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茶叶企业英语翻译中的创造性

2017-02-07韩丽娜王子健

福建茶叶 2017年11期
关键词:英语翻译茶叶消费者

王 超,韩丽娜,王子健

(承德护理职业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

试论茶叶企业英语翻译中的创造性

王 超,韩丽娜,王子健

(承德护理职业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向着国际市场进军,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中国的茶叶在世界上有着极高的美誉,因此我国的茶叶企业在进入到国际市场当中自然会有着一定的优势。我国的茶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销售茶叶的同时也在传播我国的茶文化,所以高度专业的茶叶翻译会让我国的茶叶受到世界各地更多的人喜爱,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目前我国的茶叶企业英语翻译都有着相当完整的体系,尤其是在大型的跨国茶叶企业中更是有着专门的茶叶翻译部门,主要负责面对不同国家、地区的茶叶产品英语翻译,但是经过调查,我们仍然能够发现在茶叶英语翻译的过程中有着许多细小的漏洞,其翻译程序过于死板,没有做到精益求精。本文从词汇的翻译、句式的翻译、语义的翻译、语篇的翻译、不同地区的英语体系针对性翻译这四种情况来改善茶叶企业英语翻译程序过于死板的问题,为我国茶叶企业更好进入国际市场做出铺垫。

茶叶企业;英语翻译;创造性;跨国贸易

在16世纪茶叶传播到欧洲之后引起了大量西方国家人们的喜爱,这也就代表着茶叶逐渐开始走向国际,成为了我国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以及文化传播工具。英语是世界上使用国家最多的语言,也是目前的国际官方语言,英语翻译的好坏与茶叶的销量高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好的英语翻译能让人一眼看出其中的关键信息,差的英语翻译则会让消费者觉得这个茶叶品牌质量较差。有效做好茶叶英语翻译工作,开发出有创造性、高效率的翻译模式是跨国茶叶企业目前需要重视的。

1 茶叶企业在进行跨国贸易中英语翻译所面临的问题

1.1 翻译准确度不够

茶叶企业的英语翻译中准确性不够往往并不是因为翻译人员的英语翻译水平非常低的原因,大部分能够进入到跨国茶叶企业中去翻译的专业人员,往往都有着常年的翻译经验以及过硬的英语翻译素质,因为茶叶包装或者使用说明此类的英语翻译会直接影响到茶叶产品的销量,所以茶叶企业会严格把关挑选出具有较高翻译水平的专业人员。但是为何依然会出现翻译准确度不够的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茶叶翻译的特殊性。

在对外出口贸易的茶叶包装中,其信息往往富含各个层面的翻译内容,例如有对于中国古代许多文言文或者诗词的英语翻译,有茶叶功效此类贴近医学专业的术语翻译,有面向不同地区的英语用词差异的翻译。当这些不同层面的翻译结合在一起就会让茶叶英语翻译的难题提高,翻译人员不仅仅需要对英语的直接翻译有着非常深厚的功底,也需要去了解与研究有关古文翻译、医学术语翻译等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让英语翻译变得更加准确。目前许多的跨国茶叶企业的翻译人员都还并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对自身的认识不充分,没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因此在英语翻译的过程当中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准确性差异。而模糊性不仅仅是让消费者感到意思不明,也会让茶叶在食品检测的过程中容易因为语义的不准确而被迫下架,对茶叶企业的国际发展战略造成困扰。

1.2 翻译没有考虑到当地文化因素

在进行英语翻译的过程中,翻译人员不仅仅要考虑到翻译的准确性还要对比面向的地区、人群而进行富有当地文化色彩的翻译。英语之所以能够成为国际通用语言最大的优势在于使用英语的国家与地区最多,在殖民时期英语传播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并与当地的语言进行融合,在这个融合的过程当中英语发生了变化,让纯正的英语变成了一种富有当地文化的英语。因此,我们常常能够看见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英语例如印式英语、中式英语、韩式英语、日式英语等等,这些英语的发音有着或多或少的区别,甚至书写与翻译方式也不完全一样。尤其是在这样跨国商业贸易的英语翻译当中文化干扰更加明显,同样一种茶叶产品要销售到全世界各个地区,而每个地区的英语翻译都有着细微的差别,许多的茶叶企业认为反正都是英语翻译而且差异又特别小就可以以一概全,实际上正是从这些细微的文化翻译差异中,消费者才能体会到茶叶企业的诚意,感受到茶叶企业的信誉。例如在日式英语当中,结合了一定日语文化的英语特别喜欢用倒装句,所以在英语翻译的过程中多运用倒装句能让日本的消费者看起来更加和谐与顺眼,消除文化差异的干扰就能让更多的消费者感觉到舒适,引起消费者的共鸣。

1.3 翻译接收性问题

在商贸的英语翻译过程中接收性错误也是很常见的一种错误类型。目前茶叶企业英语翻译中出现接收性错误的翻译问题占了三成,接收性错误让原本能够翻译出来的信息却因为结构与排序的问题而混淆起来。例如在英语翻译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翻译人员想要翻译出的意思与原本茶叶企业所传达出来的意思不对称,这样的接收性错误主要就是在于茶叶企业没有与英语翻译人员做出恰当的沟通,让翻译人员没有理解到茶叶企业想要向消费者传达的消费理念,而英语翻译人员也没有对茶叶企业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仅仅是作为一个专业翻译而不是茶叶企业中的一员在进行工作。翻译接收性错误的出现让大部分的茶叶产品相关翻译给消费者传达出了一种模棱两可的概念,部分消费者可以理解其中的翻译内容,而部分消费者则认为意义不明,摸不着头脑。在茶叶产品包装上文字信息的传达格外重要,大部分字体修饰都在包装最明显的位置,因为如果翻译出来的英语意思不明确,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就会降低,而消费者购买商品第一印象非常关键,好的第一印象就能让整体的茶叶产品格调变高,更符合我国身为茶叶起源地的身份。

2 茶叶企业英语翻译中的创造性优化方式

2.1 对翻译人员进行培训与考核增强其专业性

茶叶企业的英语翻译人员在保证翻译的准确性,不仅仅要了解茶叶专业的相关翻译知识,还需要了解其他地区、国家的英语用法等等,只有过硬的专业能力才能在英语翻译的过程当中做到精益求精、细致入微。而要培养茶叶企业专业人员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引入培训与考核模式,在英语翻译人员进入茶叶企业之后首先对其进行1-2个月的培训,然后在培训的过程当中对翻译人员各个方面的翻译能力进行深入指导,尤其是与茶叶产品相关的翻译工作可以通过观摩实践来进行培训。经过这样的培训之后能够让翻译人员更好的了解茶叶企业的翻译工作内容以及需要达到的要求。

在培训完成之后,翻译人员正式工作的时期中,茶叶企业还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考核,考核内容应当与时俱进,因为英语词汇在不断的增多,所需要的翻译内容也会出现更新,考核有助于茶叶企业了解英语翻译人员目前的状态以及对于翻译工作的积极性。只有不断的提醒英语翻译人员,让英语翻译人员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才能更好的为茶叶企业英语翻译服务。

2.2 针对性的加强文化吸收

文化干扰是英语翻译中非常需要注意的问题,不同地区的风俗、文化、习性都截然不同,如果在茶叶产品中因为翻译的因素而出现了具有文化差异的含义,那么很可能就会让茶叶产品受到当地区人民的抵触。文化对于一个地区来讲格外重要,在国际贸易当中要想让商品更好地在一个地区进行销售,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尊重其地方文化,这种尊重需要从英语翻译开始做起,英语翻译贴合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习惯、风俗民情,就能让文化的干扰降到最低,甚至受到当地人民的热情喜好。

要减少文化干扰就需要让翻译人员了解茶叶产品需要销售到的地区的文化,尤其是英语文化,翻译人员可以去了解甚至是亲身体验在这些地区的英语教学与我国的英语运用的差异性,吸收当地文化,减少翻译人员固有的翻译习性,向着销售地区的英语文化靠拢,就能更好的让茶叶产品与当地的文化融合在一起,更容易被当地人所接受。

2.3 加强茶叶企业与翻译人员的沟通

英语翻译人员虽然是茶叶企业的一部分,但是对于跨国茶叶企业来讲,英语翻译人员甚至是翻译部门都没有受到重视,茶叶企业将更多的工作与关注重心都集中在与茶叶工艺相关的专业人员上,这就让许多的英语翻译人员没有对于茶叶企业的归属感,也没有自己身为茶叶企业一员的荣誉感。翻译人员与茶叶企业的沟通太少就会出现翻译的接收性错误,当茶叶企业将需要翻译的信息交付与英语翻译人员的时候就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所翻译出来的英语信息达不到茶叶企业所想要表达出的产品效果。在茶叶产品的文字信息翻译过程茶叶企业想要传达给消费者的不仅仅是茶叶的功能性,还会传达出一种企业的品牌力量,企业依靠这样的手段才能够积累名声,逐渐做出自身品牌效应。

因此,翻译人员与翻译部门受到茶叶企业更多的重视,感受到茶叶企业的关心,了解到自身翻译对于茶叶企业的国际贸易战略规划的重要性,有了较高的荣誉感与企业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深入的了解茶叶企业就能避免茶叶产品英语翻译过程中的接收性差异问题。

3 结论

我国的茶叶企业的英语翻译问题其实是普遍存在的,造成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茶叶企业对于翻译工作的不重视,死板程序化的翻译工作让翻译人员与茶叶企业之间存在着隔阂,茶叶企业与翻译人员都没有对茶叶产品信息的翻译做到精益求精。我国是茶叶大国,我国的茶叶在世界上有着极高的地位,茶叶企业应当重视这样的位置优势,让我国的茶叶产品变得更加精品化、高质量,重视英语翻译能够很好的显示出茶叶企业对于自身产品的严要求,让消费者购买更放心。

[1]佟敏强.英语翻译教学与汉语言文化素养——以语言知识结构为侧重点[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03):112-115.

[2]李云.探析商务英语翻译中东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J].海外英语,2014,(21):161-162.

[3]顾维勇.翻译——找到源语的所指——对规划教材《商务英语翻译》误译译例的批判研究[J].中国翻译,2014,(01):92-96.

[4]翁凤翔.论商务英语翻译的4Es标准 [J].上海翻译,2013,(01):34-38.

[5]孙广平.经济一体化环境下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07):180-182.

王 超(1973-),男,河北兴隆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翻译学。

韩丽娜(1981-),女,河北承德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语言文学。

王子健(1982-),男,河北承德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英语。

猜你喜欢

英语翻译茶叶消费者
《茶叶通讯》简介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消费者网上购物六注意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技巧探讨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系无理取闹?NO! 请为消费者擦干眼泪
日化品牌怎样才能吸引年轻消费者?
香喷喷的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