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流行音乐的传播及“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趋势

2017-02-12■杨

音乐传播 2017年3期
关键词:流行音乐融合传统

■杨 琛

(南京艺术学院,南京,210013/云南师范大学,昆明,650500)

我国流行音乐的传播及“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趋势

■杨 琛

(南京艺术学院,南京,210013/云南师范大学,昆明,65050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流行音乐经历公共传播、家庭传播、个人随身传播、网络传播以及手机网络互动传播等多个不同的方式和阶段。而在这些不断改变的传播方式,尤其是网络互动传播的快速发展影响下,当今中国的流行音乐在形式上存在着怀旧情结与创新形式的融合、曲风异化与多样编配的融合,在内容上则存在对传统音乐元素的挖掘与引入——这已经成为近年来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一个难以改变的趋势。

流行音乐 媒体 传播 传统音乐元素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始终和社会历史环境与媒体传播方式有着重要关联。新中国成立以来,内地和港澳台地区由于一度相对“隔绝”而各自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发展状态。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加之网络互动传播等新媒体传播形式的出现,内地与港澳台地区之间的地域文化隔阂逐渐减少,并呈现逐渐融合的趋势。而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挖掘及将其不断融入流行音乐当中,也成了当今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新趋势。文章试图通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流行音乐媒体和传播形式的演变以及当今中国流行音乐的多重融合发展特征,来阐释未来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方向。

一、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中国流行音乐的传播演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媒体与传播方式的不断演进对于流行音乐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这种演进大致经过了四个时期。

(一)20世纪50至70年代:公共传播和家庭传播并存

在20世纪50至70年代的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后者的经济迎来了60至70年代的飞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港澳台地区的娱乐业蓬勃发展,其中,以歌舞厅和电影为公共媒体的港台流行音乐也开始兴旺起来。相比之下,台湾地区由于有大量从大陆移居而来的人口,民族民间音乐在台湾地区流行音乐中得到了初步的融合与发展。有许多流行歌手是在70年代台湾各地的歌舞厅中演唱并逐渐提升知名度的,尤其以邓丽君为代表。邓丽君的早期歌曲中便包括了大量汉族民歌或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作品,如《凤阳花鼓》、《在水一方》等。与此同时,港台地区唱片业和电视业的快速发展也使薄膜、密纹唱片成为承载流行音乐的重要介质走进千家万户。

而在当时的内地,由于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电唱机还难以作为普及型的家用电器进入老百姓的家庭,流行音乐的传播主要依靠电影的放映。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电影作品中都会有经典的音乐作品作为影片的片头曲、片尾曲和插曲。1959年初,文艺界掀起向新中国成立10周年献礼的热潮。周总理对当时电影界存在的政治口号太多、缺少电影的美感和轻松愉快的状况很不满意,并对拍摄反映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的电影作品做出了相应的指示。①参见茫茫《中国电影音乐之父雷振邦》,载《文史月刊》2009年第5期,第42页。从1959年的《五朵金花》开始,大量少数民族风情电影不断涌现,如《刘三姐》、《冰山上的来客》、《阿诗玛》等等。这些电影作品中无一例外地出现了大量经典插曲,作为当时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流行音乐,这些插曲在群众中获得巨大反响,有的电影作品中音乐的影响力甚至高于电影本身——笔者的父亲便曾亲身经历过这样的情形:60年代中期,纪录片《军垦战歌》在全国上映,很多年轻人仅仅是为了欣赏其中的歌曲而多次购票入场观看,当其中最著名的具有新疆风情的插曲《边疆处处赛江南》一结束,观众就会大量退场。

由此可见,20世纪50到70年代,在内地,流行音乐的传播形式以公共传播为主体,电影作为大众媒体的重要形式,在流行音乐的传播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港台地区的流行音乐则已在电影、电视、歌舞厅等公共传播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以唱片形式进入家庭的传播方式。

(二)20世纪70至90年代:从家庭传播到个人随身传播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随着“文革”的结束,我国逐渐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80年代初,录音机逐渐进入内地普通老百姓的家庭,使得留声机这类高成本、占空间、不便携带的设备逐渐退出主流市场。以邓丽君作品为代表的一批港台流行音乐磁带开始悄然进入内地,开启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内地与港台流行音乐的交流,也对内地流行音乐的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便携式录音机的广泛普及,也使得当时的年轻人开始将这类设备带出家门,在公共场合播放,作为早期“碴舞”(又称“拼舞”,街舞的小型比赛)的伴奏音乐。

而到了80、90年代,随着世界上第一款随身听——由Sony公司1979年研发出来的“Walkman”便携磁带播放器在内地和港台的全面普及,内地的流行音乐传播方式也和港台地区一样,与国际接轨。而随着接踵而至的CD、MD播放器等播放实体介质设备的普及,流行音乐在私人领域的传播方式开始逐渐演变为家庭传播与个人随身设备传播相结合的形态,并催生了音像制品,尤其是磁带(录音、录像磁带)、光盘(CD、VCD、DVD)介质音像制品的热卖。港台地区的歌手将制作个人演唱专辑、精选辑以及唱片销量作为成功的重要标准。

而同样也在90年代,随着卡拉OK歌厅在国内盛行,流行音乐也作为一种可参与的公共传播方式在一个专有的娱乐场所中广泛传播。当然,知名流行歌手在各大城市开办的大型演唱会也必然会以公共传播的方式在城市中引起很大的反响。

(三)21世纪的前十年:网络传播的冲击与电视选秀的“突围”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网络在国内的逐渐普及,流行音乐又有了新的更为便捷的传播方式。大量音乐作品可以被上传至网络,也可以被任意下载,这使得人们可以更方便地接触到最新的流行音乐,同时也催生了MP3、MP4等数码播放器的产生和快速发展。1998年,世界上第一台MP3播放器(由Saehan公司推出)诞生,此后,MP3迅速取代了磁带、光盘等实体介质的播放模式。然而,很多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显然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流行音乐唱片销量大幅度下滑,对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冲击。

这个时期,国内对流行音乐的知识产权问题开始有了足够的重视,2006年,国家版权局开始对KTV经营者征收歌曲版权费就是例证之一。但是和西方发达国家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相比,我国在相关法律体系的健全和落实上还都存在明显差距。尤其是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接受“门槛”的降低却导致创作者和演唱者难以得到应有的利益,从前以唱片销量决定成功的标准已经一去不复返,这就极大地抑制了广大创作者和歌手创作的积极性。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各大电视、网络传媒机构开始通过电视选秀的方式,对流行音乐进行全新的包装与改造,从而实现了新的传播“突围”。

(四)近年来的新景象:手机网络互动传播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数码产品被迅速地“集成化”,手机已经具备了几乎所有的与流行音乐有关的音频/视频录制、播放功能。由此,单纯的数码音乐播放器被迅速淘汰,而手机网络音乐传播的全面普及,使得人们在随身携带的方寸之间即可任意搜索欣赏最新的流行音乐作品。

与此同时,网络社交多媒体音乐传播也获得蓬勃发展。近年来,网络直播这种新型的网络社交方式在国内快速发展,流行音乐也借助这种社交方式与观众进行了完美的互动。观众可以通过网络社交的方式足不出户与自己喜爱的歌手进行“面对面”交流,各种类型的流行歌手在网络直播平台通过演唱的方式获得粉丝的热捧,从而使得成为“网红”的门槛迅速降低。

二、从电视选秀节目观察流行音乐中的“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趋势

社会历史环境的演变和经济、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媒体和传播方式的不断革新,中国流行音乐也随之在阵痛中不断地适应着新的媒体传播方式而谋求创新与发展,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趋势。其中一种重要的趋势便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并主要表现在“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而从近年发展起来的,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下国内流行音乐发展走向的基于电视选秀节目的流行音乐传播情态当中,可以观察到这种趋势。

(一)传统与现代音乐形式的融合

近年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时,国内流行音乐产业在创作上似呈现一定的颓势,优秀作品,尤其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数量明显减少。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自被媒体所称的“四大天王”(指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等四名歌手)和周杰伦之后,华语乐坛似再未出现在国内和国际上具有普遍影响力的流行歌手。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外多档火热的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引起了国内多家地方卫视的注意,多家卫视开始将其形式复制后带入中国。其实早在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就已红遍全国,从而开启了国内地方卫视音乐选秀节目的蓬勃发展,此后,出现了湖南卫视《快乐男声》、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后更名为《中国新歌声》)、湖南卫视《我是歌手》、江西卫视《中国红歌会》、央视综艺频道《中国好歌曲》、北京卫视《最美和声》、福建东南卫视《欢乐合唱团》、江苏卫视《绝对唱响》等等。笔者认为,综观近年来国内以电视选秀节目为基础的流行音乐的发展,其形式上存在这两种“融合”的现象。

“怀旧情结”与“创新形式”的融合近年来,国内以电视选秀节目为基础的流行音乐发展总体呈现“炒冷饭”的状态,即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或更早的内地和港台流行音乐进行重新编配包装,采用“新人新唱”、“老人新唱”等方式来呈现给观众,追求“创新”与“怀旧”的结合。

这种做法对于歌手和节目制作者来说有很多好处:一是一些已“过气”数年的老歌手为了重新唤起在观众当中的影响力,不断在电视选秀节目中“刷存在感”,再次提升知名度。二是满足了广大“70后”、“80后”观众的“怀旧”情结——伴随着青少年时代音乐的响起,对经历过的年代的亲情、友情、爱情的怀念便可被唤起。三是对于选秀节目的制作者而言,老歌已经具备了很高的影响力和传播基础,因此必将具备稳定的收视群体,而大量新歌的推出不仅需要耗费大量创作成本和精力,而且还必然存在收视率波动的风险。四是国内类似的选秀节目基本都倡导真唱,非一般的商业演出所能比,这就给演唱者带来了压力,尤其是对一些“过气”多年的知名歌手而言,这使他们能够全面振作,为节目的录制而重拾演唱技能;对于观众(含现场观众和场外观众)而言,他们也会对自己心中多年的偶像有一个全新的认知和评价,从而在歌手的晋级过程中采用各种方式对其演唱能力投出自己宝贵的一票。

“曲风异化”与“多样编配”的融合在电视音乐选秀节目中歌曲的形式上,相关的编曲者、节目制作人在一些经典老歌的音乐风格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尝试,从而将歌曲以全新的、适合当代大众口味的形式进行再次传播。这种传播可以使经历过老歌风靡时代的听众在满足“怀旧”情结的同时,又能找到新的现代风格的归属感,同时又更易被当今的青少年所接受。具体的创作方式多种多样,以下举几例。

一是将抒情的流行音乐爵士化。大约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邓丽君、罗大佑为代表的一批台湾歌手曾演唱了大批优秀的抒情流行歌曲,这种风格在“文革”结束后逐渐传入大陆,也影响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李谷一、王洁实、谢莉斯、苏小明等为代表的“第一批抒情歌手”。而近年来的电视音乐选秀活动中出现了大量将这一类抒情流行歌曲爵士化的作品。例如,罗大佑创作的歌曲《海上花》是他于1986年为同名电影创作的一首主题曲,也是他第一首为电影创作的商业歌曲,原始版本是男女声合唱的形式,由钢琴担任主要伴奏,其节奏规整、舒缓而清晰,是一首典型的具有传统风格的抒情歌曲。而在2013年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中,歌手马吟吟翻唱的《海上花》则采用典型的爵士伴奏曲风,前奏的节奏感被刻意弱化,形成散板的形态,节奏进入后,旋律的走向几乎没有受到打击乐固定节奏的影响,在自由流动的爵士钢琴旋律的衬托中,歌手独特的音色和自然的情绪表现,使得整首歌曲的风格发生很大变化,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是将摇滚风格抒情化。摇滚乐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于80年代初进入中国大陆,1986年,歌手崔健以一曲《一无所有》震撼华语乐坛,也标志着中国摇滚乐的开始。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中国摇滚乐的黄金时代,出现了“黑豹”、“唐朝”、“零点”、“鲍家街43号”等大批知名的摇滚乐队,这些乐队中有多名主唱后来“单飞”,也成为国内知名的歌手。

而崔健则成为中国摇滚乐早期影响最大的人物。1989年推出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也是他早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作品中用打击乐器和电声乐器结合形成震人心魄的强烈节奏,演唱者沙哑的极富节奏感的演唱和口号性的嘶喊,模仿军队的行进与呐喊——歌曲用长征隐喻人生的经历,表达出个人的奋斗有如漫漫征程之意。而在2013年《中国好声音》中,歌手李文琦演唱的新版《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则在曲风上进行了大幅度调整,虽然在整体速度上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是由一个女声的相对温柔的音色来演绎旋律,就大大弱化了旋律的苍凉感;主题旋律则由电声乐队伴奏,简化到只有一把吉他的旋律线,只是在副歌部分加入了全新的摇滚节奏,才使伴奏音乐有了一定的情绪起伏;旋律也根据女声的音域做了一定的调整,且原版歌曲在后半段变化节奏式的演唱在新版中也被删去,口号式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在新版中也被刻意柔化。

三是在重新编曲而又不改变曲风的基础上对同时期歌曲进行新的演绎。其具体做法是在原有流行音乐作品的基础上对伴奏音乐进行重新编配,或繁化或简化,以期给听众带来一种全新的听感。这类改编在《我是歌手》中最为常见。以周杰伦2010年的专辑歌曲《烟花易冷》为例,在2013年的《我是歌手》中,林志炫的重新演绎则给人以全新的情感体验。周杰伦版本中以电声乐队伴奏,对节奏的把握非常明确,同时也为副歌中的短暂的RAP做了很好的节奏铺垫;而林志炫的版本中以钢琴伴奏,去掉了原版的RAP唱段,加入二胡的独奏,使得旋律自由度提升,从而增加了旋律悲凉感人的情绪。

(二)传统与现代音乐元素的融合

笔者在2010年曾有一篇旧文《论当今中国流行音乐的传统化趋势》,论述了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必然会挖掘传统音乐,包括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①杨琛《论当今中国流行音乐的传统化趋势》,载《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其实这种在传统与现代音乐元素间实现的融合,早在中国流行音乐刚刚形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民国时期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中国流行音乐之父”黎锦晖先生的流行音乐创作就已经奠定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基本风格——即民间旋律与西洋舞曲节奏相结合。这种创作理念后来在港台地区,尤其是台湾地区得到了全面的继承与发展,从邓丽君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演唱的歌曲中可以看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和以中国民歌为素材改编创作的流行歌曲占绝对多数。而到了21世纪初,周杰伦“中国风”的成功和大量相关歌手的模仿也再次证明了这种趋势必将继续下去。又如前文曾提到的20世纪中叶“民族化”电影歌曲的风靡全国,更是体现了人们对这种创作形式的喜爱。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这种对传统的挖掘也必然逐步深入。

当今中国流行音乐在体现前文所述“怀旧风”的同时,原创作品依然层出不穷。国内电视音乐选秀节目中,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央视综艺频道的《中国好歌曲》。它首次聚焦原创作品,让音乐创作人成为主角,为华语乐坛输送新生代创作力量。在节目的第一季中,以中国古典曲风为特色的霍尊以一曲《卷珠帘》获得冠军,也使得这首歌曲成为当年最受欢迎的佳作;第二季中,以蒙古族传统曲风和摇滚乐相融合的“杭盖乐队”夺冠;第三季中,以云南、贵州原生态音乐与摇滚乐相融合的“山人乐队”夺冠。他们的成功无不体现出传统音乐文化与现代流行音乐的巧妙融合。

另,《星光大道》、《中国红歌会》等选秀节目也都大量推出国内各民族地区的民间歌手登台,他们的成功必然会促进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些节目的受众面主要是年轻人,因而这种传播的影响力是自觉的、主动的,对其利用好的话,它可能会在对民间“非遗”音乐的保护与传承活动中发挥出显著的作用。

然而,如果将这种流行音乐传统化的趋势继续下去,就需要广大的流行音乐创作者深入民间,去探寻音乐的灵感,这种灵感最核心的原则就是怎样在流行音乐形式与传统音乐内涵中寻找契合点,以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如,谭维维的《华阴老腔一声喊》就是个典型案例——它非常成功地找到了华阴老腔所具有的古老传统的“摇滚风”,使得传统与现代元素完美融合——这甚至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又如,2015年参加某卫视综艺节目的比利时钢琴家尚·马龙(Jean-Francois Maljean)曾经在贵州侗寨生活两年,将自己擅长的西方流行钢琴及电声乐队音乐与我国贵州传统的侗族大歌相融合,其由此创作出来的作品《黎平》也成为其重要的代表作——这个经验也值得国内的流行音乐创作者进行借鉴。

(三)对“传统”的挖掘空间与前景

与内地的情况相比,当下我国香港流行乐坛知名音乐人似乎在媒体当中变得乏善可陈——在经历20世纪80、90年代香港流行音乐的辉煌之后,活跃在舞台上的流行歌手依然以张学友、陈奕迅等“老一辈”音乐人为主,而以邓紫棋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歌手的影响力依然难以支撑起乐坛。这或许可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明,高度依靠西方的音乐形式与元素进行创作的香港流行音乐的辉煌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近年内地流行音乐文化的蓬勃发展,可以说与具有地域民族风情的少数民族音乐的大量引入有着重要关联。因此不妨判断,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挖掘才是未来本土流行音乐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我国台湾地区,已经有一些歌手在作品中对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挖掘(如张惠妹),这也是当地流行音乐未来的创作发展趋势之一。但是就目前来看,这种挖掘仍主要限于当地民族民间音乐,而大陆丰富的少数民族音乐、民间音乐文化,将是一个可以大力开拓的资源,尤其是可以从与台湾地区文化关联度较高的闽南、客家音乐文化入手。台湾流行音乐不可能与大陆分离,两岸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流行音乐文化的融合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内地还是在港台地区,流行音乐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方面都有很大的挖掘发展空间并可期迎来美好的发展前景。

结 语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流行音乐传播方式的几个发展时期来看,21世纪初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对流行音乐的影响无疑是有着里程碑意义的。在20世纪50到90年代,囿于社会环境的局限和传播媒介的单一等因素,从事流行音乐创作的作曲家和作品数量都相对较少(尤其是在内地),传播媒介集中在公共传播、家庭传播、个人传播三大领域,而广大听众则以被动接受为主。然而,随着21世纪网络传播时代的到来,尤其是网络互动多媒体时代的到来,这种被动接受的流行音乐传播模式逐渐被弱化,代之以网络互动的模式。

在网络传播带来的冲击下,国内媒体和音乐产业通过电视音乐选秀的方式对流行音乐进行包装,力求进行“突围”。以当今内地电视音乐选秀节目为观察切入点可见,流行音乐在形式上存在着怀旧情结与创新形式的融合,以及曲风异化与多样编配的融合;在内容上,则存在对传统音乐,尤其是对边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元素的挖掘与创新趋势,尤其体现在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流行音乐形式的融合、曲风和配器的创新等方面。

充分利用网络互动多媒体资源,“挖掘传统”,促进“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是当下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资源的逐步扩充一方面可以使音乐创作者能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不同类型的音乐形式与音乐资源,可以采用多种曲风、多重编配手段,推进传统与现代的多重音乐元素的加速融合。另一方面,网络平台的便捷传播渠道,也使音乐创作的主体“下移”,促成了全民音乐创作的新潮流的到来,更多的“民间的”、“传统的”音乐元素也将以多种多样的有创造性的方式被引入流行音乐当中。

[1]曾遂今著《音乐社会学》,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2]王思琦著《中国当代城市流行音乐——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3]尤静波编著《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责任编辑:韦 杰)

杨琛,南京艺术学院在站博士后,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声学、乐器学。

猜你喜欢

流行音乐融合传统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融合菜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