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二)
2017-02-07颜波胡文国周竹君曾伟姜明伦
文 /颜波 胡文国 周竹君 曾伟 姜明伦
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二)
文 /颜波 胡文国 周竹君 曾伟 姜明伦
二、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义与面临的机遇、挑战
(一)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重大意义
1.是深入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粮食工作的主线。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实现粮食全产业链经营,有利于形成“为消费而加工”“为加工而种植”的引导机制,解决粮食加工与收储、种植环节脱节和产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促进粮食生产经营者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粮食产品结构,为消费者提供营养健康、绿色优质粮食产品供给,加速实现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健康”的转变,更好地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当前,我国粮食高仓满储,玉米、稻谷结构性过剩问题突出,安全储粮压力巨大,通过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拓宽粮食加工转化渠道,可以为加快消化政策性粮食库存提供有效途径。
2.是培育粮食行业发展新动能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发展增速和居民收入增速放缓,粮食消费需求增长也相应放缓;随着粮食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国有粮食企业多年来形成的“买原粮、储原粮、卖原粮”的传统经营模式难以为继,支撑粮食行业发展的传统动能的边际效应不断弱化,亟需培育新动能。只有发展粮食产业经济,以改革为重要手段,激活市场、要素和主体,加快推动制度、机制、科技、模式、业态的创新突破,才能不断积累创新优势、培植新动能,拓展粮食产业价值链。
3.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途径。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有利于延伸产业链、打通供应链、形成全产业链,推进粮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增值收益。有利于吸引资本回乡、人才返乡、科技下乡,发挥龙头企业对生产的引领、协调、服务作用,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和增收渠道,服务“三农”大局,最大限度释放粮食内部的增收潜力和产业活力,打造脱贫致富的新支柱。比如,山东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建立1 5 0万亩订单基地,为3 5万农户提供小麦产销全程服务,每年带动农民增收5亿多元。
4.是激发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活力的有效措施。粮食主产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大部分粮食主产区的发展主要依靠财政转移支付和各项政策性资金、项目支持,难以摆脱“粮食大省、经济弱省、财政穷省”的怪圈。主产区通过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统筹布局粮食初加工、主食加工、精深加工发展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内生发展机制,形成粮食兴、产业旺、经济强的良性循环,实现粮食生产发展和经济实力增强的有机统一。比如,黑龙江抓住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有利机遇,积极推进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仅2 0 1 7年上半年,全省加工原粮2 4 1亿斤,实现产值3 6 2亿元,增幅分别达到2 9%和1 9%,利润增长7倍,税收增长7 3%。
5.是提升粮食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跨国粮食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拥有很强竞争优势,基本控制了全球粮食流通和贸易体系,我国粮食进出口在国际市场上还缺乏应有的话语权。通过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增加优质粮食产品有效供给,有利于打造国内外知名粮食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有利于培育大型跨国粮食集团,打通跨国粮食物流通道,推动粮食产业链向国外延伸,培育粮食产业竞争力;有利于推进发展粮食产业集群,形成规模集聚优势,降低粮食生产、仓储、加工和流通成本,提升我国粮食价格国际竞争力。中粮集团积极“走出去”,在国内外开展产业布局,在上游发展农业服务和物流贸易,中游发展精深加工,下游培育“大品牌、大市场”,粮油加工能力达到9 0 0 0万吨,国际贸易量达到8 0 0 0万吨,规模优势和国际影响力、竞争力逐步增强。
(二)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面临的机遇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绿色优质粮油消费的需求潜力巨大。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层次的不断升级,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的营养健康粮油产品需求快速增加,为粮食企业创造了极大的经营发展空间,为推进粮食全产业链发展、推动产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空间巨大。
2.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激发产业活力。粮食市场化收储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改革成效显著。玉米、大豆价格逐步与市场价格接轨,逐步理顺了产业上下游关系,多元主体入市收购活跃,激活了产业链,为粮食产业发展创造了较好的市场环境。
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粮食产业提质增效。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有利于推动粮食行业调结构、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通过调整粮食生产结构,增加绿色优质粮食供给,可以满足中高档产品消费需求;加快消化粮食库存,为加工转化提供充足的粮源;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为企业发展减轻了负担;补齐制度、机制、技术等短板,有利于增强产业内生发展动力。
4. 充裕的粮食供给为发展产业经济提供了资源基础。近些年来,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裕、供应充足,为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提供了丰富、多样化的原粮。特别是玉米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对主产区加工、饲料企业的相关补贴政策,以及大力推进粮食“去库存”,粮食价格降低,增大了粮食加工转化的利润空间,为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5.“一带一路”战略拓宽了粮食产业经济的发展空间。“一带一路”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沿线涉及俄罗斯、蒙古和中亚、东南亚、南亚、中东欧、西亚、北非等区域的6 5个国家。这些国家或地区粮食、农业资源比较丰富。乌克兰是玉米进口的主要来源国,泰国、越南、巴基斯坦是大米进口的主要来源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泰国、吉尔吉斯、马来西亚、缅甸等国家是粮食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地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较好的粮食合作基础,这些国家既能为我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粮源,也可为我国粮食技术、装备、产能、产品“走出去”,实现产业链向外延伸提供广阔市场。
(三)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面临的挑战
1.粮食供求形势和市场走势复杂多变。当前粮食产量、库存量阶段性“双高叠加”,但从长远看我国粮食供求仍然偏紧平衡。发展粮食产业经济,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立足当前,破解粮食供求阶段性结构性失衡问题,更要着眼长远,从战略高度谋划偏紧平衡状态下国家粮食可持续安全。要增强前瞻性和预见性,加强对未来国际国内粮食供求形势的研判,在建立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与稳定健康发展粮食产业经济之间精准把握,取得平衡。
2.宏观经济换挡减速对粮食产业主体转型发展带来压力。传统的粮油流通、加工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人工成本高、盈利能力弱,迫切需要转变经营方式,调整产品结构,实现转型发展。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换挡减速,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中高速增长,粮食需求增长放缓,对粮食企业经营发展、盈利水平带来不利影响,也将制约企业技术创新、设施改造、经营方式转换。
3.优化产能和产品结构任重道远。粮食加工业进入门槛低,大多数企业技术含量不高,初加工产能、中低档加工产能严重过剩与优质加工能力严重不足并存,要在短期内解决这些历史形成的问题,实现产能结构优化,增加绿色优质、中高端、多元化、个性化粮食产品供给,提高产品质量和产业综合效益,难度大、任务艰巨。
4.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既迫切又艰难。大豆、玉米已经实行“价补分离、市场化收购”新机制,小麦和稻谷的收储制度改革还在探索,价格形成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但小麦和稻谷是主要口粮品种,为实现确保“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目标,需要加快探索积极稳妥的方式,既保护农民种粮利益和生产积极性,又有利于理顺产业上下游关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围绕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结构升级,适应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营养”转变,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有效解决市场化形势下农民卖粮问题、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粮食质量安全为重点,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夯实产业基础,有力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激发主体活力、创造力和市场竞争力。更好地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宏观调控、政策扶持、标准引领、监管服务等方面的作用,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
——坚持融合发展,统筹协调。正确处理粮食产业经济发展中的数量与质量、产区与销区、生产与消费、市场化改革与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等重大关系。树立“大粮食”“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理念,充分发挥粮食加工转化引擎作用,推动粮食生产与流通、粮食仓储与加工之间的有机衔接,以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推进“产购储加销”一体化全产业链经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补齐粮食行业优质精深加工能力不足、流通效率较低、信息化滞后等突出短板,推动粮食产业经济协调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不同主体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引导,推进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注重典型引领和整体推进,促进可持续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增强内力。围绕提高粮食产业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和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关键技术、产业模式、经营业态等方面创新。改革完善粮食流通体制,转变企业管理、经营方式和投融资模式;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研发应用新技术、新装备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促进粮食科技创新成果大量涌现,发挥推动产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积极探索产业经济发展有效模式,培育与“互联网+”、信息化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推动经营方式和发展动能转变,激发和释放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新活力。
——坚持优势互补,开放发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主动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既要立足国内,不断提高粮食产能水平和产业经济发展质量,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又要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引导粮食企业有序“走出去”,完善粮食产业对外发展战略布局,推动粮食产业链向国外延伸,逐步形成内外相联、产销衔接、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新格局。
——坚持安全底线,加快发展。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必须服从服务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在更高层次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坚持发展和安全一起抓,把粮食安全意识贯穿于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全过程,在发展中促安全、在安全中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粮食安全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
(三)发展目标
到2 0 2 0年,初步建成适应我国国情粮情、高端高质高效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成长,科技贡献率和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绿色优质粮食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增加,粮食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和集约集聚集群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实现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由以政策支持和要素支撑为主向创新主导转变,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由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
——市场主体竞争力明显提升。做强做大做优一批骨干国有粮食企业,有效发挥稳市场、保供应、促发展、保安全的重要载体作用。培育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的大型粮食企业集团,打造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大型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一批成长性好、特色鲜明的中小企业,引领粮食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培育规模大、实力强、效益好的国际大粮商,开展粮食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装备制造等跨国经营,提升我国利用国际资源、市场的能力水平。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粮食产业创新体系,建设一批粮食科技成果集成示范基地、科技协同创新共同体和技术创新联盟,推动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建立粮食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平台,健全定期发布制度。增强科研投入对产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深入推进科技兴粮和人才兴粮工程。
——产品结构更加合理。加快淘汰低端落后产能,增强中高端、绿色安全、优质营养、特色鲜明粮食产品的供给能力和市场占有率,着力增加精深加工产品供给,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全球性、全国性、区域性粮食品牌,提高粮食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
——粮食产业经济活力全面释放。加快形成一批行之有效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加快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培育粮食产业新增长点。建设一批国家现代粮食产业发展示范园区(基地),打造一批优势粮食产业集群,充分释放粮食产业发展整体效应,显著提高粮食产业经济发展质量效益,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
(四)主要任务
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重点任务是“育主体”“构模式”“提质量”“增动力”“新业态”“促开放”“固基础”。即培育壮大引领产业发展的市场主体,探索构建产业发展的有效模式,实施“三品”战略着力提高粮食供给质量和效率,依靠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实施“互联网+”战略促进粮食产业信息化发展,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大力推进“粮安工程”“优质粮食工程”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推动粮食产业经济发展走集聚化、规模化、产业化、精深化、品牌化、信息化和循环化之路,推进粮食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三链”对接融合发展。
1.大力培育壮大产业主体,引领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培育和发展多元粮食市场主体,大力发展粮食企业集团和产业联盟,促进粮食企业开展适度规模化经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做强做优做大。
一是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对国有粮食企业功能进行界定与分类,对于继续执行政府储备和军粮供应等政策性业务的国有粮食企业,理顺多头管理体制,整合优质资源,提升服从服务于政府宏观调控、维护粮食安全的能力和水平。对于不再执行政策性业务的国有粮食企业,继续深化政企分开改革,积极探索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粮食企业和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快转换经营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增强企业竞争力、影响力、控制力。鼓励国有粮食企业依托现有收储网点,主动与新型粮食经营主体等开展合作,盘活国有资产,增强国有资产的活力,提高盈利能力。
二是培育壮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组织开展粮食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认定和扶持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带动力的粮食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促进资产、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做强做优做大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增强带动辐射能力,使之成为粮食产业发展的“领军者”。引导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多种方式与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结成经营联合体和利益共同体,引导优质粮食种植,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三是发展大型粮食集团。以资本、资产、资源、品牌和市场为纽带,通过产权置换、股权转让、品牌整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发展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区域的大型粮食企业集团,延长、拓宽从田间到餐桌的粮食产业链,提升粮食产业链价值,发挥对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
四是支持多元主体协同发展。鼓励多元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融合,大力培育和发展粮食产业化联合体。鼓励龙头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各类市场主体按照“资源集结、业务对接、收益共享”的原则成立粮食产业联盟,共同制订标准、创建品牌、开发市场、攻关技术、扩大融资等,促进产业联盟内各企业建立密切的战略合作关系,实现粮食产业资源优化配置、优势互补。支持符合条件的多元主体积极参与政策性粮食收储、仓储物流设施建设、产后服务体系建设等;在确保区域粮食安全和风险可控的条件下,探索创新多元主体龙头企业参与地方粮食储备机制。
2.构建有效发展模式,提升粮食产业经济发展质效。探索不同类型的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模式,有效对接和整合上下游资源,推进粮食产业由传统发展方式向现代发展方式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实现粮食产业高效、协调、健康、持续发展。
一是发展全产业链模式。鼓励支持粮食企业积极参与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推动粮食企业向上游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产销对接和协作,通过定向投入、专项服务、良种培育、订单收购、代储加工等方式,探索开展绿色优质特色粮油种植、收购、烘干、储存、专用化加工试点;向下游延伸建设物流营销和服务网络,实现粮源基地化、加工规模化、产品优质化、服务多样化。开展粮食全产业链信息监测和分析预警,加大供需信息发布力度,促进粮食产业链上下游对接、产前产中产后联接,形成各环节贯通、各主体和谐共生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构建从种到收全过程、全产业链的配套服务体系。大力实施“建链、补链、强链”工程,粮源优势突出的地方,要积极培植和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发展配套企业,高起点建立粮食加工流通产业链;产业链条缺失的地方,要大力发展粮食深加工产品及副产品综合利用,加快向高端和终端延伸;产业初具规模但层次较低的地方,要通过注入技术、管理、资本、品牌、服务等要素,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二是发展粮食产业园区模式。依托粮食主产区、特色粮油产品和关键粮食物流通道、节点,按照集仓储、加工、物流、贸易、质检、信息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模式,建设一批产能集聚、技术领先、功能配套、关联度高的国家现代粮食产业发展示范园区(基地),推进产业向优势产区、关键物流节点集中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配套政策,引导关联产业、配套产业、相关服务业向园区集聚,采取园中园、共建园、特色园等方式,对接开发区、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双创”平台、科技孵化器等,形成项目集中、资源集约、功能集成区,提升园区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建设成为推动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三是发展循环经济模式。鼓励粮食企业建立低碳、环保、绿色的循环经济系统,加大粮食开发利用深度,探索多元化利用途径,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和物耗水平,实现粮油加工副产物循环、全值和梯次利用,提高粮食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以绿色粮源、绿色仓储、绿色工厂、绿色园区为重点,构建绿色粮食产业体系。推广“仓顶阳光工程”“稻壳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大力开展米糠、碎米、麦麸、麦胚、玉米芯、饼粕等副产物综合利用示范,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四是发展粮食产后服务模式。顺应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新形势,整合仓储设施资源,以粮食收储加工企业为主体,建设一批集收购、储存、烘干、加工、销售、质量检测、信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粮食“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等全方位、多元化优质服务,打通收储的“最后一公里”,推进农户科学储粮行动,促进粮食提质减损。
五是发展主食产业化模式。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转变的需要,大力发展方便食品、速冻食品,推进主食工业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开展主食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认定一批放心主食示范单位,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作坊置换、联合发展”等新模式。保护并挖掘传统主食产品,加大主食产品与其他食品的融合创新,鼓励和支持开发个性化功能性主食产品。
六是发展产业融合模式。支持粮食生产者与经营者以产品为依托,发展订单粮食和产业链金融,开展共同营销,强化对种粮农户的技术培训、信贷担保等服务。以产业为依托,发展粮食产业化,建设一批粮食一二三产业融合先导区和粮食产业化示范基地,推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与粮食龙头企业、配套服务组织集群集聚。以产权为依托,推动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企业,通过“保底+分红”等形式增加农民种粮收入。以产城融合为依托,引导粮食加工业向县域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集中,推动粮食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未完待续)
(本文系国家粮食局战略性研究课题成果;
中国粮食研究培训中心,颜波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