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思维引导下茶文化传播形式的探索

2017-02-07曹玉珍

福建茶叶 2017年11期
关键词:茶文化内涵形式

蔡 杰,曹玉珍

(南昌理工学院传媒系,江西南昌 330044)

互联网思维引导下茶文化传播形式的探索

蔡 杰,曹玉珍

(南昌理工学院传媒系,江西南昌 330044)

茶文化是我国长期以来十分推崇的文化内容之一,其与其他文化形式不同,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韵味和精神理念。在现代的信息化社会当中,茶文化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已然与多种文化内容进行了融合和实践,相应的文化传播形式也变得更加科学有效。本文主要对互联网思维引导下茶文化的传播形式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见解。

互联网;茶文化;传播形式

伴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文化形式变得多种多样,许多有着深切韵味的精神文化开始进入人们的心中,并且成为了主要的文化内容。茶文化便属于其中的一种,它的精神内涵在于“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于茶文化的认识都集中在品茶和泡茶上,而对于深层次的茶文化内容,则没有丝毫的了解。但是到了现代,人们的身边开始充斥着多种多样的信息传播和接收形式,尤其是以新媒体为代表的形式,其对于茶文化传播有着直接的作用,能够推动深层次的茶文化内涵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推崇。在互联网时代,对于茶文化的传播,需要充分结合互联网思维,去实际地考虑人们对信息文化的接受方式和兴趣所在,进而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科学有效,人们也能够对茶文化迅速产生良好的认知,转而不再集中在基础的品茶、煮茶思想上。茶文化在当前时代的发展当中,对于各方面社会事业都有着不同的促进作用,人们应当加强对其的重视度,不断推动其的有效发展。下面笔者就来谈谈互联网发展背景下茶文化的传播形式,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大众对茶文化内涵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1 互联网时代下茶文化传播的必要性

在当前时代的发展当中,国内的各项事业都呈现出了蓬勃的发展状态,而在社会的各项事业当中,都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精神作为主要引导方式,以切实迎合实际的事业开展需要,实现较高水平的指导作用。在众多文化思想形式当中,茶文化是十分独特的一种,其对于人们而言,有着相当大的美感所在,而且其中的精神内容,十分提倡和谐与友善,充分迎合了当前时代发展的主流意识,对于不同的地区,也有着充分的指导作用。在互联网时代,茶文化传播具有相当高的必然性,其中的很多内容都能够与当前时代的气息充分的融合起来,并且有利于国内各项事业进程的合理发展。而且,互联网本身是对文化信息的一种现实性传播渠道,其在茶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可以充当最为直接的传播载体,将相当多的茶文化思想和内容,充分的展示给人们,使得人们能够迅速认识到鲜明的茶文化思想内涵,形成健全的茶文化思想,推动整个茶文化传播的科学进行。同时,在现阶段的社会当中,互联网已然成为了影响人们生活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无时无刻不在以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想为人们提供相应的生活引导,而茶文化对于当代人的思想而言,有着直接的净化作用,能够使得人们保持和谐文静的思想,提升人们的实际道德修养,整体的文化韵味也能充分地洋溢出来。伴随着国内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茶文化传播已然成为了必然内容,而茶文化的传播形式,必然也会选择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体传播形式,使得茶文化思想精神内容能够迅速的呈现出来,推动整个茶文化传播更加科学有效。

2 互联网思维引导下茶文化的传播形式

2.1 以互联网为主导进行新媒体传播

现阶段,我国互联网的主要信息传播方式是新媒体,而新时期的人们,所接触的媒体形式也更多地变成了新媒体,在这一时期,为了切实迎合人们获取文化信息的需求,需要实时进行多方面的改变和发展。尤其是对茶文化的传播,需要积极探索茶文化思想的本质,将其文化内涵与互联网进行充分的融合。在对茶文化思想进行传播的过程中,人们应当认识到,互联网思维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化思维,在这一思维的引导下,很多信息内容将很容易被迅速的传播出去。因而,茶文化内容便可以通过互联网,积极进行新媒体传播,使得大量的茶文化信息可以实时的传播出去,相应的文化信息传播会更加合理有效。在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的过程中,需要选择一些切实的服务大众,茶文化虽然有着较为直接的思想引导作用,但是其作用主体往往集中在某些人群当中,而更多的人群由于缺乏对茶文化的有效认知,因而大部分时候不会接受茶文化信息,对于其的关注度也会相对比较少。面对这样的状况,需要实时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积极推广茶文化当中的一些思想内涵,使得人们能够感受到茶文化的趣味性,并在多个层次体会到茶文化的不同美感。互联网本身拥有着相当大的受众范围,但是并不代表所有的受众群体都会对茶文化有着深层次的认识,而大部分对茶文化缺乏认知的人们并不会主动地关注茶文化。为此,在利用互联网进行茶文化信息传播的时候,要充分认识到茶文化的科学内涵,并通过多种媒体方式进行信息传播,使得茶文化能够成为深层次的精神文化,而不再是表面文化,进而促进整个茶文化的有效发展。

2.2 将茶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联合传播

在现代化的网络时代下,不同的文化信息有着充分的融合实践,而茶文化在互联网思维的引导下,本身并不会具有太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如果茶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有效的融合,接着再进行相应的传播,可以迅速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支持,实际的文化效益也会得到实时的提升。通过互联网对茶文化进行传播,可以从当前互联网所存在的各种文化出发,与茶文化进行内容和思想上的融合,使得群众在阅读信息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茶文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而产生一定的探讨兴趣,实际的茶文化传播会变得十分良好。但是,在将茶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融合时,人们需要注意,茶文化的思想注重与自然的和谐,茶道精神更加在于感悟生活的灵性,如果完全脱离了这一轨道,将没有实际意义。因此,无论与哪种形式的文化进行融合,都需要保证茶文化的基础精神思想内涵,否则会难以凸显出茶文化的深层次美感,相应的传播效率也难以呈现出来。比如,在对体育文化进行融合的过程中,茶文化与体育文化当中的平心静气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而且十分倡导身体动作与自然的和谐性。人们便可以将这一内容作为融合的突破点,一方面可以使得体育文化更加具有文化意境和美感,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对茶文化的合理宣传,实际的效果会十分明显。

3 互联网思维引导下茶文化传播的主体方向

3.1 茶文化思想当中的“仁和”

在运用互联网引导思维对茶文化进行传播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茶文化本身有着相当多的思想内涵,而不同的思想有着不同的表现,对于当前社会的发展也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在互联网思维当中,茶文化的传播不可以进行完全的文化传播,需要循序渐进,一步步地将茶文化宣传出去,以获得人们的认可。而在最初的阶段,需要人们认识到,茶文化当中的思想内容,并不是完全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一些落后的思想文化已然不再被社会所适用。面对这样的状况,人们需要对茶文化做出主动的筛选,选择其中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核心思想内容。对于茶文化而言,其在当前时代的发展当中,具有相当强烈的指导作用,而其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不同事业和单位工作的正确引导,进而形成一定的文化思想。“仁和”便属于主流的茶文化思想内容之一,其也是我国长期推崇的文化思想,在时代的要求下,我国的茶文化思想发展变得十分科学,仁和思想对于不同的事业工作开展,都发挥着良好的指导作用,而且对其加以推崇,有利于人们迅速加以接受和认可,实际的效用相当高。

3.2 茶文化当中的“和谐”

在茶文化当中,“和谐”思想也是主流的文化思想内容,大多数时候,“和谐”指的是一种品茶的意境,这一意境象征着人们对茶文化的思考和探索,而且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感悟。在通过互联网思维对茶文化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和谐”思想不仅仅是整个思想文化中的主体内容,而且通过对其的有效传播,可以使得人们深切地认识到当前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同时,茶文化的发展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和谐思想”却囊括了所有的茶文化内涵,在对这一思想进行传播,即象征着整体的茶文化思想传播。在现如今的互联网当中,各种不和谐的信息内容充斥于网络当中,给人们造成了诸多不良的影响和错误思想引导。将茶文化当中的“和谐”思想引入其中,进行充分有效的传播,可以使得人们对整个茶文化形成直接的认识,转而不再拘泥于茶文化的品茶、煮茶当中,并对“和谐”产生直观的认识,形成正确的精神引导。当前时代的互联网信息传播速度相当快,而基础的信息内容也十分多,为了保障茶文化在其中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需要对茶文化的主体内容进行多方面的筛选,选择迎合当前时代潮流的内容,而“和谐”无疑是十分主要的选择,对于整个社会事业的发展也有着良好的现实指导意义。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们信息接受和传播方式开始朝着简单有效的方向发展,而茶文化在当前时代的文化形式当中,有着自身独特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思想,需要通过互联网加以科学的传播和引导,推动整体文化气息的渲染和深层次发展,促进茶文化的现代化传播。

[1]刘智强,白金金,楚茜,孙煜明,薛小荣,付静,李新生.汉中红茶互联网营销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集体经济,2017,(14):67-69.

[2]房健,张永利.网络时代中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 [J].福建茶叶,2017,39(02):316-317.

[3]李巍.略论“互联网+”与信阳茶产业发展[J].农技服务,2016,33(16):162-163+157.

[4]梁敏.基于茶旅联姻的互联网传播亲和力的话语构建[J].新闻研究导刊,2015,6(23):13+75.

[5]裴旭.试论移动互联网对文化传播的创新性研究 [J].大众文艺,2015,(18):272-273.

[6]吉峰.论中国茶文化传播的方式与渠道[J].莆田学院学报,2013,20(03):75-79.

[7]谭宏.利用互联网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 [J].新闻爱好者,2010,(14):56-57.

蔡 杰(1983-),女,江西南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影视传媒。

曹玉珍(1971-),女,安徽和县人,副教授,文学学士,研究方向:广告传播和艺术设计理论教育。

猜你喜欢

茶文化内涵形式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活出精致内涵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挖掘习题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