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翻译教学中的中西茶文化比较

2017-02-07

福建茶叶 2017年11期
关键词:茶学中西文化英语翻译

姚 兰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 712099)

英语翻译教学中的中西茶文化比较

姚 兰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 712099)

随着茶文化在国际上的发展,茶贸易的不断增加,各国高校纷纷开展了茶学专业课程,在这些专业教育中根据茶学的特点,开展了茶文化的翻译教学,从而合理、科学的将茶中的词汇以及它们所蕴含的意义进行翻译。让中国的茶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随着茶叶贸易的繁荣,茶文化也势必会不断壮大,在这个背景下,我国的各大高校也要承担起培养专业性的茶人才,让更多的中国茶走向国际。它是保障茶文化在世界发展的前提,所以茶专业的词汇翻译教学也要更加深入。本文就对英语翻译教学中的中西茶文化进行分析,从中根据他们的特点研究茶文化英语教学中的翻译策略。

英语翻译;中西文化;茶文化

作为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茶文化不仅是我国的瑰宝,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复兴在国际中传播,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教育领域也对茶文化的教育进行了细化,尤其是对其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教学,从而在对茶文化的翻译过程中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性,以及文化传播中的产生影响。因此,茶英语翻译教学的开展就提升了茶文化输出的质量和销售效率的推动力,所以各大高校在英语专业内开展茶文化的英语翻译也是普及茶文化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性教学。在这种基础上,高校也能够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综合性,实力强的茶学人才。

1 中西茶文化的比较

1.1 茶叶发源地的差异性

说到茶让我们想起的就是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进步,茶文化也开始向世界普及。而最早期的茶文化是在神农时期发现的,起初茶叶是一种药用产品,后来才开始在民间普及,并且形成一种人们所喜爱的饮品。我国最早关于茶叶的记载中,描述神农以身尝百草,茶为解毒的佳品,这是《神农百草经中》所叙述的。而这里的茶就是我们所饮用的茶叶,从那个时期推断,我国的茶文化历史已经有4700多年。西方茶文化的发展是从十六到十七世纪开始的,当时我国的茶叶从荷兰、葡萄牙引入西欧,在十七世纪又传入英国,并且在英国得以发展。因此,也可以说英国是西方茶文化的发源地。但是,它的茶文化起源要远远落后于我国。

1.2 茶的分类差异

在茶的分类和制作方法以及品质方面对其进行分类,也能够看出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我国的茶叶虽然种类繁多,但是有60%以上的都属于绿茶品,所以我国的西湖龙井,碧螺春等都非常受人们的喜爱。而在翻译的角度来讲,绿茶就直接为green tea,但是,在西方大量的人都喜欢喝红茶,并且也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多的茶类品种。所以从资料中分析,可以看出茶叶进口国英国,他们每天都离不开茶,并且最著名的就是维多利亚下午茶,这是英国人不能够变更的习惯。所以在茶文学的翻译中,black tea就是红茶,并不是直觉上的red tea。所以在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老师也要对学生讲述为什么红茶的翻译是这样的,让学生了解红茶翻译的起源。因为,最初英国在引入红茶时,茶叶本身的颜色是黑色的,所以他们的翻译就为black tea。并且,一直在现在还在沿用。所以这种教育方式就是先让学生了解文化的背景,然后,在参与实际的交流中,避免学生出现错误。

1.3 茶文化交流方式差异

在我国饮茶是一种风俗,在唐朝时期形成,在宋朝进一步得到延伸,从而除了解渴,还有了更深层次的需求,就是品茶。中国人喜欢茶,喜欢感悟茶文化,这不仅是感悟茶在精神上的慰藉,也是在它本身的颜色、味道方面进行品鉴。而在西方国家以英国的茶文化为例,都知道英国人喜欢喝茶,也有著名的维多利亚下午茶,他们在喝茶时喜欢配合茶点,喜欢在茶中加辅料。然后一起饮用,并且他们还喜欢在下午茶时间召开茶会,通过这种方式来放松身心,形成一种特殊的社会交流方式。

2 中西方茶文化在英语翻译教学

2.1 英汉茶文化在翻译中存在的差别

要说中西方茶文化在比较时的英语与翻译教学差别可以从三个方面对英语翻译课程进行教学,首先是茶文化在生活环境中的差异,其次是历史典故中的差异,最后是风俗习惯上的差异。首先,语言习惯是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这种语言习惯会影响着中西方茶文化的发展,并且在英语翻译的教学中,由于其存在差异性,所以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老师就要对以上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英语茶文化翻译的精髓。

2.2 生活环境中存在的文化差异

不同的生活环境对茶文化形成的方式不同,例如:我国在茶文化发展初期,一直处于长期封闭的社会形势,并且在发展时社会的主导为农耕文明,所以中国人认为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农作物。与之相关的成语,不胜枚举。而歇后语中的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则是说茶具的形状用其来讽刺一些较为木纳的人。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英国引进茶文化时就开展商业文明,就成为其生活中的奢侈品,后来才逐渐普及到英国。根据英国的生活环境,茶也有很多相关的词语,如:a tea hound就是表示在下午茶或是一些聚会中对女士献殷勤的花花公子。

2.3 历史典故中茶文化的差异

中国人不但爱饮茶,还愿意搜寻茶文化中的历史故事。所以中国的名茶几乎背后都有一段传奇的历史典故。而在英国的发展过程中,茶文化的历史典故最有名的就是下午茶,它起源于十七世纪的皇室,并且衍生出了afternoon tea习惯性用语,所以在进行英语翻译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中英文茶文化背后的历史典故,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更深刻的了解茶文化的含义。

2.4 风俗习惯中存在的茶文化差异

风尚礼仪习性就是指一个社会中所固有的风俗习惯,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大多数人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形成一种约束性的集体习惯。我国在茶文化发展方面总与佛、儒、道家的文化相连,所以这三种文化都讲究清心养性,因此中国人喝茶多是喜欢饮清茶,并且配有上好的茶壶,一边饮茶一边与人交流,增进感情。所以便有了茶余饭后这样的成语。而在英国,由于其茶习俗发展较晚,但是也存在其特有的风格,如:茶杯是tea cup,茶几是teapoy,茶盘是tea tray,茶园是 tea garden,茶壶是tea pot茶叶罐儿是tea caddy。所以不同的风俗习惯,人们对茶文化的理解不同,所运用的语言也不相同。

3 英语翻译教学中,中西茶文化词汇的翻译教学

在对中英茶文化差异进行英语词汇的翻译教学时,首先,要加强专业术语的研究,因为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很多事物在联想的过程中是不同的,所以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其词汇和背后蕴含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为了能够减少茶文化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老师也要先从茶专业术语进行探究,让学生了解茶文化用语的统一性,从茶叶的名称开始翻译,再到茶叶的品种数量以及种植的方式、保存的方法及制作的方法。例如:在翻译陈年普洱茶时,可翻译为AgedPu'erTea,而在翻译31年陈年普洱时,则可翻译为31-Year Pu'er Tea。

其次,在翻译过程中可以教会学生直译与异议的连接,因为由中西文化的不同,使得在翻译方式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茶学词汇的含义也会由于其文化的不同而产生异议。所以在发展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生翻译时,不要只根据中文的表达意义来翻译英文的茶文化词汇,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茶学词汇进行翻译。比如:再说乌龙茶名词由来时,因为乌龙在西方是贬义词,所以这两个词语在发展时就存在意义,因此乌龙茶在西方翻译为Oolong tea,这样就减少了歧义的机会。

4 结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茶文化也在世界发展中享有盛誉。不同的文化地点,茶文化的发展不同,茶文化的特色不同,所以在学习茶学领域的英语翻译时就要了解茶文化不同的差异性,才能准确的对茶的词语进行翻译,以此来减少在交流中所存在的错误,从而更好的引导茶文化在世界的发展。

[1]张丽娟.中国与英美茶文化的跨文化比较研究[J].福建茶叶,2016(2):255-256.

[2]王静.茶文化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J].农业考古2013(2):316-318.

[3]王超.中西文化差异与大学英语教学[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4(6):107-111.

姚 兰(1981-),女,陕西淳化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猜你喜欢

茶学中西文化英语翻译
浙江大学茶学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基于新媒体专业能力培养的“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技巧探讨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书介:《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中西文化视阈下的《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改革
探究茶学词汇的英语翻译特点
茶文化视角下的茶学英语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