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持人语

2017-02-12陈广琛

诗书画 2017年3期
关键词:德彪西罗兰傅雷

陈广琛

主持人语

陈广琛

二○一六年,是傅雷先生、朱梅馥女士弃世五十周年。他们与其同时代的很多文化精英,都在相隔不久的一段时间内相继离世。这一切,以及背后的原因,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铭记和反思的。我们对傅雷先生与朱梅馥女士最好的怀念方式,莫过于继续深入理解傅雷先生的精神遗产,继续推进并实现他的理想。

傅雷是二十世纪中国现代转型期贯通中西文化的大家,尤其在翻译领域成就斐然。但他的才能又并不专于一隅,而是渗透在中西文化的方方面面,有一种通约融汇不同传统的大胸怀、大气象。这种特质,也对研究和评价傅雷造成了挑战——单一的专题探讨无法体现傅雷的“博”,学科的铺排则无法体现傅雷的“约”。

幸而傅雷的另一独特成就,为我们了解他提供了合适的契机。作为一位杰出的评论家,傅雷不但交游广阔,而且具有“慧眼识才”的锐利眼光。他身边聚集了文艺界一时之俊杰,而且他的眼光鲜有差错,在他踏入思想成熟期之后,只要是他认定有才华的人,背后必定有深刻的文化价值判断作为支撑。而且他终其一生,都在不计回报地为自己所欣赏的友人提供帮助,同时也对他们提出直率的批评。这既体现了傅雷作为文艺批评家卓越高远的品位、对文化的辨别与整合能力,也表露出他宽广无私的胸怀。最重要的是,他对友人道艺的评价与推广,无不以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转化、人类文明的发展大方向为考量。傅雷以这种方式,与时代的内在血脉之间,建立了深刻的联系。

虽然傅雷对友人的推崇,完全基于其文化理想,而非出于私心;但是他对理想文化道路的选择,又是与具体的人无法分割的。没有罗曼·罗兰,傅雷纯粹的理想主义激情无法获得合适的表达载体;反过来,没有傅雷,罗曼·罗兰超越政治纷争、融汇日耳曼与拉丁精神的文化理想,也不可能在遥远的异国开花结果。在欧洲内部矛盾不断的今天,我们回望一战之后以罗曼·罗兰为代表的一代欧洲知识分子,以及其远在中国的知音的这种理想,真令人有恍若隔世之感。没有黄宾虹,傅雷在中西美学的前途上,恐怕还要苦苦寻觅多时。而没有谭小麟、阿隆·阿甫夏洛穆夫(Aaron Avshalomov),傅雷的音乐观也难以获得恰当的表达。傅雷与法国著名学者路易·拉鲁瓦(Louis Laloy)、刘抗、钱锺书、宋淇之间的精神交流,也潜移默化地促进了各自的事业。傅雷与傅聪、傅敏的书信往还,更加是现代文化史上值得记录的重要一页。

有鉴于此,我们组织的这次关于傅雷的讨论,以他与同时代部分人物之间的往还为经,以傅雷所涉猎的学术领域作纬,从细节中挖掘文化含义。这些领域可大致分为:傅雷与翻译、傅雷与音乐界、傅雷与美术界、傅雷的学问与为人等。通过这样一个框架,我们希望充分展现傅雷“沟通者”的独特身份,借此回顾起于二十年代、讫于傅雷弃世的这一阶段,以他为中心勾连起的中国文化界一个立体而丰富的侧面。

傅雷的第一个“专业”,是艺术史与艺术理论;翻译则是他第二个致力的领域。按照傅聪的说法,音乐对于傅雷来说,应属业馀。傅雷却以无比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这个“业馀”爱好。他的若干见解,都对现代中国音乐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同时也体现了其一贯的文化价值。在这个领域,本次论坛最值得特别提及的,是日内瓦音乐学院谢乐教授的研究,因为其中包含了迄今为止未被发现的第一手材料。谢乐追寻蛛丝马迹,采访拉鲁瓦后人、查找手稿档案,尽可能再现了傅雷与这位法国著名学者之间鲜为人知的交往,由此折射出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法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他的一个重要创见是,拉鲁瓦与中国同仁(包括傅雷)所追求的东西,并非一致,反而可能存在一种错位。向往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音乐的拉鲁瓦,希望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找到纯正的、《淮南子》所描述的“无音之音”,并把它带回法国,当然也希望它继续在中国发扬光大。然而他的中国同仁,却正在努力学习西方音乐,以改造在他们看来恰恰是落后不堪的中国音乐。

这种错位,有双方面各自的历史背景,更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对于西方人而言,“西方”当然并非铁板一块。站在当时法国人的立场,思考最多的恐怕并不是关于“西方”的问题,而是法国与德国的关系。在政治上,一战对两国关系造成巨大撕裂;在文化上,法国音乐家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应对德国音乐巨大的影响。正因为此,才有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多夫》中融合拉丁与日耳曼文化的努力;在罗兰与德国大作曲家理查·斯特劳斯的往还通信中,也随处可见对各自民族性的比较和反思。另一方面,以德彪西为首的法国作曲家,正在努力挣脱德国作曲巨匠瓦格纳的影响,期望找到一条属于法国文化自己的道路。从贝多芬、舒曼到瓦格纳,德国音乐体现了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精神的最高峰——英雄主义的刚猛,社会动荡期的斗争冲突,个人情欲的缠绵悱恻,都在绵密严谨的结构中获得完美表现,但也穷尽了某种美学上的可能性。在这种成就面前,法国作曲家还能做什么?在此背景下,中国的“无音之音”,以它空灵的美学,自由的调性、节奏与曲式,反而成了一个极佳的选择。德彪西走的,正是这一条道路,而拉鲁瓦又扮演了不可替代的中介角色。所以当拉鲁瓦来到中国时,他期待听到的,当然不会是又一个贝多芬式英雄主义的中国版本而恰是那中国独有的“无音之音”。

另一方面,《申报》报道拉鲁瓦访华的文章,刊登于一九三一年九月十九日,即“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翻开当天的《申报》,所见最多的,除了当时的华东水灾,就是对东北事态充满焦虑与危机感的报道,以及对日本的强烈谴责。这或许能有助我们代入当时的氛围里——在这样的背景下,虚无缥缈的“无音之音”,还是不是中国最迫切需要的东西?

跨文化对话中,对话双方的错位,莫过于此;然而各自又有其无可争辩的合理性。当时刚刚回到中国的傅雷,心里是怎样一种想法,我们可以在香港浸会大学文盛伯的发言中可见一斑。当然,傅雷翻译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还有他自己的各种文字,也体现出他希望中国音乐奋起直追西方的热切期望。最重要的是,傅雷对西方音乐的理解,也并不是单向度的。比如,他在《从“工部局中国音乐会”说到中国音乐与戏剧的前途》的结尾发出呼唤,“我们需要中国的《浮士德》,中国的《特利斯坦与伊瑟》,中国的《女武神》”。三部被他奉作典范的作品,全部出自德国,而且其中的两部歌剧,皆出自德彪西所极力希望摆脱的瓦格纳之手。但在同一篇文章中,傅雷又提到,“梅特林克的神秘剧(我尤其指为德彪西谱为歌剧的如《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它的象征的高远性与其所涵的形而上的暗示,比任何中国剧都要丰富万倍。然而它演出时的布景,正好表现戏剧的象征意味到最完善的境界”。《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是德彪西唯一的歌剧,深受瓦格纳最后歌剧《帕西法尔》的影响,却又在象征与暗示的意境上与后者有所不同。有趣的是,到了二战之后的五十年代,《帕西法尔》的舞台布景脱离具体的写实手法,转向抽象的象征主义,这又似乎体现了德彪西-梅特林克美学的胜利。可见,当年傅雷看似随意的举例与取舍,是否还有言外之意,值得我们深思。

另一方面,谢乐提到,傅雷早年服膺罗曼·罗兰笔下的贝多芬英雄主义,其对德彪西的看法也受罗曼·罗兰的影响,而后者对德彪西并不热衷。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傅雷哲嗣、钢琴大师傅聪凭借敏锐的文化直觉,在德彪西的音乐中听到中国文化“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听无音之音者聪”、“能入能出”的境界,所以“不是我在演奏德彪西的音乐,而是我的文化在演奏德彪西的音乐”。相反,贝多芬音乐中因为有太多的“主义”,而令傅聪对其颇感隔膜。在这里,有一条隐然的思想脉络,似可让傅聪与拉鲁瓦遥相沟通。

此外,傅雷对中西音乐的思考,与其对中西艺术的思考,也构成了一对平行的关系。这表明,他的思想并非偶然、随意的断篇,而是在深思熟虑中提炼出来的;其背后有一种整体、宏观的通透感。他跨越两个文化,在不断比照中探寻超越国族主义的崇高精神。傅雷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艺术应该如何发展,才能立足于世界,并对世界作出贡献?中国艺术固有的价值是什么?如何与世界艺术建立积极的对话关系?这种思考,贯穿他的一生,而且他不断提出新想法,进行自我反思,甚至勇于否定自己的旧想法。这些都在他对众多现代画家的评价中反映出来。比如,他对刘海粟的评价,为何前后有如此之大的变化?他的艺术理想,为何从刘海粟转移到黄宾虹?傅雷二十多岁就开始撰写热情洋溢的艺术评论,对刘海粟寄予殷切到近乎宗教式虔诚的期望;但三十年后,他在给密友刘抗的信中,却以另一种更为成熟从容的态度,表达出截然相反的看法。可见,傅雷对艺术的感受虽然近乎与生俱来,但他思想上的这种通透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漫长积累才形成的。在这方面,李兆忠先生的发言,为我们提供了可贵的历史细节和深入分析,颇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其背后的意义。

本次讨论会,另一个重要话题当属《傅雷家书》的英译,在傅雷夫妇离世五十周年之际,这无疑是意义最大的一件事。在香港中文大学金圣华教授牵头并直接参与下,著名翻译家闵福德教授和文化学者李雅言博士倾力进行的这一工作,规模浩大,难度也非同一般。作为杰出的翻译家,傅雷对中西方语言特质及其差异的深入把握,非一般人能及。同时,他对语言反复琢磨、精雕细刻,已经不再是“信”(精确)那么简单,还具有丰富生动的创造性。傅雷生活的年代,恰逢白话文大量吸收外来词汇、同时不断发掘文言传统的快速发展期,可以说这门既年轻又古老的语言,正处于最具可塑性的阶段。傅雷的翻译,对好几代中国读者产生的影响甚巨,受众直接或间接地包括现代作家群体。所以正如许钧教授所言,傅雷对现代汉语的发展,尤其是词汇方面的创新与贯通,有不容小视的贡献。在“五四”的大传统中,应有他的一个位置。

这样的语言大师,他自己写作的文字,必然具有同等厚重的分量。家书本身内容丰富,既有对文化艺术的论述,对立身处世、道德哲学方面的思考,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也有对时事政治的评判。如此复杂的内容,加上作者在私人语境中对语言直抒胸臆的挥洒运用,一方面构成了家书重要的文化价值,另一方面又恰恰令翻译家书成为一件近乎不可能的工作。翻译一位翻译大师所写的文字,简直堪比为建筑大师盖房子、为画家画肖像,其难度可想而知。试问谁能胜任这样一件特殊的工作?金圣华、闵福德与李雅言的合作,可谓极为难得的因缘际会。金圣华多年来一直参与整理、研究《傅雷家书》手稿,并翻译了其中的英法文信件,对文本了解之深入鲜有人能及。李雅言曾负笈普林斯顿大学,不但在文化领域涉猎广泛,而且对西方音乐有独到研究。而闵福德更是举世闻名的企鹅版《红楼梦》的英译者之一(另一位为其丈人、汉学大家霍克思David Hawkes)。能够由闵福德翻译傅雷,可谓一时之绝配。那么我们的讨论,就从三位《家书》译者的发言开始。

猜你喜欢

德彪西罗兰傅雷
曼罗兰中国有限公司
傅雷的称赞
杨绛眼中的傅雷:严肃不乏幽默
傅雷 刘海粟 友情与绝情
致罗曼·罗兰
美丽的邂逅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雾》之音乐分析
还有一只鸡
罗兰·希尔与邮票
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从《傅雷家书》看傅雷音乐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