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时代下大学英语教学双向文化导入策略

2017-02-09高艳春

文学教育 2017年22期
关键词:双向信息时代跨文化

高艳春

信息时代下大学英语教学双向文化导入策略

高艳春

在信息时代下,素质和能力全面培养是全国高校教育的大势所趋。而英语教学作为大学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注重培养学生语言素质的同时,还要进行文化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英语教学过程中导入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注重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同时也要注重本国文化知识的导入。本文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双向文化导入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简单分析了双向文化导入的策略。

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双向文化导入 导入原则 导入策略

信息时代的社会要求大学毕业生不仅有牢固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相应的应用能力。因此,素质和能力全面培养是全国高校教育的大势所趋。而英语教学作为大学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注重培养学生语言素质的同时,还要进行文化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主要是指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和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因此,很多大学都尝试开设选修课,给学生提供补充西方文化知识,消除学生在语言应用过程中的文化障碍,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主要是跨文化交际能力。

然而目前高校英语教学中出现的普遍现象是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接触最多的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材料,却很少甚至不会接触以中国本土文化为背景的英语材料。中国的学生从出生就一直接受母语文化的熏陶,但是,除了大学汉语及与其相关专业的学生,其他专业的学生甚至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没得到本土文化知识及语言的系统灌输和传授。因此现在的大学生汉语语言知识和文化水平十分有限,可以说汉语语言素质很低。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社会环境中,都只重视涉猎西方文化知识,而汉语和本国文化教育没有提升到和英语及西方文化同等重要的程度,这就导致学生忽略了对本国文化的学习,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输入,没有输出;只有吸收,没有传递。这种忽略双语双文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严重影响跨文化的双向交流,大大削减和降低跨文化交流的意义和价值。

而在信息时代下,信息的接收面之广和传播速度之快也令学习者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工作中都要对交流双方有正确的认知才能不被误解,不被误读。这就使得大学英语教学不但要注重文化知识的导入,更重要的,是要采用双向文化导入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双向文化导入是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以培养语言学习者双向文化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以母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为内容,将文化输入与输出相结合的一种新型语言教学模式。

一.双向文化导入的原则

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双向文化导入要注重两个原则:一是实用性原则。在信息时代,中西方各个领域的信息都有传播量大,范围广,涉及面多的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专业特点,着重补充真实、充足、相关和简明的文化知识,而对于个别学生的其他兴趣爱好,教师可以以推荐用网络平台,课外书籍或者选修课的形式自行学习。比如,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不仅可以补充关于中国国画的特点、流派以及演变等方面的英文介绍,也可以加强环境设计、服装设计、广告设计等与设计相关的英文知识的导入。这样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中,就不会因为无法有效输出而导致被误解或者失去双向交流的意义。

二是适当性原则。虽然文化知识很重要,但也要注意把握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度。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既不能忽视又不能盲目夸大文化导入。国内传统的英语教学法是语法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掌握语法规则,让学生语法和文化同时兼顾,从而更准确地在文化输出过程中表达自已以及本国的文化,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

二.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导入的策略

1.词汇学习中东西方文化内涵的导入

作为语言基础,词汇受到社会环境、宗教、信仰、社会习俗、价值系统等等许多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本身会承载不同的文化含义。有些词汇在汉语和英语中的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不同。这种情况通常会引起跨文化交际的误解。比如“dog”,西方人认为狗是人类的朋友。在西方与之相关的很多说法都是褒义的,比如“You lucky dog.”(你真幸运。)“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He worked like a dog.”(他工作很卖力。)而在中国,狗并不受人们欢迎,所以有“落水狗”、“狗仗人势”、“鸡鸣狗盗”等等成语。同样,汉语里,“龙”是吉祥的象征,有“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腾虎跃”、“望子成龙”等成语。而在英语里,龙是一种凶猛而危险的猛兽。他们难以理解中国人为什么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龙”。这些明显带有不同内涵意义的词汇,教师应该在课堂里解释清楚。

有的词汇仅有其字面意义,其内涵意义却仅限在中国或者西方。比如在中国,仙鹤象征长寿,竹子象征清高的气节和品格,鸳鸯象征着情深意浓。而在西方有的国家,人们避讳13这一数字,因为13象征着厄运。耶稣13日被十字架钉死,亚当和夏娃在这一天被逐出伊甸园,所以房间号、楼层座位号等等都不用这个数字。又比如“blue”,在西方与阴郁的心情有关,蓝调音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遇到其所承载的文化含义在目标语或本土语中没有对等语时,在文化交际中就要特别注意其使用的语境和交流对象。

2.阅读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

文化背景知识包括中西方的价值观、宗教、习俗、生活惯例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接触到阅读材料的时候,注意中西文化的不同,适时补充文化背景知识,也是学好英语语言,提高语言应用能力,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有效措施。价值观是人们公认的行为准则。人们的一切思想行为都以此为准,在一定程度上,这是特定文化中人们公认的信仰。比如时间。西方人很重视时间,守时是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美国人认为时间就是金钱。关于时间的谚语“better early than late”(宁早勿晚),“tomorrow never comes”(切莫依赖明天),“one day is worth two tomorrows”(一个今天抵得两个明天)。而在中国,除了在正式场合人们必须守时外,在其他非正式场合人们对迟到习以为常。

再比如《新标准大学英语3》中有一课“Childhood Memories”,文中提到了“Mecca”(麦加)和“Jerusalem”(耶路撒冷),此时可以给学生补充关于这两个圣地的知识,这两地的传说和历史,它们与信仰和希望有关,这样学生就能理解为什么西方人称之为“圣地”。还可以让学生阅读“cultural childhoods”一文,了解不同文化下的童年,从社会传统文化方面去比较中外儿童童年的不同。经过比较和思考,学生会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西方文化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更加了解和接受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人们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的差异,从而减少交际过程中的误解和文化碰撞。

3.通过影视等更生动的渠道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度。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其思维和表达世界的方式也不同。比如电影《刮痧》中的友谊价值观,家庭价值观,面子价值观,因为在中西方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误解频频,波折不断。在很多影视剧里,英国人都带着伞或者雨衣出门,这是因为英国的地理环境所致,大不列颠群岛纬度较低,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所以降雨较多,而英国人也常常抱怨这种糟糕的天气。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简短的视频、音频等方式给学生介绍文化知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继续探索的积极性。

4.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信息时代下,网络发达,各种信息丰富而且及时,学生们也有丰富的渠道自主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己利用课余时间查阅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多方面不同。为了督促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布置不同类型的任务,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在讲授《新标准大学英语3》中的“A place in society”时,文章中提到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让学生自己查阅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这两种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它们产生的社会背景,以及给人们的思维行事带来的影响等等。还可以组织一个讨论,不带任何政治色彩,学生可以就自己所思所学以及实例分别讨论这两种价值观的优缺点,它们给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带来的影响等等。这种讨论的目的是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甚至体会两种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正确解读不同文化中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目的语文化的导入,也要注重母语文化的导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双向文化导入,要从实际出发,既不能崇洋媚外,也不能盲目排外,要注意让学生克服文化的负迁移。要注重选取一些文化中立,非大民族或民族优越感的材料,有助于学生在习得英语语言的同时获得一种升华,超越本国语和目标语之间的狭隘界限,在语言运用中正确审视和处理本土的和外来的思想准则和价值观念,在跨文化交际中既能有效接收信息,也能准确传递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人的思想,成为多元文化下,信息时代中思想开放的人才。

[1]许克琪.“双语教学”热中应关注中华民族文化遗失问题.[J]外语教学,2004(5):87-89.

[2]蒋晓萍,康兆春,罗赛群等.跨文化教学之重:外语教学的跨文化诠释.[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113.

[3]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5]赵厚宪.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原则.[J]中国英语教学,2002,(06):52-53.

[6]文秋芳.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天津天狮学院)

猜你喜欢

双向信息时代跨文化
双向度的成长与自我实现
降低寄递成本需双向发力
用“双向宫排除法”解四宫数独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完善刑事证据双向开示制度的思考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信息时代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