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类结构潜势理论在英语新闻听力教学的应用

2017-02-09毛佳玳祝捍皓

关键词:潜势语篇语义

毛佳玳 祝捍皓

(1.浙江海洋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2;2.浙江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2)

2016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听力试题进行了局部调整:新闻短篇听力取代了短对话和短文听写,成为四级考试的新题型之一。因此,增强英语新闻听力的能力既是英语学习者的主观需要,更是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客观要求。新闻英语是一种“朗读性的书面语”,[1]具有语速快,词汇精练,内容广泛等特点[2],对学生的听力水平有相当高的要求。本文在研究初期对浙江海洋大学106名大二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进行了新闻听力摸底测试,其得分率仅为约50%。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得分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英语新闻词汇量小;2.缺乏新闻语篇的语类意识,即:不熟悉新闻语类的背景知识,不了解新闻语篇的表达目的和结构,因此难以理解语篇的主要内容。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尝试采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家Hasan的语类结构潜势理论,将语类教学法运用于大学英语新闻听力的教学,以期培养学生对新闻语篇结构的分析能力以及对语篇内容的预测、推断能力,提高其新闻语篇的语类意识。

一、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一)Hasan的语类结构潜势理论

本研究采取系统功能语言学家Hasan的语类结构潜势理论(Generic Structure Potential Theory)。该理论提出,语篇的语类结构受到情景语境中语场(Field)、语旨(Tenor)、语式(Mode)等三个变量的影响, 并且用语境配置( contextual configuration) 概括这三个变量:“语场”指语言使用时所表达的话题内容和活动,即话语参与者正在从事的活动。“语旨”指语言使用者的社会角色和相互关系以及交际意图。“语式”指进行交际所采用的管道、语篇的符号构成和修辞方式。Hasan 还认为,语境配置可以预测语篇结构中必选成分(necessary semantic elements)、可选成分(optional semantic elements)及其重复成分和顺序组成。其中,必选成分是语篇的主干成分, 能使人们识别不同语篇语类之间的差异,一种语篇究竟属于什么语类, 往往根据结构的必选成分和成分的排列顺序来定义;可选成分决定同一语类的语篇变异现象。包含某一语类所有的必选成分和可选成分的结构表达式被称为该语类的“结构潜势”。[3]方琰将该理论进行了归纳和总结。[4]具体见图1:

图1 Hasan的语类结构潜势理论

例如语篇“爆炸事件的新闻报导”,其语场为“爆炸事件的起因、时间、地点、事件的后果等”;语旨为“新闻记者和听众”;语式为“正式的口头表达”。由于语境的三个变量决定语篇的语境配置、预测语篇的必选成分和可选成分,该语篇的语境配置为:“用正式的口语形式报导爆炸事件的相关信息”;必选成分为:“爆炸消息的发布者、事件的时间、地点、后果”;可以包含的可选成分为“救援措施、后续影响”等。由上述信息可知,该语篇的结构潜势为“(事件消息的发布者)^[时间·地点·后果]^(救援措施)^(后续影响)”。“()”表示可选成分,“^”表示语义成分的先后顺序不可调换,“·”表示语义成分的位置可调换,“[]”表示可调换位置的范围。因此,语境三个要素的确定有助于语篇语义成分的预测和推断。

Hasan是第一个对语篇语类进行研究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家。语类结构潜势理论自问世以来,受到了许多国内外语言学家的重视。方琰对该理论进行了系统、详细地分析,并指出了它对语体分类、对语体变异现象的解释以及对语篇的教学都能够产生重大的作用。[5]Hassan运用结构潜势理论分析了新闻评论的修辞模式和修辞手法,总结了新闻评论语类的结构潜势,为新闻评论的撰写提供了有效的框架。[6]Kazeem收集了2001至2010年间在学术期刊发表的300篇学术论文并运用结构潜势理论分析了其摘要的错误部分,最终归纳出论文摘要中容易出错的语义结构。[7]此外,语类结构潜势理论也受到了英语教师的关注,被多次成功地运用于英语教学中。李红梅构建了以语类分析为基础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并证明了语类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交际能力并能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8]蔡慧萍将语类结构潜势理论运用于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教学,实验结果显示该理论能够培养学生的语类意识,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9]毛佳玳构建了基于语类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证明语类结构潜势理论能够促进学生英语口语的学习。[10]除了阅读、写作和口语教学,也有教师关注了语类结构潜势理论在英语新闻听力教学的运用。[11]

(二)英语新闻听力教学与语类结构潜势理论

英语新闻听力理解是一个寻找目标、预测、证实和排除预测的过程。所以,正确的推理和预测能力是构成新闻听力理解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学习者在听力过程中能够预测新闻语篇的语类结构和内容,他们记忆中相关的语类知识和概念就能被激活,能为其听力理解提供参考,从而提高听力的准确率和速度。因此,结构潜势理论帮助学习者预测新闻篇章的语义结构和成分,能够有效地促进英语新闻听力的学习。

但是,目前大部分英语新闻听力的语类结构潜势研究仅笼统地将所有的新闻语篇归纳成一种语类—“新闻语类”;同时,这种“新闻语类”的结构潜势也被所有新闻语篇共享。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学习者碰到的大多是各种新闻语类下的子语类,比如人事调动,自然、人为灾难,军事行动,政治选举,科学技术,国际关系等。这些新闻子语类有自己的语义结构和语义特征。所以,如果将新闻语篇归为一类,并且只用一个通用的结构潜势进行概括,会使语类分析过于笼统,反而不利于学生对新闻语篇的理解以及对语篇语义成分的预测。因此,本研究尝试将整个新闻语类细分为多个新闻子语类,并以此为教学单位,结合语类结构潜势理论对学生进行英语新闻听力的教学。

二、基于语类的英语新闻听力教学模式

本研究的教学步骤主要有四个环节:学前预测→随堂操练→语类分析→巩固练习。下面就以语类“自然、人为灾难”为例,对各教学环节进行详细说明。

(一)教学环节一:学前预测

教师给出“自然、人为灾难”语类的第一个话题:“雪灾”,要求学生分析该话题的表达目的和语境三要素,同时引导学生构建话题的语境配置、预测话题的语义成分。

该话题的表达目的为“报道雪灾事件的基本信息”,语场为“阐述雪灾的起因、时间、地点、事件的后果等”;语旨为“新闻记者和听众”;语式为“正式的口头表达”。这些要素决定语篇的语境配置为“用正式的口语形式报导雪灾的相关信息”。因此,学生可以由这个信息对语篇的语义成分及语言的表现形式进行预测,以下是某学生(学生A)的预测:

“语义成分:雪灾的时间、地点;语言形式: 正式的表达”

由以上内容可见,学生A能够对语篇包含的成分以及语言形式进行预测。但由于该学生还处于语类教学实验的初级阶段,能够设想到的语义成分有限。因此,他对事件包含的信息还不能进行全面的预测。

这个环节能够启动学生头脑中与该话题相关的知识,帮助他们对听力材料中即将出现的语义成分进行预测,为下个环节的随堂操练进行铺垫。

(二)教学环节二:随堂操练

教师播放听力材料五遍,要求学生快速记录材料语篇中包含的语义成分,并且将其与上一环节预测得出的必选成分和可选成分进行对比。这个环节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听力水平,还能培养他们对语篇进行分割、对语义成分进行提取的能力。

以下是学生A在五遍录音播放过后对语篇的语义成分进行的记录:“雪灾的时间、地点、死亡人数”。

(三)教学环节三:语类分析

教师再次播放听力材料并对其语义结构和语言形式进行系统地讲解和分析。

以下是听力材料的文本,其中括号部分显示语篇的语义成分。

The heaviest snowfalls (事件) in Japan (地点) for decades this Monday(时间) have killed at least five people(死亡人数).Blizzards in the north of the country cut power supplies, disrupted road and rail links, and led to the cancellation of many domestic flights(损失情况).Japanese Officials have now extended an emergency to the entire north(救援措施).

从上可见,这篇雪灾报导的语义成分包括“事件”“地点”“时间”“死亡人数”“损失情况”和“救援措施”。同时语言形式比较正式、语篇语句较长。在教学实验前本研究收集了30篇来自VOA新闻听力关于“自然、人为灾难”的语类,并对其必选成分、可选成分以及成分的排列顺序进行了总结,最终归纳出该语类的语义结构潜势为:“新闻事件^(信息发布者)^[时间/地点·死亡/伤亡人数/损失情况]^其他信息(起因/后续影响/救援措施/其他类似相关事件)。比较发现,学生A在第一环节的预测和第二环节的记录都与原文的语义成分有较大的差距。因此,这一环节的比较分析,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新闻语篇的语类意识,加强他们对语篇语义结构的掌握。

(四)教学环节四:巩固练习

教师提供同一语类下的其他听力语篇(“自然、人为灾难”语类的第二个话题“地震”),并安排学生对新的语篇进行听力练习和语类分析。

Officials in Indonesia (信息发布者) say the number of people now known to have been killed by a powerful earthquake (事件)that struck Java (地点) on Saturday morning (时间) has risen to more than 3,000 (死亡人数).Many residents have spent the life outdoors, fearing more aftershocks (其他信息(后续影响)).

以下是学生A在听力材料播放结束后对语篇语义成分的记录:“信息发布者”“事件”“地点”“时间”“死亡人数”“损失情况”和“救援措施”。可见,该学生的总结与正确的语义成分已十分相近。实验发现,通过前面三个环节的训练,学生已经对“自然、人为灾难”的语类结构有了清晰的概念,并能够对该语类的语义成分进行预测。这种预测能力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提前为即将出现的听力内容进行准备,有助于他们对语篇内容的捕捉和理解。同时,第四个环节的练习可以巩固学生前面环节所学内容,促进他们对同类语篇再次做出正确的反映,帮助他们举一反三。

这四个环节能让学生认识语篇是语言建构和社会意义建构相结合的产物,使其了解到语篇语类的不同会引起交际目的和篇章结构的差异,从而帮助学生独立掌握某个语篇的类型、语类的交际目的和它的社会功能,并且在新闻听力过程中对语篇的语义成分进行更准确的预测。

三、教学实验

(一)实验被试

本教学实验选取浙江海洋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名。两组学生均接受过一年大学英语的学习,但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新闻英语听力训练。实验开始前,本研究对两组学生的英语新闻听力水平进行了摸底测试(前测)。试题设置了七个短篇,总分为100分。按照大学英语四级的考试题型,每个新闻短篇的长度约为130-190个单词,语速适中;在每个短篇播放结束后有两至三个选择题,主要考察新闻的六要素,即“5W1H—When/Where/Who/What/Why/How”。最终,前测成绩显示(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得分分别为52分和51分,经SPSS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成绩无显著差异。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成绩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二)教学语类

日常生活中有几十种新闻子语类,在有限的课时里需要筛选用于教学的新闻语类。针对这个问题,本研究参考以往英语专业四、八级的考卷,对听力试题中新闻子语类出现的频率进行了统计,最终选取了五种高频语类。分别为“自然、人为灾难”“声明和评论”“公共卫生”“人事调动”以及“商业和经济”。这五种新闻子语类来源于考试的高频话题,并且有清晰的语义框架和明确的表达目的,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高语类分析的能力。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教学班和实验班分别进行了新闻听力测试(后测)。测试题型与大学英语四级的题型一致。随后,本研究统计了两组得分,计算了实验组与参照组在教学实验前后的得分差并进行了比较。实验数据见表2和表3。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后的成绩对比

表3 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后测成绩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表2数据显示:实验组的后测平均得分为58.2分,比前测提高了12.4%;对照组后测平均得分为55.6分,比前测提高了7.9%。通过教学实验,实验组的后测得分比对照组高了2.6分,增幅比值提高了4.5%。本研究进一步对两组前、后测平均成绩的增幅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3,数据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成绩增幅存在显著差异(sig=.003〈 .01)。这表明,实验组的成绩增幅明显大于对照组。由统计数据可见,经过一学期的口语教学实验,语类教学法对实验组的英语新闻听力水平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该教学法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新闻听力能力的提高。

另外,除了听力测试,本研究对学生进行了后期的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学生减少了对英语新闻听力的恐惧,90%的学生都能喜欢这种语类教学的模式;另外,学生对篇章语义成分的预测能力有所提高,在听力过程中他们能够预测下文即将出现的内容并提前做好准备,减少了因为对语篇结构的不熟悉而产生理解困难。

本研究将英语新闻听力教学与语类结构潜势理论相结合,引导学生分析新闻语篇的语境变量、确定语篇的语境配置、预测语篇的语义成分及其排列顺序。一学期的教学实践表明,语类结构潜势理论有助于学生了解语类结构及其认知模式和语言的使用策略,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符合特定语类惯例的新闻语篇。该理论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语类分析的能力,促进英语四级新闻听力以及其他日常新闻听力能力的提高。但语类结构潜势理论在新闻听力教学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仍存在不足之处:由于教学时数有限,课堂教学只能涉及五种结构明显、框架清晰的新闻子语类,而无法涉及更多的语类类别。因此,本研究要做好的是,把语类分析的理念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能够灵活地运用语类分析的方法,将其用于更多的语篇中。另外,由于本次实验所涉及的对象比较有限,结果还不适合大规模推广。但本研究对大学英语新闻听力教学的改革开启了一个新的视角,在今后的研究中将进一步深入。

[1]MORRISON B.Using news broadcasts for authentic listening comprehension[J].ELT Journal,1989(1):14-18.

[2]陈晓.大学英语新闻听力的教学策略[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6):79-83.

[3]HASAN R.Text in the systemic-functional model: Current Trends in Textlinguistics [C].Berlin: Walter de Gruyter,1977:228-246.

[4]方琰.浅谈语类[J].外国语,1998(1):17-21.

[5]方琰.Hasan的“语体结构潜势”理论及其对语篇分析的贡献[J].外语学刊,1995(1):33-39.

[6]HASSAN F, Francisco P D.A rhetorical analysis of a daily editorial: ‘another turn at recycling’[J].World Applied Sciences Journal,2012(4):487-495.

[7]KAZEEM K O.An exploration of the generic structures of problem statements in research article abstracts[J].Research o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4 (15):70-80.

[8]李红梅.体裁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5(1):60-63.

[9]蔡慧萍.过程-体裁英语写作教学法的构建与应用[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92-106.

[10]毛佳玳,蔡慧萍.基于语类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外语届,2016(3):89-96.

[11]张颖.美国英语广播新闻的语类结构潜势分析[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20(5):105-109.

猜你喜欢

潜势语篇语义
真实场景水下语义分割方法及数据集
贺兰山沿山地区强对流潜势预报方法研究
临涣选煤厂浮选效果评价与尾煤再选潜势分析
氨对甲苯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影响的实验研究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语言与语义
“适者生存”?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汉语依凭介词的语义范畴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