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此岸”还是出世“彼岸”?
——关于“幸福中国”的八大选择题之五
2017-02-11单一良
文/单一良
入世“此岸”还是出世“彼岸”?
——关于“幸福中国”的八大选择题之五
文/单一良
幸福就在于出世与入世之间的转换,在于此岸与彼岸之间的勾连,将对未知世界的期待转化成对现实已知世界的热爱,搭起“现象”与“自在之物”之间的桥梁,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割裂选择,幸福就会在不经意间充盈你的人生!
无论是宗教教义,还是民间信仰,都会把人的幸福分为现世的和来世的,再加之以“因果报应”的逻辑——如此一般,人们往往会用来世幸福抚慰现世的痛苦,为精神疗伤。来世是否真的能够像王子与公主一样“从此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自然没有经验可佐证,不过这样的“彼岸”期待,无疑是现世人的精神鸦片,于他们而言,眼前的痛苦会因此得到缓解,甚至在期待来世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真实的幸福感。
用来世幸福解决现世问题的方案,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将个人幸福和希望寄托在来世的最典型的悲剧人物,莫过于鲁迅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这位一生都在遭受命运折磨的农家妇女,以为把两年工钱拿去给寺庙捐过一条门槛,让“千人踩万人踏”,自己在来世就不会再受苦。结果,在冬至的祭祖时节,当她兴冲冲去拿酒杯和筷子时,鲁家人仍然嫌弃她“不干净”,败坏风俗,将她赶出家门。在一个祝福之夜,沦为乞丐的祥林嫂终于死在了漫天风雪中。小说中讲道,在离开这个“把她往死里赶”的人间的前夕,她想到了魂灵,想到了阴间,想到了两个“死鬼的丈夫”,想到了阿毛,向“我”提出了一个猝不及防的难题:“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祥林嫂对“魂灵”的怀疑,引出一道人生幸福的选择题:入世“此岸”还是出世“彼岸”?
现世与来世,直接来源于佛教语,《百喻经·尝庵婆罗果喻》:“目覩现世贵贱贫穷,皆是先业果报。”唐代张读《宣室志》卷三:“(李生)曰:‘尝闻释氏有现世之报,吾知之矣。’”明代陈汝元《金莲记·郊遇》:“罔知往世现世之因,举眼成迷。”臧克家《罪恶的黑手》诗:“有的在现世享福还嫌不够,为来世的荣华到此苦修。”佛法中分世间法、出世间法,一般把世间法称作俗谛,把出世间法称作真谛。佛教虽然重视世间法,但是更重视出世间法。因此,佛教崇尚因果轮回,注重苦修现世,来世方可抵达“极乐世界”。
对于现世此岸的不满和对于来世彼岸的期待,实际上表达了人们对未知事物和已知事物的心理反应。从哲学家康德的视角看,“此岸”是指可认识的部分,即事物的“现象”,而彼岸则指不可认识的部分,即超越人们认识界限而独立存在的“自在之物”。“自在之物”是在人的感观以外客观存在着的,它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产生感觉,但这种感觉是有限的。“自在之物”与“现象”(即“此岸”与“彼岸”)之间有着一条原则上的界限,是人类认识无法逾越的鸿沟。人们只能认识“自在之物”的现象,而不能透过现象去认识“自在之物”本身。而无法认知的“自在之物”本身的可欲而不可及,或许就是远在彼岸的幸福。
数千年来,儒道两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主导着中国人的精神文化及生活方式,二者关于入世与出世的思想一直左右着中国文化的进程。儒家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和道德型文化。孔、孟要人们成为仁人、圣人。老、庄则以道为本源,以道为总则,把人看成宇宙自然中与其他事物平等的一员,人无需一种特殊的道德来规范自己。
总体感觉上,儒家使人纷扰,道家使人自在,因而儒家是入世哲学,道家是出世哲学。从儒家历史来看,孔子于春秋末期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克己复礼”“仁者爱人”等一整套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入世政治伦理思想体系。从道家历史来看,“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他认为,“道”先于世界万物而存在,即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道”是世界的本源,天地万物都是由“道”衍生出来的。庄子明确指出:“天大地大,没有道大。”他认为,一切法律伦理就其本质而言都是与“道”相背离的,只有把财富、地位、名誉一概置之脑后的人,才能达到至贵。“贵无”是道家的主要观念,强调君主“无为而治”的必要。由此可见,道家思想趋于“出世”,所谓“外化而内不化”(《知北游》),一方面通过外在的“顺人”,在行为上作出一定程度的妥协,从而避免避世之人放弃对其所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另一方面又通过内心的“不失己”,保持自我,保证精神意义上的“远世性”,从而避免入世之人极有可能遭受到的精神疾患。
哲思散文家赵鑫珊先生以钟与鼓为例解读过关于入世与出世:“钟声是出世的,鼓声却是入世的。钟声能让人沉静下来,让人平衡。人不要太世俗、太物欲,太入世,还需要精神的东西,要点出世,所以钟声是出世的象征。”入世此岸与出世彼岸的心态,确实就如同快节奏的激越鼓声与缓缓悠扬的钟声那样,看起来似乎是全然矛盾的。朱光潜先生一句“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道出其中奥妙。同样,即便是崇尚出世的佛法也认为不能离开世间法,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唯有把世间的问题解决了,才能出世;唯有先入世的人,才能出世,才能升华。佛家讲,佛陀成道以后,不舍世间众生,仍然到处说法,把菩提的欢喜散播给大众,不求独乐,但求众乐,这就是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
常言道,人生一世,如草木一秋。这样的洞察,不免有些悲凉,但只有参透一切苦厄,把身外之物看淡,豁达、潇洒,了无牵挂,才能无忧而有喜。从现世而言,人活着要谋生,要做事,不论是为自己,还是为社会,都来不得半点虚妄,将眼前做的每一件事,都看成盛大的庆典,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这样的人生才是摆脱了大悲苦而拥有大欢喜的人生。
出世入世寻因缘,此岸彼岸皆幸福。化为鲲鹏做逍遥游是庄子的出世,神若浮云,观乎万物而与物同化;居庙堂先天下之忧而忧是范仲淹的入世,心怀社稷,为天下苍生而鞠躬尽瘁。以出世之心入世,当不为物羁,不为媚俗,而自成高格,如范蠡之功成身退而散舟于五湖。以入世之心出世,则心有佛,心有万民,若果悲天悯人,当证得无上菩提。由此可见,幸福就在于出世与入世之间的转换,在于此岸与彼岸之间的勾连,将对未知世界的期待转化成对现实已知世界的热爱,搭起“现象”与“自在之物”之间的桥梁,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割裂选择,幸福就会在不经意间充盈你的人生!
(作者系《人民法治》杂志社执行社长、人民法治网总编辑,法学博士、管理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