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血管减压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的可行性研究

2017-02-08王亚楠

护理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颅压床头微血管

常 青,王亚楠

微血管减压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的可行性研究

常 青,王亚楠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病人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可行性。[方法]将16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病人术后48 h在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的情况下由护士陪同下采取渐进式下床活动方式,对照组按照常规在术后72 h后开始下床活动方式。其他治疗及护理方法相同。比较两组术后低颅压发生率、舒适度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术后住院时间、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颅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血管减压术后病人可以在术后48 h采取渐进式下床活动方式,能增加病人舒适度,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微血管减压术;早期活动;可行性;低颅压综合征

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是功能神经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是神经外科领域近年来新开展的一种手术方式,在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低颅压综合征为微血管减压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2],颅内低压最突出的症状是头痛[3],普遍观点认为避免病人过早下床活动能有效减少低颅压症状的发生[4-6]。影响微血管减压术后病人早期下床的因素是术后出现低颅压,低颅压症状一般于术后清醒后出现,并且一般发生于术后24 h内[7]。究竟病人术后多长时间可以下床活动,各家观点不一,且缺乏相关临床依据。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ast tracksurgery,FTS)是指在外科领域采用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可行有效的围术期优化措施,以减少手术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及并发症,加速术后康复[8]。随着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被逐渐广泛应用,微血管减压术后病人卧床时间延长带来的临床问题逐渐被重视。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5年4月—2015年11月在我科住院行微血管减压手术的病人160例。纳入标准:①年龄30岁~60岁;②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为15分;③无糖尿病;④四肢活动正常,家属积极配合。排除标准:①低颅压表现明显的病人;②有意识障碍;③糖尿病病人;④病人或者家属对本项研究存有异议,不愿参与。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病人年龄、性别、手术部位、麻醉时间、手术操作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所有病人手术时长均在2 h左右,术后全身麻醉复苏后,脱机拔管,返回普通病房。予禁食、心电监护、吸氧、雾化吸入、抑酸补液、营养神经等治疗。术前均进行术前宣教,讲清术后早期下床的好处,取得病人以及家属的积极响应并配合。术后鼓励病人多饮水,通过液体补充,尽快恢复正常颅内压。可以先饮用咸汤水,并且让病人卧床时吹小气球,通过吹气训练,增加颅内压。对照组按照护理常规,术后平卧72 h,72 h后在无不适的情况下逐渐开始下床活动。观察组术后48 h在无明显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低颅压表现的情况下,在护理人员的陪护下采取渐进式下床活动方式。①术后6 h垫软枕,观察病人有无低颅压反应;②在无不适的情况下,术后24 h将床头抬高15°,时间为4 h;③在无不适的情况下继续将床头抬高至30°,时间4 h;④在无不适的情况下继续将床头抬高至45°,时间为1 h;⑤病人适应后将床头放回15°,保证病人休息;⑥术后48 h从床头抬高至15°开始时间1 h,无不适提高30° 1 h,无不适,抬高床头45° 1 h,以此类推直至病人坐起;坐起后1 h如无不适将双下肢下垂至床边30 min;⑦下床前反复将床头缓慢抬高放下,观察病人有无不适。适应后在护理人员搀扶下站立并缓慢行走。以上步骤中每步均需评估病人有无颅内压降低表现,如出现不适,放平床头,待无不适后再从上一级做起。

1.3 评价指标 ①低颅压症状发生率: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低颅压表现,有计1分,无计0分,计算两组总分。②舒适度评定:采用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法,在标尺两端标有0~10的数字,1分~4分为轻微不适,5分~7分为中度不适,8分~10分为重度不适(无法忍受)。③计算两组住院时间。

2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3 讨论

快速康复理念在外科引入10多年来,其实质是利用现有手段将围术期各种常规措施加以改良并重新进行优化、组合,但在神经外科仍未广泛推广[9]。而对于健康正常年轻人长期卧床的研究显示:几乎所有的器官功能都会受损伤[10-11],即使偶尔短暂的卧床也可能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12]。Allen等[13]检索结果显示卧床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有副作用;与压疮、静脉血栓栓塞症、肺炎、尿路感染、尿失禁等相关[14]。随着医学和经济的发展,现代护理更加人性化及独立化,病人对快速优质的医疗需求与日俱增,为病人提供最合适的、最优质的服务,最大的益处和最小的损伤是当今外科护理发展的方向,而探寻快速的术后康复方法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大势所趋。微血管减压术后病人是否可以早期下床除了与手术有关,还与术后护理密不可分,及时纠正病人低颅压症状,减少病人的不适反应,及早调试好生理和心理状态来适应颅内压的改变是微血管减压术后病人能否早期下床的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术后住院时间、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颅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微血管减压病人术后在护理干预下可以从48 h开始下床活动,且不会导致病人低颅压发生率升高,还可增加病人的舒适度,减少病人术后住院时间,提高科室和医院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降低医疗成本,达到社会、病人双赢的效果。

[1] 王薇,边国伶,程江婷.术前疼痛宣教对神经外科显微血管减压术后病人头痛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3):26-27.

[2] 舒航,李昭杰,林志俊,等.耳后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73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1(17):870.

[3] 李润英,许海超.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213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杂志,2011(17):4230-4231.

[4] 吴惠娟,任兴珍,陈芳卿,等.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病人的围术期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6):100-101.

[5] 张祥,庞其军,尹港峰,等.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微血管减压术后并发症分析[J].河北医药,2010,39(18):2348.

[6] 肖丽娟.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术前术后护理[J].医药前沿杂志,2014(7):144.

[7] 关素平.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5):363-364.

[8] 方红霞,陆皓,梁晓燕,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人工膝关节置换功能恢复的影响[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4,36(5):577-579.

[9] 姜洪池,孙备,王刚.快速康复外科的新理念值得重视[J].中华外科杂志,2007,45(5):9.

[10] Bortz WM.Disuse and aging[J].JAMA,1982,248:1203-1208.

[11] Harper CM,Lyles YM.Physiology and complications of bed rest[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1988,36:1047-1054.

[12] Pendergast DR,Fisher NM.Cardiovascular,neuromuscular,and metabolic alterations with age leading to frailty[J].J Gerontology,1993,48(speclss):61-67.

[13] Allen C,Glasziou P.Bed rest:a potentially harmful treatment needing more careful evaluation[J].Lancet,1999,354(9186):1229-1233.

[14] Creditor MC.Hazards of hospitalization of the elderly[J].Ann Intern Med,1993,118:219-223.

(本文编辑苏琳)

Study on feasibility of early ambulation of patients after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Chang Qing,Wang Ya’nan

(Nanjing Drum Tower Hospital,Jiangsu 210000 China)

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编号:ZSB302。

常青,主管护师,本科,单位:210000,南京鼓楼医院;王亚楠单位:210000,南京鼓楼医院。

R473.6

B

10.3969/j.issn.1009-6493.2017.03.038

1009-6493(2017)03-0374-03

2016-02-17;

2016-12-28)

引用信息 常青,王亚楠.微血管减压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的可行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7,31(3):374-376.

猜你喜欢

颅压床头微血管
基于物联网的无线电子纸床头卡系统的建设
床头挂香囊,安神又助眠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瞧,床头有颗星
记性越来越差就是老年痴呆吗
脑积水这种失智可治疗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IMP3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R-126、EGFL7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