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日本茶道与花道的关联

2017-02-07马一木

福建茶叶 2017年11期
关键词:插花茶道饮茶

马一木

(北方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宁夏银川 750001)

论日本茶道与花道的关联

马一木

(北方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宁夏银川 750001)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茶道与花道的发展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日本茶道与花道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这是日本茶道和花道在发展渊源、发展轨迹、文化内涵、风格特点方面体现出关联性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挖掘日本茶道与花道之间的关联性为出发点,从日本茶道与花道的起源、思想内涵、用具特点和交叉融合四个方面,对日本茶道与花道文化做出了研究与探讨。

日本;茶道;花道;关联

日本茶道文化与花道文化都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并且都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佛教思想的影响。在日本茶道与花道的发展过程中,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佛教文化的吸收与创新,逐渐形成了鲜明的民族化特点,并共同成为日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日本茶道与花道的关联做出研究与探讨,不仅有利于了解日本茶道与花道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风格特点,而且也有利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佛教文化以及日本民族文化对日本茶道与花道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1 茶道与花道的起源——中国文化的传入与影响

直到十七世纪,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发展都产生着十分明显的影响,至今为止,在日本茶道与日本花道文化体系中都仍旧可以轻松地挖掘到中国文化元素。当然,日本不仅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而且还十分擅长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做出吸收与创新,也正因为如此,虽然日本茶道与花道起源于中国,但是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内蕴。

从日本茶道的起源来看,日本古代不仅没有饮茶习惯与饮茶文化,甚至没有原生茶树,直到日本奈良时期,日本遣唐使才将中国茶叶与佛教文化一道带入日本。据文献记载,在唐朝时期,日本经常会派遣僧侣与使者到长安学习中国文化,在这一人群中,一位名为永忠的僧侣在中国生活了30年之久,并对中国的茶文化做出了精通的理解与掌握。永忠回到日本之后,日本才开始有了和茶文化相关的文献。在中国茶文化传入日本之初,饮茶仅流行于宫廷和僧侣阶层,也正是由于这一阶段的茶文化没有能够在民间普及,因此随着日本停派遣唐使之后,日本的茶文化发展也进入停滞阶段。到日本镰仓时期,日本荣西禅师在中国留学之后,将茶籽带入日本,从而开启了日本茶栽培的篇章。与此同时,荣西通过专著《吃茶养生记》对饮茶所具有的养生功能做出了详细的论述,这是日本第一部茶专著,同时也对日本民间饮茶文化的普及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本民间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千利休对唐式茶具做出了变革,促使日本茶具体现出了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千利休离世之后,他的后人和弟子则将他所提倡的茶道发展为多个流派,如织部流派、武者小路流派、里千家流派等。

从日本花道的起源来看,在日本飞鸟时期,日本的遣唐使小野妹子多次出访唐朝,对中国佛前供花进行了学习,并在吸收佛前供花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创建了日本花道中的池坊流,这让日本祭坛茶花有了独特的花材使用原则。由此可见,日本花道与日本茶道在起源中呈现出了许多共同之处,首先,日本花道与茶道文化都受到了中国插花艺术和茶文化的影响;其次,日本花道与茶道文化也与中国佛家文化体现出了千丝万缕的关联,这让日本花道与茶道的文化内涵体现出了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一脉相承的特征。当然,在日本花道的发展过程中,与日本茶道一样,不仅重视学习中国相关文化,而且还对中国文化做出了吸收与创新,这让日本花道具备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具体而言,在日本花道的发展萌芽期,中国佛教的传入让日本花道具备了基本的雏形,对中国佛前插花的模仿也让日本插花艺术体现出了对称与严谨的特征。与此同时,9世纪时期日本花瓶花卉的发展,也是受到了中国唐代瓶插的影响。随着日本停派遣唐使,日本花道文化开始走向民族化道路,直到日本平安后期,日本花道则逐渐脱离对中国插花形式的模仿,并在推动民俗信仰和佛前供花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日本花道的初期形式——立华。日本镰仓时期,插花已经成为了日本社会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日本室町时期,插花所具有的审美性逐渐替代了它所具有的宗教性。而《仙传抄》等插花著作的产生,也为日本花道的繁荣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2 茶道与花道的思想内涵——禅

日本茶道文化起源于中国,并在长期的发展中体现出了独特特色。其中,“禅茶一味”是日本茶道对中国茶文化进行学习与吸收的重要表现,这一思想提倡人们要朴实廉洁、和平共处,并希望能够通过饮茶陶冶人们的情操、引导人们追求淡泊幽静的境界,也正因为如此,日本茶道所强调的重点不在于对茶叶做出品鉴,而是在于通过饮茶领悟禅宗、提升自身修养。在日本茶道“禅茶一味”的发展过程中,村田珠光与千利休都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村田珠光将日本茶道精神概括为“谨敬清寂”,而千利休则对这种概括做出了一些改动,并提出了“和敬清寂”的茶道准则。这种简洁的概括具有着丰富的内涵,提倡人们通过饮茶做出不断的反省和沟通,从而实现“和敬”,与此同时,饮茶需要有清静幽雅的环境和空灵静寂的意境,从而实现“清寂”。另外,“禅茶一味”强调茶味与禅味的相通,佛宗认为通佛的前提是心神清净,而饮茶则是令人心情清净的有效途径。在饮茶过程中,饮茶与坐禅相同,都是冷暖自知、禅道自悟,饮茶之人可以将自己与自然、山水融合起来并寻求精神开释的境界,这也与禅宗主旨体现出了相通性。由此可见,在日本茶道中,包含了参禅悟道的理念与功能,而茶道与禅的结合,也让日本茶道具备了更大的发展助力。

日本将本民族的插花艺术称之为“花道”,是因为日本认为自身的插花艺术蕴含着深厚的哲理思想和高深的理论。虽然日本茶道具有不同的流派,并且不同流派所提倡的思想内涵和理论不同,但是这些思想内涵和理论呈现出了基本相同的特点,即将天、地、人视为一体的“三才论”。这种思想不仅体现在日本插花艺术的造型、意境当中,而且也体现在日本插花艺术所提倡的礼仪与仁义等方面。另外,日本花道强调“道意”,首先,日本花道所深入研究的不是植物以及花卉本身,而是利用植物与花卉对情感做出表达,因此,无论容器有怎样的材质、花卉属于怎样的种类,都可以运用到插花当中。如在插花艺术中,一支向日葵或者一支白梅就可以塑造出返璞归真和优雅的氛围和“静、雅、美、真、和”的禅宗意境;其次,在日本花道中,不同的花卉可以彰显出不同的精神,根据花卉的生态习性和形态特征,借助花卉所具有的象征性,利用比兴手法可以表达出与花卉特点、插花者思想紧密相关的神韵,从而将有限的花卉形象表达为深邃且丰富的文化之美与意境之美。如百合的纯真、蔷薇的美丽、牡丹的华贵、樱花的自然气息等,都可以在合理运用的基础上体现出雅俗共赏的魅力与独特的思想意蕴。

从日本茶道与花道的思想内涵来看,日本茶道与花道不仅强调带给人们良好的精神享受与视觉享受,而且都强调修身养性,二者的相通性也让日本茶道与花道的融合成为了自然而然的事情,因此,日本的茶道中的花道以及日本花道中的茶道都成为了各自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日本茶道中插花艺术,更是彰显出了“禅茶一味”的文化内涵与气度。

3 茶道与花道的用具——简洁淡雅

从日本茶道用具来看,日本茶道用具与中国茶具体现出了明显的差异,这与日本茶道独特的发展历史有着紧密的关系。在古代,日本所开展的唐物鉴定会逐渐发展为茶会,因此,早期的日本茶会并不是以饮茶为主体,而是以物品鉴赏为主要内容。随着日本茶道与本土文化的逐渐融合,日本茶道用具即和式茶具得到了推崇。从功能角度来划分的话,和式茶具包括香盒、炭斗、茶碗、茶刷、茶罐等。其中,日本茶碗相较于中国茶碗而言呈现出了容积更深和茶底更大的特点。与此同时,日本茶人将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当做重要的茶道宗旨,因此,他们也擅长体验和体会不同茶具材质所具备的自然美感,并在和式茶碗的设计中呈现出自然脱俗与稚拙古朴的风格。在使用这些茶具进行品茶的过程中,精神享受带给茶人的愉悦以及饮茶带来的平和心态,是茶人所追求的重要的内容。这种不求奢华、只求宁静的特点,也让日本茶道用具体现出了与西方茶具截然不同的风格特征。

日本花道崇尚佗寂美学,即在插花过程中强调自然之物的本质之美,尊重自然之物所具有的自然轨迹,保留自然之物所具有的痕迹,在不装饰、不掩饰的基础上体现出质朴美感。这种美学追求也同时体现在日本茶道、绘画以及建筑设计等多个领域。具体到花道方面,日本插花艺术中简洁的线条、淡雅的用材等都是对这种美学崇拜的具体体现,而这种追求也能够让日本花道塑造出如诗如画的意境。从日本花道作品来看,日本插花中所用的花枝颜色一般不会超过三种,并且无论是花材还是用具都具有着清雅脱俗的特征,特别是在茶道的插花中,更是多选用山花野卉,并将这些花材以最为自然的方式摆放在容器当中。而花器支架的选择上,则并不强调精美,而往往是使用古朴且不加点缀的粗陶等材质,这种材质在粗狂中彰显着质朴之美,并能够与自然花卉共同营造出“虽由人作,却宛如天成”的氛围与境界。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日本茶道还是在日本花道中,用具的简洁淡雅都是十分明显的特点,这种特点的形成不仅是因为日本茶道和日本花道的发展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而且也是日本茶道和花道中“禅茶一味”思想和崇尚自然思想所带来的影响。相对于西方茶文化与插花艺术的发展而言,日本茶道和花道也凭借这种特点和风格,彰显出了东方审美所具有的倾向性,体现出了东方社会大众对思想内涵和意境的追求。

4 茶道与花道的融合——茶屋谈花

日本茶道与花道在发展渊源与发展轨迹方面都体现出了明显的相似性,与此同时,日本茶道与花道在思想内涵和审美追求方面也体现出了一定的趋同性。基于此,二者作为日本文化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内容,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交叉与融合,其中,茶道中插花则是日本花道中独特的形式,也具有着独特的审美内涵。对于茶人而言,花道可以帮助他们塑造出更为良好的饮茶氛围与宁静致远的饮茶意境,因此,日本茶人一般都喜爱插花,并将插花作品放置在茶室的壁龛当中。为了避免其他物品影响插花作品所带来的氛围与意境,插花作品旁边一般不会放置其他东西,即便是同样作为重要艺术表现形式的画,也会对其协调性做出考虑。在茶道插花艺术的发展中,茶道插花逐渐形成了严格的准则体系,如过于华丽的花卉不能放在茶室,在下雪天气不能使用白梅进行插花和装饰,这些准则体现出了茶人对饮茶活动、插花活动和整体环境协调性的重视,同时也是茶道插花作品能够塑造良好意境、打动人们心灵的重要基础。另外,与中国茶文化一样,日本茶道也十分强调礼仪,重视宾主之间融洽关系的打造,因此,无论是饮茶人的座次、泡茶与饮茶的过程都有很多讲究,其中,炭礼法、浓茶礼和淡茶礼法是日本茶道礼仪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根据宾主行鞠躬礼的弯腰程度,也将鞠躬礼分为了真、行、草三种。当日本花道融入到日本茶道中之后,日本茶道所讲究的礼仪也自然对日本花道产生着影响,如茶道弟子在进入茶室之后,需要先向花行礼,在与他人交谈时,许多优秀的插花作品也会出版成画册用于花道启蒙教育。在茶会中,如果要对壁龛中的插花作品进行观赏,则需要严格遵从相关礼仪,即坐在与壁龛有一定距离的位置,在向插花作品行礼之后进行赏花,在仔细观赏插花作品所具有的结构、搭配和设计手法、容器之后,向主人行礼以示感激之情。如果要对插花作品进行观赏却观赏对象并非传统形式的插花作品,则不需要遵守过多的礼仪,但是如果这种观赏行为处于正式场合,也应当向插花艺术的作者行注目礼以示尊敬之后再开始观赏。

5 结语

日本茶道与花道在发展起源、文化内涵、用具风格等方面都体现出了一定的相似性,这也让二者具备了交叉共融发展的基础。日本茶道与花道不仅已经成为了日本现代社会大众重要的休闲生活方式之一,而且也可以成为我们了解日本历史、日本文化的窗口。

[1]沈雯.从日本茶道看日本文化的独特性[J].福建茶叶,2016(10):323-324.

[2]杨阳.日本明治时期女性茶道教育兴起的原因——从良妻贤母主义角度探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12-116+122.

[3]陈曦.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茶道的影响[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69-72.

[4]柳珂,王晓赛.从花道来看佛教对日本人审美意识的影响[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2):238-239.

马一木(1989-),女,宁夏银川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日本文化。

猜你喜欢

插花茶道饮茶
插花吟
寻迹万里茶道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茶道人生
插花由易到难
《茶道六百年》
讽刺插花欣赏
四季饮茶与健康
月下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