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立志教育的重要性及措施
2017-02-08裴毅
裴 毅
高中学生立志教育的重要性及措施
裴 毅
我国立志教育由来已久,从古自今非常重视人的志向问题。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特别是在经济社会的转型期,社会各种思想对高中生的冲击不可小觑,而高中生又处于思想的转型期,很容易受到外来不良思想的诱惑。因而对高中学生的立志教育更不能放松。本文在此对高中生立志教育的重要性和措施进行了初探。
立志 重要性 措施
我国的立志教育由来已久,名言警句比比皆是,典型事例层出不穷。北宋哲学家张载曾说:“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作了两幅对联:“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用对联表达了自己的远大志向。这是他爱国情感的抒发,也是他性情人格的写照。正因他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历史的见证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志不强者智不达”。
1.立志教育的背景和内涵
1.1 背景简介。进入新的时期,立志教育被赋予新的内涵,并使其具有典型的涵义。特别是在高中教育改革的今天,研究立志教育对培养高中生的思想品德、人格魅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中生立志教育面临着主体意识增强、价值观多元化等方面的冲击与影响,出现了一些功利思想与落后思想,集体主义价值取向退位、个体利益优先等不良倾向。所以,我们必须加强立志教育,科学引导高中生树立与社会主义先进理念相一致的个人志向,为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人才作出应有贡献。
1.2 内涵简介。立志教育,就是通过对高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以理想、志向、人生目标、成才道路和条件等为内容的人生价值观教育。当前,加强对高中生立志教育的研究、理清新形势下的问题化解思路,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在人们普遍的观念中,说起立志教育,就认为要吃苦才行,甚至以“卧薪尝胆”、“头悬梁锥刺股”作为楷模,其实这是一种以偏概全式的误解。不可否认,在极端艰苦的环境,立志教育能够使人改变现状。把人生的终极目标划分成若干小目标,然后逐一落实到平日一点一滴的生活和学习当中。
2.立志教育的重要性
2.1 远大的志向犹如一盏指路明灯,指引人们前进。立志是人融入社会、成就事业、走向成功的起点。志向是人克服困难、勇于向上的动力和支撑。如果不立定志向,则天下没有能够成功的事情,世间虽有百工技艺,但任何一件技艺的掌握,其根本源于对掌握技艺的追求与决心。
2.2 远大的志向激人奋进,给平凡的人生注入活力,使人在艰难困苦中寻求真实的自我,带来自己梦寐以求的现实。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卧龙先生诸葛亮,并在诸葛亮的帮助之下建立了蜀汉。如果刘备没有立下大志,以其皇室之后的身份,能够一再拜访当时处于“布衣”状态下的诸葛亮吗?他能三分天下吗?答案肯定是不能的。
3.高中生立志的措施
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少年末期和青年初期,是立志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年段。初上高中,不免朦胧;进入高二,梦想丛生;及至高三,学习压力大,思想变化多。因此,学生在校三年的立志教育也进入“攻坚”阶段,更应该抓紧抓好。立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明白了不等于做到了,所以我们还必须要知道怎样做到立志。
3.1 为学必须先立志,给他们讲清立志的重要性。中国古往今来的教育学家们,都提倡为学立志为先的。孔子认为“立志”是重要的起点,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少年有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才立,可见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
3.2 立志之后必须持之以恒,作为一个人终生努力的方向。哥德巴赫猜想一直被视作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两百多年来,有不少科学家试图征服它,并因此耗费了巨大的精力,都没有成功。陈景润上中学时,数学老师把它作为一则趣闻,告诉大家,陈景润听后,暗暗立志摘取这一明珠,他把它当作自己的事业。他拼命地积累知识,奋力地演算难题,草稿纸整麻袋整麻袋地装。最后终于用自己的智慧和意志的合力,移动数学群山,摘取了数学王冠上的明珠,发明了“陈氏定理”。
有坚定志向、崇高目标的人在具体行为上会有明显与众不同之处,在日常学习中也会有明确学习动力,自然会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对于高中学生来说,立志是引导他们成才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志存高远对一个人成就一番事业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只有心怀宽广,志向远大,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面对生活的挫折困苦时才能坚强。立志是成功的开始,认准正确目标并能为之付出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够超越自己。琼·菲特说:“信心和理想乃是我们追求幸福和进步的最强大推动力。”古语有云——有志者,事竟成!
[1]周蕾.新生入学立志教育的必要性及措施探究.[J]《学理论》2015-27
[2]江文华,郝喜明.立志教育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2(12):149-151
(作者单位:重庆市铜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