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旅游视阈下茶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构建

2017-02-07文茜茜

福建茶叶 2017年11期
关键词:茶文化内涵理念

文茜茜

(荆楚理工学院,湖北荆门 448000)

乡村旅游视阈下茶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构建

文茜茜

(荆楚理工学院,湖北荆门 448000)

茶文化旅游产品作为一项整体性产品,其中具有层次性特点。尤其是在旅游活动开展过程中,旅游产品更多发展成为提升消费者吸引力的重要主体。通过对该地区相关旅游资源要素进行统一整合,从而实现最佳的茶文化旅游产品设计效果。本文拟从当前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入手,结合乡村旅游经营发展的具体要求,通过探究茶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构建过程中的各项影响元素,从而准确认知乡村旅游视阈下茶文化旅游产品体系的具体构建机制。

乡村旅游视阈;茶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构建机制

结合当前人们具体的旅游活动开展理念认知,不难看到,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新的旅游发展方向和关注点。而旅游产品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从提升整体市场竞争力入手,结合不同游客群体的具体需要,可以说,乡村旅游,做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其在整个旅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竞争力,尤其是融入了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整个时代发展趋势的乡村旅游产品设计机制,才更能够符合当前人们的旅游活动参与理念,提升旅游参与效果。

1 当前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在开发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具体而言,其表现为:首先,在对乡村旅游理念的认知方面存在问题和欠缺,尤其是很多经营者对乡村旅游的理解较为片面,其更多将乡村旅游等同于观光旅游或者农业旅游,进而降低了乡村旅游开发的层级和品质,从而限制了对其他旅游元素的有效引入,使得人们并未真正的认识到乡村旅游活动的各个层面和内涵,进而影响到乡村旅游活动的有效开展。

其次,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论是具体的开发过程,还是经营理念都缺乏有效的认知。而各个开发群体和经营群体,由于规模普遍较小,加上缺乏市场意识和品牌意识,从而限制了整个旅游产品的层级和内涵。不仅如此,在整个乡村旅游开发时,多数人关注点在于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忽略了传统文化和乡村民俗等具有深刻内涵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准确认知,从而限制了乡村旅游开发活动的品级。

最后,在整个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缺乏科学规范化的规划和策划工作。在整个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盲目性,往往不考虑实际情况,就进行旅游开发,从而使得整个开发活动很容易陷入失败,而一些乡村在进行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人工痕迹较为明显,缺乏乡村旅游的本土特色。当然,在对旅游产品进行开发过程中。也缺乏应有的创新性和创造意识,抄袭现象严重,总体接待能力较为欠缺,从而限制了整个旅游活动的开展。规范化发展。

2 乡村旅游经营发展的具体要求

乡村旅游,其实际上是近些年整个旅游业态发展成熟的具体表现。在整个乡村旅游活动发展过程中的目标是旅游度假。在整个产品开发的空间更为自由,而且对生态破坏性更小。近些年围绕乡村旅游所提出的一些理念和理论研究,使得整个乡村旅游产品的形态研究的内容更加丰富,展现形式更加多样。同时有效地避免了乡村旅游低质抄袭现象的出现。在传统乡村旅游开展过程中,其更多是通过深层次挖掘和发扬乡村自身资源优,未能将旅游产品中的休闲性与文化价值等综合价值内涵融入其中,从而大大制约了整个乡村旅游活动发展的层级和内涵,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层级水平。

整体来说,乡村旅游活动出现在现代工业革命之后,其事实上与传统的回归乡村活动之间,有着实质性的区别。其主要表现在传统的乡村旅游活动中,有着时间的要求,同时,其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规模效益并不明显。而我国乡村旅游,作为现代旅游形态的重要元素之一。整个乡村旅游活动,明显区别于传统的回归农村。在当前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充分挖掘利用农村所具有的独特自然风光和自然环境,以及传统的文化资源等等,从而提升乡村旅游经济业态,促进了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从当前整个社会发展状况来看。乡村旅游行业逐渐实现了迅猛的发展。而整个旅游活动逐渐被人们所推崇,因此培养和挖掘乡村旅游的具体要素,能够为整个乡村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力。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如今参与旅游活动,融入旅游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多数人日常生活过程中的重要习惯和内涵。在旅游活动开展过程中,如何提升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吸引力,就需要我们深入挖掘旅游活动特点,同时通过具体的内涵认知,实现整个旅游活动的有效开展。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也为农民增收、农业结构调整,乃至农业资源利用最大化提供了重要的方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其能够使得农村生产生活资料,成为一种具有观光元素的旅游综合产品,进而提升了整个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了其综合价值的最大化。

3 茶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构建过程中的各项影响元素

在很多茶叶产品生产过程中,其中也有着丰富完善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多个地区形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景观。当然在这一过程,也可以寻找到很多与茶相关的民风民俗活动。因此,如果能够将这些元素进行整体性的融合和设计,统一整合成新资源。其不仅能够满足当前人们对旅游活动开展的相应要求,同时也能够符合整个市场发展的方向。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也是人们生活理念综合化的具体表现。随着当前人们生活理念不断成熟,如今生态、休闲、绿色等等一系列价值内涵,都已经发展成为人们重要的消费理念。而乡村旅游和传统茶文化旅游资源,正是具备了两者的共同点。因此,打造融入乡村旅游模式新视野下的传统茶文化旅游产品,通过以传统茶文化理念为主,相关产品为主导,从而能够有效刺激旅游消费活动开展的最佳效果,同时这一过程,也能够为整个茶文化传播提供有效的载体,使得游客在参与旅游过程中能够体验到其中所具有的丰富完善的价值内涵。事实上,结合当前茶文化旅游发展方向,如果能够有意借鉴,当然,结合全面、有效的方式来具体实施,其必然能够实现整个茶文化旅游活动经营发展的最佳效果。

随着我国当前大的旅游发展战略不断成熟,如今探索旅游业创新发展的形态,极为必要。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旅游资源,想要实现最佳旅游活动经营效果,就需要创新旅游活动经营机制,优化资源应用方向。实际上,很多乡村景点也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在当前人们参与旅游活动过程中,如何能够有效激发人们的参与热情。特别是有效释放人们的旅游活动需求,就极为必要。以乡村旅游为切入点,通过将乡村旅游与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多种形式的合作和交流活动,必然能够实现整个传统茶文化旅游资源产品的层次性开发,从而塑造具有独特内涵的旅游品牌。

4 乡村旅游视阈下茶文化旅游产品体系的具体构建机制

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通过充分发挥茶文化资源的价值优势,尤其是将我国丰富完善的茶文化资源融入到整个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通过诠释传统茶文化内涵,进而实现整个旅游产品的品位提升。当然,从当前人们的消费理念和市场需求来看,文化元素和文化需求,已经发展成为当前人们参与旅游活动过程中的重要需求,而想要在乡土文化和应用传统茶文化理念上做好文章,就需要通过深入挖掘,选择好合适的元素内容。

总的来说,我们必须认识到,在传统茶文化理念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往往都是重要的茶叶产地。而在这里进行传统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构建时,要注重对基础自然环境资源的有效应用,同时也要通过将区域内旅游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实现理想的产品开发效果。此外,在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要注重文化内涵的有效诠释和表达。在维护生态和平的基础上,要注重消费者个性理念的有效结合,从而构造出体系化的茶文化旅游产品机制。

在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可以从以下视角切入:首先,要着力打造一些以反映茶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元素,比如与茶相关,充分利用采茶戏等等各种元素。通过开设相关的节日活动,将茶园的风光与民俗歌舞表演等活动相结合。从而在凸显茶文化核心的基础上,全面展现整个茶文化旅游产品的价值内涵。其次,深入研究传统茶文化理念,尤其是培养一些具有深层次文化理念的茶文化旅游产品,比如描写茶文化相关的历史舞台剧和民族歌舞等等。此外,可以通过组建相应的茶艺表演团队,丰富具体的表演艺术,从而引导游客更为深刻全面的了解整个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发展状态。最后,还要充分注重将传统茶文化理念与整个旅游产品开发过程相结合。通过互相融入,整体提升,从而使得传统茶文化资源能够真正、切实的融入到整个时代发展过程中,比如通过选择合适的名人资源、文化资源等等,从而向游客展示整个传统茶文化理念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的历史优势,进而增强人们对传统茶文化理念的全面认知。

5 结语

传统茶文化理念的有效融入,大大丰富了乡村旅游开发的品质和内涵,从而实现最佳的旅游经营效果。对于当前整个茶文化旅游产品设计活动开展来说,要充分注重文化内涵的有效融入,同时也需要注重休闲性、娱乐性等多样内涵的诠释和展现。传统茶文化旅游与乡村旅游的结合,实际上是从茶叶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入手,通过诠释具体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内涵,尤其是通过对与茶相关的各种文化元素进行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整个茶叶产业经营活动的有效提升。

[1]吴连会.乡村旅游吸引物评价与产品体系构建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J].旅游研究,2014(6):57-58.

[2]杨朝辉.基于旅游季节性视角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随州市洛阳镇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8):159-161.

[3]董卫星.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生活满意度研究——以新乡南太行旅游度假区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311-313.

[4]马春雪.村落型乡村旅游地乡村性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以高淳县漆桥为例[J].设计艺术研究,2015(18):102-103.

[5]马春雪.全域旅游视角的大都市近郊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开发模式研究——以长辛店镇为例[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61-63.

文茜茜(1987-),女,湖北荆门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可用性与用户体验研究。

猜你喜欢

茶文化内涵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活出精致内涵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挖掘习题的内涵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内涵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