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理论类译著概览(1993—2015)

2017-02-10金经言辑录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音乐

金经言 辑录

音乐理论类译著概览(1993—2015)

金经言 辑录

文章作者曾于20多年前对1949—1992年间我国的音乐文献翻译工作做过综述,本文现再对1993—2015年间我国内地的音乐理论类译著作一概述,统计了相关译著380余部,并以“丛书所收各种译著”和“各学科主要译著”两部分对其中200多部译著作内容简介,为读者提供了巨量信息,是一份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参考资料。

翻译;译著;音乐理论;音乐文献

笔者曾就我国内地的音乐文献翻译工作(1949—1992)写过两篇概述*见《一个不容忽视的领域——对建国以来音乐文献翻译的回顾与思考》(《中国音乐学》,1991年第4期),《1990年至1992年音乐文献翻译工作概述》(《中国音乐年鉴·1993卷》,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4年)。另可参见《多声世界——金经言音乐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第118—138页。,时光荏苒,转眼间过去了20多年。现对1993年以后出版的音乐理论类译著作一粗略统计和概述。

1949—1992年的43年间,我国内地共翻译出版了音乐文献类译著约700种,其中技术理论和普及性的传记欣赏类译著约占总数80%,基础理论方面的译著约占20%。

1993—2015年的23年间*本文主要根据国家图书馆馆藏目录高级检索和部分相关网站查询及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馆藏所得数据统计整理而成。因2016年出版的译著需编目等原因而致绝大部分书目仍未进入检索平台,故本文简述限于1993—2015年间出版的译著(因有3种出版于2016年的译著是相关译丛书目之一,故为特例)。当然,限于各方面条件,文中不妥之处及漏录的译著定然难免,望读者和同仁补充及赐教。,我国内地共翻译出版了音乐理论类译著约380余种。因未包括大量作曲、配器、演唱、演奏方面的教程教材以及访谈录等方面的译著,所以,在这380余种译著中,基础理论类译著约占全部统计数的三分之一,余为普及性读物和欣赏类译著。

在这380种译著中,根据英语(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主要是美国)翻译的有214种,约占56%,根据德语(包括德国、奥地利等)翻译的90种,约占24%,根据日语翻译的22种,约占6%,另据法(12种)、俄(8种)、意(4种)、韩(4种)及匈、波、西等语种(含语种来源不明者)翻译的50余种,约占14%左右。这些译著由370余位译者翻译完成。

与前40多年的情况相比,有更多的出版社(近100家)加入了出版音乐译著的队伍,除了音乐、艺术和文史类出版社外,各地综合大学、师范院校的出版社和各地人民出版社、教育出版社、少儿出版社,甚至连长安、中信、旅游、纺织、轻工业和机械工业这类出版社也出版音乐类译著。

在统计的音乐译著中,基础理论类译著比重较大,其中音乐美学和音乐哲学学科受到最大关注。音乐人类学、音乐教育学、音乐社会学和音乐治疗等学科的译著数量也不少。

1993年以来,音乐理论类译著出版工作的最大特点是部分音乐院校或研究机构与出版社合作(也有出版社独自组织社会力量)推出的各类译丛。*1993年以前,以译丛或汇辑名义出版的译著主要有两种,即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词典词条汇辑》和文化艺术出版社策划的《音乐学术名著译丛》,前者先后出版有《音乐民族学》(1988)和《音乐社会学》(1990),后又出版有《西洋音乐的风格与流派》(1995)和《音乐教育学》(1996)等译本,这套《汇辑》各译本以后又多次重印;后者仅于1989年出版了《上古时代的音乐——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印度的音乐文化》(王昭仁、金经言译)一书,便没有了下文。

据不完全统计,这一阶段涉及音乐理论译著的译丛或丛书近三十种之多,规模较大的有以下十种:《20世纪西方音乐学名著译丛》《上音译丛》《西方音乐人类学经典著作译丛》《六点译丛》《外国音乐学术经典译著文库》《西方音乐理论名著译丛》《诺顿音乐断代史丛书》《俄耳甫斯音乐译丛》《音乐教育理论精选译丛》《20世纪学校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丛书》。

此外,《音乐名著译丛》《世界音乐与多元文化经典译丛》《高等音乐教育新视野译丛》《音乐教育前沿理论研究丛书》《音乐教育学理论丛书》《西方音乐教育译丛》《大艺术小玩家系列之幼儿音乐教育丛书》《世界音乐经典系列》《音乐经典文丛》《海外中国城市史研究译丛》《上海城市音乐文化研究丛书》《东方编译所译丛》《大美译丛》《商务印书馆海外汉学书系》等十四种丛书,或规模很小(大多仅一二种译著问世),或规模虽不小,但收录的音乐译著仅一二种。

另外还有三种特殊的丛书:《音频技术与录音艺术译丛》《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和翻译的《音乐小百科》。

以上各丛书所收著作大多以某一学科为主,其丛书标题亦已标示其所属学科,但也有个别丛书,标以“名著”或“学术经典”等名,实则兼收了几个学科的著作(论述时,同一学科的译著一般以出版年代先后为序)。

为叙述方便,本文先介绍各丛书所收译著,后再分别概述各学科的其余主要译著。

第一部分 丛书所收各种译著

一、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与湖南文艺出版社合作推出《20世纪西方音乐学名著译丛》

该译丛计划“在若干年内,翻译出版一批国际上有影响、学术上有定评、具有一定权威性的音乐学名著。”计划第一批出书十种,“其作者大都是国际音乐学界的知名学者……,而且尽量选择他们较近期的著述,其中既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也有九十年代的,以期为中国的音乐学家们提供较新的学术信息。”目前已面世的有8种,其中5种是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音乐心理学和音乐史学各1种。

2005年,该丛书第一种——恩里科·福比尼(Enrico Fubini)的《西方音乐美学史》(修子建译)面世,该书详细介绍了从荷马以及早期的音乐神话,经过扎尔林诺及其关于和声的新概念,直到莱布尼茨及其对于感觉和理性的调和的历史。

第二年,卡尔·达尔豪斯(Carl Dahlhaus)的《古典和浪漫时期的音乐美学》(尹耀勤译)出版。卡尔·达尔豪斯是德国著名音乐学家,也是二战后推动音乐学发展的主要人物之一,写有专著二十余种,论文数百篇,该书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在国际学界颇有影响。本书共有七章。达尔豪斯在前两章中对当时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美学和音乐美学观念进行了梳理,并对其中存在的合理性和矛盾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认为人们根据毕达格拉斯—柏拉图传统将音乐定义为“发声的数字”,同时主宰着音乐观的情绪论在这一时期以其变化了的形式继续存在着。作者还认为,古典美学与霍夫曼的浪漫形而上学相联系的决定性因素是美学的自律性思想,这种自律性将卡尔·菲力普·莫里茨、古典音乐美学和路德维希·蒂克、E.T.A.霍夫曼的浪漫主义,甚至爱德华·汉斯立克的实证主义紧密结合起来。这一时期许多美学家在音乐观念上的矛盾是当时音乐美学状况的体现。

2007年、2010年和2011年又先后出版了斯蒂芬·戴维斯(Stephen Daveies)的《音乐的意义与表现》(宋瑾等译)、彼得·基维(Peter Kivy)的《纯音乐:音乐体验的哲学思考》(徐红媛等译)和斯蒂芬·戴维斯(Stephen Daveies)的《音乐哲学的论题》(谌蕾译)。前者主要包括音乐和语言、音乐与绘画、音乐与符号、作曲家与听众的感情、音乐中的情感表现、对音乐表现的反应等几个部分;中者分为三个部分,前四章解释论题并且涉及一些前辈们的研究成果,第五、第六、第七章包含主要论点,涉及音乐欣赏、音乐理解及其相互的联系,第八、第九章提出了音乐与情感这一问题,最后一章作为全书的总结;后者收录了四类论文,包括关于音乐作品的本质、关于音乐表演的本质与其表演之间的关系、关于音乐中的情感表现、关于音乐的接受与理解等问题。

其余三种分别是多纳德·霍杰斯(Donald A. Hodges)主编的《音乐心理学手册》(刘沛、任恺译, 2006年*这里的“2006年”为中译本的出版年份。以下除有说明外,这类年份均为中译本出版时间。)、伊沃·苏皮契奇(Ivo Supicic)《社会中的音乐:音乐社会学导论》(周耀群译,2005年)和埃格布雷希特(Hans Heinrich Eggebrecht,1919—1999)的《西方音乐》(刘经树译,2005年)。前者详细阐述了人的音乐性、物理学的和心理声学的基本过程、听觉和音乐知觉、音乐之声的认知组织等问题。《社会中的音乐》一书的第一部分论及音乐社会学的批评哲学,包括对这种新学科的观察,第二部分依据第一部分获得的结果对一些音乐社会学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西方音乐》则是德国著名音乐学家埃格布雷希特的代表作之一,也可谓作者一生音乐学研究的总集,它不是一般(通史)意义上的原因史,而是挑选了作者研究过的一些题目,分时期阐述了西方音乐的历史,各章标题分别为九至十一世纪、十二世纪、巴黎圣母院时期与十三世纪古艺术、十四世纪、十五和十六世纪的早期近代音乐、巴洛克、古典、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在这些音乐史叙述之间,作者还撰写了14节“反思”,用音乐理论、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等系统音乐学反思西方音乐史的发展。该书代表了德国20世纪阐释学传统的音乐学研究水准,以作者主体(“我”)阐述了西方音乐史的发展过程,并以此为出发点,向传统音乐史学的客观原则挑战。

二、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上音译丛》(杨立青主编)

该译丛已面世译著6种,其中3种由杨燕迪翻译,《音乐美学观念史引论》(2006年,2014年修订版)和《音乐史学原理》(2006年,2014年再版)是上面提到的德国著名学者达尔豪斯的主要著作。作者通过《音乐美学观念史引论》对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史中的一些重要观念和问题进行了扼要但鞭辟入里的分析和诠释,以历史的音乐观念入手,史论互证,并带有明确的当下视角和个人创见。书中主要涉及音乐美学的学科起源和内涵,音乐作品的本质和特性,浪漫主义的音乐观念,歌剧的改革及其理论前提,审美直觉与历史知识的辩证关系,音乐现象学及音乐批评标准等问题。《音乐史学原理》则是作者以“德国式的哲学思辨”方法,对音乐史写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疑难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作者以“艺术”和“历史”之间的调解和平衡为中心论题,详尽探讨了音乐史的事实、音乐史的连续性、历史与传统、历史理解与诠释、历史判断的价值立场、自律性美学观念对音乐史写作的影响、结构性音乐史、音乐接受史等多方面的史学理论问题。

杨燕迪翻译的另一书是美国学者约瑟夫·科尔曼(Joseph Kerman)的《作为戏剧的歌剧》,该书于1956年在美国初版后,随即被学术界、音乐界公认是歌剧研究中的一部里程碑著作,多年来在西方国家畅销不衰。作者结合运用戏剧批评、历史研究和音乐分析等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不但触及歌剧的深层美学理论,而且涉及非常具体的戏剧与音乐课题。作者对多部经典歌剧进行多方位的解剖和多维度的解释,从而扩展了读者的历史视野,引导读者以全新视角重新认识熟悉的艺术作品,并启发读者思考歌剧这种特殊艺术品种的精髓。

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Igor Fy.Stravinsky)的《音乐诗学六讲》(姜蕾译,2008年,2014年修订版)则是作者以“音乐诗学”为题所做的六次讲座的文稿整理而成。本书从一位作曲家的角度,结合个人创作实践和亲身体验,以辩论者的姿态现身说法,将创作者个人置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之中,阐明了作者对音乐本质核心价值的理解,剖析了音乐创作中核心环节的把握和取舍,并对创作与传承,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独立与结合,社会价值体系与音乐自身的价值规律之间的分合等一系列美学问题作出了深刻而直白的阐述。该书篇幅虽小,但内容充实、视角独特、言辞洗练。

瓦尔特·基泽勒(Walter Gieseler)的《二十世纪音乐的和声技法》(杨立青译,2006年)是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瓦尔特·基泽勒的主要著作之一,作者从西方当代音乐各个创作流派不同的文化——人文背景及音乐传承关系出发,以历史的眼光和尽可能客观的态度,对近一个世纪以来西方当代音乐中和声思维发展的脉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和梳理,对20世纪上半叶和声领域的主要倾向(自由无调性、印象主义和扩展的调性)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评介和总结,并有所侧重地对20世纪下半叶60—90 年代以多元化为特征的创作思潮中反映出来的各类和声现象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还包括对当代音乐中若干新的和声观念(如音块、和声场、音响轴等)的解析以及新的和声技法(如频谱音乐、微分音程音乐以及各类模式化写法)的介绍。

莉迪娅·戈尔(Lydia Goehr)的《音乐作品的想象博物馆:音乐哲学论稿》(罗东晖译,2008年)一书综合了哲学和历史这两种研究方法,回答了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和交响曲这一形式自身有何不同及音乐家忠于其演奏的作品意味着什么等问题,并考查了19世纪古典音乐实践背后隐含的各种概念和假定,描述了作品概念如何界定我们今天认为与古典音乐相关的各种标准、预设和行为模式。

三、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西方音乐人类学经典著作译丛》(洛秦主编)

该译丛被列入上海音乐学院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并得到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 E-研究院建设计划项目资助,目前已出版有如下8种:

露丝·索莉(Ruth A. Solie)编《音乐学与差异:音乐研究中的社会性别和性》(谢钟浩译,2011年)一书,包括露丝·索莉教授在内的16位美国和加拿大学者,从不同角度探索了音乐学理论和音乐文化语境中与社会性别和性有关的、无所不在的差异,涉及的学科包括民族音乐学、音乐历史学、女性主义研究、社会性别研究等。

《世纪之交的西方民族音乐学理论》(张伯瑜等译,2012年)包括音乐意义的时空性、音乐作为商品和消费品、田野工作新论、世界音乐演奏、音乐与社会性别、音乐与移民、全球化与音乐政治、音乐与生活、民族音乐学与个人传记、民族音乐学和音乐节、音乐与生态系统等十一章内容。

布鲁诺·内特尔(Bruno Nettl)的《民族音乐学研究:31个论题和概念》(闻涵卿、王辉、刘勇合译,2012年)一书,通过术语选择、主题变动、民族志叙事、篇章扩充、意义阐释等环节,讲述了学科发展和印第安黑足人、伊朗人、南印度人以及西方文化的故事,由此为我们构筑了各种地方性知识,当然其中不乏全球化语境下的西方影响。全书31个论题和概念被分成四个部分:1.世界的各种音乐;2.田野中的音乐;3.人类文化中的音乐;4.多元视角下的音乐。

贝弗莉·黛蒙德(Beverley Diamond)和皮尔蔻·莫伊萨拉(Pirkko Moisala)编《音乐和社会性别》(谢钟浩译,2012年)一书,汇集了14篇来自美国、加拿大、欧洲学者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撰写的文章,兼收并蓄来自各个学科的方法(音乐人类学、历史音乐学、女性主义研究、音乐创作学、音乐教育、流行音乐研究、音乐技术研究和社会学)。文集展示的主题涉及社会性别与近期社会、政治、经济变化的密切关系;社会性别和其他身份认同;通过讲述生活故事建构自我或者群体;音乐技术的社会性别化等四个部分。

安东尼·西格尔(Anthony Seeger)的《苏亚人为什么歌唱:亚马孙河流域印第安人音乐的人类学研究》(赵雪萍、陈铭道译,2012年)一书提出,苏亚人的“歌唱”并不是我们概念中的歌唱,他们的“歌唱”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内在的,另一是外部的。内在的意义体现在“歌唱”对血缘、家庭的维系,对生产、生活、生存的作用,对视觉形象的表达,对宗教膜拜的渲染。在这个意义上,“歌唱”不是音乐活动而是语言传达,“歌唱”不是艺术形式而是心灵的表述。对音程、音阶、音值、音节、音色、音响的规范在这里没有多少价值和意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他们必须“歌唱”,因为这是苏亚人的生命和生活。苏亚人“歌唱”的外部意义是象征性的,是一种部落的符号,是我与你的对比,是自我存在的化身,是历史传承中牌坊式的东西,也类似于战争中号角式的作用,是一种社会化、政治化的意义。

约瑟夫·乔丹尼亚(Joseph Jordania)的《人为何歌唱:人类进化中的音乐》(吕钰秀编译,于浩、毕乙鑫译,2014年)一书,以古代人类的警戒态生存策略为基础,提出独特的人类进化原初模式。具体包括单独唱与一起唱,单音与复音;人类文化史中的歌唱、歌唱和战争、歌唱与思考等内容。

蒂莫西·赖斯(Timothy Rice)的《愿它充满你的心灵:体验保加利亚音乐》(黄婉、吴艳、黄泉锋译,2014年)是一本关于保加利亚民间音乐与舞蹈的民族志,作者对1920—1989年间的保加利亚民间音乐舞蹈进行了详尽的记录和解读。最后,作者还运用伽达默尔的哲学思维对如何弥合音乐学研究与音乐体验之间的鸿沟做了理论的思考和延伸。

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音乐译丛》

该丛书已有如下10种译著,另有施韦泽著《论巴赫》(何源、陈广琛译)出版于2016年:

伊凡·休伊特(Ivan Hewett)的《修补裂痕:音乐的现代性危机及后现代状况》(孙红杰译,2006年)是一部音乐批评性专著。它触及的是古典音乐的价值、当下困境及未来出路问题,并认为后现代境况下的古典音乐之所以“病入膏肓、周身不适”,其病因在数百年之前就已潜伏,这便是音乐与它社会功能的分裂,也是音乐自律意义的肇端。

彼得·基维(Peter Kivy)的《音乐哲学导论:一家之言》(刘洪、杨燕迪译,2012年)是作者应牛津大学出版社之约,对音乐美学以及该领域重要问题所撰写的一本与众不同的导论性著作。该书包含的音乐哲学议题,基本可分为六个大类:1.术语及概念界定问题;2.审美经验问题;3.艺术本体问题;4.虚构与叙事问题;5.再现与表现问题;6.艺术价值问题。该书是一部以罗素《哲学问题》为范式的“一家之言”的著作,是作者对自己曾经公开发表的各种重要哲学理论和观点的综合回应及明确阐述。

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Alfred Einstein)的《音乐中的伟大性》(张雪梁译,2013年)一书汇集了作者对音乐中的伟大性和相关问题的各种思考,全书共四章,主要涉及:可以争议的伟大性、无可争辩的伟大性、伟大性的奥秘探索、伟大性的历史条件等问题,通过一系列诘问,将读者推到一个引人入胜却又神秘莫测的知识漩涡之中,而漩涡深处所通往的正是——伟大性的奥秘与真谛。

《音乐、艺术与观念》(刘丹霓译,2014年)是美国当代著名音乐美学家、音乐文化史学家和音乐著述家伦纳德·迈尔(Leonard B.Meyer)的重要著作之一,作者以其宽广的学术视野,并以音乐为切入点,深入考察了20世纪前后受到社会历史环境影响的意识形态变革,及其对西方世界的文化信念、审美观念和艺术风格的深远影响,并对现当代艺术发展格局及未来走向做出了恰当判断。

保罗·罗宾逊(Paul Robinson)的《歌剧与观念》(周彬彬译,2008年)是作者的主要著作之一。罗宾逊以研究19世纪和20世纪的思想史著称。书中,作者以启蒙运动之后的近现代思想史演进为线索,通过对当时欧洲思想艺术顶峰期的多部歌剧和两部声乐套曲的分析考察,深刻而独特地揭示了启蒙运动及反启蒙运动、浪漫主义、黑格尔的历史哲学、现代政治哲学、唯美主义等思潮在歌剧艺术中的复杂体现。这是一部从思想史的角度研究歌剧的经典力作。

爱德华·T·科恩著(Edward T. Cone)《作曲家的人格声音》(何弦译,2011年)一书以诗歌的《魔王》与作为歌词的《魔王》为例,引领读者进行了一次奇妙的音乐旅行。作为学术性音乐批评领域中的佼佼者,作者以他人眼中从未出现过的视角,不仅在学理上进行反思、技术上进行分析,还将这些讨论与音乐实践紧密相联。

《莫扎特论》(余匡复、余未来译,2011年)是德国著名作家、画家沃尔夫冈?希尔德斯海姆(Wolfgang Hildesheimer)的主要著作之一,也是学界公认的为数不多的几部最重要的莫扎特研究著作之一,对莫扎特的音乐、生活、思想三者关系作有精妙解释。作者坚信,只有合理重建这三者之间的联系,才能对莫扎特这个天才的形象有更加全面、清晰和准确的认识。

伯特斯坦(Leon Botstein)的《柴科夫斯基和他的世界》(张慧译,2014年)一书收录了七位柴科夫斯基研究专家的八篇专题文章,通过大量详实的文献资料,全方位、多角度地向我们展示了解柴科夫斯基的个人生活、创作生涯,以及俄罗斯当时广阔的社会文化图景,其中对柴科夫斯基的同性恋、死因及他与俄罗斯白银时代政治与文化之关系,尤其他与契诃夫的交往等,均有详实交代。

福尔克尔·默滕斯(Volker Mertens)的《普契尼论》(谢娟译,2015年)一书以普契尼的歌剧作品为主要线索,并将其置于意大利歌剧传统与欧洲音乐发展的历史背景下,试图探究作曲家在沿袭意大利传统与融合欧洲音乐发展新动向之间如何抉择以及在歌剧创作中的具体体现。

《古典风格: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杨燕迪译,2014年)是美国著名钢琴家、音乐理论家查尔斯·罗森(Charles Rosen)的重要著作,也是近年影响力最大、引用率最高的音乐论著之一(于1972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该书分为八个部分:前两卷是对18世纪音乐语言和古典风格的概貌总览,为后面具体的作品分析和批评提供背景和前提。中间五卷,分别对古典风格最有代表性的体裁和作品进行鞭辟入里的点评和剖析——海顿的弦乐四重奏、交响曲、钢琴三重奏,莫扎特的协奏曲、弦乐五重奏、喜歌剧,贝多芬的代表性钢琴作品和他最突出的风格语言特征,以及古典时期的其他音乐体裁如严肃歌剧和教堂音乐等。最后的“尾语”点明古典风格原则在舒曼创作中的瓦解和在舒伯特作品中短暂的回光返照。

五、人民音乐出版社《外国音乐学术经典译著文库》

该文库力图较全面地反映国际音乐学界的面貌,体现各学科在当今世界的研究水准和最新成果,并希望对我国相应学科的理论研究、教学思想、教材建设、艺术实践等产生积极的借鉴作用。此文库共出版译著11种。

约翰·布莱金(John Blacking)的《人的音乐性》(马英珺译,2007年)是民族音乐学的经典之作,1973年首版,迄今已被翻译成11种语言。当然本书并非对人类音乐能力的学术性研究,其至多是尝试展示作者在不同文化中的音乐经历,并提供了对非洲音乐所作调查而得来的新资料。译者在其前言中对该书作了简要的评价,提出人的音乐性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世界上不同音乐体系的认识。

约瑟夫·克尔曼(Joseph Kerman)的《沉思音乐:挑战音乐学》(朱丹丹、汤亚汀译,2008年)一书是对音乐的现代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分析,并涉及自二战以来的音乐学与实证主义、民族音乐学与“文化音乐学”等内容。

斯蒂芬·布鲁姆(Stephen Blum)、菲利普·V·伯尔曼(Philip V. Bohlman)、丹尼尔·M·纽曼(Daniel M. Neuman)编著的《民族音乐学与现代音乐史》(汤亚汀等译,2009年)一书,以15个个案分四部分揭示了音乐与历史经历、权威与诠释、中间人与协调者、音乐的再现与更新等内容。

艾伦·帕·梅里亚姆(Alan P.Merriam)的《音乐人类学》(穆谦译,2010年)一书,作者是著名民族音乐学家,其学术思想对相关研究产生有广泛的影响,本书分民族音乐学、观念与行为、课题与成果三部分,共15章。

海伦·迈尔斯(Helen Myers)主编的《民族音乐学概论》(秦展闻、汤亚汀译,2014年)一书堪称本学科的教科书,是书的目的在于对民族音乐学的相关问题进行全面讨论,包括其定义、人类学和音乐学研究方法、历史民族音乐学、乐器学、图像学、生物学、技术、舞蹈、性别、保存以及伦理。附录部分是为做案头工作和田野工作的音乐学者提供的一套辅助性参考材料,内容包括参考资料(参考书目以及音响分类目录)、重要音响档案馆名录、专业协会及其出版物、世界各地的乐器收藏等。

莫里斯·佩瑞斯(Maurice Peress)的《从德沃夏克到埃灵顿公爵》(卜大炜、卜迪扬译,2009年),以大量篇幅说明非洲裔美国人对美国音乐的形成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正是爵士乐成为了美国当今音乐的主流;因汇集了各种民族的音乐成分,从而形成美国音乐。

约瑟夫·克尔曼(Joseph Kerman)的《协奏曲对话》(马英珺译,2007年)以对话的形式和大家共同分享了一些关于协奏曲、观念和含义、热情和顿悟等看法,具体内容包括:准备开始、特殊性和反向性、互惠、角色和关系、结尾的意义等。

约翰·哈里斯(John M. Harris)的《古今钢琴与乐队音乐史典》(苏澜深译,2009年)一书收集的是那些名为“协奏曲”的作品,是指作曲家为任何组合形式的管弦乐队而写的作品,以及比所谓室内乐的规模更大的乐队组合而写的作品。

F.E.科尔比(F.E.Kirby)《钢琴音乐简史》(刘小龙、孙静、李霏霏译,2010年)按照钢琴音乐发展的时间顺序排列叙述,共分九章,讨论了1750年之前的键盘音乐文献、转折的时代、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位大师等内容。

罗伯特·L·马歇尔(Robert.L.Marshall)编《十八世纪键盘音乐》(赵仲明译,2015年),对18世纪出现的键盘乐器和当时的乐谱文本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对18世纪出现的巴赫、斯卡拉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早期)等作曲家的创作及作品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全书共11章,50余万字,并附有不少图片和曲谱资料。

R.拉里·托德(R.Larry Todd)编《十九世纪钢琴音乐》(吴源渊译,2015年)共分11章,在详细阐述了19世纪钢琴发展和演奏实践的基础上,分别对钢琴与19世纪、贝多芬、舒伯特的钢琴作品、韦伯的钢琴音乐、聆听波兰——肖邦与民族乐派、勃拉姆斯——从古典到现代等专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六、上海音乐出版社《西方音乐理论名著译丛》

该丛书至今见书4种:

托马斯·克里斯坦森(Thomas Christensen)编《剑桥西方音乐理论发展史》(任达敏译,2011年)是一部系统梳理西方音乐理论学术史的鸿篇巨制,涉及领域宽广、信息海量、剪裁睿智、论述精当,32位撰稿人均为顶级专家。本书不仅详尽描述了从古希腊到现代的有关西方音乐理论著述的全部历史,而且也对这些著述的独创性和重大意义提供了深刻的评判。考虑到音乐理论作为一个历史主题所拥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些章节是在所限定的领域内按照年代顺序描述的,另外一些章节是从概念方面进行描述并跨越了较长的历史时期。

艾伦·福特(Allen Forte)的《无调性音乐的结构》(罗忠镕译,2009年)按结构的层次分为两部分,上篇介绍一些基本概念,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发展;下篇是将上篇已详述的概念纳入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结构模式,并对一些音乐实例作深入研究。

文森特·佩尔西凯蒂(Vincent Perichetti)的《二十世纪和声学:原创样式与应用》(黄大同、杜亚雄译,2009年)对20世纪前60年欧美作曲家的和声实践进行了全面总结,是一本很好的和声教材,主要涉及音程、音阶素材、三度叠置和弦、四度叠置和弦、附加音和弦、复和弦、和声方向、节拍和力度等方面的内容。

艾伦·福特(Allen Forte)的《〈春之祭〉的和声组织》(罗忠镕译,2013年)一书,对美籍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春之祭》的和声结构作有详细论述,全书分为引言、和声语汇、对作品顺次的观察几部分。

七、《诺顿音乐断代史丛书》

该丛书是上海音乐学院国家特色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课题项目,也被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一般认为,该丛书(共6种)是英美音乐学界最新的音乐断代史书,代表了西方学术界音乐史研究的最高水平,覆盖了西方音乐史的六个重要断代。《中世纪音乐》《文艺复兴音乐:西欧的音乐,1400—1600》和《巴洛克音乐:西欧的音乐,1580—1750》尚未面世,已见书的有以下3种,分别研究了这三个时期的几乎全部重要作曲家,它们是菲利普·唐斯(Philip G. Downs)的《古典音乐:海顿、莫扎特与贝多芬的时代》(孙国忠、沈旋、伍维曦、孙红杰等译,2012年)、列昂·普兰廷加(Leon Plantinga)的《浪漫音乐:十九世纪欧美的音乐风格史》(刘丹霓译,2016年)和罗伯特·摩根(Robert P. Morgan)的《二十世纪音乐:现代欧美的音乐风格史》(陈鸿铎、甘芳萌、金毅妮、梁晴译,2014年)。

八、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俄耳甫斯音乐译丛》

由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海外学术经典汉译引进计划”推出的《俄耳甫斯音乐译丛》(孙红杰主编)计划由经典之谜、骄子之魂、肌理之思、造化之脉、微茫之辨、启未之弦和万方之灵七个子卷构成,该丛书第一批(13种)目录如下:

1.《艺术、知觉与现实》;2.《音乐中的思想》;3.《戏剧情境:如何身临其境地表演与歌唱》;4.《惯例中的智慧:音乐形式隐含的内容》(苏珊·麦克拉瑞著);5.《音乐学与音乐表演:保罗·亨利·朗文集》(保罗·亨利·朗著);6.《音乐批评的五种哲学视角》(金斯·普林斯编);7.《音乐艺术中的悲剧》(雷奥·施瑞德著);8.《作曲家眼中的世界:他所看到的和看不到的》(保罗·兴德米特著);9.《协奏曲会谈》(约瑟夫·科尔曼著);10.《质问灵魂:关于音乐的思考》(乔纳森·哈维著);11.《二十世纪中国的音乐创造性:阿炳的音乐及其变化着的意义》(施祥生著);12.《浪漫主义音乐:十九世纪音乐思想史》(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著);13.《调性音乐分析:申克分析法》(艾伦·卡瓦德勒、大卫·伽格纳著)。目前,仅前3种已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恩斯特·贡布里希(E.H.Gombrich,1909—2001)、利安·霍赫伯格(Julian Hochberg,1923—)和布莱克(Max Black,1909—1988)合著的《艺术·知觉与现实》(钱丽娟译,2015年),由《面具与面容:对生活和艺术中相貌相像性的知觉》《论事物与人的再现》和《图片如何再现》三篇论文构成。

《音乐中的思想》(冯欣欣译,2015年)一书的作者是墨西哥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教育家、报刊评论家卡洛斯·查韦斯(Carlos Chavez),该书以作者在哈佛大学“诺顿讲坛”上的六期讲稿为基础,分别以“一位拉丁美洲作曲家”“作为交流的艺术”“音乐中的形式”“音乐中的重复”“作曲家与公众”和“来自音乐的享受”为题,论及了作曲家在现代文化语境中的身份转变、艺术如何作为人类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媒介、作曲家与它的音乐听众之间的联系、音乐中的形式要素、音乐中的重复原则,以及音乐在社会生活中为人类带来的不容替代的娱乐效应等内容,它们体现了作曲家对一些音乐本质问题的深刻思考。

威廉·威斯布鲁克斯(William Wesbrooks)的《戏剧情境:如何身临其境地表演与歌唱》(张毅译,2015年)论述了音乐剧表演中如何将歌曲、舞蹈和台词这三种因素完美结合并运用于实践之中,全书十五章,较为精彩的章节有:编创属于自己的故事、创造您的戏剧情境、“入主”您的戏剧情境、运用您的“乐器”、选择一位对戏者、与自我对戏、追求您的目标等。

九、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音乐教育理论精选译丛》

2014年,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推出《音乐教育理论精选译丛》,目前已见书5种:

洛伊斯·乔克西(Lois Choksy)的《柯达伊教学法之二:从民歌到经典》(许洪帅、余原译,2014年)一书主要包括北美的柯达伊教育、为高年级学生设计的19节示范课、以及音乐欣赏指导等内容(同一作者所撰《柯达伊教学法之一:综合音乐教育》被纳入该社出版的《音乐名著译丛》)。

芭芭拉·哈泽尔巴赫(Barbara Haselbach)主编《奥尔夫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第一卷,刘沛译,2014年)选编了奥尔夫本人和在奥尔夫教学法的创立与发展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另外8位重要人物撰写的论文(这些论文发表于1932—2010年间),其中既有对奥尔夫教学法本源和历程的追溯,也有对奥尔夫教学法思想和方法的深度解析。

理查德·科尔维尔(Richard J. Colwell)主编《音乐教育的基本概念》(第二卷,刘沛、吴珍译,2015年)一书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音乐教育,对音乐教育的实在主义哲学、多元文化主义论、音乐教育心理学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论述。

多纳德·霍杰斯(Donald A.Hodges)、戴维·西博尔德(David C.Sebald)合著的《人类的音乐经验:音乐心理学导论》(刘沛译,2015年),从心理生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情绪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表演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心理治疗学等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分支的角度,探讨了自古以来音乐与人类成长和社会发展历程之间的亲密关系,阐释了音乐贯穿人类社会、渗透人类生活的奥秘。

马克·埃利(Mark C.Ely)、埃米·拉希金(Amy E.Rashkin)合著的《音乐教育术语手册》(刘沛译,2016年)一书,既可作为术语工具书,亦可作为音乐教育专业师生的知识手册。该书共收两千多条术语,涉及音乐教育学教科书和音乐教师的教学、研究实践,以及与音乐教育相关的学科知识,其附录涵盖了五大类音乐教育文献资源,包括教科书和参考书、测验与测量、网站地址、专业学会、专业期刊等。

十、人民音乐出版社《20世纪学校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丛书》

该丛书至今共出书7种,其中著作2种,编写1种,译著4种如下:

贝内特·雷默(Bennett Reimer)的《音乐教育的哲学》(熊蕾译,2003年,2012年再版)一书,包括为什么要有音乐教育的哲学,可以成为一种哲学基础的不同艺术观点,艺术和感觉,艺术创作,艺术的意义,体验艺术,体验音乐等内容。

贝内特·雷默(Bennett Reimer)的《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熊蕾译,2011年)一书,虽是上述《音乐教育的哲学》的第3次修订版,但增加了三分之二以上的新内容。本书包括从哲学的一致性到多样性;几种不同观点和对融合的建议;音乐体验的感觉尺度、创造尺度、意义尺度和情景尺度;作为智力的音乐角色;走向综合的通识音乐课、走向综合的专业音乐课等内容。

高萩保治的《音乐学科教学法概论》(缪裴言、林能杰、缪力译,2006年,2012年再版)一书内容包括:音乐教育的意义与研究课题、音乐教育的历史概观、音乐学科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音乐学科的指导方法研究、音乐学科教学各学习领域的指导实践、音乐学科的教学计划与教学、音乐学科的教材与视听设备等。

格雷珍·希尔尼穆斯·比尔(Gretchen Hieronymus Beall)的《体验音乐:美国音乐教育理念与教学案例》(杨力译,2009年)一书,包括音乐的目标、音乐中声音的组织结构、学习理论与音乐学习、音乐学习的计划、幼儿与幼儿园儿童的音乐学习等内容。

十一、其他丛书

仅收录了很少几种译著的丛书有如下十三种:

1. 《音乐名著译丛》

《音乐名著译丛》是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于2008年推出的一套译丛,但目前仅见以下2种:

哈罗德·艾伯利斯(Harold F. Ables)、查理斯·霍弗(Charles F.Hofer)、罗伯特·克劳特曼(Robert H.Klotman)合著的《音乐教育原理》(刘沛、任恺译,2008年)一书共十二章,包括音乐教育的历史、音乐教育的哲学原理、音乐教育的社会学原理、音乐教育的心理学原理和音乐教育的课程原理等内容,该书是一部原理性质的教程,其内容不求面面俱到,而是提供一种核心的材料,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建构更多的内容。

洛伊斯·乔克西(Lois Choksy)的《柯达伊教学法之一:综合音乐教育》(赵亮、刘沛译,2008年),本书分九章,分别为:教学方法:教学顺序,教学手段,教材及哲学原理;柯达伊教学法在北美学校;北美学校的音乐教学计划和歌曲等。

2.《世界音乐与多元文化经典译丛》

2003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世界音乐与多元文化经典译丛》,共3种:

威廉·M·安德森(William M. Anderson)、帕特丽夏·希汉·坎贝尔(Patricia Shaehan Cmpbell)合编的《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视野》(曹水清等译,2003年),全书共12章,主要涉及多元文化视野下的音乐教育、北美土著民族的音乐、美国黑人音乐、美国英裔音乐、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的音乐、欧洲音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音乐等内容。

特里斯·M·沃尔克的《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基础与原理》(田林译,2003年)一书试图提供当今全球特别是美国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图景,其内容大致分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哲学基础、它的历史发展以及对音乐教育的提示三部分。

杰夫·托德·提顿(Jeff Todd Titon)主编的《世界音乐》(周刊、郎丽旋译,2003年)详细阐述了世界音乐的组成,音乐文化、世界各地的音乐特色、音乐与年龄段、宗教、种族等的关系,以及音乐人类学的研究等内容。

3.《高等音乐教育新视野译丛》

《高等音乐教育新视野译丛》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目前见书2种:

维·埃里奥特(David J. Elliott)著《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齐雪、赖达富译,2009年)打破了一些传统的教学观念,为表演、聆听、音乐素养、多元文化、创造性活动、自知自觉、课程发展等多方面的自然属性和意义提出了创造性的反思和透析。

朱丽叶·阿尔文(Juliette Alvin)、奥瑞尔·沃里克(Auriel Warwick)的《孤独症儿童的音乐治疗》(张鸿懿、高多译,2008年)提供了音乐可以启发孤独症儿童感情世界的有力证明,并分七章加以论述,涉及音乐和孤独症行为、实例、一个研究项目、父母等内容。

4.《音乐教育前沿理论研究丛书》

苏州大学出版社近年推出了《音乐教育前沿理论研究丛书》,现见书4种,其中2种为译著:

托马斯·里吉尔斯基(Thomas A. Regelski)《作为实践的音乐与音乐教育》(覃江梅等译,2015年)收录了《课程改革:将“音乐”当作一种社会实践》《作为专业和实践的音乐教学的伦理规范》《业余音乐爱好及其中的障碍》《社会理论、音乐及作为实践的音乐教育》等有关音乐与音乐教育方面的文章。

韦恩·鲍曼(Wayne D.Bowman)的《变化世界中的音乐教育》(黄琼瑶等译,2014年)是作者有关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文集,收录他的《音乐教育中审美学说和多元文化学说的问题》《音乐,伦理的遭遇?》《审美的音乐体验:多么昂贵的标签?》《重新定位“基础”来表达21世纪现实:多样性、多元性、变化性中的音乐教育》《重新思考音乐教育:21世纪音乐学院中教育研究的地位》《音乐教育专业应该期待什么的哲学?》《音乐实践主义的限定和基础》《音乐、意识形态、权力与政治:后现代主义与音乐》《音乐是什么,它为何重要?——西方音乐的哲学视野概述》等文章。

5.《音乐教育学理论丛书》

《音乐教育学理论丛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目前仅见书1种:

沃尔夫冈·马斯特纳特(Wolfgang Mastnak)的《音乐教育学导论》(余丹红、张礼引译,2008年)一书中,作者提出,音乐教育不是意识形态的东西,它体现了文化现象与政治主张、神经生物学决定的客观事实与人的主观意志、情感交流与技巧运用之间激烈的交叉碰撞。全书从“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音乐教育的范例、概念和原则”以及“课堂教学中选用的方法、领域和例子”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音乐与医学、多元审美教育、学习中的自我管理等内容。

6.《新视野教师教育丛书》

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0年推出了一套大型的《新视野教师教育丛书》,该丛书分为多个系列,其中之一是《西方音乐教育译丛》,目前见书1种:

戈登·考克斯(Gordon Cox)、罗宾·史蒂文斯(Robin Stevens)主编《音乐教育的起源和创立:义务教育阶段音乐学科的跨文化历史研究》(窦红梅译,2014年)一书,集中围绕六个核心问题论述了各国学校音乐教育的起源和创立,主要包括历史和政治背景、音乐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必修科目的目标与内容、教学方法、教师培训、学生体验、反思音乐教育现状等内容,全书不仅对十多个国家的学校音乐教育的起源和创立进行了理性与客观的评述,还介绍了各国在学校音乐教育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思想争鸣以及具有重要影响的音乐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7.《婴幼儿音乐学习的秘密》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埃德温·戈登(Edwin Gordon)《婴幼儿音乐学习的秘密》(余原译,2013年)一书是《大艺术小玩家系列之幼儿音乐教育丛书》之一,该书强调了从出生至五周岁是每个人音乐学习的关键期,并陈述了作者三十余年来在引导婴幼儿音乐学习方面所做的探索和研究成果。

8.《世界音乐经典系列》

中国文联出版社推出的《世界音乐经典系列》,2015年出版了以下4种译著:

大卫·杜巴(David Dubal)的《钢琴的艺术》(康啸译)一书的作者是位著名钢琴家和教育家,他在此书中对重要的钢琴音乐作品作有深刻的见解和评论。

大卫·杜巴(David Dubal)的《古典音乐精粹》(康啸译)主要介绍古典音乐家的生平及其重要音乐作品,并对相关的独奏、协奏、交响乐、声乐作品,歌剧、舞剧等音乐形式作有深刻的见解和评论。

亨里克·欧皮埃斯基编的《肖邦书信集》(何晓兵、李海川、李沁霏合译)一书所收信件从某一角度揭示了肖邦的性格、人格和心理及其部分作品的缘起。

让-雅克·艾吉尔丁格的《学生眼中的肖邦》(魏柯玲等译)则收集并讨论的大量关于肖邦作品的技法、理解及诠释的内容,均来自肖邦学生以及大师本人的日记和口述等第一手资料,并通过肖邦学生各自不同的切身感受,传达肖邦独具特色的音乐意境。

9.《音乐经典文丛》

漓江出版社于近年推出了《音乐经典文丛》,目前已面世如下2种:

约翰·凯奇(John Cage)的《沉默:五十周年纪念版》(李静滢译,2013年)一书是20世纪美国音乐代表人物凯奇的代表作,作者在书中展现了他对实验音乐和现代音乐的思考,以及结合了禅宗与周易等东方思想的音乐哲学。在《关于无的演讲》《关于有的演讲》和《一个演讲者的45分钟》等著名篇章中,体现了他在与声音相关的一切中寻求音乐的感悟力,以及总是在实验的创造性方式。凯奇的实验性音乐基于他对生活、声音世界的感受与思考,并将生活与音乐、人生与哲学融为一体,

莱奥什·雅纳切克(Leos Janacek,1854—1928)的《雅纳切克私信集》(庄加逊编译,2014年)一书以私人书信为内容。1917年,63岁的雅纳切克遇到了卡米拉·斯托斯洛娃,来自波希米亚的一位年轻犹太女人,自此开启了一段延续至生命终点的非凡爱情故事,这段爱情促生了雅纳切克晚期创作的累累硕果,也促生了数百封动人的情书。这些私信所承载的,不仅是他对自己最亲密的灵魂伴侣的私语,也是这位音乐家诗性心灵的文学作品,更是他那些神秘音符的缘起与内涵。

10.《海外中国城市史研究译丛》

该译丛是上海辞书出版社从2010年起推出的一套为当今中国城市化进程提供借鉴的译丛(该译丛也是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资助项目),入选书目主要为当今海外一流学者有关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的经典著作。目前已面世8种,涉及音乐的有2种:

榎本泰子的《西方音乐家的上海梦:工部局乐队传奇》(赵怡译,2009年)一书经作者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尤其在上世纪90年代数度走访上海交响乐团健在的老音乐家,并在上海市档案馆查证工部局档案中保存的历年工部局乐队史料,比较清晰地还原了公共乐队、工部局乐队的演变发展过程。其中,既有对工部局乐队历史沿革中一些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的考证,又有对重要人物生平的描述,并且发掘出了我们以前不太清楚的一些历史真相。

史通文(Andreas Steen)《在娱乐与革命之间:留声机、唱片和上海音乐工业的初期》(王维江、吕澍译,2015年)一书借助西方现代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描绘了上海音乐工业的生产和销售的完整过程,揭示出留声机和唱片在都市有产阶级寻找身份认同中的作用和唱片内容从传统京剧向西方爵士乐过渡的缘由,探讨了国共两党如何利用唱片进行意识形态宣传和音乐工业与文化在复杂的晚清、民国社会的嬗变,勾勒出众多参与音乐工业的著名艺术家、音乐家、作家、科学家、企业家、记者和政治家等群体形象。

11.《上海城市音乐文化研究丛书》

从2007年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推出了《上海城市音乐文化研究丛书》,目前已见书11种(其中1种出版于2016年),译著仅1种:

韦慈朋(J. Lawrence Witzleben)的《江南丝竹音乐在上海》(阮弘译,2008年)试图将一种传统放入其生存的特殊环境中加以全面理解和解释,并以局外人的视角,提出了不少很有见地的看法和值得读者深入思考的观点。

12.《东方编译所译丛》

1988年,上海创建了“东方编译所”,其后编辑出版了大型丛书《东方编译所译丛》。该丛书主要引进国外社会科学的经典及前沿著作,不限学科,包括政治学、国际政治、哲学、社会学等诸多社会科学学科,至今已经出版近百种优秀译著。涉及音乐的仅一种:

贾克·阿达利(Jacques Attali)《噪音:音乐的政治经济学》(宋素凤、翁桂堂译,2000年)一书的作者阿达利是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也是当年法国总统密特朗的重要顾问。阿达利对西方音乐史提出了一套与大部分音乐史家不同的解释。他认为音乐不只反映了社会面貌,而且还以先知的方式预示了新的社会结构。该书于1995年曾由台北的时报文化出版企业公司出版过中译本。

13.《大美译丛》

该译丛是吉林人民出版社从2000年起推出的一套美学译丛,其中涉及音乐的有2种:

《心灵的标符:音乐与数学的内在生命》(李晓东译,2001年)一书的作者是《纽约时代》的首席评论家爱德华·罗特斯坦(Edward Rothstein),他向读者展示了数学和音乐的内在生命,展示了它们是如何对我们起作用的,沉浸其中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和它们将会把我们引向何方。他还向我们解释了数学是如何使空间具有意义的,音乐是怎样创造故事的,人们是如何研究数字的,旋律又是怎样发挥它的威力的,他探索了诸多音乐作品,描述了数学之谜和拓扑学精巧的理论。

杰米·詹姆斯(Jamie James)的《天体的音乐:音乐、科学和宇宙自然秩序》(李晓东译,2003年)是一部哲学著作,它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谈起,经中世纪而到文艺复兴,直到近现代。使用的是音乐的素材,叙述的是人间的音乐,阐释的却是天上的道理——音乐构成的世界。在这部书中将古今勾连在一起的一个关键概念是“和谐”,它是音乐的生命,也是世界的生命。

14.《商务印书馆海外汉学书系》

该书系自2000年起由商务印书馆推出,至今见书10种,与音乐有关的仅有陈艳霞(Ysia Tchen)*该书作者陈艳霞女士是华裔法国人,祖籍广东。著《华乐西传法兰西》(耿昇译,2013年,此书中译本由商务印书馆初版于1998年)一书,该书详细论述了中国音乐传入法国的过程及其在当地产生的影响,并介绍了入华耶稣会士钱德明神父向法国传播中国的两部音乐著作《古乐经传》和《中国古今音乐篇》及其关于中国音乐的一些零散著作和书简。

15.其他丛书

另有三种比较特殊的丛书,它们的规模和影响都较大,但所收书目的单册篇幅都很小,且图书内容又属欣赏类、技术类等,故仅作简单介绍:

2007年,上海音乐出版社推出了由平克斯特波尔(Hugo Pinksterboer)编著的《音乐小百科》,该百科是一套包括有14分卷的普及性读物,涉及乐理、声乐、单簧管、长笛、短笛、萨克斯管、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小号、长号、吉他、电吉他、电贝司、放大器、效果器、钢琴、电子琴、数码钢琴和鼓等,如乐理卷对重要的基本音乐理论进行了详细讲解,声乐卷包括“想成为歌唱家吗?”“快速浏览”“学习演唱”“唱好”“声区”“声音类型和音域”“声音保护”“歌词”“麦克风和效果”等章节,而各乐器卷则分别介绍了各乐器的基本知识、如何学习和练习,以及如何购置和保养等内容。其中大部分分卷于2012年又有重印。

《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是人民音乐出版社根据德国罗沃尔特出版社相关丛书1973年版译出, 该丛书列出的书目共60种,每种记写一位西方著名作曲家,各书作者利用文字及与传主有密切关系的人物肖像,结合传主本人经历的历史事件和音乐活动的图片,全面记述其人生历程和艺术成就,共有45位译者参与了本丛书的翻译工作。与其他类似传记相比,本丛书各书篇幅不大(中译本为十万字左右),所含信息却极为丰富,尤其各书的作者均为相关领域著名专家,使这套通俗读物具有了很高的学术水准。加之正文之后的若干附录,更为国内读者提供了难以寻找的文献资料。该丛书于2003年推出5种,至2014年共计出版59种,涉及以下59人:蒙特威尔第、许茨、维瓦尔迪、巴赫、亨德尔、泰勒曼、格鲁克、莫扎特、海顿、韦伯、贝多芬、舒伯特、范妮·门德尔松-亨塞尔、门德尔松-巴托尔迪、肖邦、洛尔青、罗伯特·舒曼、克拉拉·舒曼、迈耶贝尔、罗西尼、柏辽兹、比才、奥芬巴赫、穆索尔斯基、瓦格纳、斯美塔那、李斯特、柴可夫斯基、布鲁克纳、勃拉姆斯、约翰·施特劳斯、威尔第、德沃夏克、格里格、马勒、雷格尔、圣-桑、普契尼、布索尼、萨蒂、贝尔格、格什温、拉威尔、拉赫玛尼诺夫、巴托克、韦伯恩、里夏德·施特劳斯、魏尔、勋伯格、普罗科菲耶夫、艾斯勒、欣德米特、阿姆斯特朗、斯特拉文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猫王、列侬、奥尔夫和诺诺。暂未见目录中所列《德彪西》一书。

人民邮电出版社于2009年推出《音频技术与录音艺术译丛》,至今已出版相关图书40余种(个别图书涉及电影剪辑等内容),包括了录音艺术的方方面面。现仅列以下37种的书名、作者、译者和出版年代。

霍尔曼(Tomlinson Holman)著《数字影像声音制作》,王珏译,2009年;

麦卡锡(Bob McCarthy)著《音响系统设计与优化》,朱伟、林志琦译,2009年;

休伯(David Miles Huber)著《MIDI手册:关于工作室MID技术的实用指南》,丁乔、张磊、周君合译,2009年,2013年修订版;

伊扎克(Roey Izhaki)著《混音指南》,雷伟译,2010年;

凯斯(Alexander U. Case)著《Sound FX声音制作效果器:解密录音棚效果器的创作潜能》,赵新梅译,2010年;

戴维斯(Don Davis)、帕特尼斯(Eugene Patronis)合著《音响系统工程》,朱伟、胡泽、吴帆合译,2010年;

克里奇(Tim Crich)著《录音师实战技巧》,刘心睿、赵颖译,2009年(2011年);

B.巴尔利特(Bruce Bartlett)和J.巴尔利特(Jenny Bartlett)合著《实用录音技术》,朱慰中译,2010年(2014年);

B.巴尔利特(Bruce Bartlett)和J.巴尔利特(Jenny Bartlett)合著《现场音乐同期录音》,冯汉英译,2011年;

布雷吉泽(Lorne Bregitzer)著《录音的秘密:跟我学录音》,胡泽译,2011年;

帕克特(Miller Puckette)著《电子音乐技术》,夏田译,2011年;

拉斯(Martin Russ)著《声音合成与采样技术》,夏田译,2011年;

特金(Richard Turgeon)著《独立摇滚手册:运作、录制、推广你的乐队》,李化迪译,2011年;

科里(Jason Corey)著《听音训练手册:音频制品与听评》,朱伟译,2011年;

赫克特曼(John Hechtman)、本希什(Ken Benshish)著《音频接线指南:常用音视频连接件接线方法》,胡泽译,2011年;

霍尔曼(Tomlinson Holman)著《多声道环绕声技术》,王珏译,2011年;

尼奥曼(Rick Snoman)著《电子舞曲手册》,李化迪译,2012年;

布里克恩(Eddy Bogh Brixen)著《声频信号的仪表计量》,朱伟译,2012年;

迈耶(Jurgen Meyer)著《音乐声学与音乐演出》,陈小平译,2012年;

斯沃洛(Dave Swallow)著《现场扩声演出混音宝典》,胡泽译,2012年;

迈耶(Jurgen Meyer)著《音乐声学与音乐演出》,陈小平译,2012年;

休伯(David Miles Huber)、拉恩斯坦(Robert E. Runstein)合著《代录音技术》,李伟、叶欣、张维娜合译,2013年;

凯斯(Alexander U. Case)著《灵活的混音:针对多轨混音的专业音频技巧》,雷伟译,2013年;

波尔曼(Ken C. Pohlmann)著《数字音频技术》,夏田译,2013年;

贝里斯(Richard Bellis)著《电影音乐人成长手册》,杨宣华译,2013年;

赛尔夫(Douglas Self)著《声频工程导读》,朱伟译,2013年;

戴维斯(Richard Davis)著《电影配乐完全指南:影视配乐的艺术与商业》,刘捷译,2014年;

迪特玛(Timothy A. Dittmar)著《音乐录音从“零”学:音频工程与音乐制作初学指南》,赵君、仰亮译,2014年;

霍华德(David M. Howard)和安格斯(Jamie A. S. Angus)合著《音乐声学与心理声学》,陈小平译,2010年(2014年);

马克斯(Aaron Marks)著《游戏音频完全指南》,夏田译,2014年;

尤德金(Jeremy Yudkin)著《认识音乐》,宋迪译,2015年;

斯图西(Joe Stuessy)、利普斯科姆(Scott Lipscomb)合著《认识摇滚乐》,张谦译,2015年;

温纳(Ethan Winer)著《音频手册:发烧友与录音师必备音频技术指南》,赵新梅译,2015年;

索耶(Russ Hepworth-Sawyer)编著《唱片诞生始末:从创作到发售》,刘心睿译,2015年;

纽厄尔(Philip Newell)著《录音室设计手册》,胡泽译,2015年;

霍尔曼(Tomlinson Holman)著《电影电视声音》,王珏、彭碧萍译,2015年;

图尔(Floyd E.Toole)著《声音的重现:理想听音环境构建指南》,薛彦欢、周立译,2016年。

第二部分 各学科主要译著

一、音乐美学

渡边护著《音乐美的构成》(张前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一书是日本当代著名美学家、音乐学家渡边的代表作,作者从音乐美学的很多重要方面,如象征、音响、空间、运动、美、感情、主客合一,阐述了其个人颇具启发性的观点和意见,是国内较早引进的东方人撰写的音乐美学著作。

卓菲娅·丽萨(Zofia Lissa)著《卓菲娅·丽萨音乐美学译著新编》(于润洋译,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包括论音乐的特殊性、音乐美学新稿两部分,分别收入各门艺术的特性和共性、音乐的物质材料的特殊性、论音乐作品的本质、论音乐理解、论音乐的价值等文论。其中的《音乐美学新稿》曾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于1992年出版。

里曼(H.Riemann)《音乐美学要义》(缪天瑞、冯长春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一书篇幅不大,却是音乐美学的基础性读物,全书分三讲:第一讲“音乐表现的基本要素”;第二讲“音乐的组织要素”;第三讲“音乐的联想要素”。

阿伦·瑞德莱(Aaron Ridley)《音乐哲学》(王德峰、夏巍、李宏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对音乐哲学中的五个中心论题(理解、再现、表现、演奏和深度)作有独到的研究,并阐发了人类音乐经验的某些重要特征,解释了音乐如何与我们的思维方式相关联,展示了对音乐的哲学思考。

伽茨(F.M.Gatz)编《德奥名人论音乐和音乐美》(金经言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年),原名为《音乐美学的主要流派:从康德和早期浪漫派时期到20世纪20年代末的德国音乐美学资料集(附导读和解说)》,是编者根据德、奥等国48位知名学者的86部著作中有关章节选编而成,其中大部分作者都是名声显赫的学界泰斗,或某一等学科的领军人物。此外,编者撰写的导读,扼要介绍了他编写此书的目的、他创建的一种以他律和自律为主线的系统分类方法和运用该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的梳理,并概述了音乐美学各重要流派的主要特点。

二、音乐社会学

克奈夫等著《西方音乐社会学现状:近代音乐的听赏和当代社会的音乐问题》(金经言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一书选译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塞勒、匈裔德国音乐社会学家克奈夫、捷裔德国音乐家卡尔布西茨基撰写的《近代音乐听赏问题》和《音乐社会学的现状问题》等文章,概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西方音乐社会学的历史概貌。

彼得·约翰·马丁(Peter J. Martin)《音乐与社会学观察:艺术世界与文化产品》(柯扬译,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年)一书由音乐学、社会学的界线、即兴表演与互动等四部分组成,包括音乐与社会学观察、音乐与控制、“首个工业城市”中的音乐生活、自发性与组织性、日常音乐研究等内容。

《音乐社会学:音乐的理性基础与社会学基础》(李彦频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一书,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法学家、哲学家韦伯(Max Weber)未完成的遗著,篇幅很小,但被西方学者视为音乐社会学的奠基之作,全书共分七章,主要涉及“音乐理性化中的和声与旋律因素”“音乐理性化的基础:前自然音阶和西方音阶体系”“调性及其在古代旋律中的对应物”等内容(附有英译全文)。

三、音乐史学

保罗·亨利·朗(Paul Heny Lang)的《西方文明中的音乐》(顾连理、张洪岛、杨燕迪、汤亚汀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2009年第2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一书,作者将音乐置于“大文化”背景中,用独特的诠释性批评和文字考察了音乐如何参与、改变和塑造西方文化面貌的历史进程。此书被公认为美国音乐学走向成熟的里程碑著作,也是音乐史学领域的大师级经典论著。全书共分20章,内容包括古希腊、罗马、格里高利艺术及其影响范围、文艺复兴、巴罗克、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交汇、19世纪音乐的边缘及其实践等。

格奥尔格·克内普勒(Georg Knepler)《19世纪音乐史》(王昭仁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一书,作者以有别于一般西方学者的视角和眼光,分七个章节向我们介绍了1789—1871年间法、英、奥、德四国的音乐发展史(第一章第一节对18世纪以前的欧洲音乐史作有概要介绍)。作者是位著名的马克思主义音乐学家,他的《“浪漫主义”概念的定义》《历史——理解音乐的道路》《审美观念在人类形成中的作用》《莫扎特评传》和《音乐的起源》等著作也都很有影响。

瓦格纳著《瓦格纳论音乐》(廖辅叔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选译了瓦格纳有关音乐的几篇重要论著,如《艺术与革命》《未来的艺术作品》《艺术与气候》《未来的艺术家行当》和《歌剧与戏剧》等,它们均被音乐史学界称为奠基性经典著作。

杰里米·尤德金(Jeremy Yudkin)著,《欧洲中世纪音乐》(余志刚译,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对欧洲音乐作有详细考察,分为中世纪、古代的理论传统、圣咏和宗教仪式、早期的复调音乐、巴黎的新音乐、14世纪的法国等。

唐纳德·杰·格劳特(D.J.Grout)、克劳德·帕利斯卡(C.V. Palisca)著《西方音乐史》(余志刚据原书第六版译出,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汪启璋等曾据原书第四版译出,1996年)共分22章,内容包括:古希腊和罗马的音乐生活和思想、中世纪圣咏和世俗歌曲、复调的开端与13世纪的音乐、14世纪的法国和意大利音乐、15世纪的英国和勃艮第地区、16世纪的新趋势、巴罗克早期的音乐、18世纪早期的音乐、浪漫主义与19世纪的管弦乐、20世纪的欧洲主流音乐等。

布里安·K·艾特著《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西方音乐文化与秩序的形而上学》(李晓冬译,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年)分为古典主义音乐文化和现代主义音乐文化两部分共八章,主要论述调性的古典理解、调性体系与时间秩序的形而上学、音乐与现代主义的性质、秩序和十二音技法中的神秘主义等内容。

海因利希·盖格尔(Heinrich Geiger)《枝繁叶茂:西方古典音乐在中国》(刘经树译,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年)一书,作者认为,西方艺术音乐作为“外来”的文化,约于17世纪开始进入中国宫廷,它在今天的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依据近代史、文化史和精神史的史实,阐明了西方音乐在中国的发展是其内在能动性所致。

四、音乐治疗、音乐心理学

莫琳·德拉帕(Maureen McCarthy Draper)《音乐疗伤:抚慰我们身心的古典处方》(阿昆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一书,介绍如何用音乐来治疗心理和生理上的疾病,主要涉及倾听音乐、教育你的情感、唱自己的歌、音乐炼金术、音乐如何疗伤止痛、做梦与舞蹈等内容。

根纳季·齐平著《音乐活动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焦东建、董茉莉译,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全书共分六章,分别介绍了音乐家的个性、音乐知觉、音乐才能、音乐思维、社会与个人的音乐意识和音乐教学中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等内容。

威格拉姆(Tony Wigram)《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方法》(高天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年)一书介绍了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方法,音乐治疗专业的学生、教师以及治疗师和音乐家可以利用书中提供的大量即兴演奏范例,真正掌握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的技术与方法。

帕泰尔(Aniruddh D.Patel)《音乐、语言与脑》(杨玉芳、蔡丹超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对音乐和语言在元素、节奏、旋律、句法和意义等不同层面进行比较,并以此作为全书章节的结构线索。作者在每一层面,先介绍这两个系统的表征形式及其相互间的差异,然后在看似不同的表征背后,阐明它们认知加工过程的相关性或一致性,并继之给出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证据。

奥尔德里奇(David Aldridge)主编的《老年痴呆症的音乐治疗》(高天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年)一书,对音乐治疗老年痴呆症进行了全面阐述,介绍了音乐治疗在改善患者记忆力、健康水平以及自尊方面的作用。书中探索了在与这一特殊群体工作时会遇到的一些特殊问题,比如如何处理有关战争记忆,以及音乐治疗在通过声音和动作促进交流方面的作用。

沃尔夫冈·马斯特纳克(Wolfgang Mastnak)的《音乐心理学理论与应用》(杨燕宜译,上海音乐音乐学院出版社,2014年)一书共十章,通过专业音乐教育、普通音乐教育、特殊音乐教育以及音乐治疗等领域的实际案例,阐释了心理学与音乐心理学、音乐感知与审美体验、音乐教育应关注的要点、音乐创作与表演、作为中小学课程内容的音乐心理学、在校学生的行为和心理问题、特殊音乐教育、音乐治疗、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神经心理学基本原理等内容。

五、音乐教育学

卡尔·奥尔夫(Carl Orff)、古尼尔特·凯特曼(G.Keetman)的《为儿童的音乐: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精选》(廖乃雄编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一书是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五卷本的精选本,依照原书分为:“五音”“大调”“小调”等5卷。

洛伊丝·乔克希(Lois Choksy)等著《二十一世纪的音乐教学》(许洪帅译,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探讨了北美地区的音乐教育法以及雅克-达尔克罗兹、柯达伊、奥尔夫、综合音乐感等教学法问题。

爱尔佐波特·索妮著《科达伊教学原理与实践:通向音乐教育之门》(高建进译,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年)一书,包括佐尔坦·科达伊音乐教育论述摘录、匈牙利音乐教育在欧洲教学体系中的历史渊源、唱歌和民歌的作用、年龄组的安排、教学的具体组成部分、科达伊教学法用于器乐教学等内容。

斯蒂芬妮·皮茨(Stephanie Pitts)《音乐教育的世纪变迁:历史视域下的英国中学音乐当代实践》(郭小利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年)记述了20世纪中学音乐的发展,并根据近期的课程和考试指令评价了当前的音乐教育现状。

六、基本乐理和技术理论

奥地利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阿诺德·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的著作受到多方关注,他的五部著作中,前4种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最后1种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

《作曲基本原理》(吴佩华译,2005年)从最为基础的传统技术手段和组织方式入手,深入探讨了如何处理实际写作中遇到的诸多技巧问题,同时又以分析大量名家作品的方法,力图培养学生分析各类音乐作品和独立解决各种技术困难的能力(上海文艺出版社曾于1984年出版有此书中译本)。

《勋伯格和声学》(罗忠镕译,2007年)一书涉及大调音阶的自然音和弦、小调调式、没有共同音的和弦的连接、转调、来自教会调式的副属和弦和其他非自然音和弦等内容。

《和声的结构功能》(茅于润译,2007年)是作者最后一本完整的理论著作,是其在洛杉矶加州大学开设的和声必修课的教材,也是他对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的和声的最终见解(该书曾于1958年初版,1981年上海文艺出版社也出版有该书中译本)。

《勋伯格:风格与创意》(茅于润译,2011年)是现代音乐的重要文献,介绍了现代音乐的风格与创意、评论音乐作品的标准、民间音乐与民族主义、十二音作曲法、理论与作曲等内容。

阿诺德·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著、由帕特丽夏·卡朋特(Patricia Carpenter)和塞弗林·奈芙(Severine Neff)德译英的《音乐思想及其表现中的逻辑、技巧和艺术》(刘舒、金平中译,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5年)一书,包括音乐思想及其表现中的逻辑、技巧和艺术、形式要素、节奏、和声等内容。勋伯格的德文手稿中有德文和英文两种语言,英译者除将德文译成英文外,又改正了一些明显的笔误,并撰写了必要的评注。中译本还附有英译者撰写的一篇内容详尽、篇幅较长、富有导读价值的“评注”。

除了已在《西方音乐理论名著译丛》中提到的《剑桥西方音乐理论发展史》外,任达敏在技术理论方面还翻译有以下5部译著(均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查尔斯·伍奥里南(Charles Wuorinen)的《简明十二音作曲法》(任达敏译,1999年)包括“十二音体系的基本特性”“表层写作”“结构”和“曲式”四篇,概括了作曲的程序和手法。

特雷弗·赫伯特(Trevor Herbert)、约翰·华莱士(John Wallace)合编《铜管乐器》(任达敏译剑桥音乐丛书,2006年)和理查德·英厄姆(Richard Ingham)编《萨克斯管》(任达敏译,2007年),前者概述了铜管乐器的历史、制造技术和音乐方面的发展,并对每一种铜管乐器的发展过程和作曲家为其创作所采用的手法进行了阐述。后者论述了萨克管在爵士乐、摇滚乐、古典音乐等各个方面的应用历史,并提供了实用的演奏技法指导,论述了从1850年到今天的曲目和独奏家,包含了对当代技巧和潮流的说明,还涉及了使用MIDI管乐器的电子时代等。

保罗·O·W·坦纳(Paul O. W. Tanner)、戴维·W·梅吉尔(David W. Megill)、莫里斯·杰罗(Maurice Gerow)合著《爵士乐》(任达敏、梁方敏译,2010年)一书,除了介绍爵士乐百年历史中各个风格时期的音乐特点、代表人物及作品之外,还提供了七十多首经典乐曲的“欣赏指南”。

奈尔·奥尔姆斯泰德(Neil Olmstead)《爵士钢琴独奏教程》(任达敏译,2014年),本书介绍了钢琴大师莱尼·特里斯塔诺和大卫·麦肯纳创造的技巧,包括和弦、低音线条、多声部即兴演奏等内容。

此外,相关的译著还有:

库斯特卡(S.Kostka)的《20世纪音乐的素材与技法》(宋瑾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一书,分析了西方传统调性的衰微、自由无调性兴起的情况,从旋律、和声、节奏、曲式、音色与织体等方面介绍了西方20世纪音乐的发展、演化过程,涉及序列主义几个阶段的情况,还探讨了电子音乐、简约主义和新浪漫主义音乐的现象等。

伊·杜波夫斯基等著《和声学教程》(陈敏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该书中译初版于1957年(朱世民译),后由陈敏据修订本重译,并将原来的上下两册合为一册出版于1991年,这是一部编排较为缜密有序、又循序渐进的传统和声学教程。

赫尔曼·格拉布纳(Hermann Grabnar)《乐学原理释义》(钱泥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年)一书,内容包括基本概念、音程及音阶、和声学基本概念、旋律学基本概念、对位基本概念、曲式基本概念、乐器法及作业等。

保罗·欣德米特(Paul Hindemith)《欣德米特作曲技法》(上海音乐出版社)一书共分3册,第一册《作曲理论》(罗忠镕译,2015年)共分六章,包括媒介、建筑石料的性质、和声、旋律和分析等内容;第二册《二声部写作》(罗忠镕译,2015年)共分最简单的单声部旋律模式构造、初步的二声部写作、旋律加工、旋律的结构原则、调性、旋律的调性、旋律模调的加工、自由二声部写作等十一章,各章都列有所需作业材料,作业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及范例等;第三册《三声部写作》(姜丹译,2001年,2015年)分为九章,包含了三声部和声、和弦连接、最简单的三声部写作、调性功能、调性内部扩充、歌曲中的主调作曲技法、三声部对位写作和三全音程等内容。

七、中国音乐

榎本泰子著《乐人之都——上海:西洋音乐在近代中国的发轫》(彭谨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一书展示了20世纪初至30年代间上海的音乐生活。书中概述了西洋音乐的传入状况,详细论述了辛亥革命后的音乐教育机构的动态,并阐明了在30年代的上海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的音乐交流,以及中国音乐家们的创作等内容。

林青华著《中乐西渐的历程:对1800年以前中国音乐流传欧洲的历史探讨》(刘红柱译,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4年)主要研究了早期欧洲旅行家所写游记中有关对中国或蒙古音乐实践的描述;分析了音乐实践者给这些来自欧洲的陌生人所留下的印象;同时也探讨了那些未能光临中国的学者以欧洲人的眼光对中国文化所作出的评论,这些人包括16世纪的门多萨,17世纪的基歇尔和18世纪的杜赫德修士。

八、人物

克劳斯·艾达姆(Klaus Eidam)著《巴赫传》,王泰智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

克劳斯·曼(Klaus Mann)著《柴可夫斯基传》,王泰智、沈惠珠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

费里克斯·胡赫(F. Huch)著《贝多芬》,高中甫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胡赫(F. Huch)著《莫扎特》,高中甫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曾分别于1990年和2006年出版有此书;

布劳柯普夫(Kurt Blaukopf)著《古斯塔夫·马勒:未来的同时代人》,高中甫译,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上海音乐出版社曾于1992年出版有此书);

阿尔玛·马勒(Alma Mahler)和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著《忆马勒:回忆录与书信集》,高中甫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约·奥·卢克斯著《舒伯特》,高中甫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哈罗尔德·C. 勋伯格(Harold C. Schonberg)著《伟大指挥家:〈纽约时报〉音乐评论》(盛韵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2014年修订版)一书,作者详尽考察了世界伟大指挥家的生平、个性和事业,带领读者观察每一位指挥,聆听他的诠释,并理解这诠释何以完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精彩绝伦的指挥像。

勋伯格(Harold C. Schonberg)《不朽的钢琴家》(顾连理、吴佩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一书史料详尽,刻画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钢琴家群像,介绍了每一位艺术家的表演风格,并加以分析阐释。

九、其他

阿拉·古兹利米安(Ara Guzelimian)《在音乐与社会中探寻:巴伦博依姆、萨义德谈话录》(杨冀译,三联书店,2005年)一书,为编者从其与萨义德5年间冗长而充满激情的谈话中提炼而成,反映了两人对古典音乐的看法。

塔里克·阿里(Tariq Ail)编《与爱德华·萨义德谈话录》(舒云亮译,作家出版社,2015年)一书,是编者与爱德华·萨义德的谈话录,涉及萨义德关于成长、音乐、文学、巴勒斯坦、“东方主义”等方面的观点与看法。

萨义德(Edward W. Said)著《音乐的极境:萨义德音乐随笔(彭淮栋译,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年)收录了作者近年来有关音乐的部分随笔,包括追忆钢琴家的台风和艺术、音乐与女性主义、维也纳爱乐等内容。

大卫·波格(David Pogue)、斯科特·斯佩克(Scott Speck)著《古典音乐》(余志刚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包括古典音乐的历史、音乐创作的理论和技法、古典音乐中的各种曲式、管弦乐队的组成与各种乐器的构造和作用、乐队和音乐家的轶事趣闻以及如何收藏古典音乐唱片等内容。2014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再版该书时,改书名为《我的第一本古典音乐书》。

基思·谢德维克(Keith Shadwich)的《吉尼斯古典音乐大师》(汪启璋、吴佩华等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是英国吉尼斯公司精心编制的音乐系列图书之一。选收自11世纪至今世界范围内具有绝对影响的150位古典音乐大师,以这些大师的详尽评传、大师创作传世作品为背景材料,推荐大师的经典作品目录,涵盖了从最早的合唱乐直至20世纪末的全部音乐发展历程。

斯坦利·萨迪(Stanley Sadie)、艾莉森·莱瑟姆(Alison Latham)主编《剑桥插图音乐指南》(孟宪福主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台北果实出版社于2004年以《剑桥音乐入门》为名出版)。本书图文并茂,以西方音乐史为主要内容,分章论述各时期的音乐,并对各时期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作有专门介绍,以利读者对各时期的音乐风格及其流变有更深入的理解,而每章中对重要作曲家作品的分析和欣赏提示,又给读者以很大的启示。

菲利普·V.博尔曼(Philip V.Bohlman)著《走近世界音乐》(汤亚汀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年),阅读本书可以了解世界音乐的产生与传播,认识更多民族的音乐、音乐家和研究者,了解世界音乐的本真性和普同性。

中岛幸子著《数学与音乐的创造力:捕捉未知与无形》(黄晶晶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以通俗的语言,从数学和音乐的各自角度,讲解了两门学科的本质精神,并由此阐释了两者之间的奇妙关联和各自的“创造”的方法。

巴里·格林(Barry Green)著《内心的天籁:通往音乐艺术的十条途经》(李娟译,现代出版社,2011年),以120多位世界著名的音乐家的访谈为基础撰写而成,话题涉及到勇气、激情、创造力、自律、谦逊等人类精神的各个方面。

克雷格·莱特(Craig Wright)著《聆听音乐》(余志刚、李秀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是一本包括聆听练习的教科书,包括41个短小的章节,介绍了音乐元素、音乐史和美国流行音乐等方面的知识,在讨论音乐概念的同时都结合作品分析,并有图表作必要辅助。

房龙(Van Loon)著《音乐之神》(赵骞、赵栩译,北京出版社,2011年)分为希腊戏剧、普罗旺斯、行吟诗人五线谱奏响了新的音乐时代、观赏新绘画聆听新乐章、我们的上帝是坚强堡垒等章节。

奥利弗·萨克斯(Oliver Sacks)《脑袋里装了2000出歌剧的人》(王彩虹译,中信出版社,2011年)是著名神经学医生所讲的音乐故事,也是一部科普巨作。

彼得·拉森著《电影音乐》(聂新兰、王文斌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一书,追溯了电影音乐的历史,探讨了电影音乐的叙事、美学和心理功能等关键问题,重点分析了几部经典电影。

柯蒂斯·罗兹(Curtis Roads)等著《计算机音乐教程》(李斯心等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年)一书,内容包括:数字音频概念;音乐系统编程;数字声音合成引论;调制合成;物理模型与共振峰合成、信号处理;熟悉乐器接口和计算机音乐中的心理声学等,同时也对计算机音乐的诸多术语和概念作有详尽的说明和阐释。

约翰·奥尔德曼(John Alderman)著《网乐轰鸣》(贾文渊等译,中信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生动记述了网络在线音乐背后的故事,描述了摇滚乐重新崛起的趋势,网络音乐与传统音乐界的纠纷,及新技术对各相关领域的冲击等。

大卫·J.莫泽著《音乐版权》(权彦敏、曹毅搏译,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旨在阐释适用于音乐和音乐产业的版权法。

塔玛拉·尼古拉耶芙娜·格鲁姆-格日迈洛著《国际音乐盛会:十届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大赛剪影》(焦东建、董茉莉译,东方出版社,2003年)。

十、词典

《英语音乐常用词选编》(卿烈军编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收集了音乐常识、音乐演奏、演唱、创作、训练等与音乐活动有关的主要用词约1200个。

斯洛尼姆斯基(Nicolas Slonimsky)、卡塞尔(Richard Kassel)主编《韦氏新世界音乐词典》(吴松江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2007年)被誉为迄今最新、最完备、最具权威性的音乐词典之一,共收录12000多个条目,涵盖了从古到今,从古典音乐到流行音乐,从作曲家、指挥家到歌唱家、演奏家,从音乐理论、音乐术语到乐器、乐队等各个方面,既有严肃认真的介绍,又不乏引人入胜的轶闻趣事。

巴里·克恩费尔德(Barry Kernfeld)编《新格罗夫爵士乐词典》(任达敏译,花城出版社,2009年)为《新格罗夫爵士乐词典》原书第2版的选译本,中文译本共收词目约700条,涉及《作曲技术术语》《爵士乐各种风格》《与主流爵士乐交叉的流行风格》《专题文章》《爵士乐使用的乐器》《爵士乐歌唱与器乐技巧》《各国的爵士乐机构和组织》《各国的爵士乐档案馆》等内容。

最后还要特别提到2种音乐词典,虽然它们分别初版版于1993年之前,但二者影响很大,故再简列其后续信息:

《外国音乐辞典》,汪启璋等编译,上海音乐出版社,1988年,1995年重印;

肯尼迪(Michael Kennedy)主编《牛津简明音乐词典》,据原书第3版(1985年)译出,1991年,另有附录106页;据原书第4版(1996年)译出,2002年,均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在当今社会的历史发展条件下,在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任何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都离不开宽广的国际视野,离不开学界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因此也离不开引进和译介国际学界已有的经典文献和新近出现的高水平学术成果。几十年来,我国音乐学界的有关专家和学者,为音乐学各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积极工作,译介了为数不少的外国经典著作,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和贡献。

当然,随着我国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目前我们所做的工作,显然仍无法适应形势和满足需要。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挑战和困难依然很多,与二三十年前相比,情况似乎没有多少改观。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近30年来,我国国民外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音乐翻译的人数不断增加,上述380部译著由370余译者参与完成,可见这支队伍规模已经不小。但随着老一辈专业音乐翻译相继离世,上世纪二三十时年代出生的一批著名译家也先后放弃了他们心爱的工作,而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的几位专业译者虽仍在发挥余热,但毕竟已经或即将退休。可以说,音乐翻译人员虽然越来越多,但专业音乐翻译人才却越来越少。引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整体翻译水平没有提高多少,相当一部分译著的翻译质量不能令人满意,漏译、错译时有所见,译文佶屈聱牙、翻译腔过重的现象仍较为普遍。所以,笔者最后一句话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依然极其艰巨和繁重,正所谓任重而道远。

作者附言:本文是为“2016中国首届国际音乐文献翻译研讨会”所作,该研讨会由星海音乐学院主办、西方音乐学会协办并于2016年10月13日至14日在星海音乐学院举行。因时间所限,笔者在会上仅宣读了文中的部分内容。

【责任编辑:胡 娉】

2016-10-19

金经言(1952-),男,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译审。

10.3969/j.issn.1008-7389.2017.01.002

J60-05

A

1008-7389(2017)01-0011-26

猜你喜欢

音乐
开启你的音乐之路
奇妙的“自然音乐”
鸟的音乐
他用音乐悬壶济世
黑暗中的她赤着脚,随着音乐起舞……
音乐从哪里来?
能播放189种音乐的可口可乐
音乐类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