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梧州六堡茶展示空间设计
——对于梧州骑楼建筑再利用的设计探索

2017-02-07洋,姜

福建茶叶 2017年11期
关键词:六堡骑楼梧州

于 洋,姜 丽

(梧州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梧州六堡茶展示空间设计
——对于梧州骑楼建筑再利用的设计探索

于 洋,姜 丽

(梧州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梧州六堡茶是我国千古名茶,其浸泡出来的茶水具有独特的“中国红”,加之独特的槟榔香味受到了全国各地人民群众的喜爱,从某种角度而言,梧州六堡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与传承中已经不仅仅是单纯供人饮用的茶品,而是成为了梧州的象征之一。如今的梧州六堡茶作为梧州名茶被用于各大茶文化会展当中,要最大程度地体现出六堡茶的代表性就需要对其展示空间进行更好的设计,从整体到细节上做出符合六堡茶特征的设计方案,可以将梧州传统骑楼建筑运用于展示空间的构造与设计当中。梧州骑楼是1897年梧州开埠后融合于西方建筑文化特征的建筑群体,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骑楼作为我国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理应受到保护与传承,但由于其数量众多导致了梧州城市现代化步伐受到阻碍。因此,本文通过将梧州骑楼建筑进行再利用,作用于六堡茶的展示空间设计当中,以此为骑楼建筑与六堡茶推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梧州六堡茶;展示空间;骑楼建筑

梧州骑楼建筑的再利用一直是一个难题,对于上个世纪具有中西独特文化内涵的骑楼建筑既要妥善保护,又不能使其影响到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梧州骑楼是在19世纪九十年代开埠下与西方建筑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中而逐渐修建起来的建筑群,不仅具有岭南传统建筑特征,同时还具有西方建筑文化特征。然而梧州骑楼历经近百年的发展,无论是建筑结构抑或是建筑功能等,都无法适应梧州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面对这样具有文化色彩的建筑景观需要在保护与开发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设计,才能让骑楼为梧州的城市化做出有效的贡献。展示空间是商品或者文物展览中十分重要的环境,展示空间的合理设计能让商品的特征更全面地展示给观者,让商品的内涵体现在观者的面前。在梧州六堡茶的展示过程当中,展示空间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更好地体现出六堡茶的重要性、代表性、历史性,就必须要有与之匹配的展示空间设计。将梧州骑楼建筑的内部空间进行再利用,作为六堡茶的展示空间舞台就既可以使骑楼建筑得到更好的再利用,同时又可以体现骑楼与六堡茶的文化内涵。

1 梧州六堡茶展示空间设计理念

在梧州的茶文化会展中,自然少不了六堡茶展示,六堡茶是梧州最具代表的茶叶,其中所蕴含了丰富的茶故事、茶理念、茶哲学都是难能可贵的宝物,然而要体现出这些丰富的茶文化知识也不能缺少优秀的展示空间与之搭配。

梧州六堡茶的展示空间设计运用梧州骑楼建筑内部空间进行再利用与设计探索,可以最大程度的体现出六堡茶的特征,重视展品与展示空间的环境和谐。六堡茶的特点:第一,其属于黑茶类,浸泡出来的茶水却是鲜艳的红色;第二,香气扑鼻,有一种槟榔的独特香味;第三,耐于久藏,越是储藏得久,滋味就越好;第四,文化内涵高,六堡茶早在千年前便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不断的传承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历史文化;第五,六堡茶属温性茶,养生效果显著。

六堡茶的这些优点都应当通过骑楼建筑内部展示空间的优化设计得以体现,梧州骑楼建筑由于融合了中西方建筑文化,其本身建筑细节十分精致,有着独特的雕刻艺术以及具有仿巴洛克式、混合式、中国传统式、现代式的建筑风格,适合用于六堡茶内部展示空间。运用骑楼建筑作为六堡茶的展示空间优点在于:第一,六堡茶展示空间设计中整体需要有一定的密封性,这样能够突出体现六堡茶的独特香味,而骑楼建筑设计巧妙,空间透气性强却不漏风,可以增加六堡茶香气残留时间;第二,骑楼建筑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其内部空间材料多以红砖砌筑,因此空间色彩偏向暗红色,与六堡茶叶与茶水颜色匹配,让整体环境更加和谐;第三,骑楼建筑的平面大多呈现为面窄、进深长,中间由天井组成的长方形形制。因此骑楼建筑的外侧具有良好的采光性,骑楼建筑的内侧由于较大的进深则可以用来作为展示空间避免六堡茶阳光曝晒,有助于陈化;第四,骑楼本身风格独特同时又具有中西方文化历史气息,搭配展示信息中明确标识出六堡茶的历史文化以及养生属性,让参观者直观地身处于骑楼展示空间中既可以了解六堡茶的文化内涵以及功效特征,同时又可感知骑楼建筑的文化信息。

2 梧州六堡茶展示空间设计特征

2.1 叙事性

梧州六堡茶历史悠久,经由传统的茶船古道被运至东南亚等世界各地。六堡茶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社会习俗以及融合着不同的文化交流。六堡茶展示空间的叙事性是指通过空间叙述体现六堡茶的历史文化主题、呈现六堡茶发展的内在逻辑,选取六堡茶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典型事件借以具象化的符号、道具、情境以串联的方式形成完整的故事情节以引导、强化参观者在参观过程中的叙事体验。

通过将骑楼建筑内部空间改造为梧州六堡茶展示空间能够较好地体现出六堡茶的历史性,因为骑楼建筑与当代西式建筑有着本质的不同在骑楼建筑所具有悠久的历史性与独特的文化性。

骑楼在20世纪初进入梧州,至今已有近百余年的历史,这样的历史文化气息与六堡茶相辅相成,突出了六堡茶悠久的历史文化。当参观者进入到骑楼建筑内部的梧州六堡茶展示空间之后,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的碰撞,更能透过现状、展望未来,感知着六堡茶今后的国际化发展之路。

2.2 体验性

六堡茶展示空间的体验性是指参观者(主体)在参观的过程中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器官对展品(客体)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认知与感受后而形成的主观体验与判断。当参观者在参观的过程中获得了愉悦、满足以及超越主体需要的体验时,会加深参观者对展品的印象进而增加促销、教育、娱乐或者传播行为;反之则会降低促销、教育、娱乐或者传播行为。

六堡茶展示空间设计除了具有文字、图片、展品、道具等传统静态的展示方式之外,还增加了六堡茶功效与保健知识讲座、六堡茶选茶、品茶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采茶戏、采茶舞、茶艺表演等具有情境式的、动态的体验展示方式。静态式与情境式、体验式相结合的展示方式带给参观者感觉与知觉、物质与精神的多重感受。

2.3 交互性

六堡茶展示空间的交互性是指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以及美学、历史学、人文地理学等知识构建而成的六堡茶VR虚拟现实与AR增强现实设计。

六堡茶VR虚拟现实与AR增强现实设计整体上由六堡茶历史概况、茶船古道沿线地区的人文、地理、历史以及虚拟漫游三个部分组成。通过对六堡茶故事情节的设计、场景建模、用户界面设计、互动方式设计、背景音乐、特效以及场景解说进行设计以此更为全面、生动、真实、立体地还原六堡茶的缘起、发展历程,实现茶船古道全境的虚拟仿真。参观者可以通过VR虚拟现实与AR增强现实技术获得六堡茶以及茶船古道的虚拟感、现场感与沉浸感。

2.4 人文性

六堡茶展示空间的人文性主要表现在以人为本,以满足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为依据而进行的空间设计。这里的人为抽象概念而具体表现为以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健康、文化等为划分依据的具体的人的概念。人的生理需求的满足具体表现为安全感、舒适感,由此在空间设计中应当关注涉及安全感—地面材料的选择、通道的宽度、紧急出口的位置、门的开启方向、楼梯扶手的宽度与间距、无障碍设计等;涉及舒适感—空间声环境包括背景音乐分贝、解说分贝以及噪音分贝的控制,空间光环境包括自然光的利用与控制、人工光照明灯具的选择、照明亮度以及对于眩光等的控制,空间热环境包括对于空间温度与湿度的控制。而对于人的心理需求的满足则应当关注空间的尺度、比例、人流动线的合理组织、空间场所精神的营造等。

3 结论

梧州的骑楼建筑是梧州宝贵的物质文化财富,能够体现出上个世纪西方文化进入到梧州之后对当地社会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当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相结合便成就了现今梧州优美的骑楼建筑群。随着时代的发展,骑楼建筑结构与建筑功能日趋老旧与落后,无法与梧州城市现代化进程相匹配。通过对梧州骑楼建筑进行再利用可以更好地让其延续骑楼建筑的生命周期,弘扬梧州骑楼文化,同时结合六堡茶展示空间设计让人们在欣赏骑楼独特的文化风景时,又可以为六堡茶提供更好的展示场所弘扬我国传统茶文化。在对传统骑楼建筑进行再利用的过程中通过发掘其优点,并结合其他特色文化进行放大,不仅能更好的保护梧州的物质文化遗产,又能使其持续地传承下去为梧州的经济建设做出更有价值的贡献。

[1]李娟.粤东传统骑楼建筑保护方法初探——以茶阳骑楼街保护规划为例[J].智能城市,2016(7):249+251.

[2]赵冲,张鹰,诸汉涛.建筑类型学视野下的中外骑楼建筑之比较研究[J].中外建筑,2015(12):62-65.

[3]王沫.浅析岭南骑楼形态在现代城市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9):64-65.

[4]梅青,郑紫嫣.广州与厦门近代骑楼街道及骑楼建筑比较研究[J].住宅科技,2015(7):5-10.

[5]赵雪珍.骑楼建筑发展动因——以江门骑楼为考察对象[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225.

[6]周彝馨.香港中环建筑群与骑楼建筑的比较研究[J].城市,2010(3):42-44.

[7]曹劲,赵文斌.记忆的延伸、隐约的联想——广州骑楼建筑保护与发展[J].新建筑,2000(2):16-17.

[8]娄君侠.骑楼建筑的发展动因——以广州的骑楼建筑为考察对象[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4):549+566.

[9]周彝馨.以社会学理论分析传统骑楼建筑文化衰落原因[J].山西建筑,2007(35):57-58.

[10]林琳,陈洋.国内外有关骑楼建筑的研究述评[J].建筑科学,2006(5):119-125.

[11]于洋,刘剑虹.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的表达与呈现[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5):93-95.

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西江流域近代骑楼建筑保护与开发利用策略研究”(编号:15YJC760121);2016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梧州骑楼历史街区保护策略研究”(编号:KY2016YB431);2014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一般项目“西江流域骑楼建筑研究”(编号:YB2014370);梧州学院2014年度院级科研项目“梧州骑楼建筑空间特征研究”(编号:2014C008)的研究成果。

于 洋(1982-),男,山东烟台人,文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

姜 丽(1982-),女,山东威海人,文学硕士,梧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六堡骑楼梧州
室外微气候对骑楼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研究
中共梧州城工委
参观六堡开茶节游记
我爱南华路的骑楼
梧州工人运动的急先锋
六堡茶的“茶气”
南洋骑楼老街风貌展示馆:穿越时空的骑楼之旅
与茶相逢在六堡
八十多载后寻访梧州
梦梧州(外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