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势震寰宇 歌声穿云霄
——中国空军抗战歌曲回顾与研究

2017-02-10宋一平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校歌中国空军空军

宋一平

气势震寰宇 歌声穿云霄
——中国空军抗战歌曲回顾与研究

宋一平

中国空军曾在抗日战争中奋勇杀敌、誓死报国,展现了非凡的抗战气魄与民族精神,为中国抗战的胜利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都作出了卓越贡献,而中国空军抗战歌曲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也是层出不穷、声势浩荡,形象地反映了中国空军的伟大形象。文章回顾与分析不同类型与风格的中国空军抗战歌曲,进而阐述其重大影响与历史意义。

中国空军;空军抗战歌曲;民族精神

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我们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珍视和平,全国上下开展了一些列活动来纪念这一伟大胜利,音乐界也曾先后多次举办抗战专题音乐会并出版了多部抗战歌集,但笔者发现在众多纪念抗战的相关音乐活动中,人们很少关注到中国的空军抗战歌曲这一领域。经过对相关史料的查阅与考证后,发现在新中国成立前大部分的抗战歌集中都包含中国空军抗战歌曲,而在解放后的抗战歌集中却很少出现。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在抗战中的中国空军曾隶属于国民政府军,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内的政治环境复杂多变,先后经历了“反右”“文革”等重大政治历史事件,令人们对空军抗战歌曲这一领域的关注也有所淡化。如今,在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缅怀抗战先烈、重唱抗战歌曲的同时,笔者认为应该让这些被历史所淹没的空军抗战歌曲重现天日,被人们了解与认可。

经过笔者的多番查找,终于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找到了一本专门的空军抗战歌曲集——《空军歌曲集》,只是这本歌曲集的出版年代并不是在抗战时期,而是在抗战胜利后的1948年,由濮望云主编、简朴发行,大中华印刷厂印刷,在南京出版。但通过对这本《空军歌曲集》的细致考证与分析,却渐渐揭开了中国空军抗战歌曲的面纱,因为这本歌曲集中所收录的歌曲大部分的创作时间都是在抗战时期,如孙慎的《空军歌》(又名《直向云端飞》)(1937)、李唯宁的《空军歌》(1937)、冼星海的《空军歌》三首(1938)、郑律成的《肉弹勇士》(1938)等,这些歌曲不仅在国共合作时期的空军抗战中起到了重要的鼓舞士气的作用,同时透过这些歌曲我们还可以看到中国空军抗战的发展历史与重要贡献。这本《空军歌曲集》共52首空军抗战歌曲,是目前所见到的涵盖曲目最全的空军抗战歌曲集,编者将自抗战以来较有代表性的空军抗战歌曲收集在内,并进行了细致分类。本文将围绕这本《空军歌曲集》展开对中国空军抗战歌曲相关史料的搜集与考证,并对其进行整理、归类、分析、思考,通过中国空军抗战歌曲来阐述相应的中国空军抗战史,进而使人们能够正视历史、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图1 濮望云编 《空军歌曲集》 封面与版权页*濮望云编:《空军歌曲集》,南京:大中华印刷厂,1948年。

在这本《空军歌曲集》中的前言中,将其所涵盖的52首空军抗战歌曲分为十类,分别为:(1)空军军歌类;(2)中美空军军歌类;(3)空军节歌曲类;(4)空军各校校歌类;(5)空军励志歌曲类;(6)一般空军歌曲类;(7)独唱歌曲类;(8)抗战回忆;(9)空军各单位歌曲类;(10)附录。*濮望云编:《空军歌曲集:编辑例言》,南京:大中华印刷厂,1948年,第1页。在这十类歌曲中第(1)(2)(3)类各包括1首歌曲,第(10)类附录含三首歌曲,分别为《空军子弟学校校歌》《空军军士学校校歌》《神鹰剧团团歌》,之所以将其列入附录,是因为所属的几个单位组织在编写歌集时早已解散,因此将其归入附录。为了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和了解这些空军抗战歌曲,笔者又将这十类按相应题材与风格重新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大致分为四大类:分别为空军代表性歌曲、空军励志歌曲、空军各单位组织歌曲、抗战回忆类歌曲,下文将分别对这四类中国空军抗战歌曲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与探究。

一、空军代表性抗战歌曲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结成了伟大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致对外、抗击敌人,而无论在任何战争中,制空权的掌控都对战争的结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空军的建设虽然起步晚、装备差但却凭借着威猛的士气和必胜的信念将敌人驱逐出境,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随着中国空军逐渐投入到抗日战场,后方也相继诞生了大量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的空军抗战歌曲。在众多空军抗战歌曲中,“空军代表性歌曲”主要是指能够代表中国空军的形象与精神并且在空军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受众面的歌曲,如《空军军歌》(简朴词,刘雪庵曲)、《空军歌——献给中国空军总司令周至柔将军》(李白词曲,简朴译)、《永生的八一四》(杨泓词,刘雪庵曲)、《中央航空学校校歌》(刘雪庵词曲)等。

刘雪庵作曲的《空军军歌》创作于1947年,是抗战胜利后为纪念空军抗战胜利而作,由空军总司令部新闻处处长简朴作词。关于《空军军歌》的创作及选定,有相关史料记载:

我国空军在抗战中,屡建奇功,贡献极大,然迄无一空军军歌,空军当局,认为一最大缺陷。特于胜利还都后,广事征求,至本年(1947年,笔者注)六月底止,自百余首中,选定空军总司令部新闻处长简朴氏所作两首。第一首描写空勤人员之远大怀抱,第二首描写地勤人员及努力建军之热忱与毅力(实为歌曲的两个段落,详见乐谱 笔者注),……由音乐家刘雪庵配制成一勇往雄伟,极富于生动之进行曲为谱。从此我军即增加一高贵永久之精神食粮。*简朴:《空军军歌》,选自《 航空建设——空之诗歌》,1947年第二卷第6期,第16页。

该曲是由两个乐段构成的单二部曲式,非方整性结构,音乐节奏铿锵有力、旋律激昂奋进,歌曲将空军的英姿飒爽与雄心壮志表达得淋漓尽致,虽然歌词带有鲜明的国军色彩,但却对空军战士的形象与精神表达得十分贴切,高度赞扬了空军在抗战中的功绩与贡献,并警示后人要铭记先烈的创业艰辛。

关于这首歌曲的曲作者刘雪庵,也曾因创作了大量空军歌曲而倍受奖励,在当时的空军歌曲创作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除这首《空军军歌》外,刘雪庵还创作了多首其他空军抗战歌曲,如《中央航空学校校歌》(又名《空军军官学校校歌》),就在当时的空军战士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并起到很大的精神引领与鼓舞作用。中央航空学校成立于1932年的浙江笕桥,是我国当时规模最高的航空学校,这所学校曾培养出大量的空军,在抗战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这所学校虽已不复存在,但却留下了最能体现其校训与精神的歌曲。这首歌曲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作品,雄壮有力、气势恢宏,表达了中国空军的凌云壮志与报国决心。这首歌曲曾激励、鼓舞了无数的航校学子,他们也曾唱着这首歌曲飞上蓝天与敌人战斗。在一篇名为《飞虎队战友高唱着笕桥航校的校歌并肩乘风飞去了》的文章中提到,这首歌曲曾对当年航校学子的影响。这篇文章是为纪念飞虎队飞行员吴其轺在2010年逝世而写。在该文中讲到,“吴伯伯听说我父亲也是笕桥航校的学生时就高声唱起笕桥航校校歌,‘得遂凌云愿,空际任回旋,报国怀壮志,正好乘风飞去,长空万里复我旧河山……’”,他坐在轮椅上边唱边用手有力地打着节拍,“还自豪地告诉我,当年我们毕业时就是唱着这支歌驾驶战机飞上蓝天与日寇搏斗的。2008年吴伯伯已是91岁的老人了,还中风过,说话都不清楚了,可是唱起这首60多年前的战歌,竟然记得全部歌词,连一个字都不差!可见这么多年来老人一直都在心里唱着这首歌”。*沈红:《飞虎队战友高唱着笕桥航校的校歌并肩乘风飞去了》,选自中国飞虎研究学会(原空军退役人员协会)网站,http://www.flyingtiger-cacw.com/gb_590.htm。通过这段话,可见这首《中央航空学校校歌》对这些航校学子们所产生的极大的鼓舞作用与深刻影响。

图2 《空军军歌》乐谱*选自濮望云编:《空军歌曲集》,南京:大中华印刷厂,1948年,第2页。

图3 《中国空军歌》(中央航空学校校校歌)乐谱*选自《战歌周刊》,1937年第1期 ,第7页。

在这里,关于《中央航空学校校歌》与《空军军歌》这两首空军歌曲有必要作出说明,因为经常有人会将这两首歌曲混淆。实际上,《中央航空学校校校歌》(刘雪庵自度曲)创作于1934年,即中央航空学校成立两年以后,在创作时间上要早于《空军军歌》,但这首《中央航空学校校歌》曾经确实以《中国空军歌》一名在1937年的《抗战周刊》上发表,*刘雪庵:《中国空军歌》,《战歌周刊》,1937年10月1号创刊 第1期 ,第7页。这首《中国空军歌》经过与《空军歌曲集》(濮望云编)中所收录的《空军军官学校歌》(即《中央航空学校校歌》)比较,可知二者同为一曲,只是歌曲名称不同。因此,可以说在1947年《空军军歌》(简朴词,刘雪庵曲)创作之前,刘雪庵自度曲的《中央航空学校校歌》曾有多个名称,并以《中国空军歌》《空军军官学校校歌》等曲名公开发表,但是与简朴词、刘雪庵曲的《空军军歌》二者实为两曲,歌词不同,只是旋律骨架相似。

正如中央航空学校的精神训条所写:“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朱力扬:《中国空军抗战记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5页。。正是因为空军战士们有了这种不畏生死的报国精神我们才取得了空战的一次又一次大捷,因此也诞生了歌其功、赞其名的空军抗战歌曲。歌曲《永生的八一四》就是反映空军抗战的首次告捷,由杨泓作词、刘雪庵作曲。歌曲虽然创作于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为当时庆祝空军征集军歌而作,但却用歌声记录了这次伟大空战,歌曲为6/8拍子,分为四个段落描写“八·一四”空战,音乐即悲壮有力又斗志昂扬,高度赞扬了高志航的第四航空大队以6:0的战绩成功击败敌机,给当时的中国空军以极大的鼓舞。由于“八·一四”空战是中国空军的首战告捷,因此,8月14日被定为当时的空军节,而这首《永生的八一四》作为空军节歌曲也就变得更有意义和代表性。

整个中国空军抗战过程中,可以说呈现为一个U字型图示,即抗战开始与结束占领上风、呈现优势,而在中间则进入一个“避战”的低谷阶段,其中主要原因是在抗战前后阶段得到苏联和美军的大力支持,因此,中苏与中美之间结下深厚的友谊。而空战中期由于苏联陷入苏德战争而撤出中国战场,中国空战也随即进入了一个低谷时期,伤亡惨重。在这本《空军歌曲集》中反映苏联空军与美国空军的抗战歌曲各有一首,分别为《青年航空员》(菲列曲,塞克词)与《空军歌——敬献给中国空军总司令周至柔将军》(美国空军上校李白词曲,简朴译)。根据相关信息,笔者在1941年李绿永、赵沨主编《苏联音乐》*选自李绿永、赵沨主编:《苏联音乐》(新音乐丛刊之三),重庆:读书出版社,1941年,第90—91页。中也找到了这首《青年航空员》,并且还发现了一首由沙可夫翻译的《苏联空军歌》,只是这首《苏联空军歌》在文中只有乐谱,没有歌词。这两首歌曲均是由中国学者翻译,而且其中一首还被收录在《空军歌曲集》(濮望云编)中,可见其有一定影响力,虽然歌曲没有直接反映中苏空军的联合抗战,但却通过一种新的歌曲风格与形式来鼓舞了中国空军与在华的苏联空军,至于还有哪些反映中苏联合抗战的空军歌曲,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虽然在反映中苏空军联合抗战这个领域的歌曲中没有太多的发现,但李白词曲、简朴译的《空军歌》却真实地反映了中美之间联合抗日的伟大友谊,歌曲的词曲作者是美国的空军上校李白,翻译者为航空新闻出版处的处长简朴。歌曲以冲锋号角式的音调作为前奏,体现了歌曲的基本格调,音乐热情、奔放,歌曲表达了中美空军的友好和睦与共同抗敌的热情。在中国空军抗战陷于低谷的“避战”时期,经中方多方交涉与请求,美国曾先后派出大量空军支持中国空战,其中就包括最为著名的“飞虎队”。正是由于美国对中国空战的大力支持和中国空军自强不息的顽强斗志,才使得中国空军再次重振雄风,抗击敌人。中国进入空战的“决战”阶段以后,美国空军更加大了对中国战场的支持,除了大家较为熟悉的由陈纳德领导的第十四航空队之外,还有第二十航空轰炸总队与驼峰空运队。其中“驼峰”空运队,是美军在华最为悲壮的一支队伍,他们为能够供应中国的抗战物资,不顾艰险,在极其险峻的喜马拉雅山脉中穿梭飞行,牺牲惨重。他们所面对的敌人,不是日渐衰败的日军,而是亘古以来人类永远无法征服的大自然。不论是什么原因,美国能够在中国空军极其艰难之时伸出援助之手,壮大了中国的空军力量,使日军遭到了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客观上为中国的空军抗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中美空军联合抗战过程中,中国军民与美国空军齐力同心,共同抗击敌人,当时为能够让中国百姓认出美军是助华抗战的盟军,他们则特意在每个人出征衣服的背面缝有“来华助战洋人,军民一体”“血符”的标签。也正因此,美国空军在抗战遇险过程中,得到了大量中国普通百姓的帮助与营救,充分表达了中国军民与美国空军在抗战过程中的齐心协力与友好团结,正如《空军歌》中所唱“中华健儿美勇将,志凌霄汉、精诚团结永坚强!”

图4 《空军歌》乐谱*濮望云编 :《空军歌曲集》,南京:大中华印刷厂,1948年,第4—5页。

这些代表性的空军抗战歌曲,不仅反映了空军抗战歌曲创作题材的多元化,而且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中国空战的残酷历史与中国空军自身的民族凝聚力,深刻地表达了空军的自身英勇形象与抗敌精神,歌曲创作形象鲜明、受众广泛,曾在中国空军中产生较大影响并具有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二、励志类空军抗战歌曲

“励志”可谓是空军抗战歌曲最鲜明的特点,纵观目前所搜集到的空军抗战歌曲来看,大多数都有励志性的作用,但各自侧重的角度却有所不同,笔者只是将其中特点鲜明与个性独特的空军励志歌曲归入这类进行相关叙述与研究。空战的特点就是杀伤力大、毁灭性强,又由于中国空军在整个空战过程,起步较晚、装备不精、人才匮乏,因此中国空军也曾经多次遭受敌人的攻击,损失惨重并伴有大量人员伤亡。虽然战争异常残酷,但中国空军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将生死置之度外、誓死报国的抗战决心,没有半点退缩与畏惧。之所以形成这种异常强大的抗战气势与誓死报国的决心,除空军自身的凝聚力外,这些励志歌曲也起到了鼓舞和激励作用。

这些歌曲虽为励志歌曲,但风格各异,曾以《空军歌》为名的抗战歌曲就有多首,如钱君匋的《空军歌》*选自《青年界》,1936年第9卷第2期,第67—68页。、孙慎的《空军歌》(何家槐词)*选自《抵抗》,1937年第8期,第7页。、李永刚的《空军歌》(疑正词)*选自《音乐知识》,1943年第1卷第5期,第52页。、其炳曲的《空军歌》(晓夫词)*选自《音乐知识》,1944年第2卷第3期,第39页。、邱望湘的四部合唱《空军歌》(罗家伦词)、李惟宁的《空军歌》、冼星海创作的《空军歌》三首(分别为田汉、杨瑾珣、常任侠作词)。这些“空军歌”多以高昂、豪迈的音调来描述空军英姿飒爽的形象与雄心壮志的报国决心。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罗家伦作词的两首《空军歌》实际为一词两曲,歌词最早发表于1933年的《航空杂志》*选自《航空杂志》,1933年航空工业专号,第123页。,之后分别由邱望湘和李惟宁谱曲,而李惟宁作曲的《空军歌》是一首较有特点而又很少被后人所提及的空军励志歌曲,歌曲描绘了空军健儿“雪我祖国耻、完成克敌攻”的神圣职责与“国威凌云汉、气势压长虹”的壮阔气势,充分表达了对中国空军的由衷赞美之情。歌曲为简短的三段体结构,音乐的中段由最初的两声部转为三声部,并采用离调与模仿复调相结合的手法,使音乐发生新的变化,为歌曲的发展带来新的转折,而且歌曲中多处使用同音反复的手法,造成一种呐喊、嘱托式的音调。这也是李惟宁在歌曲创作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这种手法与风格在当时的空军抗战歌曲中不为常见,属于一种较为新颖的创作手法。另外,关于歌曲作者李惟宁,目前国内学界对其进行专题研究的也并不多,这首《空军歌》的发现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一首优秀的空军抗战歌曲,也应该算是对李惟宁歌曲研究的一个补充,同时更是对李惟宁身份再认识的一个有力素材。

图5 《空军歌》歌词*选自《航空杂志》,1933年航空工业专号,第123页。

图6 《空军歌》乐谱*选自濮望云编 :《空军歌曲集》,南京:大中华印刷厂,1948年,第28—29页。

冼星海于1938年创作《空军歌》三首,分别为田汉、杨瑾珣、常任侠作词,在齐毓怡所写的《冼星海年谱》中显示,1938年6月1日“杨瑾珣嘱写空军歌,为全国空军征求空军歌而作”。又据王倬《抗日战争中的中国空军》*上海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二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38年。一文中提到:当时苏联志愿队机群进驻武汉,加上我们自己的新生力量,给来侵略敌机以迎头痛击,于4月29日一次空战中取得胜利,为“武汉空战”大捷,曾征求空军歌,并编有《空军歌曲集》(1938年6月出版)。冼星海创作的《空军歌》之一(常任侠词),被选入该歌集*齐毓怡:《冼星海年谱》,选自中国聂耳冼星海学会编:《论聂冼——1985年中国聂耳 冼星海音乐创作学术会文集》,中国聂耳冼星海学会出版发行 ,1985年,第664页。。歌曲赞扬了中国空军的骁勇善战以及为和平与自由而战的民族精神,第一和第三《空军歌》的副歌均为多声部合唱,而第二首则为一首完整的四声部合唱。遗憾的是,目前并没有找到上文所提到的1938年6月所出版的《空军歌曲集》,但据推测还有另一种可能性,即上文所述《空军歌曲集》就是笔者所找到的1948年6月由濮望云主编的《空军歌曲集》。因为这本《空军歌曲集》,恰巧为6月出版,其中又收集了常任侠与冼星海创作的第二首《空军歌》,当然这也有待于进一步的分析与考证。

以上是对以“空军歌”为名的几首空军抗战歌曲的回顾与分析,实际上关于空军励志类的歌曲还有很多。像《壮志凌霄》(叶逸凡词,刘雪庵曲)、《保卫领空》《空军颂》(常任侠词,陈田鹤曲)、《空军勇士颂》(董每戡词,贺绿汀曲)《信誓旦旦》(邱望湘词曲)、《空军颂》(于忠海词曲)、《腾空》(于忠海词曲)这类歌曲,则是气宇轩昂、高亢有力,形象地表达了空军的豪迈气势与远大志向,而《当我高飞在祖国的天空》(濮望云词曲)、《我爱做一个空战的英豪》(濮望云词,洪波曲)、《西子姑娘等》(傅清石词,刘雪庵曲)等,则带有一种艺术歌曲的抒情气息,它们不再是以威武雄壮之态去歌颂空军的精神与士气,而是以一个新的视角和声音去激励、鼓舞空军将士与广大群众。

要特别介绍一首《西子姑娘》,此曲是当时较为流行的一首空军歌曲,由空军将军傅清石作词,刘雪庵作曲,是抗战胜利后应空军总部征集军歌而作,歌曲有别于一般的雄赳赳、气昂昂的空军战歌,而是以一位女性的口吻亲切地描绘了对身为空军的爱人的千般叮咛与嘱咐,歌声甜美缠绵,充满了恋人之间难分难舍的情意,同时也表现了对身为空军恋人凯旋归来的殷切期盼,歌曲通过一个全新的角度来鼓舞空军战士要努力抗战、凯旋归来、衣锦还乡。因此这首歌曲,在当时的空军抗战歌曲中是别有一番韵味的,同时也是作曲家刘雪庵抒情歌曲风格的一种体现。它的创作为一词两曲,由傅清石作词,两个版本的乐曲均由刘雪庵创作。第一个版本为圆舞曲风格,曾被周小燕与姚莉等人演唱,第二个版本则为探戈风格,由周旋演唱。从当时流传角度来讲,第二首探戈版本的《西子姑娘》流传更为广泛。可能是由于,第一个版本旋律跨度较大,为四三拍子的圆舞曲风格,在演唱上有一定的难度。第二个版本则为四二拍子,并且用探戈的节奏来表现“柳线摇风、春水粼粼”的形象,十分巧妙,节奏较第一个版本也略微规整,易于演唱,更为通俗,因此流传得更加广泛。刘雪庵的这首《西子姑娘》不仅在空军抗战歌曲中是独树一帜的,即使在中国的抗战歌曲中也是标新立异,让人们领略了空军抗战歌曲的别样风味。

图7 《西子姑娘》两个版本乐谱*选自濮望云编: 《空军歌曲集》,南京:大中华印刷厂,1948年,第28—29页。

励志类的空军抗战歌曲应该是在所有空军抗战歌曲创作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部分,而且励志又是空军抗战歌曲创作最为重要的一个作用。这些歌曲以高昂的曲调、铿锵的节奏和跨度较大的旋律音,成功地塑造了中国空军抗战的高大形象与其为国而战、为民而战的民族自豪感。这些励志类的空军抗战歌曲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空军自强不息的伟大气节与空军救国的雄心壮志,歌曲凸显了中国空军的民族精神与凝聚力量,在空军抗战中起到了重要的精神引领与鼓舞士气作用。

三、空军各组织、单位歌曲

空军组织、单位歌曲在这里主要是指各空军学校校歌与空军各兵团团歌,在濮望云所编的《空军歌曲》中,共收录了9首此类歌曲,有《中央航空学校校歌》(刘雪庵词曲)、《空军机械学校校歌》(杨泓词,吴伯超曲)、《空军通信学校校歌》(杜敬伦词,谈修曲)、《空军幼年学校校歌》(蒋介石词,张锦鸿曲)、《地面警卫队进行曲》(濮望云词曲)、《空军地面警卫第三团团歌》(方绍词,濮望云曲)、《空军高射炮兵第三团团歌》(李铭词,濮望云曲)、《空军高射炮兵第六团团歌》(濮望云词曲)、《空军子弟学校校歌》(简朴词,濮望云曲)、《空军军士学校校歌》(许建吾词,王云阶曲)、《神鹰剧团团歌》(简朴词,贺绿汀曲)等。这些校歌与团歌最能代表各单位自身的形象与精神,通过熟悉这些歌曲,可以使我们进一步去了解这些空军组织、单位,同时也能更加全面地了解空军内部不同的组织机构在整个空军抗战史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与贡献。

中国空军在淞沪抗战中的惨痛经历,使国民政府开始加强了对空军建设的重视,“1928年8月14日,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实施军队整编,发展海军,建设空军。于是,在军政部下设航空属,主管空军一切行政事宜,如编制、组织、教育、装备等”*唐学锋:《中国空军抗战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5页。。为了培养空军人才,国民政府当时成立了一系列的空军组织与相关学校,如中央航空学校、空军机械学校、空军通讯学校、空军幼年学校、空军子弟学校、空军军士学校以及空军地面警卫队、空军高射炮兵团、神鹰剧团等组织与单位,这些组织的成立使空军的建设不断完善并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如今这些组织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被人们所遗忘,但承载这些单位、组织的形象与精神的空军歌曲却留下了永恒的记忆。如上文所提到的《中央航空学校校歌》不仅是空军代表性的歌曲,而且还是一首十分优秀的空军学校校歌,十分鲜明地体现了这所航校的校训精神与学子的报国壮志。由于篇幅有限,如下将在这些空军组织、单位歌曲中选取几首,进行必要的回顾与分析。

杨泓词、吴伯超曲的《空军机械学校校歌》是一首充满力量与生机的空军歌曲,歌曲形象地表现了这所学校的特色与精神,节奏紧凑、旋律昂扬,用雄壮有力、激昂奋进的进行曲风格充分表现了空军机械学校研创发明的特色与艰苦卓绝的校风,同时也深刻地表达了学子们的神圣使命,即“永奠国防之基石、长维世界之和平”。空军机械学校在当时是一所很有特色的学校,属于空军的地勤机构,“据介绍,1933年10月,国民党政府成立‘航空机械学校’筹备委员会。1936年3月16日,航空机械学校在江西南昌正式成立,培养飞行人员和飞机维修的技术人员,钱昌祚任校长。1937年,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航空机械学校迁至四川成都。1938年4月,蒋介石兼任该校校长,王士倬任教育长,航空机械学校改制为‘空军机械学校’”。*中国新闻网:《抗日战争时期航空机械学校毕业证现身江西》, 2014年08月28日。

图8 航空机械学校毕业证书*中国新闻网:《抗日战争时期航空机械学校毕业证现身江西》,2014年8月28日,王昕摄。

图9 空军机械学校校歌乐谱*选自濮望云编:《空军歌曲集》,南京:大中华印刷厂,1948年,第13页。

在整个空战过程中,由于中国空军的经验不足和敌人的疯狂攻击,很多战机在还没有正式投入战斗时就被损坏或击落,而且由于当时资金的困难与短缺,不能及时购买新机,因此就需要大量的维修与保养工作。这所空军机械学校则供给了大量航空人才,在空军抗战的关键时期保障了空军后勤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中国的空军抗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关于这首《空军机械学校校歌》的创作时间,从名字上看应该是1938年正式定名为“空军机械学校”之后,但确切时间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当今,这首歌曲已经很少被提及,甚至是在对吴伯超先生的专题研究中也很少触碰,因此它的发现也是对吴伯超先生音乐创作研究的一个补充和有利素材。歌曲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和创新精神,在那个战争年代和贫困的学习生活中,激励了众多学子潜心研究、励志爱国。

《空军幼年学校校歌》由蒋介石作词、张锦鸿*张锦鸿(1908—2002),字羽仪,江苏高邮人。1921年考入南京市江苏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26年毕业后正式接触西洋音乐。1929考入南京国立中央大学音乐教育学院艺术系,主修理论作曲,师从唐学咏、斯特拉斯等。1933年任职于降序省立无锡师范学校,1937年任职于中央训练团音乐教育委员会,1940年受航空委员会邀请,担任成都中国空军幼年学校音乐部主任教官。1943年起,历任南京中央大学音乐系讲师、国防部陆军军乐学校教官兼教务组长等职。1948年8月任教台湾省里师范音乐系,教授音乐理论,1975年退休后移居美国。作曲,是一首较有新意的空军学校校歌,歌曲庄重肃穆、宽广豪迈,在学生的学术、礼仪、道德、为人上都提出了严格要求,并鼓励其树立远大志向、“驱除寇盗”。“空军幼年学校”是国民政府培养国民预备生的学校,于1940年在四川灌县蒲生场(现蒲阳镇)成立,至1945年共招收6期学员,“从1940到1946年招收的学生共2101人,数十年中有的为国捐躯,还有不少学员因病残死亡,目前在世约有1500人左右,其中,大约有五分之二在大陆,五分之二在台湾、五分之一在海外的美洲、澳洲、欧洲和东南亚等地”*苏振新(原空幼校第五期学员):《空军幼年学校建立始末》,选自都江堰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都江堰市文史资料》(第16辑),2004年,第111页。。这所学校当时主要招收小学毕业或初中肄业的学生,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也非常丰富,从不同角度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而且学校当时还开设了音乐课程,著名音乐家张锦鸿、蔡绍序、王云阶等人均在这里任教,并开展了很多的音乐活动,这所学校曾在短短的几年里曾培养了很多的有志爱国青年,他们毕业后即纷纷投入到空军抗战中并立下重要功劳。

这首《空军幼年学校校歌》由当时在空幼音乐部,担任主任教官的张锦鸿创作,音乐根据歌词的特点,整体上具有进行曲风格。歌曲为两段体,乐句为非方整性结构,而且三句在音乐上均有不同的特色。第一句节奏规整、音乐庄严宽广,形象表达了歌词中“崇墉九仞、峻岭千寻”的宽阔意境和深厚的教诲之意。第二句则采用了连续的弱起与不断的模进上行,节奏音型加紧,表达了空军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第二句的尾句则一改前面的激昂曲风,旋律线条拉长、宽广豪迈,则表现了空幼学子自身“人幼志高”的远大抱负与决心。第二段在旋律上则是对第一段的一个变化重复,歌词依然与第一段歌词相互对称为四字一组,但所表达的意思却有所不同,而且音乐的意境和思维并没有因第一段的终止而中断,反而对第一段做了一些巧妙的变化并进行相应的扩展,扩展部分采用了上扬的旋律而后又以四度下跳,最终又稳定地结束在调式主音,即抒发了树立远大志向的豪迈,又表现了对胜利充满了坚定的信念。笔者认为这是一首较为优秀的空军歌曲,歌曲结构短小精悍、内容寓意深刻,给当年的“空幼”学子内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历次“空幼”校友聚会的时候,都经常会唱响这首歌曲,用以怀念当年在“空幼”学习的美好时光和峥嵘岁月。

空军的这些组织、单位歌曲,看似结构短小但每首却都有自己的特点,《空军通信学校校歌》(杜敬伦词,谈修曲)主要是表达了空军通信学子将来在空军作战中的重大作用与远大抱负,作曲者运用大量附点节奏、旋律的大跳并与音阶的级进上行相结合,成功地塑造了空军通信学子们明察万里、制造发明的专业特点,又表达了学子们为民族独立与人类和平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志向。空军地面各兵团的标志性歌曲,所表达的大都是配合空战做好地面相应工作,齐心协力建设空军、驱逐敌人、报效祖国等内容。这些歌曲不仅是空军各地勤单位精神面貌的重要体现,更是其重要的精神食粮。如《空军地面警卫进行曲》(濮望云词曲)这一首行进中演唱的歌曲,体现了空军地面警卫队保护地面、机场的神圣职责,歌曲在第二段中采用了弱起的写作手法,而且还在乐谱下方注明“一般士兵对于后半拍起之歌句,稍感生疏,但若多练习数次,则易并无任何困难、且行进时唱之更活泼有精神”*《〈空军地面警卫进行曲〉歌曲注释》,选自濮望云编:《空军歌曲集》,南京:大中华印刷厂,1948年,第69页。,歌曲在创作上运用民族音乐五声性写法,但却表现进行曲的风格,是一首较有创意的空军歌曲。

除此之外,在濮望云编的《空军歌曲集》附录中还收录了《空军子弟学校校歌》(简朴词,濮望云曲)、《空军军士学校校歌》(许建吾词,王云阶曲)、《神鹰剧团团歌》(简朴词,贺绿汀曲)三首空军歌曲,这三首歌曲之所以被收录在附录中,是因为在编写歌集之时,这两所学校与剧团均已停办。两所学校一个是空军子弟学校,即空军各单位子女学校,另一个则是在四川成都所创办,培养空军基层战斗骨干的军士学校(1938年创办,1943年停办)。这两首校歌也是这两所学校在历史中存留下来的印记,《空军子弟学校校歌》为儿童歌曲,歌曲针对儿童的特点、生动活泼、快乐天真,但又不失努力奋进、保家卫国的志气;《空军军士学校》则是一首威武雄壮、充满正气的空军歌曲,表现了空军豪气冲天、英姿勃发的雄心壮志。贺绿汀的《神鹰剧团团歌》创作于1941年的重庆时期,原为合唱,原稿已遗失,主旋律谱则收入在《空军歌曲集》中,神鹰剧团为抗战期间活跃在重庆的一个职业剧团,与进步戏剧界多有联系。*参见《神鹰剧团团歌》,选自贺绿汀:《贺绿汀歌曲作曲选》,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9年,第324页。虽然这三个组织,较早地结束了自己的历程,但这三首歌曲却永远留在了各自的成员心中,不仅成为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忆,更是作为一种精神与信念伴随一生。

这些空军各单位、组织歌曲,内容题材在围绕“建设空军、励志报国”的同时又依据自身的专业特点与未来发展,具有十分强烈的针对性,形成各自不同的特点。在音乐创作上,整体依然呈现为进行曲风格,音乐壮阔、豪迈,充满斗志,但从具体创作手法也各具特点,每首作品都凝聚了作曲家巧妙的构思,十分动人。这些空军组织、单位歌曲有别于其他类的空军歌曲,在鼓舞人心的同时,更具有集体代表性,在众多学子心中形成强烈共鸣,使其成为空军抗战历史上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在抗战时期,各组织、单位能够都有自己的代表性歌曲,也可看出国民政府当时对于空军精神文化建设的足够重视,当然这也是在物质贫乏、设备落后时期中国空军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四、抗战回忆类空军歌曲

《空军歌曲集》中收录的第八类即为“抗战的回忆”,其包括了15首空军抗战歌曲,如《神鹰三部曲》(许建吾词,王云阶曲)、《远征轰炸歌》(光未然词,夏之秋曲)、《空军战歌》(甘运衡词,王云阶曲)、《飞行进军》(于忠海词曲)、《直向云端飞》(何家槐词,孙慎曲)、《跳上战斗机》(麦新词曲)、《空中英雄》(田汉词,刘己明曲)、《肉弹勇士》(莫耶词,郑律成曲)等。这些歌曲都是创作于抗战期间,详细描述了空军抗战,有很强的指向性,因此称为“抗战的回忆”。关于这类空军歌曲的描述与评价在《空军歌曲集》的前言中讲到:“正如马赛曲还带给我们以当年法国自由革命的狂想一样,我们特地把空军抗战歌曲列为第八类——抗战的回忆。这是往日复仇的声音。这些声音曾给予我们无限的兴奋,喊出了我们的苦闷,增强了我们的热力,带给了我们最后的胜利”。*濮望云编:《空军歌曲集:编辑例言》,南京:大中华印刷厂,1948年,第1页。因此,通过对这些歌曲的回顾与探究,可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空军的抗战历史以及他们为抗战胜利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历史中的重大事件总会在那个时代的歌声中找到印记,作为曾经贡献卓著、影响非凡的空军抗战自然也不例外,这些“抗战的回忆”类空军歌曲就是最好的证明。虽然这些歌曲如今已被封尘或早已被人遗忘,但在歌曲里面我们却能够找到中国空军往日的足迹,透过这些歌声也仿佛能够为我们再现当年中国空军炙焰长空、奋勇歼敌的壮烈画面。郑律成作曲的《肉弹勇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歌曲作于1938年的延安,词作家莫耶在报纸上看到“上海空战中一个国民党空军勇士所架飞机撞敌舰的消息报道,于是写下了《肉弹勇士》的歌词,然后交给郑律成谱曲,并且在抗大唱出”*莫耶:《延安颂的创作和其他》,选自艾克恩主编:《延安艺术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38页。。歌曲是一首悲壮有力的进行曲,也是郑律成在延安时期创作风格的一个体现,用昂扬振奋的音调和铿锵有力的节奏高度赞扬了空军勇士的英烈事迹与民族精神。虽然在莫耶的文章中并没有具体说明他歌颂的是哪个空军,但通过查阅与辨析相关史料以及歌曲的创作时间与内容,可以推测这首歌曲赞颂的就是当年空军第二大队九中队分队长沈崇诲与飞行员陈锡纯同敌舰同归于尽的英勇事迹。事件发生在1937年8月19日,沈崇诲架904号轰炸机,“随大队征预计轰炸长江口外海的日本军舰,但在杭州湾上空因飞机有状况而脱队,其后与后座的陈锡纯,在白龙港海面连人带机冲向敌舰,与敌人兵舰同归于尽”。*朱力扬:《中国空军抗战记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5年,第166—167页。沈崇诲原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学生,后考入中央航空学校三期,牺牲时只有27岁,而陈锡纯只有22岁,两位年轻空军英雄用自己的身体连同飞机所携带的两千多镑炸弹冲向敌舰,最终与敌人同归于尽,正如歌声中所写“这英勇牺牲史迹,永远辉耀在全国人民心底,肉弹勇士啊,将你这光辉的标记鼓励同伴,去保卫祖国的领空和土地”。这首空军歌曲,将两位英烈的悲壮事迹谱写成了感人的励志篇章,用歌声鼓舞人民与战友,向英烈学习,誓死杀敌、保卫祖国,同时更用歌声来纪念这两位为国牺牲的“肉弹勇士”。在整个空战史中,像沈崇诲、陈锡纯这样的英烈还有很多,他们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而郑律成的这首歌曲虽以其英烈事迹为题材,实际上也歌颂了无数像沈崇诲一样的空中勇士。在残酷的战争中,正是因为他们有这种坚强的意志和无畏的精神,才能够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依然赢得胜利。

图10 《肉弹勇士》乐谱*选自濮望云编 :《空军歌曲集》,南京:大中华印刷厂,1948年,第65页。

图11 沈崇诲*选自谭金土:《隐没在旧相册中的传奇抗日空战英雄》,《检察日报》,2007年7月13日。

何家槐作词、孙慎作曲的《直向云端飞》则是一首较早诞生的空军抗战歌曲,歌曲创作于1937年,表现了空军冲锋陷阵的斗志与热血沸腾的报国之心,音乐风格即开朗活泼又英勇果敢。歌曲乐谱最早见于1937年的抗战期刊《抵抗》,名为《空军歌》*何家槐词、孙慎曲:《空军歌》,《抵抗》,1937年第8期,第7页。,乐谱为五线谱和简谱的对照形式。经过比对,这首《空军歌》与《空军歌曲集》中收录的《直向云端飞》为同一首歌曲,只是名称不同。这首空军歌曲是在众多空军抗战歌曲中创作时间较早的一首,歌曲用上扬的旋律和果敢的节奏将空军刚刚投入到战斗那种乐观向上和急切杀敌、报国之情表现得十分得当,是一首空军抗战歌曲的早期佳作。

图12 《空军歌》乐谱*选自《抵抗》, 1937年第8期,第7页。

图13 《直向云端飞》乐谱*选自濮望云编 :《空军歌曲集》,南京:大中华印刷厂,1948年,第59页。

《远征轰炸歌》(光未然词,夏志秋曲)创作于1938年,歌曲描绘的是中国空军著名的“纸片轰炸”事件。中国空军于1938年5月19日下午4时,由徐焕生、佟彦博带领两组成员共8人,航向日本并投下20万份纸弹,其中包括以日文撰写的《告日本国民书》《反战同盟告日本士兵书》等五种传单,又于20日上午10时安全抵达汉口,回到祖国。这是有史以来外国飞机第一次在日本毫无查觉之时进入其领空,因此,中国空军这次远征日本给日本政府以极大的震慑,同时也打破了日军向天皇及日本人民保证“日本领土无法入侵”的承诺。《远征轰炸歌》就是以这个事件为题材,热情歌颂了中国空军的英勇事迹与人道主义精神。歌曲为进行曲风格,音乐为两段体结构,第一段用歌颂的音调高度赞扬中国空军远征日本的传奇事迹与坚不可摧的士气;第二段在音乐上使用了新材料,与前面形成对比,并采用级进上行等手法使情绪不断推进,最后一句又运用了与第一段“合尾”的手法,以此来统一全曲。整首歌曲不仅表现出了中国空军远征日本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更体现了中国空军不畏生死、勇往直前的伟大气魄,歌曲凝聚了空军无限的骄傲与自豪,是一首在空军抗战中流传广泛的英雄战歌。

上述所列的几首歌曲只是这类歌曲中的一小部分,反映的空战史实也相对有限,但透过对它们的回顾与分析,我们却可以看到这些歌曲的创作步伐紧跟空战实况,每当激战过后,后方都会唱起或振奋、或悲壮的空军战歌。因此,这些“抗战的回忆”类空军歌曲不仅是词曲作家们的智慧结晶,更是无数空军战士用鲜血与生命所谱写的英雄诗篇。

中国空军在抗日的战场上可谓是一支独特的生力军,他们凌空而上,横跨三山五岳、飞过碧波海洋,祖国大地尽收眼底,心底自然就会流露出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与留恋,而面对列强入侵、山河破碎,身上自然就增添了比他人更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绝不容列强侵占祖国的任何一寸土地和领空,因此,在他们身上就会体现出十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战斗精神,在这一点上有别于其他抗战队伍。正因如此,空军抗战歌曲在创作上也有自己的特点,作曲家们常采用大幅度跳进并时常加入变化半音,用以表现空军凌霄直上、穿梭云雾、横跨江河之形态与心怀壮志、英姿飒爽之豪情。同时,这些空军战士又和无数抗战英烈一样在残酷的战场上经历人间的生死离别与妻离子散,为了表现这些不同的题材与情感,自然就需要不同的手法与风格去诠释,这也体现了空军抗战歌曲创作的多元化特点。可以说,这些空军抗战歌曲并不亚于当时任何的其它类型的抗战歌曲,因为它们不仅拥有各种鲜活、生动的题材,在音乐创作上也是独具匠心,并不乏冼星海、刘雪庵、贺绿汀、夏之秋、吴伯超、李惟宁等著名音乐家的参与,在这些空军歌曲创作中都凝聚了他们巧妙的构思和手法,而且这些空军抗战歌曲向我们所传达的精神与志向也并没有因时光的流逝而褪色,反而更加鲜活、生动,因此我们应该让这些歌曲再次唱响。

用音符铭记历史、用歌声传承精神,一个民族只有铭记历史,才能不断地发展,民族才有希望。中国的空军战士用自己的生命与热血谱写出了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虽然我们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生活在和平时代,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忘记这些曾经使无数英烈热血沸腾、舍身忘死的空中战歌,更不能忘记曾为我们民族独立、自由而战的空军英烈。因为这些歌曲不仅记载了中国空军抗战的光荣历史,更传承了伟大的革命志向、凝聚了不可忽视的民族精神。这些英烈是我们中华民族近现代历史的榜样人物、更是我们生活在新世纪青年的榜样人物。正如在《中国空军抗战记忆》中的前言所说:“他们的牺牲或许使后来的中国少了一位优秀的工程师、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甚至一位杰出的将领,同时各人的家中也痛失了一个至爱的亲人,但是他们这种大爱精神,却使得民族的灵魂又增添了一份资产。也就是凭借着丰厚的资产,中华民族才能在那种艰难、困苦的环境下,苦撑了半年,而后取得了胜利。今天,我们何忍见到这些灵魂资产的流失呢!”*朱力扬:《中国空军抗战记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页。而说到资产,这些空军抗战歌曲又何尝不是民族灵魂的宝贵资产呢,而且这还是一份有声、鲜活的资产。这些鲜活的空军抗战歌曲所产生的特殊的民族唤醒意识和凝聚力量,是其他任何宣传方式所不能取代的,这也是歌曲这种艺术体裁所具有的独特力量。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靠着自强不息的精神迎来了和平的年代,但这些歌曲却依然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重新演唱这些歌曲,能够让我们新时代的人们重拾爱国火焰、重燃爱国热情,并且这也是让我们记住并永远怀念中国空军抗战和空军英烈的最好方式。

【责任编辑:吴修文】

Heroic Songs in the Sky:A review of the Chinese air force songs in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Song Yiping

Chinese air force once expressed extraordinary boldness and ethos in fighting bravely for defending the country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They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great victory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as well as the World’s Anti-Fascism War. During this particular historical era, there were a large number of songs composed for them, which vividly presented their heroic image. This review recollects and analyzes these Chinese air force songs of various types and styles and further, expounds their magnificent influence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2016-09-01

宋一平(1988-),男,文学硕士,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教师。

10.3969/j.issn.1008-7389.2017.01.006

J614.93

A

1008-7389(2017)01-0075-16

猜你喜欢

校歌中国空军空军
齐齐哈尔老年大学校歌
载入史册的中国空军英雄
中国空军发展史
博尔塔拉老年大学校歌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空军行动
大学最动听“校歌”,你pick哪首?
法国空军
中国空军首次对日大空战
论抗战时期中美空军联合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