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崇明美丽乡村生态环境优势向生态发展优势转化的路径研究

2017-02-08朱定峰

上海农村经济 2017年5期
关键词:崇明美丽生态

■朱定峰

崇明美丽乡村生态环境优势向生态发展优势转化的路径研究

■朱定峰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自2014年开始,崇明在新农村专题建设和村庄改造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完成规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域内的所有村庄建设,共涉及16个乡镇、220个行政村、4939个村民小组和18.54万农户。目前已推进112个村的建设任务,涉及91917户。通过几年的美丽乡村建设,各建设村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上不断完善,生态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村民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素养切实提升。

但从“村美、民富、人和”的美丽乡村整体建设目标来看,在实现“村美”的同时,如何利用宝贵的生态资源集聚更多产业、带动更多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崇明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的。崇明目前正在实施“生态+”的发展战略,其目的就是做大做强“生态”这篇文章,推动生态环境优势向生态发展优势转化,以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双赢。在此背景下,崇明美丽乡村建设需要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利用拥江达海的区位优势、生态环境的独特优势、国际化大都市后花园的资源优势,积极打造上海乃至全国一流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本文旨在总结近几年崇明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的生态建设成果基础上,分析从生态环境优势向生态发展优势转化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结合“生态+”战略实施提出实现转化的具体路径。

一、崇明美丽乡村建设积聚的生态优势

经过十多年的生态建设,崇明“水土林气”等整体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积聚了较为明显的生态环境优势,而美丽乡村建设的全面开展和深入推进,更是促进了“点”与“面”的深度融合,对推动“生态崇明、美丽崇明、幸福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统分结合强化生态布局,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导向清晰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崇明坚持规划先行,编制了《崇明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2015-2020年)》和《美丽乡村建设方案编制要点》,在生态岛建设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村庄区位、人口、产业、生态、历史文化等不同条件,进行全面整体长远规划。同时,又强调因地制宜、因村而异,鼓励错位式和差异化发展,要求各村根据自身的区位、资源和发展特点等,在规划编制时融入个性化元素,结合村民意愿,形成“一村一设计”和“一村一方案”,杜绝“千村一面”现象出现。为激励建设村个性化发展,崇明建立了奖补工作机制,对申报通过的个性化项目,区财政按照一定比例给予资金奖补。通过系统整体规划和建设村个性化规划,既保障了整体的建设规模和标准,也激发了各村自行探索、打造亮点、形成特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多线并进夯实生态基础,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崇明美丽乡村建设在以村庄改造为基础内容的同时,加强对农业、水务、交通、建管等各条线建设项目的整合,以形成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合力。村庄改造方面,坚持以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环境整治、村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为主要内容,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保障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条线整合方面,坚持“田宅路统筹,农林水联动,区域化推进”,建立区级整合平台,将生态河道治理、中小河道轮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经济相对薄弱村道路改造、农村危桥改造、农村低收入户危旧房改造等七大类项目进行整合,与各村村庄改造项目协同推进,以实现美丽乡村由平面整治向立体整治、由单纯改善村容村貌向整体治理区域环境转变,建设的整合集聚效应不断放大。经过集中建设后的村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展现出路平、桥安、水清、岸洁、宅净、村美、人和的新面貌。

(三)建管并举注重生态维护,农村管理长效机制逐步形成

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必须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巩固扩大。崇明坚持将落实长效管理工作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了覆盖村内各项设施、设备的长效管理制度,按照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管护对象,分类确定责任主体、实施主体,落实管护资金,并建立长效管理资金的拨付与管养维护效果相挂钩的奖惩机制。组建村庄保洁、保绿、保养、联防的基层管理队伍,明确各支队伍的管理职责和具体要求,确保各项管护内容都能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

(四)上下联动加强生态宣传,环境保护理念有效培育

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升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崇明生态岛建设的重要保障。崇明坚持区、乡镇、村三级联动,结合文明城市、文明镇、文明村等系列创建活动,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微信、宣传标语、宣传资料、志愿行动、环保活动、主题宣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对村民生产生活方式和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引导,切实改变群众不良习惯,提升文明素质,促进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并转化为广大村民保护生态的自觉行动。

二、崇明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优势向生态发展优势转化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崇明美丽乡村建设夯实了生态基础,这也为推进“生态+”发展战略提供了坚实保障。但崇明美丽乡村建设受制于发展基础、资金投入、技术支撑、人力资源等多种因素,在亮点打造、文化挖掘、产业发展、品牌创建、群众引导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瓶颈制约。

(一)重共性轻个性,生态亮点呈现不多

虽然崇明在美丽乡村规划编制和具体的方案设计上加强对个性化项目的引导,但由于全区美丽乡村建设面广量大,实际投入到每个建设村的资金并不多,有的乡镇、村由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拿出配套资金比较困难,推进个性化项目建设比较乏力。大部分村在建设过程中主要还是按照市、区的统一要求,做好道路整修、桥梁改造、环境整治、水系整治、村庄绿化等常规性项目,呈“齐步走”状态,结合各村实际开展的个性化项目建设并不多,特色亮点展现不够。

(二)重建设轻发展,产业支撑力量薄弱

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还是以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整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为主,引导、扶持农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途径还不多。少数村如前卫村、仙桥村、绿港村等利用生态资源、引入社会力量,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农家乐、民宿等产业,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总体看来,大部分村还缺乏产业发展定位和主导产业培育,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社会力量引进支持不够,农家乐等服务业还存在理念不先进、经营规模小、建设标准低、服务体验差、文化内涵挖掘不够、运营特色不明显、吸聚人气能力不强等问题。部分村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不够突出,带领农民增收致富能力比较弱。

(三)重外貌轻内涵,乡村特色发掘不够

崇明农村蕴含着丰富的乡土文化,这正是有别于上海城市文化的特色所在,也是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元素。但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围绕各项具体建设任务来展开,以工程项目的实施与完成情况等硬性指标作为主要评判标准,与资源禀赋、自然条件、地方特色、民俗风情、人文内涵等要素结合还不够紧密,对农村文化特色的传承、保护、挖掘、展示还不够,对如何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融入乡村元素、文化特色的引导探索还不够。

(四)重主导轻引导,村民自主性调动不足

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是村民,没有村民的积极有效参与,建设效果必将大打折扣。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有的乡镇、村对美丽乡村建设统得过多、管得过宽,宣传动员力度不够、听取村民意见不够、建设过程公开不够,导致少数村民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意识模糊,存在“等、靠、要”等不良思想,甚至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是政府行为,群众只是配合,参与建言献策、项目监督、维护管理等工作不够积极主动,“政府热、群众冷”“政府干、群众看”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三、崇明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优势向生态发展优势转化的对策建议

建设美丽乡村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崇明美丽乡村建设要遵循“美在生态、富在产业、根在文化”的建设目标,通过发挥农村生态资源、土地资源、人文积淀等优势,结合农村综合帮扶等重点工作,逐步推动美丽乡村由形态改观向内涵提升发展,由生态环境优势向生态产业发展优势转化。

(一)由上而下加强规划引领

积极发挥规划对于美丽乡村建设和发展的引领作用,确保规划既有“一盘棋”的整体布局,又有体现区域特点和目标定位的分类布局,比如针对崇明三岛及本岛东、中、西片区的不同特点可以设置不同的区域规划目标,以符合不同区域发展提升的功能定位;针对经济薄弱、基础条件较差的村可以多作生态基础建设方面的引导,逐步夯实发展基础;针对重点发展地区、旅游景区周边、农业特色区域的建设村,可以加强生态产业发展的总体引导。同时,加强美丽乡村发展规划与乡镇建设规划、农民集中居住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体系融合,在防止美丽乡村建设重复投入、重复建设的同时,推动优势资源串点成线、连网成片,形成发展的集聚效应。

(二)由平到精打造生态亮点

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摆脱单纯村庄改造的思维模式,着力突出地域特色,体现差异性和多元化的乡村之美。当前,崇明美丽乡村建设应围绕生态岛整体风貌塑造要求,在规划设计和项目建设中力求体现中国元素、江南韵味、海岛特色,展现中国智慧。例如,加强村庄布局、农村自然风貌和民居的风格展现,加强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规划应用,加强垃圾分类、资源节约化利用等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设计引导等。在确保美丽乡村基本建设任务完成的同时,留给建设村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鼓励结合本地生态、人文资源、产业发展和群众意愿作个性化的探索,实现从生态保育向景观打造发展。特别是在生态景观整体塑造上,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理念,尽量避免整齐划一的“千村一面”,以“工匠精神”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品”,充分彰显乡村的特色和韵味。

(三)由外而内挖掘乡土文化

美丽乡村建设讲求“形神兼美、内外兼修”,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打造“外在美”的同时,还要注重发掘乡村文化元素,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和村民文明素养,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美”,这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根”和“魂”。崇明广大乡村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浓郁的乡土风情,农耕文化、传统风俗、特色节庆、风土人情、人文典故、民间技艺都可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挖掘、修复、传承和弘扬,比如扁担戏、土织布、农宅柴灶、崇明山歌、瀛洲古调等,都可以作为丰富乡村人文内涵、提升乡村文化品位、展现崇明乡土魅力的重要元素,都可以实现与产业发展的有效融合,从而达到经济产业发展与历史文化传承和谐共生。

(四)由孤为联吸聚社会力量

崇明农村整体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乡镇、村两级可支配的财力比较有限,崇明青壮年外出就业居多,村级人力资源比较匮乏,这些都给当前的美丽乡村建设带来一定困难。但崇明有优质的生态资源、坚实的发展基础和优越的区位条件,这些都是崇明美丽乡村建设做大做强的动力之源。崇明美丽乡村建设需摆脱孤立建设发展模式,总结推广竖新镇仙桥村等成功经验,建立完善“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入和建设机制,依托各村优势资源,充分利用市场手段更多地吸引社会力量、外来资金和先进技术的支持,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产业化经营,实现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向经营成果转化。

(五)由散为聚形成整体优势

目前,崇明美丽乡村建设的申报实施基本以乡镇为单位,每年由各乡镇根据情况选择一定数量的村向区级部门进行申报,获批后按照建设项目安排各自组织实施,各乡镇、村相互之间缺乏联系和合作。由于资金投入和项目建设的分散,不利于镇际、村际之间整合资源,形成建设合力。建议同一乡镇或不同乡镇基础条件比较好的相邻或相近的村,学习借鉴浙江义乌市九村抱团发展模式,在方案设计、项目安排、亮点打造、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探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各具特色又互不可分的连线成片区域化建设发展模式,以形成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优势。

(六)由弱及强发展特色产业

充分发挥美丽乡村建设厚植的生态优势,依托各村优势资源,积极探索“生态+”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不断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生态+农业”方面,在各村已经形成的如白山羊、清水蟹、优质大米、特色果蔬(花菜、芦笋、芦粟、柑橘、翠冠梨等)、特色花卉(水仙花、鲜切花等)、特色药材(藏红花、石斛等)等特色农业基础上,积极引导扶持“一产接二连三”,通过引进技术力量、开展农业研究、促进规模发展等方式,在形成产品竞争优势、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创建农产品特色品牌上下功夫,促进农业成规模、出精品、带致富。“生态+旅游”方面,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生态旅游休闲区创建为契机,依托本地现有的自然条件、田园野趣、民俗民风,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打造和培育富有地域特色、面向特定细分市场的旅游品牌,拓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趣、买农家货”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积极发展田园养生、林地休闲、创意乡村、生态渔村、采摘篱园、踏青赏花、亲子科普、乡愁体验等旅游产品,引导精品民宿、特色农家乐、开心农场、都市休闲农庄、农业租赁等旅游服务的集群式、错位式发展,确保项目建设既星罗棋布,又特色鲜明,既有乡村田园的互动体验,又符合现代都市休闲的标准要求。“生态+体育”方面,充分利用崇明自行车绿道、美丽乡村道路、乡村河道四通八达的基础条件,以及各乡镇生态廊道、特色景观等建设成果,积极发展乡村自行车骑游、徒步、路跑、拓展、划船、垂钓等体育体闲运动。

(七)由下而上增强建设合力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在乡村,动力在乡村,受益在乡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是衡量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唯一标准。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应始终遵循村民主体地位,发挥村民主体作用,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一事一议、村务公开等方式,广泛听取并合理吸收村民对规划建设、项目实施、产业发展等工作的意见建议,确保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美丽乡村建设深接地气、汇聚人气。结合文明创建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村民素质和文明水平,激发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解决“我想做什么”和“我得做什么”的问题,让村民从思想上接受、行动上参与、工作上支持配合美丽乡村建设,切实形成上下同心共同建设和经营美好家园的生动局面。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崇明区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猜你喜欢

崇明美丽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绿色厚植,生态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冬日时节必吃哪5道地道崇明菜?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当上海菜系碰撞崇明特色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