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德育工作

2017-02-09鞠爱娣

魅力中国 2016年39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责任工作

鞠爱娣

摘要:德育,是小学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人在尊重自然的同时要把自己视为自然的一部分,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又强调教育应挖掘人潜在的智能,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还强调教育的内容逐渐朝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相融合的方向发展,使受教育者成为既有人文思想又有科学思想,有深厚、广博的文化积淀的人。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中小学德育工作,坚持在教学中强化和渗透德育,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关键词:小学德育;工作;明确;责任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不再是单纯的书面知识的单项输入,而是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培养和提高,尤其是德育工作。小学阶段是孩子形成正确的三观的重要阶段,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用身边生动真实的案例来感染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日常行为习惯。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单纯的语言说教并不能真正地实现德育工作,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安排,把德育教育活动渗透到每一天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去。下面我就来谈一谈自己在德育工作中的几点做法。

一、明确责任,调动每个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我校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学生养成教育为重点,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教育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生理和心理素质。加强学校德育的科学研究,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路子,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而努力。1.调动班主任教师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为调动他们育人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职责、考核细则,工作出色的班主任在评先、评职、晋级等方面优先,大大调动了班主任的积极性,使我校班主任队伍稳定。2.调动各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学科教师是不容忽视的德育工作者,学校提出要在学科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渗透德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主旋律,各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同本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就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给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各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能实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效果。

二、抓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教师历来被人们赞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优秀教师队伍,谁就拥有高水平的思想教育主动权。通过多种措施促使教师做到精神文明、业务过硬、爱生敬业、遵纪守法,因此他们才能全心育人,进取不息,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增强了,就会在班务、备课、上课、组织各项活动中把德育摆在重要位置,始终贯穿于学校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才能有效地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展。

三、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用环境感染学生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于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不同的环境对于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如果一个学生长期被家长和教师批评,那么他就会学会指责;如果一个学生总是受到鼓励和肯定,那么他就会拥有自信;如果一个学生总是被讽刺和挖苦,那么他就会变得自卑;如果一个学生总是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会学会感恩;如果一个学生总是处于对学习和生活的恐惧当中,他就会觉得忧虑;如果一个学生总是得到身边人的认可,他就懂得了自爱。所以,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态度,多用赏识的目光去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教育学生要宽容待人,严于律己,学会和同学友好相处、互帮互助,以营造和谐、友好的班级氛围。

四、以表扬为主,耐心地教育学生

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肯定,有了教师的鼓励,他们的积极性就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进而产生一系列的积极的连锁反应。比如上课时,教室乱作一团很多学生都没有做好上课的准备,教师进入课堂,如果只是集体批评,学生意识不到自身的错误,如果点名批评,其他学生就会幸灾乐祸,这样的批评毫无意义,倒不如教师观察班内学生的情况,选出班里坐得端正、书本准备好、做好上课准备的学生来进行表扬,其他学生的视线就会被这个同学所吸引,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他们会快速地效仿,班里的秩序很快就会井然有序。批评使学生反感,表扬使学生自信和感恩,我们为什么不多表扬呢? 通过这样的方式用积极的因素去教育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行为,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相互促进。

五、建设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最基本单位,也是教师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可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当然,这需要教师做大量细致的工作,和学生一起确定班级目标。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一定要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全班同学参与制定,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意识,才能把自己的目标和班级的目标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班风,这其实就是一种无形的德育教育。

总之,德育工作者不仅要积极引导小学生的活动,更应该积极参与到他们的各种活动中去,既做组织者,又做参与者,让学生拉近与自己的距离。如果德育工作者在各种活动中,都能融入到学生中,为他们呐喊、助威,这样不仅使师生的情感加深了,也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作为一名小学德育工作者,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战胜小学生德育问题面临的种种挑战。

参考文献:

[1]王福英. 论小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1)

[2]张帮琴.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问题[J].华章,2013,(06):289

[3]杜威著,土承绪等译,道德教育原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4]储培军,德育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

[5]王月林,《论德育向生活的回归》,当代教育论坛,2005,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责任工作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谁的责任
责任(四)
不工作,爽飞了?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