传片、片花、随片纪录片等硬性宣传,这种软文式的宣传以专业批评的面貌出现,更容易为观众所接受。今天,电影的宣发公司都有完整的宣传文案,在各种媒体上的宣传手段和节奏,这些策划案唯一的目的就是让电影成为话题,卖出更多的票房,一些有能力的影评人也很快在这里找到了营生,他们和资本成为利益共同体,成为了商业利益驱动下的文字掮客,他们做电影批评的唯一的目的就是将观众哄进影院,掏走他们口袋里的钱。但是,电影本身的属性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产品,其与普通商品属性不同的就在于,其终极价值和意义是消费者要获得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当电影批评丧失了影视评论中精神的坚守和独立的话语,沦为商业资本的写手,使评论成为广告软文,其最终会被观众所厌弃,而受到伤害的却是电影批评本身。

四、最后的礁石:电影批评的精神坚守与独立话语

不管电影批评的生态如何重构,在潮汐退去后,谁会是坚守的礁石?真正的电影批评者在互联网话语、大数据量化和资本的驱利诱惑下,如何能保持电影批评的精神坚守与独立话语,同时又能对大众产生相应的影响,是今天的电影批评者必须自问和面对的问题。

实际上,在电影批评者中仍然有许多人保持着“礁石”般坚守的姿态,比如饶曙光、尹鸿、张献民、戴锦华、崔卫平、郝建等一批具有专业精神和学养的影评人,保持着对资本的警惕和商业化对电影本身的伤害。张献民教授和同仁一起创办了中国独立影像展,出版《看不见的影像》,在商业体系之外对中国民间的青年导演进行支持,以实践的方式来丰富中国电影的拼图。饶曙光提出电影批评要与实践联动,要构建中国文化自己的电影理论批评,而戴锦华教授、崔卫平教授等都一直保持着学者的独立话语和精神坚守,刘小枫的《沉重的肉身》对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评述及从哲学角度的分析,王书亚的《天堂沉默了半小时:影视中的光影与人生》从信仰与人生的角度去解读电影,都形成了相对独特的电影评论话语。

互联网既给传统的电影批评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开启了巨大的机遇。比如从早期社交平台“西祠胡同”发展起来的“后窗看电影”和他的版主卫西谛,后来成为了著名的影评人,担任了中国独立影像展的评委。还有象木卫二、影评老大爷暗夜骑士等一批从互联网和公众号崛起的新的网络影评人,这些网络影评人以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展开具有个人风格的网络影评,颇受网民的欢迎。他们可以看做是从互联网中原生的一批网络影评人。

2007年10月,由新浪娱乐与中国电影评论学会联手促进成立的“中国影评家官网”正式启动,首批落户的有章柏青、尹鸿、张颐武、崔卫平、郝建、张卫等30位著名影评人。经历过影评人在中国电影的长期“缺席”后,这个旨在从导演创作、电影行业、和观众互动、评论体系等多个角度促进中国电影的良性发展,共享电影文化和理解感受的权威影评平台,得到了专业人士的高度关注。

2016年,中央电视六套电影频道开设《今日影评》栏目,让影评人走上屏幕,对电影频道播出的优秀电影进行理论评述,影评人在经历了互联网冲击后重新回到主流话语体系。

2016年,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创办的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学院奖”颁发了第6届奖项,这个奖项的社会组单元是由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的青年研究会的青年学者,大多是电影学或相关专业的博士、教授们对年度作品进行提名,再由高校影视学会的专家组进行终评。这个奖项一直拒绝商业赞助和政府主导,表现为影视学界一种较为纯粹的学术态度,也表现出了学界对电影决不妥协的评价标准。

浪潮终将褪去,互联网的重构已经在电影的世界里悄然转换乾坤,在经历了众声喧哗的喧嚣之后,我们期待在经历了票房的高增长和资本的疯狂驱利之后,电影本身所具有的精神文化产品的属性让电影批评中理性的批评态度得到回归,让电影批评从茫然失措的失语、缺席的状态、从资本的挤压和数据的裹挟中重新找回自身的价值和意义,真正形成网络时代中国电影批评的体系,真正起到电影创作、观众和产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当潮水退去,留下的依然是那些保持着自己清白的礁石。

(责任编辑:李小戈)

J902;J905

A

1008-9667(2017)02-0045-04

2017-04-13

王 方(1967— ),男,湖北武汉人,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紫金文创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研究方向:影视艺术。

① 本文为紫金文创研究院项目《影视作品影响力的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KTSYZ20160701)阶段性成果;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学科项目“戏剧与影视学”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影视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影视中的古典音乐
台湾影视人的“北漂”路
影视声音中听觉思维的建立与培养
中国影视,墙内开花墙外香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中国影视“出海”,风头正劲
对中国影视独特的爱
中国影视资本“拥抱”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