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中的“慢”教学

2017-02-10郑寿宝

新课程·中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数学教学

郑寿宝

摘 要:数学学习是学生思维的成长,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是“忙碌”的,甚至会出现“劳而无功”,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恰当引导——慢一些。通过起点教学慢一些、让学生回答过程慢一些、教师的思维慢一些、辅导过程慢一些等措施,帮助学生实现“快”,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数学;“慢”教学;教学质量

如今慢生活已被很多人所崇尚,因为在慢的过程中能体会到生活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不免将“慢”字与自己的教学相联系,发现十几年的数学教学生涯中也有很多“慢”镜头,通过这些“慢”镜头让自己对数学教学一直觉得很轻松,班上的孩子喜欢我,课堂效率也较高,在“慢”中我感受到了教学的“快”。下面是我教学中几个慢镜头的回放:

一、起点教学慢一些

很多人认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而我认为起点教学可以慢一些,因为人生的学习旅程是一场马拉松,典型的如书写教学。在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中孩子对阿拉伯数字0~9的书写情况可能决定他一生的数字书写,孩子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写0~9这10个数字,速度也会很快,但是时间长了之后会发现孩子的数字写得很糟糕,甚至变形。我在教学0~9时,总是会用长达1个月的时间练习数字书写,每次书写数字时要求0~9这10个数字所用时间大约30秒,教师自己看时间,在写作业时遇到数字书写也要求写得很慢。这样长时间练习下来,学生的字写得很端正,即使到了六年级绝大部分孩子的阿拉伯数字写得也很好,几乎不会有学生会误认自己的数字,计算正确率也因书写端正而提高。

也许一开始是慢一些,但六年下来因为书写带来的“快”却很多,数学老师都能算得出来。

二、问答过程慢一些

课堂教学中教师会预设很多数学问题,有部分问题是需要孩子慢慢思考才能生成的,这些问题也是比较有质量的问题。可是很多情况下教师会催孩子,需要他们很快得出答案,其实孩子思考是需要时间的,在这里我常做到等一等,慢慢来。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希望孩子能通过自己的操作发现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在这里我会让孩子分组实验,让每组花足够的时间找到为什么有些3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而不是直接问其3边关系,孩子会发现有两根小棒长度短了,让孩子继续操作,直至小组中每个孩子都明白为什么围不成三角形,然后再去理解3边关系。这样的过程花得时间比较长,但是孩子能够思考,思维能够得到训练,不需要教师去揭知识谜底,班上的后进生也会因为有较长时间的思考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更多的是合规性而非选拔性的教育,通过“慢”能让后进生相信这其实是教学真正的“快”。

三、教师的思维慢一些

进入中高年级之后,课本中会有很多较复杂的数学题出现,班级中往往有很多学生不能解答,教师需要做出讲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思维需要慢一些,小学生因为生理、心理的原因,导致和我们成人的思维有差距,加之题目又有一定的难度,更需要教师的慢思维促进孩子的易思考。

如,两件标价相同的商品,一件赚20%,另一件亏损20%,两件商品同时售出,是赚了还是亏了?

分析:这道题是六年级百分数运用中较复杂的题目,孩子乍一看会认为不赚不亏,其实不然,标价是商品的售价,赚与亏要和商品的成本价相比较。教师看起来比较简单,可学生则不然。

教学过程:……很多孩子出现了疑惑。

师:我们可以扮演营业员,你来按照题目要求准备两件商品,标好价格。(这个对学生并不难,很多孩子都把价格标为100元)

师:确定好哪件是赚20%,哪件是亏20%,现在一起卖出,一共卖了多少元?

生:200元。

师:总体赚或者亏是用200和谁去比较呢?(慢慢引入,将孩子的思维带到一个高度)。

生:两件商品的成本价是多少?

师:你能分别算出各自的成本价吗?

生……(到这里学生解题基本没有任何问题。)

本题让孩子扮演营业员,其实是解决了一个数量,有了数量就便于思考。孩子解决难题需要教师架设一个阶梯,更需要教师从学生的思维出发,慢一点追求结果。

四、辅导过程慢一些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抽象性比较强,课后对学困生的辅导是不可缺的。往往需要辅导的同学都是接受能力比较弱的,相对于好的学生显得很难教。教师在辅导时常会着急、无奈、不耐烦,甚至会有点怒气,对辅导的学生奢望其一讲就懂,一听就会。结果是教师越希望快出成果,结局越是慢。这里,教师不妨先规划好辅导过程,调整好心态,把时间拉得长一些,把辅导节奏放得慢一些。在课堂上讲3分钟的内容辅导时讲5分钟,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这样,我们的慢辅导则会有快成效。

慢—实。教学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对话,也是人与人之间思维的碰撞。我们在追求快的同时失去了和学生真正的对话、有效的碰撞。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一样,思维方式不一样,教师可用时间的长河包容所有的学生,让思维灵动的学生更清晰,让稍显滞后的学生跟得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慢慢来,慢慢学,让所有的孩子上好每一节扎实的课,让数学学习的链条健康地循环下去。

慢—快。也许在数学新授中我们走得很慢,也许在课后辅导中我们停停走走,但最后我们会走得很快。起点慢一些,能让更多的孩子理解学习的内容,长此以往,辅导生的名单也会越来越少;教师的慢思维能让孩子的思维快一些,我们也就教会了孩子。教学中,很多看似慢的过程最终却取得了快的成果。

“慢”生活,能提高生活质量。“慢”教学,取之有道则能提高教学质量,“慢”的背后隐藏着孩子学习真正的“快”!

参考文献:

赵春梅.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的设计及课堂实践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7.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数学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