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韩中日“书·筑”展/首尔展
2017-02-08叶扬
叶扬
2016韩中日“书·筑”展/首尔展
叶扬
1 2016“书·筑”展/首尔展现场
2016年10月10日-11月9日,在首尔DDP东大门设计广场举办了2016韩中日“书·筑”展/首尔展。
“书·筑”展暨LOCUS设计论坛(LOCUS为拉丁文,意为place[场所],结合了local[当地的] 与location[地点]之意。),由日本建筑大师槙文彦与韩国坡州出版都市理事长李起雄发起,日本建筑师团纪彦、韩国建筑师李大俊与中国书籍设计家吕敬人为策展人和执行人。
“书是语言的建筑”,“建筑是空间的语言”。书籍和建筑,都对人类历史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与人类的生存方式密切相关。今天,数码技术的发展使“书籍”以及“建筑”本身的意义受到质疑。在此背景下,将这二者看似大相径庭的领域相结合,创造性地开拓书籍与建筑的潜在可能性,成为“书·筑”展的目标。
“书·筑”展于2012年在日本东京茑屋书店隔壁的艺术馆举办了首次活动,首尔展为第二届。此次在参加日本展的12组建筑师与书籍设计师组合外,中日韩三国各推荐13组建筑师与书籍设计师参展。《世界建筑》有幸协助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吕敬人教授邀请了参加首尔展的中国建筑师们。
最终,2016“书·筑”展/首尔展展出了44组中日韩建筑师与书籍设计者的书籍作品。
中国17组韩国14组建筑师书籍设计者建筑师书籍设计者关肇邺张锦秋何镜堂崔愷张永和王澍庄惟敏李振宇方晓风大舍(柳亦春×陈屹峰)都市实践(刘晓都×孟岩×王辉)张利李虎×黄文菁董功徐甜甜林君翰李涵×胡妍程晓喜金磊王绍强张广源马仕睿杨林青张维卢斌吕敬人(2012)赵清(2012)吴勇(2012)霍飞-章寿品小马哥(2012)克里斯蒂·朗格(Christiane Lange)左奎星金仁喆方喆麟李星观承孝相李大俊李殷永裵秉吉赵丙秀金宪金荣俊金承会张允圭闵铉畯尹在玟日本13组建筑师书籍设计者金亨珍孙慧仁郑然仲洪童元(2012)崔晩洙(2012)李汉峻×李汉澈郑镇烈李那美(2012)安智美(2012)金志宣权奇石×李姬贞金冞亭许允祯金圭焕槙文彦原广司妹岛和世竹山圣团纪彦藤本壮介坂本昭隈研吾古谷诚章远藤秀平竹口健太郎×山本麻子原田真宏×原田麻鱼石上纯也矢萩喜从郎大西隆介日高恵理香(2012)三木健(2012)秋田宽 (2012)原研哉(2012)--古谷萌藤脇慎吾---
2 展览手册(图片来源:2016“书·筑”展/首尔展秘书处)
此外,刘晓翔、马仕睿、戴胤、张晓栋、连杰、部凡、钟雨、小龙花、元滚滚、AHHA 工作室 (张译心 × 熊海卉)等11组中国书籍设计师受邀参展。
10月10日举办的“书·筑”展/首尔展开幕式与交流论坛,论坛上参加此次首尔展的各组参展人介绍了参展书籍作品的立意和内容。当日晚,最终评委会一致评选出金、银、铜奖共6枚,中国团队的小马哥与徐甜甜的《XX》 荣获金奖,吴勇和都市实践的《介入》和戴胤的《蒲公英》分别获得铜奖,吕敬人教授荣获特别贡献奖。□
3 左起为获奖作品《XX》《介入》《蒲公英》(1.3 图片来源:吕敬人)
4 2016“书·筑”展/首尔展发起人、策展人与获奖者合影(左起吕敬人、古谷诚章、李星观、李大俊、团纪彦、槙文彦、李起雄、小马哥、吴勇、戴胤,图片来源:2016“书·筑”展/首尔展秘书处)
以2016“书·筑”展/首尔展为契机,本刊11月16日对“书·筑”展中国策展人吕敬人进行了简短的采访。
WA:请您讲讲“书·筑”所传达的概念以及“书·筑”展的计划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吕敬人:建筑和平面设计都是人的需求,莫里斯(William Morris)说他最喜欢两样东西,一个是建筑,一个是书,人类居住的空间和精神文明发展存在的空间,两者之间谁也离不开,有着共同性,产生精神文明的容器与人类生存的容器,都需要我们人类去关爱,去敬重。这两者的创造者也都值得我们尊重。
日本建筑大师槙文彦,他首先考虑到能不能将建筑与书结合在一起,他的观念得到了李起雄老师的响应。他们一个是建筑家,一个是出版家,会合在一起讨论了关于书籍空间、建筑空间的问题。他们认为建筑界、设计界今天回过头来一而再、再而三强调西方主流意识,失去了我们东方人本身应该具有自信的一些文化积淀,是不是我们东方能够建立起自己的语言和语境。槙文彦提出,以东方人的语言、视点、角度为切入点。
于是便召集了中日韩三国的策展人,因为我是平面设计师,李起雄更了解我,所以让我担任了中方的代表。日本的建筑师团纪彦、韩国的建筑师李大俊都是槙文彦的学生,一个书籍设计师、两个建筑师,以这样的组合使书和建筑成为一个整体。
对“书·筑”展的讨论从2010年开始,当时的想法是3个国家,每个国家4个组,每一组一个建筑师、一个平面设计师,为展览以“空间”为主题创作作品,两个人要有对话,而书的内容无论是有关作品或是理论都可以。最初叫LOCUS设计论坛(LOCUS Design Forum),没有中文字,有一次我们三人在中国开会,我想到日语里有一个词叫“造本”,“造”是制造、构筑,“本”在日语里指书,“造本”指的是书的整体设计。所以,中文的“筑”和“书”在一起正好是一个“书·筑”的概念,我就在纸上写,能不能变成“书”“筑”两个字合为一词,他们一看觉得好,一拍即合,马上把这个名字定下来了。
而后,中日韩分别推进,当时我觉得自己与建筑界相隔太远,就找到《装饰》杂志主编方晓风老师,他也是建筑师,我请他帮我找找其他建筑师,希望他们最好观念比较新,我来请平面设计师。除了方老师和我年纪比较大,赵清、吴勇、小马哥都是设计界比较前卫、比较有观念的新锐设计师,方晓风邀请了都市实践、大舍、徐甜甜。我相信方老师选了当下年轻有为的建筑师,把名单报上去就开始组合、讨论。日本方面也很重视,几个“大腕”都参加了,除了与妹岛和世合作的是他们工作室的设计师外,其他平面设计方面的参展人也很厉害,如原研哉、三木健都是日本当下平面设计界的翘楚。团纪彦与秋田宽合作,但是秋田在展览前几个月不幸去世了。
5 2012“书·筑”展/东京展参展作品(第一行为中国参展作品:左起方晓风+吕敬人、都市实践+吴勇、大舍+赵清、徐甜甜+小马哥;第二行为日本参展作品,左起团纪彦+秋田宽、藤本壮介+原研哉、妹岛和世+日高恵理香、竹山圣+三木健;第三行为韩国参展作品,左起承孝相+洪童元、李大俊+崔晩洙、赵丙秀+李那美、金宪+安智美,图片来源:吕敬人)
2012年,展览正式举行,12本各个组合自己做的概念书,当时每组送了5册参展。同时每个建筑师和平面设计师拿出自己的作品来展出,我记得中国平面设计师每个人拿5本,建筑师带去了一些自己的书,大多是作品集,加在一起数量不少,当时觉得光这些还不够,所以组织了中日韩书籍设计招募展。杉浦康平老师是评委会的委员长,评出优秀奖。这次韩国展把那部分重新展出,但是比较局限,其中有几本中国的。
WA:建筑师与书籍设计师在参加日本“书·筑”展的活动中,合作的方式是怎样的?
吕敬人:这个过程都会有很多问题,方晓风老师跟我可能是最最顺利的,我们俩相互尊重,默契得很。但是其他组都会产生一些不同的想法。比如说徐甜甜和小马哥,小马哥强调的是我们俩是女性,书体现的是女性对空间、平面、视觉的体会和看法。她用建筑语言的结构来陈述这本书,甜甜建筑作品的信息量相对少了很多,但是她们很好,没有产生矛盾。都市实践的三位建筑师,意见多,不断地改,他们很认真,与他们合作的吴勇好说话,耐性还是比较好的。与大舍合作的赵清个性比较强,对自己的主张很坚持,最终的结果我想双方都是满意的。这次跨界合作证明交流沟通必然是设计重要的一部分。
WA:日本“书·筑”展的日本和韩国的参展作品您有哪些印象比较深?
吕敬人:印象最最深的可能是“不叫书”的书,就是原研哉(与藤本壮介合作)制作的水晶书,把500多页文字全部镭射刻在水晶里。坦白讲,这种技术和表现方式早就有了,不是他第一个发明的。但是从物质来讲,这个作品最具有建筑感——一个大的立体的建筑,文字居住在其中。当时我们提出异议:这个不是书。后来出版的时候请他重做,他就把照片拍出来印在书上,书做成中式的经折装,很精致,做得还挺好的。
印象比较深的韩国书,讲的是一位女性嫁入夫家以后种一棵树,树一直长大到她死,最后做成棺材板。这个主题挺有意思的,书的纸材和木头结合得也比较好,棺材尽管也是一个空间,但是它和生活、人生相关,妻子嫁到一个家里直到死去,这样的传统观念中国也一样有。
日本“书·筑”展完成后,确定下一次在韩国,到2016年举办韩国展,期间准备时间用了4年。我把日本展的成果拿回来以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觉得很有意思,同意出版成正式出版物书,我当然觉得很好,这些书不是挣钱的,书除了承载文字,也可表达新阅读概念和空间观念。过程中遇到了很大困难,中日韩语言沟通并不通畅。
WA:遇到了哪些困难?
吕敬人:想要把概念书做成正式出版物,就需要满足正式出版物的要求,封面上必须有出版社,封底要有条码,我们要求中、日、韩、英4种语言,有翻译问题,尤其是成本问题。需要让建筑师与平面建筑师都理解这些情况,为书的正式出版做出一些让步,而这又非常难。出版社的日文编辑,自费去了四五趟日本,我自己也为这批书去了韩国和日本好几次。
6.7 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2012“书·筑”展/东京展参展作品
同时,我需要和出版社反复沟通,比如,小马哥与徐甜甜合作的书里面没有文字,都是图形和结构。出版方不理解,说没有文字的书岂是书。经过解释沟通,书具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书不翻它是静止的物,一经翻阅以后产生了互动关系,过程也是一种内容。
经费也是很大的问题,光做样书就超过20万元。尽管如此,设计师、出版人、印制方磕磕碰碰,大家使出“洪荒”之力,最终还是很好地把12本书做出来了,日本和韩国方面都很惊讶,很感谢。
这次韩国展,我带了5套做好的12本书,前面陈列的是两套,木盒装,也是建筑概念,当时我的要求是严丝合缝,建筑的分割不能有浪费的空间,我们中国的4本绝对按照互相“躲”和“让”形成完整的空间,日本和韩国的都没有达到这个要求,中间有剩余一块空间,权当公共空间,也不无道理。每一个国家一函,要求4本书的表面平整,因每本书厚薄不一,底部要构筑高低不平阶梯,如同造房子一样。第三套供参观者翻阅,第四套放在每人的展台上,还有一套赠送给每个作者。
这次韩国“书·筑”展最终评奖恰恰授予了两本字很少的书,一个金奖,一个铜奖。11月,在国内,赵清与大舍合作的书以及小马哥与徐甜甜合作的书都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建工社很自豪。看来出版社还能出这样的书,观念在变,“书·筑”的概念是不要把书看成平面,也不纯粹视为传播的载体,它是可参与的阅读载体,也可以说未来书不仅仅是信息的吸纳,而是一种艺术空间,读者像走进一栋建筑进行体验互动。因此,这些书对出版界来说可提供前瞻性的思考。概念书能够正式出版了,和受众的接触面就多了,原来仅限于孤芳自赏自己玩玩的书,现在能够面向书店,面向大众。我们“书·筑”的概念就有了可行性和传播的价值。
8-11 2016“书·筑”展/首尔展现场
WA:这次参加韩国展的书中,中国建筑师的作品,您印象比较深的是哪几本?
吕敬人:一套4本装的书《小侦探》,是张永和老师和年轻设计师马仕睿做的笔记形态的书,形式语言与内容相得益彰。张利老师那本《玩儿过》,概念挺有意思,书表达得很简洁,陈述得很有意思。书好看,有想象。还有我比较喜欢的是《一点儿北京·大栅栏》,今天我们要提倡,不仅仅专注于建筑本身,而是关注建筑里面人的活动,这样建筑就有生命了。这几本印象比较深。以在判断一些事物的审美观念上基本上有共通的东西,又有不同,韩国是激烈的,日本是矜持的,中国可能比较浑沌。
WA:下届“书·筑”展/中国展将由您作为主要策展人,您目前设想会是一个怎样的主题?
吕敬人:我觉得还是围绕“空间”。空间的话题特别大,建筑师最会谈“空间”,但是空间是狭隘的想法,这是个壳,当人在里面游走的时候就不仅仅是空间了,成了时间+空间的思维关系,书也是一样,我们也说是六面体,平放在那儿是没有生命的,但是翻开以后就完全变了。书不是平面,书籍设计不是名词设计,而是动词设计。下次希望书籍设计师和建筑师一起谈空间与时间。
从3个国家的交流来说,书籍还是有语言方面的障碍,但是作为建筑来说,其实基本上只要看物化的实体就可以。所以我们的工作在于怎么能够把这个物化的实体和很精神的东西融合在一起,让大家都能诗意地享受它,诗意地居住,诗意地阅读、参与和互动。这其中的概念已经超越探讨空间的问题,是展示未来的传媒、未来的建筑可行性和可能性。尽管建筑宏大,书仅是方寸天地,但它同样拥有一个宇宙,这个也是有意思的。
因为都是东方文化,我们在追求这方面和西方还有点不一样,尽管有的东西比较现代,但是总得来说讲究的是“含蓄”,我们的作品温文尔雅,很内敛,它和西方张扬的东西还不是太一样。3个国家的共性是东方思维,共有汉字的历史,我们对汉字的理解有独到的表达,具有丰富的内涵。同时我们的生活习惯也是相通的——吃米饭,用筷子;所
WA:确实不太一样。
吕敬人:各不相同,还是挺有意思的。
这些年来中国在进步,最近20年不管建筑界也好,我们的书籍设计也好,观念改变了,人才出来了,有很多优秀的建筑师、设计师都能够开始意识到对于人类需求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再创造,是大家的需求。我们书籍设计行业过去基本上也就是所谓的“画封皮”,现在谁不会做啊,从电脑中拿张图弄上字,空白多一点儿,“空灵”一点儿,“高雅”一点儿,“书卷气”一点儿,成了。今天我们书籍设计的台阶可能要往前跨一步,对自己的要求要提升一个台阶,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导演,当成信息的建筑师。书籍设计根据文本重新去构架信息的传达模式、书籍的语言传达、形态传达,也包括书籍的叙事传达。设计要讲好故事,让读者赢得诗意的阅读享受。我们不是替代文本的作者,而是为文本增添阅读的价值,好的视觉传达可以成为文本的第二作者。
12 “书·筑”展发起人槙文彦在论坛上致辞(图片来源:2016“书·筑”展/首尔展秘书处)
“书·筑”的交流是个开始,未来中国在这两个领域可能会有更多的互动,这次韩国站也可以看到很多建筑师对做书很有兴趣。张永和是最典型的,他的书特别有意思,只要有文化的人都会对书有情感。不是说我是出版人、设计师才可以做书,谁都可以做,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画下来,拍下来,注入逻辑关系和视觉美学,都可以做书,用书这个载体太方便,太亲切,太诗意了。建筑师们都从事文化工作,对书有感觉。
作为平面设计师需要一个跨度,这是对我们的要求,因为我们是画画出身,是搞平面的,在电脑上做书,进入到做书的过程,都要涉及空间、时间、材质等诸多要素,关系到书籍设计的整体观念,这就是“书·筑”的观念,书的建筑,意义是非凡的。所以“书·筑”展在国内举办时,这个话题要好好讨论。
总得来说,“书·筑”两个字,我觉得挺有意思,有了三国的合作,有了互相的探讨,有了建筑师和平面设计师不同思维而又产生共识的过程,未来对建筑、平面书籍设计,其实注入了新的一种概念。目前,在中国还没有很强调“书·筑”的概念,但是我在各个学校演讲都是会以此为话题,把建筑和书籍的概念更多地传播给我们的设计师们,摆脱平面的线性思维,要进入到空间、时间当中,将互动的设计观念投入到平面设计当中,未来的书就像建筑一样,能够得到更加多彩、多元、多功能的展现。
WA:您觉得未来书籍和书籍设计的发展方向会是怎样?
吕敬人:今天,有人在质疑书的生命——书未来会不会消失的问题。其实这个根本不用讨论,读的语境改变了,文化贫瘠的过去,人们对白纸黑字已经满足得不得了了,买不到的书甚至还要抄下来传阅,今天书多了人们开始品书了,品书就不仅仅是看白纸黑字,追求的也不仅仅是吸纳知识,书可能是多方位的享用,比如,结构、秩序、空间、节奏,当然还有互动。小马哥的书就是互动,平放着也许一点儿意义没有,折开以后产生了动态和空间的微妙变化,甚至是感动。所以,未来书会更多元,和建筑概念越来越接近,成为一个可以进行穿越的空间,可以品味的实践。
未来会是有几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可能是大众化,普通的教材、词典、杂志、报纸、小说,越来越电子化。但是对于一些大众的书来说他们可能也不满足仅仅是这一类了。
第二是分众,喜欢在纸面上进行阅读,不能单纯地进行纸面阅读,而是在某个环境、气氛当中阅读,书房、卧室、咖啡厅、草地,树阴下、微风习习……读书成为一道人文风景。此时,书的存在就有意义了,纸张的触摸感、漂移感,聆听纸张的翻阅声,书的气息、结构等等,再加上图像、文字会越来越讲究时空,“设计”在这里是个动词了。
最后就是小众,未来会形成作为特殊收藏品的一类读物。收藏家会针对某一个选题,古籍的、建筑类的,开始收藏了。现在已经有人在收集“世界最美的书”“中国最美的书”,未来会有人收集“书·筑”的书。我相信未来“书·筑”会成为时髦的词,它会带有艺术把玩和艺术收藏价值。
大众的、分众的、小众的这3个层次会各行其道,并行不悖。
现在还有“自出版”,纪念友人、赠送太太或者给父母写一篇文,做一本小书作为一个赠品,不是很好嘛。还有些变成了一种文化产品,日记本、日历都做成书,里面有信息、图像、艺术性,有互动参与感,留点儿空间书写一些文字。未来书的形态会越来越多。
在这么疯狂的电子载体的盛行之下,我做书的活没有减,做不过来,为什么呢?说明还有人期待、喜欢、爱慕书籍。现在是好的时代,要感谢电子载体,让我们做书的人能静下心来很好地琢磨去做一本有价值的书,值得收藏的书,能够传世的书,爱不释手的书。
未来,要思考“书·筑”这个话题如何延展,书与建筑之间的观念是穿透的,不再是“搞建筑的”“做书的”这样孤立的概念,穿透以后有利于我们双方领域文化性、参与性的发展。□
13 LOCUS设计论坛现场(摄影:吕敬人)
14 2016“书·筑”展/首尔展参展中国团队合影(摄影:陈鹤)
15.16 关肇邺+程晓喜参展作品
17.18 张锦秋+金磊参展作品
19.20 何镜堂+王绍强参展作品
建筑师:关肇邺
书籍设计者:程晓喜
作品:《清华大学图书馆四期》
与书籍最密切相关的建筑莫过于图书馆了。建筑师关肇邺先生与清华大学图书馆有着不解之缘,他提交本次“书·筑”展的图书即是以展示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筑最新一期设计为核心的。
清华大学图书馆老馆系分别由美国建筑师墨菲、我国著名建筑师杨廷宝在1919年及1931年两次建成,相隔12年,但形式相似,浑然一体。1982年,关肇邺负担起图书馆三期扩建的设计任务,成功地体现了其“尊重历史,尊重环境,尊重先人的创作”的核心理念。在2007年,关肇邺又受命在三期馆舍之北再设计扩建一处新馆,称为图书馆北楼。此处地段受校内东西主要干道的限制,且路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楼高度、广度都有设限。关肇邺在此打破了在清华老区不设地下室的惯例,设计了二层地下室和一处下沉式庭院,解决了这一难题,其空间不显拥挤局促,而是活泼富有变化。在建筑形式上,北楼与原有三期建筑在尺度、色彩上保持一致,而立面处理上又保持了更新一步的时代特色。北楼已于2016年4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本书即是对北楼的集中展示,除传统的文字、图片介绍外,书中以20余组镂雕的剖面组合而成的建筑压缩模型给人直观的建筑空间体验。
建筑师:张锦秋
书籍设计者:金磊
作品:《长安意匠——张锦秋建筑作品集》
《长安意匠——张锦秋建筑作品集(七卷本)》丛书(简称《长安意匠》)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代表性作品的著作大系。她根植于千年古都汉唐长安近60载的建筑创作探索,其成果表现在有理论指导的一系列作品中,从而形成了现代建筑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设计特色。“和谐建筑”观是张院士建筑集成思想的重要部分,她践行“和谐建筑”遵循3个方面:(1)建筑自身的和谐;(2)建筑与城市的和谐;(3)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长安意匠》丛书不仅让业界领略她在思想性上把握建筑的要义与力量,更可品读到她在创作上立足中国审美的世界视角。该丛书用典型作品与思想解读出“地域建筑的现代化,现代建筑的地域化”的哲理。《长安意匠》丛书历经8载,靠恢弘的建筑作品、严谨耐读的文化著述、精美优质的建筑摄影及恰当准确的编辑与装帧质量,成为迄今在中国建筑出版界,为一位建筑大师编就的最全面、最具学习指导性的书系。
建筑师:何镜堂
书籍设计者:王绍强
作品:《殇·和》
建筑材料是唤醒历史记忆的载体之一,于是我们选用质感粗糙的建筑材料作为封面制作的材料,设计有凹凸感的雕刻封面内容,力求在视觉与触感上初步传达本书“殇·和”的主题,烘托纪念性建筑的场所氛围。
进入内容部分,我们根据“起、承、转、合”的空间叙事序列划分四大部分,通过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开本大小和不同的版式设计风格等作为区分,层层推进纪念馆展览内容的阐述和场所精神的起伏变化。
颜色的运用随着两个纪念馆空间序列的下沉、上升、开合、收放节奏和参观者由凝重逐渐走向舒缓、理性的情绪而变化,色彩感知与展览内容共同完成了对纪念性场所的内涵和意义的阐述。书籍的结构设计结合4部分的内容,以不同的开本大小营造出层层递进的形式感。书内的版式设计风格也依据4个部分的感官塑造,营造出变化的体验与感受。
最后在装桢上,以书脊为承轴的360°空间完整动人地伫立在读者面前,开本的变化形成外围的弧度变化,给人耳目一新的空间阅读感受。
至此,借助设计的语言形成书籍的互动空间,我们尽可能地使此次纪念性建筑的场所精神得到了最终可见可感的传达。
建筑师:崔愷
书籍设计者:张广源
作品:《本土设计》
2009年,崔愷编著的《本土设计》一书出版,崔愷在书中提出了建筑创作的“本土设计”理论,并结合其主持设计的19项工程实例及论述文章,对本土设计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
2016年编辑出版的《本土设计Ⅱ》表现了其近年来对本土设计理论的进一步思考。通过摘取近年来崔愷在多方交流中所做演讲、研讨、对话及所著文章的内容,体现了对本土设计理论的不断补充和完善;并以其主持创作的25项工程实例的介绍和解析,表现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设计与自然、历史、地域文化、城市生活等方面的有机结合。所述项目不雷同、不浮夸,充分尊重所在场地和地方文化,并注重其使用功能的人性化,使建筑的空间和精神真正扎根于本土。
本土设计理论认为建筑设计需要的是一种本土文化的自觉,反对在全球化旗号下导致的文化特色的缺失和民族精神的衰落。提倡回归理性的思考,反对形式主义,提倡建筑创作应承担起对人居环境的长久责任,反对唯利是图的商业主义。主张立足本土文化的创新,反对保守倒退,并积极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面向未来。他指出建筑创作追求的是保持和延续不同地域环境的建筑特色,反对千篇一律的模仿及平庸。
21.22 崔愷+张广源参展作品
23.24 王澍+杨林青参展作品
25.26 张永和+马仕睿参展作品
书籍设计采用学术类图书常用的平实排版策略,与建筑体现的朴素简约风格相协调。两册书中经过精心选择的500多幅实景照片表现出建成后的状态,并与题图、插图一同诠释设计意图的实现。正文采用具有再生环保特性的超感纸印刷,封面采用有建筑材料质地的特种纸进行装帧,并以设计常用的硫酸纸印制创作过程中的手绘草图。
建筑师:王澍
书籍设计者:杨林青
作品:《造房子》
这是获得2012年建筑界最高奖普利兹克奖后,建筑大师王澍的首部文集。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建筑之书,更是王澍数十年来对于中国传统和东方美学的探寻。
对王澍而言,每一组建筑,都是他内心一个世界的呈现。造房子,就是造一个小世界。
深厚的传统文化学养和多年的亲手建造经验,赋予作品的不仅仅是结构,而自己想在这本书里谈论的,更不只是建筑。
书中有王澍个人成长的轨迹,建筑作品的历程,更有他以建筑发问世界的思索。这本书关乎建筑本身,也是提供了一条进入中国哲学的隐秘小径。在一篇篇文字里,王澍深入剖析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宋代山水画的意境里找寻当代建筑之路,于明清园林的哲思中探求传统文化之美。他谈论传统人文情怀和园林的审美情趣;他反思现代城市建造的危机;他追问自己什么是好的建筑,又如何做出重返传统的当代建筑;他构建出独特的关于东方美学的审美体系,也给出传统文化进入当代的路径。
本书由中国知名设计师杨林青设计。国际著名建筑大师与中国书籍设计的耕耘者,共同秉持美学追求的两位跨界合作,以书籍之美传递建筑神韵。
知名摄影师曾翰对焦王澍建筑作品,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曲折回廊,宁波美术馆的入口,杭州中山路南宋御街的骑楼与小博物馆,宁波博物馆的瓦爿墙……多幅摄影展示建筑之美,更有大拉页,全场景式地展示建筑与山水、与世界的对话和关联。
建筑师:张永和
书籍设计者:马仕睿
作品:《小侦探》
《小侦探》不属于任何既定的图书类型;它分为绘本、文本、翻本和彩本4册,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方面讲述了一个自认为是侦探的孩子的故事,因此也可以说是多种图书形式的集成。通过小侦探这个虚拟的人物,作者广泛地带入了他个人的兴趣,从文学、美术到电影、服装,当然还有建筑,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位建筑师。也可以说作者正是试图通过对小侦探的想象来寻找自我。书籍的设计一方面向旧时代的装订装帧致敬,另一方面又含蓄地调侃了传统,和书中表达的对文化的态度高度一致。
建筑师:庄惟敏
书籍设计者:张维
作品:《雪域宗山》
青海玉树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在4200m以上,境内著名的尕朵觉悟神山为藏区四大名山之宗。玉树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三江之源”美称。玉树人口97%为藏族,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玉树州行政中心建设是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十大重点工程之一,也是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十大重点项目中规模最大的单体建筑。玉树州行政中心的设计有两个特质,一是藏文化传统中的宗山意象,要彰显一种权力的象征。二是通过藏式院落表达的当代行政建筑在内涵上的亲民。“权力象征”与“亲民内涵”在形式表达上是有矛盾的,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就是我们设计的要点,也是这个设计的起点。
27.28 庄惟敏+张维参展作品
29.30 李振宇+卢斌参展作品
31.32 董功+章寿品参展作品
33.34 李虎×黄文菁参展作品
本书全面地介绍了玉树州行政中心建设的全过程,以时间序列展开,涉及藏文化和历史、藏区行政建筑历史沿革、藏区建筑院落特点等背景及分析。论述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对当代行政建筑特质、青藏高原地域特征、和结古镇规划场址特点的思考,对一些关键性设计决策的变化和实施做了详细表述,有助于读者了解建筑设计决策的背景和建筑方案的生成机理。本书还将相关案例和最新发展作为知识链接部分予以补充,逻辑性强,层次清晰。本书中还特别收入设计过程中的工作照片、工作模型等,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本书是对我国青藏高原地域性建筑研究的补充和实证。其目的是向建筑师、建筑学高校师生和有关部门介绍一个完整的藏区建筑工程设计全过程,特别是建筑师在青海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和高海拔严寒的“人类生命禁区”背景下,对于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的思考。同时也有助于建筑师和高校师生在青藏高原设计实践提供一个可供分析和讨论的案例。
建筑师:李振宇
书籍设计者:卢斌
作品:《空中读城》
《空中读城》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振宇的一本城市摄影图集,全书共收录55座城市,以五大洲划分章节,共计345张精选照片。15年来,作者往来于世界各地,用普通单反相机在普通民航飞机起飞和降落的瞬间俯拍城市。然而作者的学术背景又使得这一行为变得不普通,本书详细记述了作者的“空中读城”之道。
影响一个城市的因素很多,认识一个城市的方式,同样也很多。从空中俯瞰城市,特别是在民航飞机上俯瞰,是李振宇教授认识城市的方式之一。过去的造城者,经常依靠想象中的空中视点来构筑城市;今天的城市研究者,则更多地把眼光投向地面,关注人的活动和生活。在这本小书里,我们暂时回到空中,单纯地认识那些大尺度下城市的空间和形式元素。城市虽然给人很多的景象,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城市,在人们的脑海中,尤其在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的脑海中,总会有一个中观或者宏观的大图景。它是依托空间环境元素组成的,它是由每个体验者根据自己亲历的生活体验,根据各种不同的资讯片段——地图、照片、视频、导航软件——在头脑中加工拼接而成。这个大图景的基础,是一个大尺度的城市空间。正如我们随飞机升到空中,俯瞰一个城市的时候,又恰似回到了几百年前建筑师向君王描绘城市图景的那个视角。对人们而言,能够从空中俯瞰城市的机会越来越多,而对世界的认知需求也发生着变化。《空中读城》也许可以开启一个新的感观视角,带来不一样的感动。
建筑师:董功
书籍设计者:章寿品
作品:《156’43” 》与《593159’60”》
建筑和书的关联性,在建筑师董功和设计师章寿品的3次对谈中,被剥离了表象而缓缓呈现出来。它起始于双方对各自领域的阐述,但这两个领域却共同拥有的某些特质,包括材质和光线、空间和内容的编辑方式、时间性、场的能量,以及这后面的氛围、体验、情感等隐性的观感,在这种互有往来的思辨对话中,被一层层地激发。由于它的启发性出乎于意料,于是它便被决定以一种纯粹的文字叙述方式,作为一册书呈现。
而后,“三联海边图书馆”这个由书作为起因,并最终具体化为某一种阅读体验的房子,被作为“建筑”存在的代表,成为第二册书的内容。而“书”则作为承载了“建筑”的本体,来彰显它自身的意义。“书”的内容编辑将呈现一种平行于“建筑”的关系,体现它们之间那种隐隐约约的关联和间隙。
作为他们之间这种平等的关系的体现,建筑本身的展示将不会如同一个方案介绍,让书仅仅去为内容服务。它不会浓墨重彩面面俱到,而会是一种写意的描绘。配合着纸的质感和光的营造,最终它会带有一种转换后的鲜明的气质,和一种会把你带入特定的时空场地的氛围。
建筑师:李虎×黄文菁
作品:《海边的对话》
在中国北部渤海湾一片安静的沙滩上,OPEN设计了两个艺术空间:一个在岸边,如同藏于沙丘下的神秘洞穴;一个在海里,如同露出海面上的黑色礁石。两者之间,一条长长的栈道连接沙滩与大海、艺术与人。两座建筑在海边进行着无声而诗意的交流。
沙丘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累积和风沙推移而自然形成,并被原生的低矮灌木深扎的根系固化下来。“洞穴”,受启发于孩童挖沙的游戏,从沙丘内部挖掘,形成这个艺术空间。“挖掘”创造出形态各异又互相连接的一系列“洞穴”——人类最原始的居住形态和最早的艺术创作场所。
“礁石”的几何形态由两条线构成,一条垂直于海岸,一条垂直于正北,两线夹角15°。艺术空间的立面与平面形状一致。几何与秩序, 沉静与坚决的力量。这是一个面向大海的展览空间,同时拥有一个闭关创作的艺术家工作室。连接“礁石”与海岸的栈道,是一条朝圣艺术之路。这条栈道只有在一定的时间和适合的潮汐下,才能显露出来,如同自我发现的历程,有时可望而不可即。
35.36 林君翰×约书亚·伯尔乔夫+克里斯蒂·朗格参展作品
37.38 张利+霍飞参展作品
39.40 李涵×胡妍+左奎星参展作品 (39 摄影:李涵)
书籍的设计将两个空间的对话在纸上进行重新建构,从而形成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双重对话。从根本上说,这是关于艺术、自然与人的关系。在这本特殊的书中,沙丘艺术空间与海上艺术空间被分置于左右两侧,从中间同时向外打开翻阅。
翻阅的过程也是阅读空间的过程,书页沙沙作响,好像能够一面倾听沙与海的诉说,一面在书与建筑的间隙里游走。阅读过程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当左右两侧的对页不同步时,也就形成了一种偶然性的交织,如同一组纸上的交响乐。
无论是从这两本合二为一的书中,还是从沙丘与海上艺术空间两个建筑中,我们都希望去探索人的精神空间与物质空间的潜在联系。书是精神的载体,建筑是空间的容器,两者对话产生的力量,也是如大海一般深广沉默的力量。
建筑师:林君翰×约书亚·伯尔乔夫
书籍设计者:克里斯蒂·朗格
作品:Homecoming
《回家》(Homecoming)由约书亚·伯尔乔夫、克里斯蒂·朗格与林君翰合作,呈现了新生代建筑师运用独特设计和工作方式的设计作品,他们正在通过这种方式去抵抗中国建筑当前呈现饱和的趋势。
中国的经济转型使得标志性建筑与大量的普通建筑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进行着建设。因此,大片的乡村肌理被抹去。城市化使原本的农业社会发生了剧烈转变,人们挣钱的方式、生活的地方、社交的途径、人与土地之间本来单纯的关系都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
《回家》表现了今天中国农村发展的问题,以及作为建筑师在这样的背景下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它质疑中国社会对于“乡村”和“城市”的定义,提出更严峻的建筑身份认同问题。这本书探讨乡村及其在中国政治历史中所具有的内在意义——这意味着更深远的当代建筑讨论。
《回家》汇集了具有不同背景和经历的历史学家、建筑师、理论家、策展人、作家。他们提供了用以讨论乡村在中国未来的作用的观点、阐述、实例和原型。
建筑师:张利
书籍设计者:霍飞
作品:《玩儿过》
传统的街区游戏是自然传承下来的。它们目睹了上百年的社会与城市变革,伴随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经久不衰。然而,它们现在在全球化时代却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不停地被国际标准的体育游戏和摄人心魄的电子游戏所边缘化。失去这些传统街游的后果是不可想像的。它们是被历史验证过的成功发明,它们是传统智慧的承载者。
传统街游将我们与生俱备的快乐取向发挥到极致,把充满好奇的世界模型植入到我们的头脑中;实现了终极的资源有效性,它们总是在最小的空间与最少的物质基础上产出最大的快乐;促进社区人群的融合,而且是以最令人快活的方式实现这种融合。通过游戏,被孩子们分享着的快乐能在他们各自的家庭之间产生一种紧密的纽带,强化社区与邻里的归属感。有时成年人会加入孩子们的游戏,此时街游的社区效应是最大化的,而此时的街游场所也事实上成为了最好的社区公共空间。
我们无法克制我们对传统街游的好奇。事实上,我们在中国不同城市的社区中工作得越多,也就越对街游作为社区空间的凝聚力深信不疑。本书只是我们对此课题的一些初期研习成果的汇集。我们今后会继续对这一课题的关注。
建筑师:李涵×胡妍
书籍设计者:左奎星
作品:《一点儿北京·大栅栏》
2015年9月出版的《一点儿北京·大栅栏》是作者李涵和胡妍继荣膺2013年“中国最美的书”《一点儿北京》(《三里屯》《七九八》《南锣鼓巷》)之后完成的最新城市绘本,也是由李涵和胡妍创立的绘造社与大栅栏更新计划合作策划的城市研究项目。
《一点儿北京·大栅栏》一书延续了绘造社对建筑图画潜力的探索。由3D建筑模型转换而成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轴测图,配以严谨的线条和平涂的色块,构成了具有机械美感、充满丰富细节的精致画面,并加上简单朴素的叙事语言,将10个采访故事以图纸漫画(Graphic Novel)的形式展现出来。除此之外,本书还包括了描绘大栅栏地区整体风貌的《大栅栏》全景轴测图。基于建筑立面生成,《大栅栏》将胡同和建筑的关系通过异于常规的视角加以诠释,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
借助于这些故事和图画,本书展现了人、建筑和城市的关系,不仅仅是空间上的和功能上的,也是时间上的和情感上的。这个建筑学宿命的题旨,被图解为一种耐心、细腻、专注的“观看”。□
2016 Korea-China-Japan LoCus Design Forum seoul [Book-Architecture] Exhibition
YE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