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的启示
2017-02-09孙建平
文 孙建平
文艺园地
灵山的启示
文 孙建平
一座什么样的山峰,当得起“灵山”之称谓?随着车轮滚动,疑问不时浮上我的心头。
灵山有七十二峰,呈条状由北向南再向西蜿蜒,似一条盘旋的巨龙,又像一尊观音卧像。峰峦起伏,峡谷深邃,瀑布飞溅,草深林密,云雾缭绕。《广信府志》称:灵山又名灵应山,是上饶人的圣山,古云“降魔伏虎,祛病消灾,涝年防洪,旱岁施雨,有求必应,是为灵山”。自古以来,灵山寺院、宫观林立,香火萦绕。历朝文化名人,如王安石、王贞白、辛弃疾、夏言等,为灵山留下300多篇佳作,戎马一生的宋代词人辛弃疾,盛赞灵山“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
时至今日,寺院与道观,已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但灵山依旧遗世独立,被圣山的光环所笼罩,令每一位仰望她的人心神往之。
昔日的灵山,山高路险,荆棘密布,游人须奋力攀登5个多小时,方能见灵山一隅的风貌。如今有了缆车,修了环山栈道,灵山的大雄大美,终于得现于世人面前。
登上东台峰,巨大的造型石地貌向我涌来,胸臆间顿时盈满惊叹。造型石,又叫倒石,亿万年前的地壳运动,将沧海隆升为高山,坚硬的花岗岩,在亿万年的风雨侵蚀中断裂、崩塌、率性滚落,然后又被亿万年的风刀霜剑雕刻打磨,于是就有了这个巨大的、奇形怪状的倒石阵。
触目皆是鬼斧神工之杰作。倒石有的像鱼儿,有的像大象,有的像人猿,有的像金龟、蟒蛇、猫头鹰……更有一块奇石,宛如剥离了颅骨的人脑,脑沟皱褶惟妙惟肖。在栈道攀登,走几步便会心跳加速,一枚锋利的岩石,如利剑突兀斜出,险些毁人容颜;纤细的石笋上,横卧着一块巨石,摇摇欲坠,似乎风稍大便会狠狠砸下;头顶的悬崖边,矗立着一块滚落的大石,令人情不自禁缩着脖子快步穿过;转过一道弯,心中又是一悬,一块重型卡车大的倒石,居然被一株枯树支撑着,斜斜地倚靠在悬崖。
登上数百级台阶,我瞠目结舌了。偌大的一片山谷,被大大小小崩塌的乱石所填满。倒石的棱角,已被岁月磨圆,亿万年的雨雪冲刷,石面上留下了纵横交错弯弯曲曲的沟壑。我看看倒石,又仰望巅峰,禁不住五味杂陈。灵山的巅峰在崩塌之前,该是更加巍峨,才得以震天动地横空出世吧?如此坚硬的花岗岩,经历了什么样的苦痛磨难,才从母体上撕裂、折断,然后颓然倒下?远古山崩地裂的轰轰烈烈,以及接踵而来的一片狼藉,活像勇士征战时气吞山河的呼啸,粉身碎骨之牺牲,原来山与人一样,若无凌云壮志,便难成高山仰止;若无浩然正气,绝难称得玉碎一词。一时间,我竟然弄不清,宁折不弯与委曲求全,哪一种境界,更加令人由衷赞叹。
栈道由东南转向西北,隔着峡谷,一道长条形的陡峭巅峰,在棉花糖似的云朵中沉浮,灵山的精华景点——“中华龙脊”,以惊世骇俗之雄姿,展现在游人面前。裸露的花岗岩山体,呈“S”型延绵20余公里,两边的坡度几乎垂直,即便飞檐走壁之人,也休想蹬踏顶峰半步,这份了不得的神奇与神圣,当得起“龙脊”两字。
我凝视着龙脊发呆,乳白色的云雾飘忽缠绕,巨大的龙脊似乎在动,是那种慢镜头排山倒海般的起伏涌动,犹如神话里的龙王在腾云布雨。这是山吗?若是山,哪来如许灵动之气?若不是山,怎堪亿万年风霜雨雪的鞭笞摧残?
栈道渐向左转,白茫茫的云海中,一座黝黑的山峰时隐时现,灵山海拔最高的云梯峰,如蓬莱仙岛,迎来送往,毫不在意游人的惊叹。
黄褐色的花岗岩,赤身裸体,如一根根巨大的铜柱紧密排列,拱卫着巅峰,直插云霄。经年累月的风蚀,在岩石上割裂出毫无规则、长长短短的皱褶,只有苍松能在皱褶里扎根。青松遒劲的枝干随意扭曲,以墨绿的色彩映衬着岩壁,给雄浑的山体抹上了温馨的生命印记。
与水相比,我喜欢山。以往说不清缘由,是山的坚实稳健?是山的曲径通幽?抑或是山的深邃与高耸并存?今天灵山告诉我了,山对我的诱惑,更主要来自于云遮雾罩的重峦叠嶂,她时时刻刻引诱着我去探求未知的境界,就像我一生都在渴望解开灵魂深处的奥秘,欲罢不能。
云梯峰下的竹棚里,背着登山包的青年男女在嬉笑玩闹,身后的栈道上,传来了游人的说笑声,我该踏上下山之路了。再看一眼昂首向天岿然不动的云梯峰,我突然想哭,是那种悲喜交集的哭。就在这一刻,灵山已然成为我心中的圣山,这与妙趣横生的倒石无关,与雄浑灵动的龙脊无关,甚至与仙山似的云梯峰无关。我与灵山心有灵犀,我似乎读懂了大山的密语,从而心悦诚服地接纳了灵山与我的启示。
责编/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