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大学生转专业问题的思考

2017-02-10张柳青王增强

林区教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志愿大学生专业

张柳青,王增强

(西京学院,西安 710123)

关于高校大学生转专业问题的思考

张柳青,王增强

(西京学院,西安 710123)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逐年提升,学生的权益也得到更高保障,因此,大学生转专业诉求日益升温。以西安市某大学学生转专业的情况调查为依据,对学生转专业的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与对策。

高校;大学生;转专业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高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逐年强化,学生的权益得到了更大的关注与尊重,因而大学生转专业诉求也日益升温。如何在高校转专业管理与学生自主意识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满足学生转专业的诉求,同时又能规避其负面影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针对这一问题对西安市某高校提出转专业申请的661名学生做了调查,并进行数据分析。

一、大学生转专业的基本情况

1.全校转专业人数统计

全校转专业共计661人,其中本科生112人,占转专业人数的16.9%;专科生549人,占转专业人数的83.1%。这说明本科生与专科生在填报志愿、专业选择时有一定差别,本科生在选择专业时较慎重和理性,比较尊重和考虑行业、就业方向及个人兴趣爱好,一旦专业选定,变动的几率较小。

专科学生提出转专业申请的人数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专科生在专业选择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由于学生对专业没有具体概念。另外,今年是陕西省普通高校实施综合评价自主招生的第一年,由于三校(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职业中学、技工学校)填报志愿时对专业概念模糊,加之对专业未能有更深刻的了解,导致许多学生提出转专业的诉求。

2.本科和专科的转出、转入情况

(1)本科情况。如图1所示,本科转出专业的前三名分别是:工业设计15人、旅游管理10人、新闻学9人,共34人;转入专业前三名分别是:会计学69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1人、电子商务10人,共90人。

(2)专科情况。如图2所示,专科专业转出前三名分别是:会计108人、建筑工程管理60人、旅游管理56人,共224人;转入专业主要集中在护理230人、会计114人,共344人。

二、大学生转专业的主要原因

学生转专业的主要原因有兴趣驱使、学生对所报专业不满意、不适合自己、就业前景不好、听从家长及他人意见等。将学生提交的转专业申请进行统计,发现转专业主要原因前三名的是:兴趣爱好(占26.3%)、所报专业不满意(占22.7%)和不适合自己(占17.4%)。

1.为了满足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社会学家斯宾塞曾说“痛苦的学习会使人感到知识讨厌,而愉快的学习会使知识吸引人……在同等情况下,教学的效率与学生从事学习的快乐程度成正比”。现在入学的学生都是90后,90后学生比较自我、随性。在填报志愿时,对专业设置及教学内容、就业前景不了解,或受亲朋好友的影响,加上分数原因未能选择自己心仪的专业,而选择了现在的专业,但入学后发现并非自己感兴趣和喜欢的专业,于是产生了转专业的想法。

2.受他人或外界因素影响

主要体现在学生受周围因素的影响,对转专业缺乏理性分析和选择。更有一些学生,看到同乡或者同宿舍同学提出申请,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于是也提出了转专业要求。有的学生缺乏主见,刚转了专业又觉得还是原专业好,又想转回原专业。

3.现专业不适合自己

以上分析说明在机组运行状态下,在转子转速和负荷变化较小的条件下,相对于径向振动信号振幅值,轴向振动的幅值对靠近推力盘强度较低部位的主轴横向裂纹更加敏感,特别是在转子推力盘侧存在疲劳源的状态下,而且这种轴向监测诊断手段不必引进相位信号,反而更加方便。

学生到校后通过对所学专业的学习,发现该专业并不适合自己,不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和优势,甚至是自己的劣势所在,认为只有转了专业就能学好或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爱好和特长。

三、大学生转专业过程中的突出现象

1.学生填报志愿时较随意,不够理性

通过对2016年申请转专业学生的数据分析,大多数学生在填报志愿时未能理性分析和认识专业特色,对专业一知半解,抱着“先报上,到学校后再调整”的想法,没有慎重考虑和理性分析,致使到校后提出转专业申请。

2.新生到校后盲目转专业,跟风情况严重

新生到校后,部分学生转专业目的明确,但有部分学生缺乏主见,看到同宿舍或者同乡学生转专业,自己也跃跃欲试,不清楚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从原专业刚转出来,随即便后悔,又要转回去。

3.选择专业趋热避冷,热门专业过于集中

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许多学生及家长希望学生从现在的“冷门”专业转到“热门”专业。2016年提出转专业申请的学生中,35%的学生提出转入护理专业,认为毕业以后好就业。因此,目前的就业形势在很大程度上诱导了在校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选择与调整。但就业的“热”与“冷”是相对的,有的专业学生入学时很热,毕业时却又冷了下来,甚至不好找工作。

四、针对大学生转专业问题的建议

1.加强招生阶段学生志愿填报的专业教育

高考专业志愿填报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学生入学后是否转专业。因此,要充分发挥招生咨询阶段学校对学生选择专业的指导作用,要选择资深的专业教师介绍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及就业方向,使学生和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到相关专业知识,以便结合自身条件,理性地选择专业,从而避免因专业信息不对称而随意填报志愿,入学后又提出转专业申请。

2.建立健全转专业的咨询服务体系

各院系应下大力气凝练专业特色,并做实、做好专业咨询。新生入学后,各院系应组织学科带头人、知名教授、优秀教师以及高年级的学长开展专业讲座或专业认知报告,最大限度地展示专业魅力,促使学生对所选专业安心热爱,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及学习热情,稳定专业情绪,从而形成牢固的专业思想。

3.构建科学、合理的转专业机制

针对部分热门专业,应合理组织考核以确保择优选拔。近几年,受社会就业影响,新生及家长对于社会上的高就业专业密切关注。通过对学校转专业的数据分析得出,专科转专业申请中41.9%的学生拟转入护理专业,20.76%的学生拟转入会计专业。而申请转入护理和会计学生的基本素质不同,因此,为保证学生能顺利完成转专业后的专业学习,应对申请转专业的学生组织选拔,择优录取。

高校允许学生转专业是对学生自主选择权利的尊重,但近年来转专业人数逐年增加,给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转专业管理办法,使转专业工作规范化,既考虑到高校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全局,又能给予学生转专业的权利,需要各高校相关部门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1]王有材.对大学生转专业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科技信息,2011,(35).

[2]苏志兰.高职学生转专业原因分析及规范管理建议[J].长江工程技术学院学报,2013,(2).

[3]李明辉.当前我国大学生转专业行为浅析[J].消费导刊,2009,(3).

[4]李爱国.大学生转专业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管理探索,2009,(23).

[5]金博雅,唐丽华.浅析地方院校专业的现状及其原因[J].教育发展纵横,2015,(12).

〔责任编辑:李海波〕

10.3969/j.issn.1008-6714.2017.01.054

2016-10-10

2015年校级教改一般项目“构建大学生学业预警教育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GYB1563)

张柳青(1981—),女,陕西咸阳人,助教,西安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从事工商管理方向研究;王增强(1954—),男,陕西咸阳人,教授,从事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研究。

G647

1008-6714(2017)01-0116-02

猜你喜欢

志愿大学生专业
我志愿……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专业降噪很简单!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大学生之歌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