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对高校文论教材建设的影响研究
2017-02-08张明珠
张明珠
西方文论对高校文论教材建设的影响研究
张明珠
新中国成立至今高校文学理论教材的发展已有60多年的历史,这期间文学理论教材的建设大都在西方文论的影响下进行的。由于政治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不同时期的文学理论教材对西方文论的选择也不尽相同。本文将以几本具有代表性的文学理论教材为例,对高校文学理论教材如何在西方文论影响下的发展进行研究,力求找出教材的演变脉络,掌握教材的基本特点,并为当今文学理论教材的编撰提供一些思考和启示。
西方文论 文学理论教材 影响研究
中国的文学理论自古有之,而文学理论教材则是现代的产物。“五四”之后,文学理论类的教材陆续面世,但这些教材大都用于大学教学或参考,并没有被纳入国家体制之内。真正作为高校中文系统设课程的教材,则要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后。从20世纪50年代起,高校文学理论教材的建设经历了学习苏联马列文论以及引进欧美资产阶级文论的历史进程,本文尝试通过对不同时期文学理论教材体系与内容的变化来把握影响教材编写的理论资源,同时也为今天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提供一些建议。
一.苏俄文论影响下的文学理论教材的发展
50年代初期开展的高校文艺学教学大讨论,提出文艺学教学要贯彻毛泽东思想,要为现实的政治服务,但当时的文艺学教学并没有可用的教材。在这种特殊的历史处境中,苏联学者的文学理论著作便被引入,其中影响最深的莫过于季摩菲耶夫的《文学原理》和毕达可夫的《文艺学引论》。
季摩菲耶夫的《文学原理》1934年在苏联出版,1953年由査良铮先生翻译,上海平明出版社出版。毕达可夫是季摩菲耶夫的学生,1954年春至1955年夏,应邀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为文艺理论研究生开设“文艺学引论”课,讲稿于1958年9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国文艺学界在季氏与毕氏教材的影响下,迎来了文艺学教材编写的热潮,先后正式公开出版的有一定影响的文艺学教材有:巴人的《文学论稿》、霍松林编著《文艺学概论》、冉欲达等编著《文艺学概论》、刘衍文的《文学概论》、蒋孔阳的《文学的基本常识》等。这些教材无论在编写体例上还是在具体问题的阐述上,都留下了很深的苏联教材的印记。
从教材体例上看,几乎都沿用了季氏和毕氏教材的体例。一般由文学本质论、文学作品论和文学发展论三部分构成,只是提法和章节上略有不同。比如冉欲达等编著的《文艺学概论》,以“文学与生活”、“文学作品的分析”、“文学的发展过程”结构全书。霍松林编著的《文艺学概论》虽然分为四编:文学和生活、文学作品的分析、文学的种类、创作方法,但基本上也是苏联教材的三段论。在具体文艺问题的阐述上,这些教材也在不同程度上承袭了苏联教材的一些说法和观点。比如对“形象”的定义,基本上承袭了季氏教材“形象是综合的人生图画”的观点,只是在表达上略有改变。巴人说:“所谓‘艺术形象’,那是一种在作品中浑然一体的、有机的、具体而生动的现实的‘画面’。”i刘衍文说:“文学的形象乃是具体的、感性的、综合的人生图画,这种人生图画,借作家的生活经验和想象而创造出来的,给人以一种鲜明的、印象一致的美学上的感受。”ii在文学的定义问题上,都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文学本质论,都比较关注文学的阶级性和党性,以及文学的教育作用。蒋孔阳认为:“文学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并通过创造形象的方式来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是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现象之一。”iii此外,教材中关于文学的阶级性、人民性、党性、人格、人道主义等基本理论都是源于苏联教材。
20世纪60年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解放后模仿苏联教材编写成的文学理论教材已经无法适应新的需要。1961年初中央责令周扬负责文科教材编写,在周扬的组织领导下编写了两本统编教材,分别是:1961年5月以以群为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编写组和蔡仪为主编的《文学概论》编写组。这两本统编教材的目的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艺学,力图摆脱“苏联模式”的编撰方式。不过,这两部教材无论在教材的体系设置上还是对文学基本问题的阐释上都还存有“苏联模式”的影子。两部教材在结构体例上没有较大的突破,基本遵循季氏、毕氏教材的体系。如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全书分为三编十一章,绪论及第一编和第二编分别为“本质论”、“发展论”、“作品论”,在第三编增加了“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共分为九章,与以群教材的体系大致相同。两部教材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文艺思想以及毛泽东《讲话》为指导思想,在外来文论资源的引用上,主要以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文论为主,如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以及高尔基的言论,西方文论在教材的许多地方则是作为批判的靶子来引用的。在内容上教材强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把文学看作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注重对文学形象的具体分析等。
总体来说,新中国成立至70年代末,我国的文艺理论教材是在苏联文论及教材的影响下逐渐发展起来的。苏联教材在国内的翻译出版以及苏联学者来华讲学,使得我国文艺理论教材的编写找到了可以模仿的对象,也为教材的整体建构打下了基础。虽然苏俄文学理论有着较为浓重的教条主义倾向,但它们却适应了刚刚讨论过文艺学教学不久的中国高等教育的需要,为中国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可以学习的范本,在我国高校文学理论教学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二.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教材建设
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及思想的不断解放,西方文论及教材被大规模的引进,文艺理论界如沐春风,国人的眼光也随之开阔起来。在新思想、新观念的影响下,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也开始活跃起来,这一时期出版的教材主要有:黄世瑜主编的《文学理论新编》、王向峰主编的《文艺学新编》、吴中杰著《文艺学导论》、孙子威主编的《文学原理》、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等等。其中影响最大、水平最高的当数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教材在体例和内容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在体系上努力摆脱传统教材“五大论”的编写模式,在美国代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文学活动四要素说的影响下,把文学看作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当者四个要素组成,并把这四个要素当成一个流动的过程。形成了新的教材体系即:第一编导论,教材将活动论、艺术生产论和反映论确定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理论基础,使其有特殊的研究对象、品格和基本任务。第二编文学活动,教材创造性的将马克思主义的活动论引入文学理论中,以传统的反映论和生产论作为支撑,揭示文学不仅是一种精神活动,而且还是一种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活动,它有独特的价值并有自身的过程。第三编文学生产,从生产论切入来阐述文学创造的性质特征、文学创造的过程和原则,从而揭示文学创造的基本原理。第四编文学作品,主要是文学作品的创造和欣赏,并阐释了作品的三种形态以及作品的风格。第五编文学消费与接受,主要研究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的性质与特征;文学接受过程与规律以及文学批评的性质、形态和标准等问题。从内容上看,教材突出强调文学的审美特征,把文学界定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在积极吸收西方现代文论资源、中国古代文论资源等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系列新的概念范畴。如在四编文学作品部分,引进了西方文本层次理论和叙事学理论,介绍了俄国形式主义和法国结构主义文论;在第五编文学接受与消费部分,引入了西方文学消费、解释学、接受美学等,并对西方传统批评模式和现代批评模式进行了介绍。教材在内容上的另一个明显的特征对中国古典文论、诗论、词论中有关文学的观念、范畴进行了重新审视和筛选如“感兴”、“意象”、“情景”、“意境”等,并将其融入到教材的内容中去。正如童庆炳在《修订版后记》中所说:教材“对西方20世纪以来的各种文学理论观点,进行实事求是的鉴别和筛选,吸收了其中有价值的成分;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精华加以融合,纳入到新的理论体系中来。”iv
总体来说,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是在西方文论尤其是当代西方文论的影响下进行的。西方文论及教材的引进,不仅开阔了国内学者的视野、促进了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也极大的推动了教材的转型,突破之前教材的体例框架。但是,西方文论的大规模的进入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对西方的文学理论吸收较多,消化不够,多停留在直接引用的层面,而且出现了把一些不同的思想和理论内涵混合在一起,成为理论的简单相加和拼凑的现象。
三.对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的思考
回顾建国以来教材编写的历史,西方文论起着重要的作用,西方文论及其教材对我国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包括体例、内容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建国初期,苏联文论及教材成为模仿的对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文论的大规模引进,学界形成了一股追逐西方文论的风潮。就新时期教材编写来看,“新批评”、“结构主义”、“新历史主义”、“精神分析”、“现象学”、“女权主义”等新的理论观念被逐一“拿来”,纳入了编写当中。中西文论的结合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但由于这些西方理论产生于与国人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中,所以在这种结合中必然会出现在一些问题:编写时如何将西方文论纳入,纳入哪些,纳入多少等,甚至出现了一些编写者在对这些文论“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匆忙将其编入教材,造成“以讹传讹”的问题。故而对这些理论需要一定时间的消化和吸收,任何急功近利的做法都只能是“南辕北辙”。这里要指出的是,在引进研究西方文论时还要经过科学论证,充分实践,结合我国文学实际,才能真正让西方文论“为我所用”,从而发展我国的文学理论研究及其教材的编写。
注 释
i巴人.文学论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269.
ii刘衍文.文学概论[M].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7.33.
iii蒋孔阳.文学的基本常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
iv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74.
(作者介绍:张明珠,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