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墨之缘,渊远流长
——宋代绘画中的茶文化解析

2017-02-07闫小荣

福建茶叶 2017年11期
关键词:茶画文人墨客品茶

闫小荣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河北承德 067500)

茶墨之缘,渊远流长
——宋代绘画中的茶文化解析

闫小荣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河北承德 067500)

茶是我国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传统饮品,古代的品茶文化与茶本身的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宋代期间,品茶是当代文人骚客品味生活的高雅之举,并且,宋代世人对茶叶更是有着一定的重视程度以及推崇意向。而随着茶文化的逐渐发展,品茶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大雅之举。本文根据笔者对我国古代茶文化的理解,结合多部相关文献,以宋代的茶画为时代背景,具体分析了宋代茶画的演变过程,以及茶文化在古代的发展历程,并针对宋代的茶画艺术详细的分析了茶文化在绘画中的艺术特征,最后,本文结合所述内容,针对宋代茶画对我国当今历史文化的影响与意义,给予了简要的总结。

宋代绘画;茶文化;品茶;茶画

茶墨之缘,渊远流长。在我国丰富多彩的历史朝代中,商业以及手工制作业的迅速发展在宋代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并且随着宋代的名流文人的笔风一转,大部分文人墨客都将自己的写作风格靠近于当代的文化重建以及文化习俗。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了我国古代茶文化与绘画艺术在宋代期间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以及前所未有的突破。其中,茶画的文化艺术在宋代文人的笔下被渲染的栩栩如生,可以说,茶文化在宋代诸多文人墨客的画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茶文化是宋代绘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茶炉、品茶器具、茶盏以及茶桌都有着生动的文化描述,颇有一种艺术感。

1 宋代绘画与茶文化的艺术关系

茶文化在我国宋代的绘画领域中有着深渊的文化意义。根据有关资料表明,以茶为主题的画在宋代初期就已经出现了。并且,在诸多宋代保留下来的绘画名作里,至今还存在着很多掺杂茶文化的艺术作品,由此可见,仅从宋代的茶文化与绘画艺术来看,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可谓不密切。其实,以艺术的角度来看,我国传统的茶文化与绘画的本身就存在着很多的相似之处,比如高雅脱俗、清新自然、醇久迷香等特点,这些共同点也是我国茶文化与绘画艺术能在宋代期间产生完美结合的重要原因之一[1]。直至今日,在画中加入茶的元素都会引起大部分人产生别致的艺术享受,所以,绘画与茶文化的艺术关系有着一定的历史必然性质。

2 宋代绘画中茶文化的特性

我国古代的思想理论是“和”字当头,而宋代绘画中的茶文化正深深的符合了“和”字的。柔和、平淡、清新的茶文化在宋代被渲染的淋漓尽致。在宋代的诸多文人画家当中,他们特别擅长从艺术的角度出发,形象生动的把茶文化深深的植入在画中。根据我国历史文献记载,在宋代末期的科举考试题目,大部分都是以绘画以及茶文化为主题,北宋画家郭熙经常借助诗人笔下的文言雅句来对自己的绘画激发灵感,从而在将茶文化融入绘画的过程当中,表现得更具情感以及诗意[2]。

3 宋代茶画的演变过程

我国宋代茶画的演变过程对我国现在的历史文化建设有着积极地作用以及意义,根据现有作品以及相关文献来看,我国宋代的文人墨客在茶文化与绘画艺术方面留下了诸多作品。在宋代之前,古人在绘画过程中对茶文化的引入较少,没有确切的体现出茶文化的意义以及情感,而宋代则是在这一基础上,很大程度的将茶画进行了翻天覆地的创新。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以茶香、茶桌、饮茶器具等相关物品作为整幅画的绘画主题,而之所以茶文化能在宋代的绘画领域中如此盛行,这与宋代君王对茶文化的重视程度与喜爱程度是分不开的关系。品茶是当代文人骚客品味生活的高雅之举,并且宋代世人对茶叶同样有着一定的重视程度以及推崇意向[3]。而随着茶文化的逐渐发展,品茶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大雅之举。上到朝廷官员,下到居民百姓,可以说,茶文化在宋代期间得到了最大化的扩散与发展。

4 茶文化在宋代绘画中的艺术特征

4.1 细腻的点茶特色

宋代世人无论是居民百姓,还是君王大臣,其对茶叶都有着一定的重视程度以及推崇意向。他们在品茶的形式上分为两种:第一种叫团茶,团茶作为宋朝时期的进贡饮品。其做工精良,并且茶香醇厚。我国古代的进贡茶叶的习俗源于北宋开国初期,当时进贡茶叶作为最流行的进贡方式,从而被流传了下去;第二种称点茶。在宋代,人们饮茶的过程中习惯将茶放入茶器中,并通过点茶的手段进行诸多茶事活动。点茶这一细节被宋代诸多的文人墨客描述到了诗句以及绘画当中,是茶文化在宋代绘画中最明显的艺术特征[4]。

4.2 丰富多彩的饮茶器具

茶文化在宋代绘画中的艺术特征,除了具有精致细腻点茶特点以外,茶文化还包括丰富多彩的饮茶器具。丰富多彩的饮茶器具可以清晰表现出宋代绘画的艺术水平以及特征。在著名历史文献“文会图”中,我国古代著名画家赵信在图中展示了多种不同风格的饮茶器具,从中还可以看到众多人欢聚在一起品茶的盛大场面,虽然,宋代的饮茶器具没有我国当代的饮茶器具奢华以及高贵,但相比之下,宋代茶文化中的饮茶器具更具那种古朴的自然气息,根据不同风格的饮茶器具,宋代期间很多文人墨客都著有多部茶文化作品,特别是在宋代的绘画领域中,在画面中引入饮茶器具,能够有效的使得整幅画更具生动力以及韵味,整幅画的画面感也会随着饮茶器具的引入而大大加强。

4.3 浓密的文人风采

茶文化在宋代绘画中的艺术特征,除了具有精致细腻点茶特点以及丰富多彩的饮茶器具以外。还有浓密的文人风采,并且,浓密的文人风采是我国古代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宋代时期,大部分文人墨客通常将饮茶作为自身的一种制作理念以及灵感来源。并且,很多朝廷的大臣官员都会积极地参与到品茶的活动中来,这一现象导致了当代几乎所有的绘画艺术以及诗词歌赋都含有茶文化的艺术特征,而这正是我国宋代茶文化浓密的文人气息所体现的效果。可以说,宋代的茶文化以及绘画艺术是一项综合性的艺术类型结晶,这里以茶画为例,宋代的大部分绘画作品通常都以山、水为创作灵感,并结合宋代茶文化丰富多彩的饮茶器具以及细腻精巧的点茶细节的艺术情感,而这正是我国宋代茶文化浓密文人风采的所在之处。

5 茶文化在我国古代历史中的发展历程

我国宋代的文人墨客在茶文化与绘画艺术方面留下了诸多作品。在宋代之前,古人在绘画过程中对茶文化的引入较少,没有确切的体现出茶文化的意义以及情感,而宋代则是在这一基础上,很大程度的将茶画进行了翻天覆地的创新。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会以茶香、茶桌、饮茶器具等相关物品作为整幅画的绘画主题,而之所以茶文化能在宋代的绘画领域中如此盛行,这与宋代君王对茶文化的重视程度与喜爱程度分不开有关系[5]。品茶是当代文人骚客品味生活的高雅之举,并且,宋代世人对茶叶同样有着一定的重视程度以及推崇意向。而随着茶文化的逐渐发展,品茶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大雅之举。总而言之,越来越多丰富多彩的元素被融入到宋代的绘画领域中,在画面中引入饮茶器具,能够有效的使得整幅画更具生动力以及韵味,整幅画的画面感也会随着饮茶器具的引入而大大加强。并且,在上文中提到:“我国古代的进贡茶叶的习俗源于北宋开国初期,当时进贡茶叶作为最流行的进贡方式,从而被流传了下去。在宋代,人们饮茶的过程中习惯将茶放入茶器中,并通过点茶的手段进行诸多茶事活动。点茶这一细节被宋代诸多的文人墨客描述到了诗句以及绘画当中,是茶文化在宋代绘画中最明显的艺术特征。”从中可以看出,茶文化在我国古代历史中的发展历程里,还有部分元素还源于北宋开国初期。

6 宋代茶画对我国的现代化影响以及意义

从现代化的角度出发,我国宋代茶画对我国当今历史文化的影响以及意义是深远的,从我国当代进出口茶叶的工业领域来看,我国的茶文化对日本抹茶和其他国家的饮茶习惯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在茶道上我国的讲究和寓意有很强的表现,在饮用水和茶品的季节和时间段也有很严格的要求,自宋代以来,茶在我国便有了较大程度的普及,民间更是有着斗茶的民风民俗,而且茶作为我国古代一项出口的重要物品,更是影响到欧洲的上流社会,且各种茶有不同的医疗效果,对现代人也有很多益处和影响[6]。

7 结论

我国古代茶文化与绘画艺术在宋代期间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以及前所未有的突破。随着茶文化的逐渐发展,品茶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大雅之举。总而言之,越来越多丰富多彩的茶元素被融入到了宋代的绘画领域中,例如,在画面中引入饮茶器具,能够有效的使得整幅画更具生动力以及韵味。可以说,茶文化在宋代诸多文人墨客的画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茶文化以及绘画艺术对我国当代的精神文明以及物质文明都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意义。

[1]伊原弘.宋代绘画的“解剖学”——从艺术史角度解读宋代都市与社会[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6-81.

[2]苏昭.茶文化教学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引入及意义解析[J].福建茶叶,2016(3):283-284.

[3]姚驰.基于中英茶文化差异解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福建茶叶,2016(3):275-276.

[4]徐常利.解析中西方茶文化的内涵及生态翻译研究[J].福建茶叶,2016(7):298-299.

[5]贾清艳.基于中英茶文化差异解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福建茶叶,2016(7):333-334.

[6]《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6期(总第250-255期)总目次索引[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57-160.

闫小荣(1974-),女,河北滦平人,艺术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国画、民间工艺。

猜你喜欢

茶画文人墨客品茶
茶画艺术在美术鉴赏课的传承研究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停驻在我生命中的文人墨客
冬品茶梅
品茶香 知茶趣
叙品茶事
基于多媒体软件的数码茶画制作研究
茶画的绘画艺术风格研究
浅谈《长物志卷十二香茗》香文化与文人生活的情状
浅谈《长物志卷十二香茗》香文化与文人生活的情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