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2017-02-13杨荣礼卢海龙李平静郝敬波赵旭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氢氯噻嗪贝沙坦

李 雷 杨荣礼 卢海龙 李平静 郝敬波 赵旭东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科,江苏 徐州 221006)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李 雷 杨荣礼 卢海龙 李平静 郝敬波 赵旭东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科,江苏 徐州 221006)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血脂正常的1级、2级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6例,分为常规组46例和治疗组50例,两组患者每日晨起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片,常规组每晚睡前口服安慰剂1片,治疗组每晚睡前口服瑞舒伐他汀1片(10 mg),连续12个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生化、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肱动脉内皮功能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hs-CRP、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IMT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hs-CRP、EDD、IMT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结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瑞舒伐他汀降压、调脂的同时,能提高肱动脉EDD,减少颈动脉IMT,故可能延缓血脂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进程。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瑞舒伐他汀; 高血压;内皮功能;内膜中层厚度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是一种固定剂量降压药物,其降压作用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少而轻,已作为一种基本的降压药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瑞舒伐他汀作为他汀类调脂药家族中的新成员,具有比现有他汀类药物更强的调脂效果及相似的安全性,因此被临床广泛使用。对血脂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降压药物联合他汀类药物,能否获得更大的益处,关报道较少。本研究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8月来我院老年病科就诊的1级、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诊断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血压水平为140 mmHg≤收缩压≤179 mmHg和(或)90 mmHg≤舒张压≤109 mmHg。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依从性差,短期不能停用其他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有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肝肾功能不全、消化性溃疡等疾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或恶性肿瘤;有吸烟史。

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常规组2例、治疗组1例,因服降压药无效后失访,治疗组2例因转氨酶升高退出本试验。最终完成本试验的患者96例,常规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60~77〔平均(68.3±3.9)〕岁;其中1级高血压25例,2级高血压21例;治疗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60~79〔平均(69.2±4.1)〕岁,其中1级高血压28例,2级高血压22例。

1.2 方法 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征得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停服原降压药物。给予2 w的药物洗脱,每周测血压1次。符合条件的病例连续入选,随机分组的方法。两组患者每日晨起6:00~7:00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商品名:依伦平,每片含厄贝沙坦150 mg,氢氯噻嗪12.5 mg,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阿司匹林0.1 g/d;常规组每晚睡前口服安慰剂1片,治疗组每晚睡前口服瑞舒伐他汀(商品名:托妥,10 mg/片,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片,连续服药12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血压,血电解质、肝肾功能、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压测量参照《中国血压测量指南》〔2〕,在上午9:00~10:00进行,应用标准袖带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量患者右上臂血压。血电解质、肝肾功能、FPG、血脂分析均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hs-CRP采用ELISA测定。肱动脉EDD检测:参照文献〔3〕的方法。仪器为Hpsonos5500彩色多普勒诊断系统和7.0 MHz线阵探头。以右肘关节上10 cm处肱动脉为靶目标,用二维超声成像测定其内径,探查深度4 cm,在心室舒张末期(即同步心电图R波顶点时)测量血管前后内膜间的宽度,测量3个心动周期,取平均值。首先,测定静息状态下右肱动脉内径(D0),然后将血压计袖带附于患者右前臂肘关节下2~3 cm处,给袖带充气至250 mmHg,维持4 min后迅速放气,60~90 s时,测定肱动脉内径(D1)。休息至少10 min,嘱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 mg,3~4 min后,再次记录肱动脉内径(D2)。肱动脉EDD=(D1-D0)/D0×100%;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的舒张功能(NMD)=(D2-D0)/D0×100%。IMT检测:充分暴露患者右侧颈部,测量距颈动脉球部膨大起始10 mm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起始段管腔内膜交界面到内膜与外膜交界处之间的垂直距离,连续测量3个心动周期,取平均值。整个试验由1位经验丰富、对本试验不知情的超声医师进行操作。治疗过程中监测血压,如收缩压≤90 mmHg或舒张压 ≤60 mmHg时,其服药剂量减半。根据1993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制定的药物临床疗效指标判定降压无效者、转氨酶超过100 U/L退出本试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及和生化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常规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hs-CRP减低(P<0.05,P<0.01),血钠、血钾、转氨酶、肌酐、尿素氮、尿酸、FPG、血脂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TC、LDL、hs-CRP减低(P<0.01),血钠、血钾、转氨酶、肌酐、尿素氮、尿酸、FPG、TG、HDL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TC、LDL、hs-CRP差异显著(P<0.05,P<0.01),血压、血钠、血钾、转氨酶、肌酐、尿素氮、尿酸、FPG、TG、HDL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肱动脉内皮功能与颈动脉IMT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常规组和治疗组患者治疗后EDD升高、IMT减低(P<0.05,P<0.01),NMD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者的EDD升高、IMT减低(P<0.05),N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n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血钾(mmol/L)血钠(mmol/L)谷草转氨酶(U/L)常规组治疗前46155.76±8.1798.53±5.294.19±0.28142.32±2.1525.58±7.37治疗后46126.12±7.452)78.34±5.662)4.15±0.29139.96±2.1927.06±7.29治疗组治疗前50156.33±8.4699.62±5.434.23±0.31141.94±2.1425.86±6.97治疗后50124.74±7.882)77.37±5.792)4.17±0.31137.47±2.2229.19±7.32组别n谷丙转氨酶(U/L)肌酐(μmol/L)尿素氮(mmol/L)尿酸(μmol/L)空腹血糖(mmol/L)常规组治疗前4626.51±6.2284.35±13.276.13±1.04328.74±38.405.38±0.31治疗后4627.92±7.2482.89±14.026.19±1.18342.25±45.295.56±0.34治疗组治疗前5027.06±6.3185.52±12.975.96±1.12326.58±39.075.33±0.27治疗后5030.63±7.0983.96±14.875.95±1.26337.11±40.195.45±0.32组别nTC(mmol/L)TG(mmol/L)HDL(mmol/L)LDL(mmol/L)hs-CRP(mg/L)常规组治疗前464.65±0.491.19±0.251.49±0.242.92±0.364.95±0.85治疗后464.72±0.551.24±0.331.53±0.252.98±0.354.03±0.761)治疗组治疗前504.73±0.461.21±0.191.47±0.212.95±0.324.79±0.87治疗后503.77±0.432)4)1.17±0.371.55±0.262.29±0.372)4)3.10±0.692)3)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2)P<0.01;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3)P<0.05,4)P<0.01

组别nEDD(%)NMD(%)IMT(mm)常规组治疗前465.13±0.8217.22±2.421.14±0.13治疗后466.04±1.021)17.65±3.110.99±0.161)治疗组治疗前505.21±0.9316.95±2.361.13±0.14治疗后506.92±1.122)3)17.35±3.030.86±0.252)3)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2)P<0.01;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3)P<0.05

3 讨 论

高血压的治疗不仅要降压,而且尽可能减少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方法主要有3种: 生化检测、有创检测和无创检测。临床上可先通过无创检测筛选高危人群,再对高危人群行生化检测或有创检测进一步明确病变的性质和程度。hs-CRP反映炎性因子的变化,炎性因子增多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进程〔4〕。高血压可以通过炎性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炎性反应已成为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这两种疾病的“桥梁”〔5〕。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高血压造成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内皮功能障碍加重血压升高〔6〕。血管内皮功能减退是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最敏感的指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始动因素之一〔7〕。颈动脉超声检查已成为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窗口,颈动脉IMT增厚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标志。通过超声测量IMT间接判断内膜厚度,可以为诊断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提供良好的影像学客观指标〔8〕。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是血管紧张素受体Ⅱ阻滞剂和噻嗪类利尿剂复方制剂,它是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的理想药物。采用固定复合制剂的给药方式,服用方便,有利于提高老年患者的依从性。瑞舒伐他汀为他汀类药物之一,疗效可靠,服用安全,是老年人常用调节血脂的药物。近年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具有除调脂以外的其他作用,如改善动脉血管弹性的作用〔9〕;改善左心室功能〔10〕。此外,他汀类药物还有稳定斑块、抑制炎性反应、促进血管新生、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等,并降低心肌细胞炎症因子的过度激活,逆转心室重塑,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等〔11〕。

本研究中,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平稳降压的同时,可以提高受损的肱动脉DD,减低hs-CRP及颈动脉IMT。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瑞舒伐他汀,除降压、调脂外,对提高EDD,减低hs-CRP及IMT的作用更明显。提示这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能获得更大的益处,即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其机制可能与降压、调脂、抑制炎性因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有关。本研究结果提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的同时,无论其血脂水平正常与否,服用他汀类药物皆可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本研究还显示,对血脂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使用降压药物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可使老年高血压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进一步降低,与贾芳等〔12〕报道一致。常规组患者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皆未引起血脂、血糖的变化,可能与小剂量氢氯噻嗪(≤25 mg)的对血脂、血糖影响较小有关。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血钾、尿酸未产生不良影响,可能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中只含有12.5 mg氢氯噻嗪、血管紧张素受体Ⅱ阻滞剂具有保钾作用有关。不同类的降压药物联合他汀类药物是否也会有本研究相同的结论,还有待于今后相关研究证实。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造成重要脏器靶器官如心、脑、肾的损害。老年高血压患者不论其血脂水平如何,在积极降压达标的基础上加用他汀药物对预防和延缓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刘力生,吴兆苏,朱鼎良,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2 王 文,张维忠,孙宁玲,等.中国血压测量指南〔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12):1101-5.

3 Celermajar DS,Sorensen KE,Gooch VM,etal.Non-invasive detection of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children and adults at risk of atherosclerosis〔J〕.Lancet,1992;340(8828):1111-5.

4 Silva D,Pais de Lacerda A.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s a biomarker of risk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Rev Port Cardiol,2012;31(11):733-45.

5 Montecucco F,Mach F.New evidences for C-reactive protein (CRP) deposits in the arterial intima as a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J〕.Clin Interv Aging,2008;3(2):341-9.

6 钟海兰,卢新政.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高血压〔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30(1):62-5.

7 Briasoulis A,Tousoulis D,Androulakis ES,etal.Endothelial dysfunction and atherosclerosis:focus on novel therapeutic approaches〔J〕.Recent Pat Cardiovasc Drug Discov,2012;7(1):21-32.

8 Matsushima Y,Takase B,Uehata A,etal.Comparative predictive and diagnostic value of flow-mediated vasodilation in the brachial artery and intima media thickness of the carotid artery for assessment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everity〔J〕.Int J Cardiol,2007;117(2):165-72.

9 Kanaki AI,Sarafidis PA,Georgianos PI,etal.Low-dose atorvastatin reduces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mild hypertension and hypercholesterolaemia〔J〕.J Hum Hypertens,2012;26(10):577-84.

10 万晓群,李卫华,何德化,等.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20(4):373-7.

11 唐世凡,朱秀华,王朝晖,等.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5):479-83.

12 贾 芳,黄 锐,郑侨克,等.瑞舒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心踝指数及踝臂指数的影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10):968-72.

〔2015-06-11修回〕

(编辑 苑云杰/曹梦园)

李 雷(1972-),男,硕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老年心血管病研究。

R543.5

A

1005-9202(2017)01-0095-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7.01.041

猜你喜欢

氢氯噻嗪贝沙坦
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氢氯噻嗪联合替米沙坦用于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状况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叶酸对H型高血压伴舒张性心衰疗效观察研究
降压治疗:重视和合理使用噻嗪类利尿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