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
2017-02-08卢雪梅
卢雪梅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
卢雪梅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新课改的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教学的要求了。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扔停留在传道受业解惑的基础教学形式上,只顾一味的给出,却未曾考虑学生是否能接受,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已经脱离了时代的节奏。这种学习模式,只会使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乏味,毫无乐趣,也不利于学生发散性和探究性思维的培养。
初中 语文教学 引导 自主探究
1.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对学习语文的意义
我国著名学者黄克剑先生曾指出:“施教者和受教者,都是一个个活的个人,教育不是既定划一的笔墨,用划一的教材和方法, 把受教者加工成划一的‘标准件’,而是尊重受教者各自独特的天赋、气质、秉性趣味, 以对于他们各自说来最恰当的方式,把他们成全为合于他们天性而又富于人文教养和创造精神的人”。因此,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即是新课改对当代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学校为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的目标。
2.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讨的有效措施
2.1 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发表意见的自由。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体现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把课堂归还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真正拥有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自己在学中的疑问并给予表扬,给其他同学做表率,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2.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展开富有乐趣的学习
兴趣是学生探究的动力,是成功的前提。教师要着力于师生关系的改造,营造愉悦而和谐的师生关系,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喜爱、尊重与信任,这样才能将这些积极的情感转移到语文学科的学习上来。
2.2.1 尊重学生
初中学生已经是青年个体,他们已经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想法,教师要视学生为平等的学习主体,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与个性需求。唯有互相尊重,才能建立平等而愉悦的关系,才能激起学生更大的参与动机与学习热情,进而使学生更加专注于新知的学习。
2.2.2 信任学生
初中生虽然基础知识薄弱,但有着巨大的学习潜能等待我们去挖掘。我们充分地信任学生,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与发挥的空间,这样不仅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能引导学生展开富有深度的探究,而且更加利于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课堂创意性提问,让学生展开主动积极的探究
问题是智慧的窗口、发现的基石、探究的动力。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将学生带入愤悱状态,进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创设丰富而有效的问题,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活动,这正是实现学生自主探究的核心所在。
3.1 问题要具有探索性
传统教学中的提问大多只是检查型问题,无法引导学生展开独立的思考活动。语文教师要提出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独立性与思维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展开有深度的自主探究活。
3.2 问题要具有层次性
班级是一个整体,学生只是班级中的个体,语文教师提问必须把握这一点,提问要符合个体差异,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将学生以不同层次划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使探究活动面向全体学生,激起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和主动探究。
3.3 问题要具有开放性
开放性问题注重文本与生活的联系,解放学生的大脑,让学生从传统教学的固定模式中摆脱出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与分析,这样更加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学生展开自主探究的关键环节。
4.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拥有更多展现的空间
新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将教学的视野向宽广的现实生活空间延伸,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学习与实践的机会,更多展现自我、释放才能的舞台,这样更加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利于学生探究水平的提高。诸如:开展激烈的辩论赛、创作大赛、演讲比赛等。丰富的实践可以丰富语文课程的内容,让学生爱上自主探究,能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并能让学生在探究中学知识、长见识,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5.结语
因此,针对初中生,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师生互动,调动学校兴趣,开展创意性提问,开设课外实践活动,才能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有效的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才能培养出符合当代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全面化发展的人才。
[1]王玉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考试与评价,2015(1)
[2]郑月萍.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能力.考试周刊,2011(51)
(作者单位:四川省会理县沙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