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混沌之死”论庄子的“混沌”哲学
2017-02-08刘欢
刘 欢
从“混沌之死”论庄子的“混沌”哲学
刘 欢
“混沌之死”这则寓言故事处在《应帝王》篇的结尾,也是《庄子》整个内篇的结尾。这种安排寄寓了庄子的深意。其中,“凿”字是比较引人注目的,一方面体现了儵和忽的努力,另一方面则感受到混沌经历的痛苦。庄子借“凿”字对“有为”进行了批判,并以“混沌之死”的结局宣扬了一种“混沌”哲学和顺应自然的人生态度。从中,我们体会到了庄子的人生智慧和《庄子》的魅力,并学会了如何在当下安顿生命,学会生活。
庄子 “混沌之死”“混沌”哲学 人生智慧 安顿生命
庄子,一个神秘而难懂的人物。读《庄子》,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深邃飘渺的思想领域,庄子独树一帜,是无法复制的存在。对此,笔者将对庄子的“混沌”哲学进行一次浅析。首先笔者从“混沌之死”这篇寓言故事入手,进而解析庄子的“无为”思想和在乱世中秉持的“混沌”人生态度,也就是笔者认为的“混沌”哲学。笔者认为,庄子一直执行着这种“混沌”的人生理念,活出了自己逍遥的人生。这一点,对于生活在当下比较浮躁世风中的我们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一.寓言故事“混沌之死”的解析
(一)“混沌之死”简述
《庄子·应帝王》篇有一则“混沌之死”的寓言: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1]
这则寓言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主要叙述了中央之帝混沌因为善意对待儵与忽,引起了儵与忽的报恩之心。于是儵与忽通过帮助混沌开通七窍来表达自己的心意,结果混沌被每日开一窍,七日后七窍通而混沌死。现在看来,这就是一个好心办坏事的故事。对应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找到和儵与忽类似的人,他们想要用自己的好意来帮助别人,得到的结果却往往是不尽人意的。
然而庄子不仅仅是想告诉我们好心会办坏事,而是想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对待其他事物,不要强求一律。这自然要延伸到庄子的“无为”思想,庄子通过儵与忽的“为者败之”的事例,揭示出了有时候我们的“无为”、“无用”,才是真正的有所作为、有所用处。简单来说,庄子就是要告诉我们“无用乃大用”的道理。
(二)“混沌之死”解析
“混沌之死”是《应帝王》篇的结尾,也是《庄子》整个内篇的结尾。庄子将这个故事放在最后,已经让这篇寓言处于不简单的地位。下面笔者将进一步深入探讨庄子寄寓在这篇寓言中的深意。
1.“凿”字的深层寓意
庄子的写作特色趋于夸张、奇特,但“混沌之死”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语言也比较通俗易懂。在这则寓言中,儵与忽对于混沌的改造是通过一个字来体现的,那就是“凿”字。在这个仅有几十个字的短小的故事中,“凿”字是比较引人注目的。“我们一方面可以感受到儵和忽的努力,另一方面也能感受到混沌经历的痛苦。”[2]很显然,“凿”是在善的名义下进行的,是在儵与忽自认为对的前提下进行。对此,笔者认为,庄子在这个“凿”字中就很明显地对这种行为进行了批判。在这个故事里,儵和忽用自己的标准来看待混沌,来定义混沌,甚至用“粗暴”的方式对混沌进行改造。庄子虽然没有直接说明自己的态度,但是已经在语言的运用中表态。庄子对于“凿”字的运用,用一个字来表明了自己的立场,简单有力。同样的,庄子没有在这则寓言中强调自己的“无为”思想,但是他已经变相地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儵与忽有所为却成为了“失败者”,于是乎,我们都应该明白了,“无为”才是胜利之道。所以,在这个“凿”字中,庄子是暗藏了自己的想法的,这让“凿”字充满了深意,也让“混沌之死”充满寓意。
2.“混沌”形象及艺术手法的表达
首先,我们来说说混沌的原型。“庄子笔下的混沌和《山海经》里的浑敦相似,主要表现在两点:一则为帝,再则是形象的无面目。”[3]混沌的原型普遍认为是黄帝。但是我们读“混沌之死”也会发现混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黄帝,不是我们所熟悉的皇帝,这也就是说“文中的原型即是黄帝和帝江。但庄子抛弃了原始神话中原始人类对至高无上的帝神的崇拜意识。在原型基础上营构了一个无需视听,无需饮食、呼吸,无为则生,有为则死,蒙昧质朴的自在体--混沌。使得上古神话中的皇帝,帝江形象的原本形态和内蕴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个古老神话传说被改造成了宣传顺应自然,率任天性的无为主张的具有全新意义的寓言故事。这就是一种变形。”[4]庄子利用变形的神话人物来构建故事的主人公,使混沌形象显得模糊,显得没有明确的定位。而混沌的模糊使混沌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的原始、自然。混沌七窍还没有通,说明混沌还没有进入到一个更高层次的”文明“状态,还不知道怎样摆脱自然的天性。
将上古神话人物进行再创造和重构是庄子在寓言中阐释自己的思想时擅长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在这些人物的再创造的过程中,庄子托他人之言来述说自己的哲学,这样就使得自己的思想更加的可信,更加的有说服力。庄子首先提出“寓言”这个概念,并且在自己的作品中大量运用寓言故事。对于庄子来说,“寓言”就是寓言于人,首先将人物进行变形,然后注入自己的思想,成为自己预想的人物形象,从而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现在看来,“庄子所谓寓言,当作‘寓于言’解之,是其阐释哲学观念的特殊的表达方式。”[5]“混沌之死”就是庄子寓言的一个典型代表,混沌重塑变形,七窍不通,在儵和忽这些有为者的破坏下死亡,间接地表达了庄子对有为者的批判,从而宣扬了庄子对无为的赞赏。
二.从“混沌之死”到庄子的“混沌”哲学
(一)庄子的“混沌”人生哲学
笔者认为庄子通过“混沌之死”提出了自己的“混沌”哲学。这种“混沌”哲学就是庄子在《天下》篇中所倡导的“混沌之术”。混沌只有在没有七窍的状态下才能生存,这就说明混沌还处于一种比较原始的状态中。这种原始状态在庄子的眼中就是一种自然的,无所作为的朴素。说到底,庄子的“混沌”哲学就是一种“安时而处顺”的思想。那要怎样才能“安时而处顺”呢?就是要遵循自然之理,回归淳朴的本身,享受自然本身的可爱。
对于庄子来说,现实人生,其内在的根本含义是无为素朴。这样,人自我的精神、意志、形骸就都可以舍弃社会因素回归于自然,守道不移了。可以说庄子的“安时而处顺”的思想已经达到达观的境界。庄子追求心灵的平静,遵守内心自我的抉择,不为外物所役,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赤子之心。有人说,“得意时是儒家,失意时是道家”,也就是说,失意时适合读《庄子》,因为在庄子天马行空的逍遥世界里是比较安逸的,不像现实世界那样暗藏许多浮躁与不堪。对此,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社会还处于一个心灵的“乱世”,因为现在的人们少有精神寄托,少有诗意的生活,少有自己的精神家园。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庄子,甚至于“模仿”一下庄子的“混沌”哲学,活成最真实的模样。
(二)庄子对“混沌”哲学的践行
对于“混沌”这种怪异的思想,我们可以发现庄子有着非比寻常的喜爱。可以说,庄子一直践行着一种“混沌”的人生哲学。对于人生,庄子好像从来不曾为其感到难过,不曾为其感到遗憾,有时我们会觉得,庄子从来都是活在生活之外的。有人说,庄子很难懂,深奥隽永,给人一种深邃无底洞的感觉。不否认,庄子是一个怪人,让人难以一眼看透底蕴,却也让笔者觉得这正是庄子的魅力所在。庄子对“混沌”哲学的践行,其中有两个故事比较明显地反映庄子对于世俗的摒弃,而坚守着自己内心处顺的选择。
首先,是在《秋水》篇中的庄子。众所周知,庄子与惠施是“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的朋友,对于惠施的猜忌,庄子也是毫不留情地对他进行了讽刺。尤其是对于宰相之位,庄子更是对此表示蔑视。其实,庄子也是有机会当宰相的,当楚威王派人携重礼聘庄子为相的时候,庄子以“终身不仕,以快吾志。”严词拒绝。对于庄子来说,为相就是对他的一种束缚,而庄子是不愿将就之人,又如何肯呢?毕竟,庄子认为,人要“适性”才算真正活着。所以庄子自甘清贫,不慕容贵,宁愿在“泥沼”中生存,不愿为名利所累,也不愿失去自己的自由。正是因为庄子向往自由,所以他的心灵也是如此平静,不为外物所打扰,坚持着做自己。对于庄子来说,处顺就是要坚持自己内心无为的抉择,坚持生命本真的原始感。“也正是因为他拥有一颗自由的心,所以能够超越实用的功利主义,自由地创作,并且悠然地自得其乐。”[6]
无独有偶,《至乐》篇中的庄子,同样的也在践行着“混沌”哲学:“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7]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通常对于一个人的逝世,人们出于尊敬,都是悲伤哭泣的情态。偏偏庄子是一个怪人,就是要反其道而行。当庄子的妻子死去,庄子没有嚎啕大哭,却是鼓盆而歌。如此别致的悼念方式,估计也只有庄子才能想的出来。当我们看到庄子的解释的时候,我们会明白这只是庄子对于人生的独到见解。庄子不是不尊重死者,而是明白了生命的过程就是从有到无,从无到有的。同样的,当庄子自己将死时,他也是表现得非常的达观。对于弟子准备厚葬他的想法,庄子是不以为然的。他说道:“吾以天地为棺,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8]于是,庄子从容地走向了死亡,走向了自己的逍遥世界。
之所以庄子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不强求,不刻意妄为,过得轻松自在。是因为庄子一直践行着自己的“混沌”哲学,将生命看淡,从而领悟到了生命的深层含义。要是我们都能像庄子一样,学会放下一些东西,学会享受生活自由的真谛。也许,现在许多正在忙碌的人,可以活的轻松一点,活的自由一点,活的逍遥一点。
三.庄子“混沌”哲学的启示意义
相比较于儒家、墨家对现实社会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介入,“庄子常置身事外,冷眼看破。”[9]我们必须承认,庄子的思想里面缺乏关注外部世界的视野,也缺少积极进取的精神。可是,当我们真正懂得庄子的时候,就会觉得这只是庄子在特定时代的无可奈何。真实的庄子虽无出仕的行为,却也从来不缺乏一颗入世的心。庄子是聪明的,他明白自己无法改变这个世界,所以他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那就是回归。庄子希望人们可以回归精神家园,回归本性。所以,对于庄子来说,消极处世只是一种积极的表达,因为庄子“无可奈何而不为”。很多人觉得应该在失意时读《庄子》,其实不尽然,庄子的人生哲学在任何时候都值得借鉴。可以说,庄子还是“活着的庄子”。庄子主张返璞归真,回到自然,回归道,这在当下的社会是难得可贵的。虽然,庄子主张的是以超世的态度来获取精神的自由是一种幻想的自由,难以实现,他的彻底无为在当下也属消极的情绪,但是这种自由也有着其真实的一面,也有值得我们继续深思的一面。庄子哲学能够千年不没,能够被称得上智慧,就是因为庄子的思想在寻求一种合理的生存状态,也是我们现在仍需要寻求的生存状态。我们可以看到,“他以道的本性来启示人们,要看开生死,淡泊名利,依照本性做一个自然的人。这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仍然是有着很积极的意义的。”[10]
如今,我们不得不承认:“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精神文明却略显匮乏,人们的生存心态陷入困境,庄子人生哲学可以指导人们冲出困境,摆脱枷锁,对现代人的生存心态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1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思想价值观及其心态的变化。虽然我们没有处在一个兵荒马乱的时代,但是这是一个心灵还处于慌乱的年代。在这些变化中,许多人被“物欲横流”的诱惑击倒,或是被变态的价值观所掌控,最终许多人都失去了自我,放弃了自我。这时,笔者想到了庄子,庄子主张的“外化内不化”、“不为物役”的思想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这时,不得不感叹,几千年前的庄子早已看透这一切,可是现世的人们还是执迷不悟。所以,我们应该多读读《庄子》,学学庄子在一个黑暗的年代还能保持本性,不丧失自我的信念。这样,我们最终才能寻求到一种“快活”的人生。
与庄子的时代相比,现世的世界有着更多的庄子时代无法比拟的选择方式。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就可以看见更多的风景,就可以感受更多的人生体验。评价庄子,无疑庄子是一个大智之人,懂得生存之道,懂得人生哲学。我想要是我们都可以像庄子一样不强求一律,顺应自己的内心,在浮华的世界我们就仍然能够保持自己的赤子之心。有些时候,我们就该像庄子一样“知其不可而不为”,这样才可以活的真实,活的不难么累。活着,就要活出自己的想法,活的“自由”,不受太多外物羁绊。笔者认为,尤其在如今这个比较浮躁的社会,我们更应该都静下心来多读读《庄子》,领悟一下庄子的“心养”,体会一下庄子的“心斋”,还我们心灵一片净土。或许,这就是庄子对于现世的人生意义。
笔者从寓言故事“混沌之死”开始,探讨了庄子独特的“混沌”哲学。我们看到庄子主张清静无为,主张回归真我,主张精神上的自由翱翔。对此,我们认为庄子思想对于浮躁的现世有着积极意义。在现世看来,庄子的思想将会带给我们一股清流。我们要承认,庄子教会我们要懂得培养自己的心灵,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懂得达观地生活。庄子的思想,在如今仍然是我们活得逍遥自在的人生智慧,是我们追求虚静恬淡的纵横谋略,也是我们生活怡然自得的处世宝训。笔者认为,现在的社会正处于心灵缺失的年代,所以我们更需要庄子的思想来慰藉心灵。不置可否地,庄子的智慧仍然是我们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
[1]傅佩荣《解读庄子》【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年版,第95页
[2]王博《庄子哲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第141页
[3]董华《论庄子寓言文学的艺术技巧》【N】,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6月第33卷
[4]董华《论庄子寓言文学的艺术技巧》【N】,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6月第33卷
[5]吴小洪《〈庄子〉“寓言”浅析》【N】文学界,文学评论
[6]黄晨淳《庄子名言的智慧》【M】岳麓书社出版发行.2004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2页
[7]傅佩荣《解读庄子》【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年版,第203页
[8]傅佩荣《解读庄子》【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年版,第385页
[9]黄烨《庄子的人生哲学》【N】硕士研究生论文,2007年5月10日
[10]张晓梅《论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现代意义》【J】前言2004年第2期
[11]]包娈《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对现代人的启示》【N】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绥化学院学报,第33卷11期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