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2017-02-09黄碧月
黄碧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33-02
1.教材分析
《伯牙绝弦》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艺术的魅力"一组中的一则文言文。它讲述了伯牙、子期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动容。文章语言精粹,简洁流畅,适于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古文意蕴,品味文字精妙,享受审美乐趣。学生在五年级时,对于"文言文"这种"古代书面语"已有了初步感知,也掌握了阅读文言文的一些方法。但是,由于文言文特有的表达形式,使学生在走进文本、把握情感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困难,就需要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在诵读、感悟、对话、拓展中,含英咀华,披文入情,提升语感,感受意蕴。
2.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句意思,读中领悟学习古文的方法,读出自己的感悟。
(3)理解"志"从而感悟"知音"的真正内涵,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
3.教学重点
理解词句的意思,指导学生读出文言文的节奏感和韵味,在读中领悟学习古文的方法,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4.教学难点
理解"志"从而感悟"知音"的真正内涵。
5.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学生搜集资料。
6.教学方法
六步教学法。
7.教学过程
7.1 读通课文。
(1)课前谈话,揭题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则发生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小故事——(教师板书,指名读)。
(2)初读正音,校读关键字。这个"弦"字不好读,要念准了,齐读课题。
(3)解题并提出质疑。 "绝弦"是什么意思?相传伯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上大夫,琴技高超,连马儿听了伯牙的琴声都会仰起头痴痴地望着,忘记了吃草,就是这样被世人誉作"琴仙"的伯牙怎么就绝弦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文本,体会体会。
(4)出示学习目标。
一课一得,那么这节课我们要在课堂上解决哪些问题呢?出示:
7.2 把握节奏韵味,层层训练。
(1)正音。
出示"善哉""峨峨兮"。这两个词,你会读吗?出示:
(善哉峨峨兮)
小结:"哉"" 兮"字都是语气词,在朗读时,一停顿,一延长,古文的味道就出来了。(指名读、师示范、齐读)
(2)读难读的句子,把"善哉""峨峨兮"放到句子里,你还会读吗?读出韵味,(指名读、示范读、齐读)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3)举一反三,下面的句子也该会读了吧?(指名读、齐读)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这句话最难读,你还会读吗?(指名读)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第三句"谓""世"一字一顿,看老师手势读,示范读 ,读出古文的节奏感。
再增加难读,整篇文章。(指名读,相机指导)
齐读,争取读出古文的节奏感和韵味来。
7.3 读懂课文。
(1)我们刚才已经读通了课文,现在考考大家是否读懂了课文?
指名说说课文的大意。相机小结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古文的方法。
①出示带四个"善"字的句子,("善"标成红色)问学生有什么发现?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小结:同一个字却表达了不同的意思,这就叫一字多义。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小结:"念"和"志"意思相同,在文言文中不同的字也可以表达同一个意思。我们阅读文言文时,就是这样,注意观察它的字字句句。
②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谓】: ①称为 ②认为,以为 ③评论
小结:"谓"和"乃"两个字在书中是没有注释的,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工具书或者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自己试着说一说,同样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方法指导)
(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出示插图)
7.4 品读课文。
(1)出示全文,课文我们已经读了许多遍,那么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具体感受到了伯牙善鼓琴,而钟子期又真的善听呢?
(2)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八月十五的晚上。汉阳江边,皓月当空,琴声阵阵,伯牙和子期一个在鼓,一个在听。当伯牙的思绪飞向了那峨峨的泰山之颠,(播古琴高山流水的"高山"片段)善听的子期,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泰山呢?(指名读,齐读)伯牙转轸拨弦,将琴再鼓,洋洋的流水仿佛从他的指间流淌而出,——(听音乐)子期,此时你又好像看到了怎样的流水?
泰山巍峨高耸,江河波涛澎湃,我们一起把这种气势读出来。(齐读)
(3)理解知音。
①孩子们,伯牙身为名满天下的琴师,他的琴声中绝不仅仅有这峨峨高山、洋洋江河,展开你的想象,思考伯牙的琴声中还会有些什么呢?
②板书甲骨文"志"字,解释字义,下面一颗心,上面一双正在行走的交,志的意思就是心所去往的地方,问:孩子们,伯牙和子期的心去哪呢?
③在中国,古人常借高山流水抒发自己的志向与胸怀,比如:
(引出杜甫、李白的诗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当高壮阔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李白
"峨峨兮若泰山"道出了伯牙怎么志向?
"洋洋兮若江河"道出了伯牙怎么胸怀?
(生:像泰山般高远的志向,如江河般广阔博大的胸怀)
④可是,多少年啊,伯牙在诸侯大夫中、在宫廷乐师间演奏,有人能听懂他的峨峨高山吗?(生:没有)有人能听懂他的洋洋流水吗?(生:没有)有人能听懂他泰山般高远的志向吗?(生:没有)有人能听懂他如江河般广阔博大的胸怀吗?(生:没有)于是伯牙独自一人到山中派遣寂寞,让他万万没想到,万万没想到的是,钟子期一个山野村夫,钟子期,竟能听懂他的琴声。
⑤此时,伯牙的心情如何?你就是这孤独的伯牙,你想对子期说些什么?拿起笔把你最想说的写在本子上。
⑥这琴声也懂,这志向也懂,这胸怀也懂,用文中的一句话就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小结:一个所念,一个必得,这等知音才是真正的知音。(板书:知音)
⑦现在我就是伯牙,你们就是子期,让我们在一鼓一听的朗读中,感受这美妙的意境。(师生分角色读)琴瑟相和,心心相惜。现在,男同学鼓琴,女同学听琴,让我们再一次在一拨一应中感受这奇丽的境界。(男女生分角色读)
7.5 深悟绝弦。
(1)传说这次相遇让伯牙和子期都相见恨晚,他们约定第二年中秋再相会。可是,(音乐起)世事难料,当伯牙兴冲冲地赶到汉阳江边,他见到的不是子期,而是一座冰冷的墓碑!
(2)紧扣"绝"字,感悟知音。
师读:当伯牙"志在高山",却再也听不到子期说——(生读"峨峨兮若泰山")
师读:当伯牙"志在流水",却再也听不到子期说——(生读"洋洋兮若江河")
此时伯牙的悲痛化作了课题中的一个字?(绝)读好这句话。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指名读,齐读,配乐出示句子的播放录音)
忆昔去年春,……三尺瑶台为君死!
在学生深情的朗读中,转换角色追问(伯牙啊,你为何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伯牙啊,难道你不为自己的高超的琴技和大好的前途而感到惋惜吗?)
小结:伯牙绝弦,因伯牙所念,子期死后,再无人得之。
追寻知音,背诵课文。
孩子们,伯牙和子期的故事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们所淡忘,而是永远地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知音难觅,知音难寻,但黄老师而希望大家能怀抱希望,找寻生命中那个属于你自己的知音人,最后让我们一起记住这对最初最早的知音。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