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约”,让语文教学回归本色

2017-02-09杨爱军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简约文本目标

杨爱军

面对新课程的实施,我们都在积极地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但我们也很茫然,很困惑,我们的语文课堂有时看似充满了新课程理念,实质却是高耗低效。而“简约”,能让语文教学更加扎实,高效!

何谓“简约”?重点突出为简,厚积薄发为约。语文教学的“简约”说到底是要在语文教学中尽量排除一些形式化的、不必要的东西,把时间挤出来,让学生和文本之间能进行更为深入的充满智慧的对话,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力求做到“简约而不简单,平淡而不平庸”。“简约的结构,深入的对话”,这样的课堂才是“简约”的课堂,这种“简约”是对冗繁的语文课堂的一种“清洗”,是对语文学习本质的一种回归,是学生自身主动意识的一种彰显。

“简约”语文有以下四个理论支撑:1、“从简论”:删繁就简。古诗云:“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导标新二月花。”2、“朴实论”:追求朴朴实实。一堂课呈现出的是朴实、真实、落实。3、“得失论”:有所失,才能更好的有所得。4、“效益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 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一课一得,目标简明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航标”,让教学显得有序而有效。有了它,教师的教才有方向,学生的学才有动力。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要高度集中,只有集中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完成。一节课能够集中精力解决一二个问题就足够了。包罗万象,一样都不像。再优秀的猎手不能同时追求两个猎物。过泛的教学目标表面上看是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其实质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或者是故弄玄虚,装腔作势。简约的课堂,教学目标一定是高度集中、重点要突出,绝不旁骛。简约的课堂应该是瓶子,瓶口是目标,内容是瓶肚,瓶口虽小,内容丰富。切不可把一节课上成了碟子,口子很大,内容却浅显,毫无韵味。所以我们首先要立足文本特点,分析文本的教学价值,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其次要根据新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制定适合本班学生水平的具体的教学目标。所制定的目标,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成,并应在细节处得到落实,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落实在每个学生身上。最后教师要在教学总目标基础上,明确每一节课应达到的具体教学目标。

一堂课,只要能彻底解决一两个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就是一堂好的课。例如《学会看病》一课,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借助课题和课文主人公,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简洁而高效教给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接着,围绕课前的学习导语开展阅读探究,紧扣母亲矛盾纠结的心理,抓住文本特色,层层推进,扣人心弦。设计浑然天成,教学抓纲举目,充分体现一课一得的教学目标。

二、学会取舍,内容简约

有诗云:“繁华落尽见真淳,铅华洗却见本真。”语文教学的本真是什么?语文课应该教些什么?崔峦老师曾告诫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咬定语文的‘本真不放松,要注意克服目前课堂上大量存在的非语文手段的现象,还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课堂教学时间只有短短的40分钟,如果面面俱到,只能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实际等要素,学会取舍,简约教学内容。就教学的有效性而言,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语文学科的课文不等于教学内容,我们不是“教课文”而是“教语文”。很多时候,需要教师钻进文本,更要跳出文本,对“课文”进行二度开发。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我们应当选择最有教育价值的内容教学,合理剪裁。根据教材的体裁、语言特点、段落结构、表达方法等不同,进行有效的取舍。有的适合个性朗读、读中品味;有的适合品字读句、深化内涵;有的适合内化语言、提升认识;有的适合挖掘空白、读写实践……

例如《六个矮儿子》这篇课文,它的语言都是围绕“几只脚”来写的,而且语言相近,段式相同,学生经过沈老师点拨之后是很容易读明白的,所以沈老师重点研读第一个矮儿子的语言,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第一个矮儿子靠捉螃蟹赚钱过日子,那其他的五个矮儿子呢?引导学生再一次走进课文,同桌两人讨论一下,用横线划出描写事物特征的关键词。接下来同桌合作学习,交流其他的段落。这就有了一个点的深入与面的辐射,有张有弛,层次分明。

三、有效整合,环节简化

“简约”的课堂一定是真实的课堂,是洗净铅华露本色,繁华落尽见真淳的课堂。真正的好课主要教学环节往往只有几步,着重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教学环节应简约一些。“简约”的最高境界绝不是简单,而是一种大气、智慧和深刻。这样的课堂往往带给学生余音袅袅的感觉,获得智慧的碰撞。“简约”的语文教学是有足够底气的语文教学,决不是看似什么都训练了而实质上什么都没有落实的语文。

例如《六个矮儿子》一课,可以引导学生适时练笔,让教学扎实有效。在学生通过抓住事物的特征,猜出了六个矮儿子分别是靠什么过日子的之后,老师反问,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表达清楚的事,作者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笔墨叫人去猜呢?接着沈老师出示两组不同写法的语言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妙处,然后让学生也来试着写写。如果你是第七个矮儿子,你打算靠什么生活呢?这个小练笔的设计还是比较巧妙的,既能引导学生学到运用“根据事物特点,用上关键词语,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又能进一步深入领悟课文的语言特色。老师留足了练笔的时间,先让学生说一说,唤醒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再让学生写一写,练习仿照课文的语言特色运用语言。在此之前老师还准备了一些图供学生参考,照顾到能力相对比较弱的同学,让他们也能有话可说。学生学得扎实,练得充分,老师指导到位,反馈及时,课堂的实效性显而易见。

四、回归本真,方法简便

当下,好多课似乎不用多媒体就是落后,就不成为课。于是,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了“大杂烩”。多媒体的泛滥从某种程度上剥夺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和时间。呈现的画面,学生无法习得文字的表达能力,他们的思维无法灵动,想象的翅膀会因此折断,更别说在阅读、交流过程中有着独特体验和创造力。于永正老师对语文教学的规律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他采用的教学方法很简便又高效——读,以读为本,读中感悟,以读促写。语文课就是在扎扎实实、简简单单的环节中,在品词析句、读读写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欣赏语文的能力,锻炼他们运用语言的技能。明确这一点,我们就能在语文中删繁就简、轻装上阵,上出“语文味”来,让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紧扣文本,品析语言;体会情感,朗读课文;由内及外,积累运用语言,使他们最大限度地亲近母语,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而不是以花架子来制造课堂的“亮点”。课件可要可不要的时候干脆不要用,有时候一支粉笔、一本教材加一块黑板的简约也是一种美。

五、扎实有效,作业精简

作业本身就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巩固和提升,如果课堂教学缺乏效果,达不到课标的要求,常常需要大量的作业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而“简约”课堂强调的是高效课堂、自主课堂,因此其作业练习应该是精简的,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拓展。尤其是要序列、系列的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当然精简作业不是等于没有作业,而是杜绝重复性的机械性的抄写作业,减少无法培养学生兴趣和爱好的作业。

让学生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有针对性、个性化的作业上。如 “听”,教师可安排学生听一些新闻、故事、报告、讲演等,以培养学生耐心专注地倾听、能领会别人说话的意图、能抓住中心和要点、能够听懂别人说话的中心思想等习惯和能力;可以发动学生自己讨论、设计、编排黑板报的版面,将各种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更有利于激励学生自主地去学习,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

总之,“简约”的课堂,是单纯明快的课堂;“简约”的课堂是精致大方的课堂。“简约”并非简单,它是经过提炼形成的精约简省,是一种层次的升华。“简约”,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回归本色!

猜你喜欢

简约文本目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冰山理论视角下的《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解读
浅析服装中“少即是多”原则的应用
浅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