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复兴传承文明

2017-02-09

南方周末 2017-02-09
关键词:活生生市容生机

南方周末评论员 戴志勇

毫无疑问,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伟大的文化复兴。这场文化复兴的萌芽,在中国典籍里也有清晰脉络可见。“小康”,这一源自《诗经》与《礼记》的生活追求,进入了主流的社会与政治发展叙事。重新承认人的感性特质与物质需求,承认在公共权力所及之处总需要尊重人的权利,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

也正是有了这种思想解放,在经济、社会、司法、政治等领域有了一次次观念的革新,在体制机制上冲破了一系列牢笼,中国社会才有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文化复兴,说到底就是人的感性与理性的复兴,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人通过自由创造来自我实现,拥有美好生活,也促进社会与国家的发展。

这种美好生活,自然不是凭空创造的崭新形式。它承认契约理论,容纳科技应用,吸纳现代社会的种种优良因素,也植根于几千年的文明。比如过年,阖家团圆,就是在与天地的节奏相呼应,将当代人的生活与我们祖先贯通起来。说文化,这就是活生生的文化。正因为如此,济宁城管说是为了市容市貌在大年初三去撕人家的春联,就显得极其粗暴而难以理解。春联表达老百姓的美好心愿,贴在自家店铺门上,怎会影响市容市貌?去撕春联,不就是在与植根于天道人心的日常生活本身唱反调吗?这些撕春联的城管,自己家里难道不贴春联吗?

这样的行为,既没有尊重个体的权利,也与文化复兴的大潮背道而驰。从社会此起彼伏的主动读经典到近日大火的诗词大会,都在说明整个社会的人文精神正在焕发盎然生机。这种生机,不是空中楼阁,不是概念教条,它就渗透在家家户户对一部经,一杯茶,一首诗,一个节日的重视之中。说到底,这生机,植根于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生活修养,靠一个个游艺臻道的活生生的人,它就是慎终追远的虔诚,是阖家幸福的祝愿。道远乎哉?

正是在这种大趋势下,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文化复兴这一点上,社会公众的需求与公共权力的行使,达成了很大程度的一致。

文化复兴自然需要敞开的空间。无论是学术的自主研究,还是公众节假日的选择,其自由自发的活力,需要与中国现有的社会政治形态良性互动;在公立私立学校中通过传统文化立人达道,需要对现有的教育体系进行调整改进。

这场文化复兴,不是三两年可以奏效,而是一个将持续几十年甚至以百年计的连绵起伏的逐步深入过程。子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但文化复兴绝不是简单复古,而是传统与现代的无休止对话。

猜你喜欢

活生生市容生机
生机暗涌
一片狼藉
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盘“活”语文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要让学生在“活生生”的情境中“秀”自己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讨
植物印花回归为春色增添一份生机
无聊,跟Siri聊天
炫酷春夏
“保特佳”表面防护材料的试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