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当重视“读者意识”
2017-02-09肖德昶
肖德昶
一、“读者意识”与缺席的“读者意识”
“读者意识,就是写作中的对象意识,该对象是指写作时心中存有倾诉或交流的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作者本人,也可以是其他人;它可以是具象的人、物、事等,也可以是抽象的情感、意志、思想等;而且此对象可具有个体性、私密性、独特性等特征,也可以具有宏大性、社会性、普遍性等特征象。
在写作活动中,作者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预先“选定”好或显而易见或隐含其间的倾诉对象,“选定”好的对象又将对文章的内容与思想、作者的行文风格产生相当的反作用力。中国古代文论中“诗言志”“诗缘情”这两种最为经典的文学本质观,就充分体现了创作主体预先“选定”好的“志”或“情”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越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作者在行文前就越是重视对倾诉对象的选择,其读者意识也越为强烈。比如开创我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伟大诗人屈原,其作品的倾诉对象就是预先“选定”好的圣君“美人”、高洁超凡的“我”。
然而在中学生写作活动中,“读者意识”往往不太被重视(或者说对读者意识的关注常是“无意识”的)。对此,曾在小学任教多年的云南师范大学张承明教授就深有感触:“学生从学习写作的第一天起,作文的读者只有语文教师一人。学生在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思想时,从来勿考虑针对不同的读者应该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语言。”[1]可以说,无论是学生的写作活动还是教师的写作教学,更多时候比较重视的是“怎么写”(即写作本身,包括语言、结构、技巧、构思、立意等等)的问题,而容易忽视对“读者意识”的强调。我们作文倾诉、交流的对象是谁,潜在的读者是谁,学生往往不会有意地去“计较”这些问题。
我们认为,学生“读者意识”的淡薄,归根结底源于对概念的认知不足。众所周知,与高校教学相比,中学教学更关注“知识、技能实践”(题海战术便是这种倾向的极致演绎),而较少关注概念、理论。当然,这有其相当的合理性,但若对概念、理论漠不关心,也许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就语文学科而言,倘若学生的语法知识储备、文学理论功底过于薄弱,会大大制约他们语文素养的深入提高。比如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中讲授“状语后置”这一“稀松平常”的句法现象时,一些学生却很难理解,究其原因,就在于对相关的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具体的“行”固然重要,起指导作用的“知”也不能漠视,以“知”来照亮“行”,知行合一,学生学起来当会明晰、轻松很多。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基本的必要的理论知识,须教给学生,这样,学生“知其然且能知其所以然”,便会有“原来如此”的顿悟之感。
可见,对概念、理论的漠不关心会制约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那么,“读者意识”“缺席”的现象又会给学生写作带来何种后果呢?
二、该被重视的“读者意识”
我们认为,若不重视“读者意识”,将会严重制约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张承明教授就曾尖锐地指出:“我国作文教学从不规定读者对象。这种做法不仅抹杀了语言的交际作用,严重制约了学生真正意义上语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2]本文将写作活动粗浅地分为实用性文本写作与文学类文本写作,对张教授的论断稍作阐释:
显而易见,在实用性文本写作中,关注和重视“读者意识”,至关重要。因为从根本上而言,实用性文本写作是要通过与倾诉、交流对象的“对话”来解决某个问题、达到某种目的的。若不关注我们交流的对象,则有可能偏离自己所设定的目标,与对象之间难以形成有效、有益的沟通,从而导致一次失败的写作。比如在书信写作中,对象不同、目的不同,语言风格也须不同:对长辈须谦敬,对同辈或晚辈则会是另一种语调。又如传唱千古、感人肺腑的《陈情表》,其之所以能打动三番两次“诏书切峻”铁了心要重用李密的晋武帝,令皇帝“听臣微志”准不赴任,根本原因就在于李密对表文的交流对象晋武帝有足够准确而深刻的认知,才能言辞得当达成辞官目的。否则,辞官目的不可能达成,搞不好还得落罪受刑。文学类文本写作时,若不具备“读者意识”,则难以开创独具特色的文风。以“李杜”为例,李白诗歌的倾诉对象多是潇洒任侠的“天生才我”或雄浑开阔的“盛唐气象”,其诗作便极具豪放飘逸、“天然去雕饰”的积极浪漫主义色彩;杜甫诗则多向“艰难苦恨”的乱世光景与坎坷多舛的个人际遇倾诉家国悲情,其诗作便被称为“沉郁顿挫”的“诗史”。可以想见,诗人若无其鲜明、特定的“读者”,则不能开创出属于自己的诗风。
事实上,学生中“作文作文,写起来就疼”与行文“假大空”的现象,归根结底也在于缺乏“读者意识”。对他们而言,写作是为完成作业而写,为应试而写,是一种不知“读者”的写作,由此,写作便成为一种负担。相反,若有明确的读者群,写作就会具备无形的动力。学生之所以乐于与朋友沟通,乐于在网上、手机上交流,就是这个道理。
由此可见,无论是实用性文本写作抑或是文学类文本写作,我们都须具备高度的“读者意识”,心中有“对象”,笔下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从而言之合理、言之立格。若从接受美学层面上说,“写给谁”(发散之,这也包括“写什么”)也比“怎么写”更为重要。“写给谁”是写作活动的原点,它决定了我们写作的方向与内容,“怎么写”更多的是对写作技法的探究与运用,它应当是建立在“写给谁”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具体的写作活动中,我们应该也必须重视本次写作时显而易见和隐含其间的倾诉、交流对象,只有如此,才是有的放矢写作,才有可能创作出更为有效、有益、引起共鸣的文章。
对此,早在20世纪初,叶圣陶先生谈及学生写作时就曾指出:“写作练习是为了运用,运用就必须有假想的读者。”朱自清先生甚至这样强调“读者意识”对于写作练习的重要性:“写作练习可以没有教师,但是不能没有假想的读者。”北大钱理群教授则站在学校作文教学的角度高屋建瓴地指出:“学校作文教学它应该实现三重对话:学生和老师的对话、同学之间的对话,以及潜在的学生和社会的对话。”[3]可见,无论是学生个体的写作活动,还是学校层面的写作教学,“读者意识”都至关重要。
三、增强学生“读者意识”的写作教学策略举隅
“读者意识”如此重要,如何通过写作教学实践切实增强学生的“读者意识”呢?可以借助演绎、归纳、正反对比、合作探讨等教学手段,通过一系列的以“读者意识”为主题的作文课,深刻阐发“读者意识”的概念、“读者意识”的重要性、明确与了解“倾诉对象”、基于“读者”的写作等核心问题。概念及其重要性的阐释并不困难,而后两个问题则需在各种文体、材料作文的写作与教学过程中反复演练才能解决。
本文以2015年高考新课标一卷的作文题为例,探究“增强学生读者意识”主题作文课的一种教法。作文材料大意是:一位父亲在高速公路开车打电话,旁边的孩子一再提醒父亲不要拨打电话,可是父亲不听劝阻,最终孩子选择报警,警察前来后对父亲进行批评教育。题目要求考生给父亲、孩子或者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大致教学思路如下:
1.明确“读者”
(1)显而易见的“读者”。这是一次典型的书信体写作,显而易见的“读者”(收信人)可以是父亲、孩子或者其他相关方,我们只能选择其中一个作为交流对象。
这一环节隶属于以材料为出发点的审题环节,它决定了我们行文的方向。从明确显而易见的“读者”的角度去审题,开辟了一种新的审题途径,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学生规避“跑题”“离题”的弊病。
(2)隐含其间的“读者”。除了上述显而易见的“读者”,还须注意考场作文中隐含其间的“读者”——阅卷老师。
考场作文有其功利性,抛开作文本身所显而易见的“读者”,现实的隐含作文之外的“读者”——阅卷老师,也当引起重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曲意迎合阅卷老师的“口味”,事实上,阅卷老师一般都比较厌弃假大空、言不由衷的造作文字。
(3)言为心声的“读者”——“我”。只有深刻理解了“我手写我心”的作文内涵,尊重我自己,表达我自己,才能写出真正优秀的真性情作文。
本环节是把学生对“读者”的理解推入深处的关键环节,无论是向显而易见的“读者”发表看法,还是向隐含其间的“读者”展示文笔,都应始终牢记:写作是表达“我自己”的真性情、真思想的活动。
2.“读者”其人
(1)分析父亲、孩子或其他相关方这三类显而易见“读者”的言行及其背后的象征意义。
这一环节实际上就是写作的立意环节。需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分析:一是“读者”的认知水平、思想境界与处境心情,二是“读者”的地位及你(作者)与“读者”的社会关系,三是“读者”对你(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的看法和立场。
(2)分析阅卷老师这位隐含“读者”的立场、阅读期待等。
这里要让学生深刻明白阅卷老师这位隐含“读者”并非是面目可憎的无情判官,其实他很愿意也能够充当我们可爱又客观公正的“读者”。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这位“读者”对我所要阐述的观点的兴趣、态度和立场如何?
(3)分析“我”的写作能力与思想水平。
重点考虑:这是否是我的真实想法?我能否驾驭这个立意并且说服“读者”?是否会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
3.基于“读者”的写作
(1)语言。对父亲、孩子或其他相关方这三类“读者”应运用与其身份相适的语言。
单一的言语表达形式难以提起“读者”的兴趣,而不关注对象身份的言语表达会让人无功而返。引导学生要注意言语表达的灵活性与针对性,采用多种表达方式与论证方法有的放矢地去说服“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
(2)主题与内容。须基于三类显而易见“读者”言行的象征意义,分别建构与之相关的主题与内容。
要确保主题与内容是与“读者”息息相关的,行文中尤其要保证主题的明确性、“纯洁性”,不滥生枝节,同时还需建构具有可信度和丰富性的内容。
(3)规范行文。基于阅卷老师的阅读期待与评分标准,行文须符合书信格式等。
总体而言,教学的重点应落在“基于‘读者的写作”,难点则在于对“读者‘其人”的分析。即是说,“读者意识”主题作文课的核心目标是增强学生“心中有‘读者”的基于对象去写作的意识与能力。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可能在一堂课中去达成上述目标,而是需要一系列的教学实践与写作训练来反复演练、逐一突破。此外,为了在学生中营造良好的“读者”氛围,还可以利用板报、贴吧、QQ群、微信群等媒体发表学生的习作,为学生提供互相交流、展示的平台。这样,学生作文就摆脱了似乎只有老师这一个“读者”的尴尬境遇,扩大了读者群,有利于形成“读者效应”,进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学生的创作动力。
综上所述,“读者意识”对于中学生写作与作文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从理论上对学生的写作活动进行指导、点明方向,还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利于“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理、言之有格”的务实文风的养成,有助于剔除无病呻吟、空洞浮华、文不对路等作文弊习。
参考文献:
[1][2]张承明.中外语文教育比较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94.
[2]张承明.中外语文教育比较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116.
[3]钱理群.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