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英汉新闻报道对比分析
2017-02-10陈菁
陈菁
摘要: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揭露话语、意识形态和权利之间的隐含关系。基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本文从词汇分类、转换和情态三个方面对中国日报和英国独立报的“占领中环”活动的新闻活动报道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旨在探讨两家报纸传达的不同立场和意图,探索真实的新闻事件,激发读者对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语言意识。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系统功能语法;新闻话语;“占领中环”事件
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新闻报道是媒体话语的一个特殊体裁,体现了社会、经济、民族和语言传统。然而,由于新闻报道在表达意识形态意义上含蓄而迂回,读者难以恰当地解读其隐藏意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采用批评话语分析各类文本。由于批评话语分析旨在揭示语言是如何传达意识形态和行使权力来实现政治目的,新闻报道已成为批评话语分析的焦点之一。笔者试图对中国日报和英国独立报“占领中环”事件的新闻报道进行批评话语分析,说明报道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来形成思想和观点,以及他们在事件描述中是如何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
批评话语分析由Fowler、Hodge和Kress在《语言和控制》一书中首次提出。Fairclough首先给出如下定义:
话语分析旨在系统地探讨(a):话语实践、事件、文本和(b):社会和文化结构、关系和过程之间的因果关系。话语分析研究实践和文本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传达的意识形态是如何受到权利的影响的,并探讨话语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不透明是如何成为保护自身权利和霸权的一个因素的[1]。
Van Dijk进一步深入研究批评话语分析,认为批评话语分析主要研究社会和政治语境下的文本和话语是如何展现、重现和抵抗社会权利滥用、统治支配和不平等[2]。Wodak和Ludwing也强调了语言和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但他们同样重视话语和语境之间的关系[3]。总之,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研究语言、意识形态和隐藏在文本中的权力之间的关系。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模型是批评话语分析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他认为语言执行三个基本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4]。概念功能为上下文的表达服务:通过概念功能,说话者或作者在语言中反映自己现实世界的经验和内心世界的意识[2]。概念功能主要有词汇分类、及物性、语态和转换实现。人际功能帮助表达说话者或作者的意见、态度和评价,也反映说话者或作者与听众或读者之间的关系[2]。人际功能主要由情态、语气和语调等范畴体现。语篇功能使语篇与语境发生联系,因此话语成为可能[2]。
一、英汉新闻报道对比分析
香港占中事件是由戴耀廷发起的一次非法活动,旨在给中国政府施加压力,使香港行政长官选举以普选方式进行。基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本文对中国日报和独立报关于“香港占中事件”报道进行对比分析。
(一)词汇分类
Van Dijk认为词汇选择是新闻话语的一个突出方面,其中隐藏的观点或意识可能会显现[2]。在不同的话语类型中,分类在数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5]。分类能体现说话者或作者的潜在意识形态。中国日报和独立报在词汇选择上有显著的不同。(见表1)
根据表1,中国日报使用“illegal Occupy Central movement”(非法占中事件)来描述香港的这一事件,体现了中国对占中事件的否定和批评态度。接着用“law–breaking”(违法的),“provoke”(挑衅)等词形容示威者,强调其非法性和不良企图。最后,中国日报用“dying”(将死的),“losing”(失败)和“end”(结束)表明抗议者开始撤退,占中运动和平结束。
然而,独立报一开始就用了“pro–democracy movement”(支持民主运动)和“the democratic movement in Hong Kong”(香港民主运动)等词,反映英国对占中示威者非法行为的支持态度,认为中国没有给予香港民主。此外,独立报用贬义词形容香港警方,如“attacked and intimidated”(攻击和恐吓),“horrific”(可怕的)等,进一步表达英国支持示威者。通过这些话语,中国政府被恶意塑造成暴力和令人压迫的形象,使读者可能对中国政府产生负面印象。独立报用“seemingly drew to a final close”(看似划上了最后的句号)来描绘“占中”运动,曲解事实,试图传达香港市民和中国政府之间仍存在巨大的冲突。
(二)转换
转换经常用于新闻报道中,指替代性措辞或者句法转换。名词化是转换最突出的一个表现方式。名词化指用一个名词形式来表达意义[6]。(见表2)
根据表2,中国日报用unpopular occupiers(不受欢迎的占领者)和ill–conceived umbrella revolution(居心不良的雨伞革命)这两个名词短语描述示威者和占中运动。 由于名词短语有持续性和永恒性的意义,因此这两个短语代表了中国对“占领中环”运动及示威者坚定、持久的反对立场。
独立报声称如果中国没有履行对香港democratization and autonomy(民主化和自治)的承诺,英国是香港唯一的guarantor(保证人)。英国将自己描绘成香港市民的保护者,无端指责中国政府未保证香港的民主自治。这不仅歪曲了事实,而且英国无权干涉中国的政治。接着,独立报用Tiananmen–style crackdown(天安门式镇压)这一名词短语,给中国政府贴上镇压者和独裁者的标签,对中国形象造成了严重影响。
(三)情态
情态与说话者或作者的权威性有关,扩展说话者或作者对描绘事件的态度[5]。作者能够通过情态动词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立场。(见表3)
根据表3,中国日报使用最频繁的情态动词是would和can,而独立报使用最频繁的是will。will用来传达未来会发生什么,蕴含未来会发生某事件的极高可能性和确定性。would能用于虚拟语气,用来表达作者的观点。情态动词can和could用来表示某人做某事的能力或机会。
例1:Second, most locals realize the Hong Kong economy would lose its global status if the city were ever to declare itself independent from the motherland. (China Daily)
例2:As long as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tands firmly behind the SAR government, no one can change the reality that Hong Kong is a legitimate part of China. (China Daily)
中国日报使用would来体现“占领中环”领导人的阴谋和非法“占领中环”运动注定会失败;用can表示其坚定的政治立场,即:香港永远是中国的合法领土。
例3:Hong Kong's Umbrella Revolution might be over, but it doesn't matter–––the pro–democracy movement will only come back stronger. (The Independent)
例4:I recently spoke with someone who had stayed on the frontline. I asked them if the movement was too fragile, and what more can be done. (The Independent)
而独立报用will表达英国极其确定“占领中环”会“重回”香港。它代表了英国对示威者的支持,表明英国认为香港和中国大陆的关系十分紧张;用can来表达其对示威者的同情和关心。英国的这些措辞都在宣扬中国是一个不民主的专制社会,抹黑中国的国际形象。
二、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日报和独立报在报道香港“占领中环”事件时表明了不同的政治立场,反映了背后不同的意识形态。中国日报认为“占领中环”运动是非法的,并表明绝大多数香港市民对中国政府的支持以及中国对香港的主权。而独立报捏造中国警察攻击示威者,故意把中国描绘成一个残暴的独裁者,破坏中国形象。由此可见,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客观地呈现说话者或作者是如何通过话语来传达隐含在文字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权力。本文期望能激发读者对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语言意识,以实现客观分析新闻报道,了解事实真相。
参考文献:
[1] Fairclough, N. Language and Power [M]. New York: Longman, 1993.
[2] 胡芳华. 新闻报道中意识形态的批评话语分析 [M]. 江西: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2.
[3] 付小秋,沈红. 叛徒还是英雄——从批评话语分析看《南华早报》与《福克斯新闻网》在“斯诺登泄密事件”上的较量 [J]. 山东外语教学, 2014 (4): 47–53.
[4] 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12.
[5] Fairclough, N. Language and Power [M]. New York: Longman, 1989.
[6] Thompson, G.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