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加工企业残疾人就业问题现状的思考

2017-02-07

福建茶叶 2017年11期
关键词:残疾人加工企业

石 岩

(宿迁学院,江苏宿迁 223800)

茶加工企业残疾人就业问题现状的思考

石 岩

(宿迁学院,江苏宿迁 223800)

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为了对其群体加以保护,茶加工企业应该体现出残疾人就业优先权,并充分履行茶加工企业所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加强其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并促进残疾人就业向着良性方向发展。

茶加工企业;残疾人;就业问题

对于残疾人而言,通过就业可以实现其弱势群体的自强自立。同时,残疾人就业也是其群体融入社会的主要方式。所以,残疾人就业问题应该在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改变当前单一的残疾人就业模式,让其向着集中就业、分散就业以及个体灵活就业的方向发展。基于此,以茶加工企业残疾人就业问题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残疾人就业问题现状分析

1.1 残疾人就业率偏低

根据我国残疾人联合会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城镇残疾人口每年在业人数有所增加,但我国残疾人劳动力人口总数也在不断上升。相关数据显示,每年我国残疾人就业劳动力达到了近300万之多,而当前残疾人就业人数只达到了50%。从这些数据反映出,我国当前残疾人就业需求与就业岗位形成了严重的比例失调,无法满足残疾人就业需求,对于其人力资源形成了非常严重的浪费。

1.2 残疾人就业质量较差

残疾人由于在社会中处于弱势群体,在进行就业活动时基本都是从事一些低端生产活动。从相关数据中显示,我国有近80%残疾人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基本都是以农、林、牧、渔、水利相关,而在其所从事的岗位都是以低端岗位为主。从而可以反映出,我国残疾人就业质量相对较差。从另一个层面也反映出,残疾人就业层次低、收入低的问题。调查数据显示,城镇残疾人就业收入与正常人就业收入有着非常大的距离,达到了近10倍的收入差。相对而言,农村残疾人就业收入与农村正常人收入相差不大,其主要原因是农村残疾人主要是以农业生产为主。

1.3 残疾人就业模式发展存在问题

我国残疾人就业模式主要是以集中就业、按比例就业、个体就业为主。但从近几年的残疾人就业模式发展来进行分析,这残疾人就业模式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1)集中就业模式发展滞后。残疾人集中就业模式主要是以福利企业为主。但在市经济的冲击下,社会福利企业需要通过转型来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因此,社会福利企业主要以计划经济为指导。其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依赖性,企业许多制度并不完善,同时也缺少企业发展规划。在这样的一种发展形势下,社会福利企业与市场接轨意识并不强。此外,社会福利企业对于残疾人职工的培训制度并不健全,让其企业缺少创新意识。这些原因导致社会福利企业已经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企业生存受到了挑战。如果不对其企业进行及时转型发展,残疾人就业问题将会日趋严重。(2)按比例分散就业执行不到位。我国现行的残疾人分散按比例就业的规定,在整个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定的强制性。同时也缺少相应的监管,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政府的职能作用,安置残疾人就业工作开展的并不顺利。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相关政策的执行形成有效的约束。政府应该发挥职能作用,与用人企业形成沟通,让更多用人企业主动为残疾人提供适合的就业岗位,实现残疾人分散按比例就业率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当前残疾人就业模式的不足。(3)个体就业服务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由于诸多原因,残疾人为了能够自强自立选择了个体就业,而且这种就业模式人数正在不断上升。但残疾人本身就属于一个特殊群体,在其群体中具有不同类别的残疾人,导致整个自主就业过程困难重重,也增加了残疾自主就业多样化、专业化就为一服务需求。

2 茶加工企业残疾人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

2.1 茶加工企业应该树立道德文化,最大化尊重残疾人

茶加工企业应该发挥出其在社会中的责任心,在企业中加大对残疾人就业扶持的宣传力度。让全企业工作人员都能够意识到,残疾人这个弱势群体的就业需求。从而可以改变对人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消除社会对残疾人的歧视。茶加工企业可以通过安排残疾人进行岗位培训,让其能够与其他工作人员一样平等地接受技能培养,让他们可以更好地参与到茶加工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实现公民权利平等化的待遇。此外,茶加工企业需要在全企业中树立起良好的道德文化,让全企业将扶助残疾人形成一种自觉行为,最终在企业中形成尊重残疾人、关心残疾人、理解残疾人、扶助残疾人的价值观念,为残疾人在茶加工企业中就业奠定良好的思想与文化基础。通过不同的帮助方式,让残疾人能够快速掌握茶加工企业生产工作技能。通过在岗培训方式,让残疾人能够更好地领会适者生存的理念,并让茶加工企业残疾人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激发残疾人斗志并发挥出其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寻找改变自我以及适应社会的途径。

2.2 茶加工企业应该强化职康的功能

对于茶加工企业残疾人就业而言,需要建立在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的基础上来进行。对于已经掌握茶加工生产技能的残疾人,可以将其与正常工作人员一样安排在生产第一线,与正常工作人员一样享受同等待遇,从而实现改善残疾人生活品质的目的。在此过程中,茶加工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针对企业中残疾人的工作热情来切入,激发残疾人对自身美好生活的创造意识,克服重重困难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奋斗。企业也需要为残疾人就业制定相应的制度,最大化加大职康工作力度,提高服务运作效率。茶加工企业作为残疾人就业服务支持主体,应该为结合其企业中残疾人所呈现出的多样化就业需求进行分析,并为其制定差异化、专业化、合理化的就业服务。很大程度上的可以提高企业中残疾人的就业意愿,并增强其就业信心。

2.3 茶加工企业应该制定“一主多元”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

茶加工企业在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服务时,需要针对不同残疾人设计就业前——就业中——就业后的制度。让残疾人也能够与正常人一样有相应的保障制度来促进残疾人的平等就业。企业在进行就业前制度设计时,应该结合现行法律法规来制定残疾人就业保障机制。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让全企业形成良好的就业氛围,加大对残疾人的关怀与扶持,让全企业对残疾人认同度有非常大的提升。此外,在进行就业中制度设计时,需要制定完善的就业服务规范,企业领导应该加大监督力度,认真监督企业残疾人的就业安排情况。并在企业制度中构建完善的残疾人康复与培训机制,让残疾人能够得到专业化康复与实用技能培训,让残疾人可以更好地在企业中完成工作。最后,茶加工企业需要构建残疾人保障机制,可以向政府以及相关部分申请就业援助,并把企业中重度残疾人纳入残疾人社会保障机制,让企业残疾人能够享受国家残疾人保障,让其安心在企业中进行就业。

2.4 形成“服务+自助”的社会共识

茶加工企业应该加强与残疾人家庭之间的沟通,让残疾人家庭为其就业提供支持。让残疾人能够在企业与家庭的帮助下,持续进行职业康复以及就业培训。不仅有利于残疾人自身能力以及就业能力的提升,同时还可以增强残疾人就业竞争力,让残疾人重新树立就业信心。

3 结语

总而言之,茶加工企业残疾人就业,需要通过企业引导以及企业氛围来提高残疾人积极心态,并在其心目中树立起注重提高职业技能的意识。相信通过不断努力,残疾人在就业过程中也会对企业发展进行关注,并通过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来满足茶加工企业用工需求。

[1]陈云凡.残疾人就业政策保障机制优化探讨.残疾人研究,2015,(1):51-54.

[2]刘健.新型城镇化下劳动力人力资本投资与城乡收入差异分析—以中部六省为例[J].企业经济,2013,(05):130.

[3]赖德胜,廖娟.我国残疾人就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22(1):10-15.

2017年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精准扶贫:实施状况、效果评价及策略优化——基于苏北六大重点帮扶片区的调查;2017年度宿迁市社科研究课题:精准扶贫效应感知及路径创新研究——以宿迁市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为例,项目编号:17SSY-63;2017年宿迁市法学研究立项课题,编号:SFH2017B09。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福利多元主义视野中农村残疾人福利主体的责任结构分析”(2013SJD840022)

石 岩(1976-),男,山东泰安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农村社会福利制度。

猜你喜欢

残疾人加工企业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复杂三维微细加工技术创新与研究
我骄傲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