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环境下构建个性化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平台

2017-02-07张广春

福建茶叶 2017年11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茶文化教师应

张广春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湖北荆州434020)

茶文化环境下构建个性化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平台

张广春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湖北荆州434020)

在茶文化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积极进行创新改革,建立更加具个性化的教育机制平台,通过合理的整合茶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人文修养,完善学生人格。当代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茶文化的重要性,并能够更好的借助茶文化为自己的心理教育服务,促进当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和转型。本文以茶文化为视角,对个性化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平台的构建进行几点研究和分析。

茶文化环境;个性化;学生心理;教育机制

引言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相互混杂作用,一同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高校环境日渐复杂,加之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近些年来,大学生群体呈现出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越发突出,甚至发生了很多恶性事件,在这样的背景下,强化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整合茶文化建立更加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平台,已经显得更加必要。

1 茶文化理念在引领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能

学习茶文化的主要原因是要充分发挥茶文化的教育理念,确保学生在茶文化的引领下,提高个人心理素质,保证学生具有基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1.1 赋予心理健康教育新的实施形态

现如今,许多高校除了关注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以外,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区别于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引入了茶文化的教学理念后,学生既可以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任务,又可以在茶文化的思想下,拥有良好的学习心态。由于茶文化的思想极为丰富,所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适当的融入茶文化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的个人素质不断提升,并最终获得“静、雅、思”的良好学习态度。

1.2 在茶文化中引导学生融入集体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而其中主要的“以和为贵”思想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人际交往。茶文化思想是保证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基础,教师适当为学生讲解茶文化的理论知识,并将其中各部分的文化精髓内容向学生讲述,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感,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结意识,确保学生在集体活动的同时,能够积极的表达个人意见,完成理论知识课程的学习任务。

2 实现茶文化理念引领的着力点分析

针对不同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需求,适当引入茶文化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可以有目的的完成茶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任务。

2.1 茶文化理念的启示功能

从之前分析的茶文化教育理念中得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将茶文化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才能加强对茶文化知识的理解,并进一步体现茶文化理论的使用价值。还有,教师可以适当将茶文化与宗教活动相关联,确保学生可以在茶文化思想的基础下,不断完善个人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并以良好的心态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任务。教师还应具有创新教学思想的理念,不断改变和完善教学方法,创建符合学生学习情境的教学系统,将主要的知识生动、具体的进行描述,满足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需求,并以学生的角度完成书本知识的传授任务。由于教师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兴趣爱好,所以,学生可以更主动、积极的完成茶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任务,并在茶文化理念的启示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拥有良好的学习状态。

2.2 发挥茶文化内在的人际功能

学生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有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生活状况,以免学生出现更大的心理健康疾病。教师应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并满足学生在生活中的要求。由于现在社会对学生的诱惑力更为强大,并且学生抵御外界诱惑能力较弱,所以,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以茶文化的理念为基础,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之间平等互爱,避免学生在外界利益或诱惑的驱使下误入歧途。教师应培养学生的乐观主义精神,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的困境,只有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才能有足够的勇气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完成茶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任务,以谦虚、谨慎的态度交友,进一步发挥茶文化的人际交往优势,让学生快速建立属于自己的人际圈。

2.3 提高学生的自我感知能力

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关乎着学生的发展方向以及工作进程,所以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通过引入茶文化的教学理念,教师为学生制定了标准的学习课程,并要求学生认真解读茶文化的思想和教育精神,及时对自身行为作出反思。全体学生学习统一的茶文化精神,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我感知能力,让学生可以深层次的领悟茶文化的精髓,将主要的精神应用于生活,这也是诸多院校开展茶文化教育理念的根本原因。

3 茶文化环境下构建个性化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平台实施方案

针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应妥善融入茶文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具体的实施方案如下:

3.1 从整体上把握茶文化理念

开展茶文化教育理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确保开展的教育工作,可以有效的解决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首先,教师应充分了解茶文化的理念知识,并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引入新的文化理念和教育模式,让茶文化的教育思想可以更好的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应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让茶文化的教育更有价值。适当的与宗教文化相联系,能够有效的提高社会关注度,并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认识。茶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课程的教育,在学生的心理疾病得到治愈的前提下,用茶文化的思想去除学生的浮躁心理。如何开展茶文化的相关教学课程,需要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并积极商讨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让开展的茶文化教学课程,可以最大限度的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3.2 建立合理有效的引入模式

在现有教学系统的基础上,教师合理的引入茶文化教学资源,让学生完成新旧知识的连接任务,确保学生可以在茶文化的教学思想下,不断提高个人学习意识。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课程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设立一个具有特色性的学习主题,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斗志,让学生对茶文化中所描述的思想更加了解;其次,教师需要做好以茶文化教学理念知识的相关备课工作,保证让学生清楚茶文化理念和教学理念之间的默契度,提升茶文化教学的价值;最后,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讨论时间,并让学生针对茶文化理念发表个人想法和意见。为进一步加强茶文化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所开展的教学内容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生活有所帮助,才能确保引入的茶文化教学课程让学生拥有更好的生活。

3.3 完善教师的启示性教学法

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已让学生感到了厌烦,并且对这种教学模式不感兴趣。为有效解决这一教学问题,教师应放低姿态,与学生平等地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特点和爱好,选择并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尽快给出解决方案。教师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做知识的总结,并在每节课的知识讲解过程中,都要挑选重要讲解部分,并以茶文化的理念启示学生,应积极努力完善知识水平,提高启示性教学法的意义。

结束语

本文以茶文化视角,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构建进行了具体分析。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发现,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非常必要。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价值以及心理道德文化素材,借助茶文化这个平台,能够更好的陶冶学生情操,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塑造其健康心理品质,还能够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普及,营造更加和谐且有文化底蕴的校园文化环境。总之,茶文化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

[1]涂爱云,孙镇雷.茶文化对体育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6(8):264-265.

[2]王海滨,谢小英.茶文化对体育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6(11):256-257.

[3]李洪彬.茶文化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J].福建茶叶.2016(12):180-181.

[4]鲁石.从茶道角度分析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J].福建茶叶.2016(12):255-256.

[5]吴师伟.谈茶道对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福建茶叶.2017(1):190-191.

[6]靖国华.中华茶道思维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6(4):228-229.

2016年湖北省学生工作精品项目(项目编号:2016XGJPG4010)。

张广春(1976-),男,安徽淮北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茶文化教师应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茶文化的“办案经”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