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可偏废
2017-02-09何艾琼
何艾琼
语文的“语”,就是指口头语,“文”就是指书面语。人们的交际,一般是通过口头语和书面语进行的,因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即读写听说的能力。工具在于运用,能力重在训练。语文教学中的训练无疑应以学生练习为主,也就是以学生的读写听说实践为主,而不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这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一条原则。语文训练离不开必要的语文知识,包括字、词、段、语法、修辞、逻辑等,但切忌零敲碎打,死记硬背,肢解文章,架空分析,要注重文章的整体性,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语文训练离不开方法的指导,要引导学生掌握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培养他们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培养他们判断、分析、推理、创新的思维能力。语文训练要联系社会生活,符合实际需要,切不可陷于“应试教育”的误区,大可不必用怪题、偏题、难题为难学生,甚至难倒像王蒙那样的作家。而人文性是语文的鲜明特征,新大纲明确规定“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而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不仅如此,人文教育也是世界语言教学发展的共同趋势。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报告中指出:“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指出:“教育应服务于人生全程。”所以,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育人,即教学生学会做人,正确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共同和谐发展。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吸纳语文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滋润灵魂,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境界,形成健全人格。实行语文素质教育,必须重视语文的人文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领悟和把握课文中的人文内涵是开展人文教育的前提。语文课文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乃至自然界的各个领域,它既反映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蕴涵现代文化的精华,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其中,作为“人学”的文学作品,更是具有鲜明的人文性。随着大纲的更新,高中语文教材也进行了重编,课文的人文性更为突出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格外引人注目的是文学作品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所占比例高达60%。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两大属性,“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核心,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机械割裂。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都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语文教学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归根到底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当然,语文课不是政治课也不是哲学课,离开语言文字的运用,人文教育就成了空洞的说教;同样,忽视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便成为没有灵魂的文字游戏。注入了人文精神的语文才会成为最具生命活力的学科,在读写听说训练中渗透人文教育,方能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可偏废,应该有机结合,使之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