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长当教授具有开创意义
2017-02-09张秀红
张秀红
2016年春节期间,网络媒体一则教育新闻被数十万人转发: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校长王崧舟辞职了,跳槽至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担任教授。众所周知,王崧舟是当今中国小学语文界领军人物,他开创的“诗意语文”教育理念颇有影响力。有人担忧,名师到大学任教,对小学教育而言是损失;有人则认为,当下师范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理念与实践脱节,由一线“名师”培养未来的一线教师使大学教育更“接地气”,应该鼓励这样流动。
“归零”后再出发
王崧舟,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因其课堂的无穷魅力,在全国各地有众多的追随者。然而,这种小学教师中的“大咖”人物却跳了“龙门”,一跃成为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王崧舟为何要跳槽,引发了人们种种猜想:包括工作琐事多,无暇专心研究教学;自由时间少,被各种条条框框约束;学习交流机会要靠“恩赐”;缺乏可以激励团队的资源;等等。
王崧舟本人则表示:这次工作调动,就是想换个活法。我在小学从事32年的教学,随着年龄增长,更想倾听自己的声音。给未来的老师上课,这个岗位可能更适合现在的自己。正巧,杭州师范大学有卓越人才引进计划,就去了。一定要说具体考虑,大概就是两个方面:一是出于内在精神成长的考虑。把自己32年的小学教育经验“归零清空”,跃向“婴儿态”,期待自己的精神成长有一个新的支点、新的境界。二是出于职业理想的考虑。我到国外不少学校考察过,发现国内的基础教育在硬件方面,并不比国外逊色,最大的问题是教师的问题。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总体素养并不理想,不能满足当下全社会对教育教学比较高的要求。这种不理想,一方面表现在实践素养的不足,会上课的好老师太少。其实,学生厌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老师上课没有真正触动孩子的心灵。另一方面,道德素养的缺失。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一颗仁爱之心,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但现在有不少教师只管教书,很少有育人意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目前有不少教师,斯文扫地,教师这个职业不再得到应有的尊重。这也是教师岗位对许多优秀人才失去吸引力的原因之一。
王崧舟最担忧的是中小学教师“生命素养”的严重不足。他说:“教育当以慈悲为怀。这个慈悲跟宗教信仰无关。慈悲就是觉悟之后的爱。一个老师应该对天地充满敬意,内心渴望不断突破自己,超越自己。这方面的不足是根本的不足。作为‘工作母机的师范教育,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教师的专业底色和精神底子。进入师范教育这个教师成长的摇篮,我能够让自己的专业精神和理想在未来的教师、未来的好教师身上得到延续。”
由此可见:王崧舟虽离开了小学教师队伍,但并没有离开小学语文教育战线。成为大学教授之后,他将专心于年轻教师的培养,可以把自己32年的从教经验传授给未来的老师。这不仅是王崧舟个人价值的实现,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小学教师队伍。据悉,王崧舟到杭州师范大学后有两项重任,一是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我的教学肯定会用新的视角来解决师范教育,改变师范育人模式。除了专业指导,我也会向师范生传承职业精神。”王崧舟说。二是学术研究,开发“卓越老师课程”,这也是他的一大爱好,到大学后更加如鱼得水。
对于未来,王崧舟老师充满了期待:“今后杭州少了个名校长,但多了个名教授,未来的浙派名师会诞生在我的学生当中。”
不拘一格用人才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乔光辉教授对王崧舟老师非常熟悉。他在现代与经典活动现场聆听过王崧舟老师近10年的所有课例。他认为,王崧舟老师转身为大学教授,应该属于正常现象。民国时期很多大家都是小学教员出身,蔡元培、朱自清、丰子恺、钱穆、叶圣陶、唐圭璋、任中敏,都长期担任过小学教员。
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学教师的聘任有学历、职称方面的诸多限制。小学教师直接成为大学教师存在壁垒,一般只能兼职。除文革刚结束的特殊时期外,王崧舟是第一位从小学教师直接成为大学教授的。有人认为是他的特殊影响力,使得杭州师范大学采取了特殊政策。对此,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童勇富解释说:“按现行的职称来比较,一个小学老师的最高职称是小中高,相当于大学里的副教授,和教授还有距离。但眼下大学已经拥有自主招聘教师、职称评定的权利。对教学型教授的最重要评定要求是教学水平好,受学生欢迎。王崧舟是来自小学教学一线的名师,完全符合这一点。接下来,我们还要在国内继续搜罗、招聘数学、科学、学前教育等学科的小学名师,加入我们的队伍。我们还会把大学教授、博士生等送到小学作为学科老师,像普通中小学教师一样,从事一至两年的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如果没有博士学位,没有高级职称,科研成绩不是特别突出,是很难进入大学的,更不用说当教授了。不少教师是通过升学的途径实现了“跳槽”。他们考取研究生,成为硕士、博士,变身为各行各业中的管理和专业人才。如广大数学教师熟悉的郑毓信和孔企平教授过去都是中小学教师,在考取研究生后,才得以进入高校学术领域。事实上,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准并非需要得到“教授”头衔的认可。当今中小学一线教师中,有很多人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和科研水平,与大学教授相比,都毫不逊色。如: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薛法根,扎根乡镇小学近30年,不仅成为全国知名教师,而且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这种层次的科研项目,很多大学教授都没有机会承担。
现今,王崧舟以小学校长的名义进入杭州师范大学担任教授,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让更多在教学研究或实践方面具有突出成绩的小学教师,看到了希望,给他们增加了人生出彩的机会,提供了一条新的上升渠道。这必将激励更多中小学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推动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不断迈上新台阶。杭州师范大学的做法,能够为更多师范类高校所借鉴,使得他们也能破除阶梯门槛,冲破制度樊篱,聘请更多像王崧舟这样的特级教师。
改革已打破中小学与大学间的天花板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教学主任郭健宏表示: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师范专业的一大问题,在于大学培养的人与中小学所用的人存在差距,大学教育与中小学实际脱钩。那些给未来的中小学教师上课的大学教师们,从本科读到硕士、博士,大部分时间都在跟书本、理论打交道,却并没有中小学课堂的经历。小学教师缺的不是什么先进的教学理念,从杜威到陶行知,大学教师掌握的教育学理论很全。他们缺的是把这些理念运用到课堂上的能力。
童富勇教授认为:杭州师范大学在向教育部申报小学卓越全科教师培养项目时,就提出了突破性的全新教师培养模式:“U—S—S”(大学、学校、学科)实践类教师教育课程的协同共建模式。第一,大学已经拥有自主招聘教师、评定职称的权利。可以自主选择大学相关学科需要的人才,并给予受聘者合适岗位和相应职称。第二,大学教授分教学、科研、教学+科研三种类型。对教学型教授的最重要评定要求是教学水平高。对来自中小学教学一线名师的考核,可以不采取对一般教授考核课题和科研成果的办法。这样,他们进入高校后,可继续潜心于自己过去的教学特长和研究领域。第三,2014年9月18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明确要求建立高校和中小学教师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共同体,鼓励高校与中小学探索“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等教师发展新机制。
据悉,与杭州师范大学一样,多所高校都有从小学一线名师中引进人才的设想和计划,有的已经跟相关教师进行了深入沟通。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河南省拟安排200名高校教育类课程教师和200名中小学教师参与高等学校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主要指大学教师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共同指导和培养师范生的机制,同时也包括大学教师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共同指导和培养中小学生和幼儿的机制。
湖南衡阳师范学院为了突破与中小学校的“隔离”,成功“牵手”中小学校,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协同创新”的原则,2012年以来,该校先后与湖南省内11所中学名校、特色学校签订了《关于合作培养中学教师的框架协议》《合作共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框架协议》,着力构建教师教育区域联盟。双方在合作中实行教师“双向互聘”,通过双方教师交流、互派等方式,协同培养符合基础教育改革需求的复合型教师,满足基础教育发展需要和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我国教育改革已经初步打破中小学与大学间的天花板,诸如中小学的职称要打通、探索大学老师在中小学任课等。但是,在我国教育管理体制上,还要实现各个学段互通有无,严格按照教育规律做事。
杭州师范大学打破旧有用人机制,大胆引入符合学校发展需要和学生需求的教师,此举具有开创意义。实施卓越教师计划,就需要打破条条框框,不拘一格引进和使用人才,否则就难以产生群聚效应,也无法真正把优秀人才引进来“为我所用”。教育的根本在教师,教育的前途也在教师。有了教师的卓越,才会有学生的卓越;有了教师的素质化,才会有学生的素质化。自然,不唯文凭,不讲资质,不重背景,只讲能力,只重水平,才符合教育的要求和本义,也才能以教师的改变而实现教育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