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功近利的教育要不得

2017-02-09子敏

甘肃教育 2016年23期
关键词:育人家长学校

子敏

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应试教育的阴云还未完全散去,综合评价的机制还不完善,原本需要像农业一样精耕细作的教育逐步异化为工业模具化的生产流水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能及早获取日后求学的敲门砖,一些家长和教师在孩子开智与启蒙的阶段,就谋划着如何拔苗助长、加油催熟。这种等不得、来不及的心理,令家长和教师乱了方寸,失去了“静待花开”的耐心。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着不同的价值和功能。学校教育有着更为完善的理论体系、运行机制、管理模式、政策保障,教师在知识、技能传授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家庭教育有血缘牵系,亲情维系,在孩子良好个性、情感、习惯养成方面有着极大的作用。学校与家庭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育人目标大体一致,但在育人理念、途径、方式上存在极大不同,围绕孩子成人成才,双方既要有合作又要采用不同方式——殊途同归。

由于教育理论、政策、资源的匮乏,加之教育素质、能力、时间、精力的欠缺,部分家长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了家庭教育的职责,而教师在教育责任、学业指导等因素的影响下,主动或被动地扮演起了家庭教育权威的角色。由此而言,家庭教育学校化、形式化也就不难理解。

教育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在教育问题逐渐向社会问题演变的环境下,教师与学生家长还未达成足够的共识,没能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点。对于教师的课外安排,一些家长认为是越俎代庖、管得太多,有违减负政策,教师则指责家长不负责任,对孩子不闻不问。原本“一切为了学生(孩子)好”的初衷却使得家长怨声载道,教师叫苦不迭。这反映出家庭教育短板问题依然突出,在没有哪种教育模式能够简单套用的情况下,教师与家长都显得不自信,面对管与不管、管多管少的问题,大家心里都没底,摇摆不定,彼此的信任基础也非常脆弱。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不是万能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非泾渭分明,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不可合二为一、混为一谈,又不能完全割裂、背道而驰。

在育人方面,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处于不断摸索、尝试阶段,并没有哪种育人模式、理论放之四海皆准。但大部分家长与教师理所当然地把自己当作教育者,很少能够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接受孩子的教育。要理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还要考虑学生个人的秉性、天赋、努力程度,以及社会对学生的影响。

可以说,无论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抑或社会教育都可称之为系统工程,但就实际而言,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中,三位的名目有了,但一体的格局并未完全形成,三者之间有效衔接、协调配合的机制尚不健全。要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和谐发展,不仅在于学校与家长的自律自省自觉,回归教育本真,还需要政府部门穿针引线,搭建平台,监督引导,当好桥梁与纽带,构建完善的三位一体教育的理论体系、政策体系及社会参与机制, 真正为学校、家长减负,让学生在学校、家长、社会、政府的合力扶持下成人成才。

猜你喜欢

育人家长学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