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主题公园设计在茶文化创意实践中的研究

2017-02-07

福建茶叶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主题公园茶文化融合

王 燕

(常州工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苏常州 213000)

茶主题公园设计在茶文化创意实践中的研究

王 燕

(常州工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苏常州 213000)

作为一种现代创意型休闲活动场地,主题公园能够有效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针对茶主题公园设计在茶文化创意实践中的状况展开研究,能够明确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采取有效地措施提升设计水平。在本文中,笔者从主题公园的设计状况入手,总结出茶主题公园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从突出本地特点、深挖茶文化内涵、增设互动体验、融合环保元素等路径加以解决。

茶主题公园;茶文化;创意实践

对于现代人说,主题公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创意型休闲活动场地,其涵盖了餐饮、休闲、娱乐、旅游等多项功能。从本质上讲,主题公园的设计是将多种景观与功能有效地组合起来,从而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要,其各个方面都始终贯彻着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就是我们所说的“主题”。在茶主题公园中,其主题为茶文化,茶文化应被融合到茶主题公园的各个方面,令身处茶主题公园内的人们,时时刻刻都能够感受到茶文化。

1 主题公园的特色及相关元素

个性化、文化性与普适性是主题公园最大的特色。从实际状况来看,主题公园的投入往往非常大,针对消费者所设计的门票费用也非常高。成功的主题公园所需要具备的元素非常多,如选址等。主题公园的选址会直接影响到其客流量,决定着其经济效益。一般来说,主题公园选址周边一小时车程内的范围是其主要的目标市场,这一范围下的人口数量应保持在200万人以上;周边两小时到三小时内车程的范围则是次要市场,这一范围下的人口数量也应保持在200万以上。因为主题公园本身的投入高,其消费水平也比较高,所以往往选择那些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除此之外,其还应该具有立体化的交通条件,不仅要有一条游客进出的主干道,还应具备一条应急通道。

对于主题公园来说,其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其是否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有物质景观如果缺乏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将会很容易让游客产生审美疲劳,难以持久存在。文化内涵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多元性等,其能够带给人们深刻的人文气息,能够产生历久弥新的作用,令游客多次欣赏。如果主题公园设计缺乏足够的文化内涵,那么其最终的作品将缺乏生命力,难以长久地吸引游客。

2 茶主题公园设计在茶文化创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 模仿与抄袭

在我国,主题公园出现的时间不长,高品质的主题公园非常少,高品质的茶主题公园更是少之又少。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快速扩大,公园设计人员数量不断增多,相应的施工经验也积累了不少。然而公园设计理念却没有得到有效地提升,很多设计都是照搬西方作品的。在我国很多城市都曾出现过相似的主题公园,雷同性非常强。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是:国内设计者在学习西方设计理念与经验的过程中,没有深刻地研究国外设计的历史传承性、本质特点等。国内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未能够深入思考本地区的自然状况、历史传承与人文状况等,其仅仅是为了设计而设计,直接模仿或抄袭国外的优秀设计作品。这种简单的模仿或照搬,并不能够令游客感受到国外设计作品中原有的魅力,在初期,游客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大规模涌入,随后则产生审美疲劳,不再驻足。这种状况将导致主题公园前期投入的大量财力、物力与人力无法得到回报,主题公园沦为短命的人造物体,缺乏生命力。

2.2 文化内涵边缘化与碎片化

在全球往来日益密切的过程中,各种文化得到了有效地交流,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较以往要强烈很多。原本独立范围下的人很有可能实现跨地域的迁徙。在全球化迁徙的过程中,各种文化进行大范围的扩散,特定区域内起源与发展的文化受到巨大的冲击,正逐步被外来文化所侵蚀,如果不及时加以传承与保护,将会产生巨大的文化损失。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区的文化特征会逐步减弱,文化均质状况将出现。这种状况使得各地区的主题公园出现了相似的状况,所运用的设计背景、设计材料、设计模式都趋同,这些主题公园缺乏地方特色,千篇一律。除此之外,主题公园为地区文化的缩影,在主题公园设计趋同的状况下,其导致区域内的文化得不到有效地传承与保护,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文化发展。

3 茶主题公园设计水平提升的路径

3.1 突出本地特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符号,其伴随中华民族走过悠远的历史,带有丰厚的内涵。中华大地上的各个民族几乎都与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方说闽粤地区的功夫茶、云南地区的三道茶、湖南地区的擂茶、浙江的茶礼等。所以,各地区在设计茶主题公园的过程中应从本地特点入手,着重突出本地文化。这不仅是契合当地自然条件、人文条件的要求,更是杜绝主题公园与其他地区雷同的关键所在。比方说,江西地区在设计茶主题公园的过程中可以融合当地的采茶戏、采茶歌等;云南地区在设计茶主题公园的过程中可以融合茶马古道的故事等,亦可以将当地大量少数民族不同的饮茶文化融合进来;京津地区在设计茶主题公园的过程中可以融合独有的京剧艺术、天桥文化等,最大限度地突出本地区的特点。

3.2 深挖茶文化等传统文化内涵

在茶主题公园中,首要突出的就是茶文化,在此过程中应深入挖掘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如绘画、建筑与雕塑等,使得主题公园的文化更加丰富,且更具个性。比方说,岭南地区在设计茶主题公园的过程中可以选择茶山作为自然环境背景,将茶树作为公园内最主要的绿色植物。在娱乐设计方面可以选择本地居民的锅耳屋作为主要建筑形式。在造型方面应以不对称为主,融合虚实线条,在材质上应侧重轻质材质,着色上选择青、蓝、绿等,使得整个建筑能给人轻巧的感觉。在锅耳墙的构造之下,两侧的山墙会比屋面与屋脊高不少,屋顶采用双层瓦,拥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建筑的基地采用红砂岩或类花岗岩的材料,使得建筑具备坚固耐用的特点。在建筑物的顶部、门窗等部位可以增加该地区独有的“灰塑”,塑造出各种动植物及人物形象。这些雕塑可以具有一定的故事性,穿插当地的茶文化传说与茶文化故事等。在当地条件许可的状况下,还可以在建筑物的墙体、柱子、栏杆等部位增加彩画,所承载的内容也是茶文化相关的故事、历史人物等。在融合这些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时候应做到精致,内容应生动,充满情趣,层次鲜明。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彰显岭南地区传统建筑独有的风采,使得茶主题公园拥有更深厚的文化底蕴。

3.3 增设互动体验

除了静态景观环境外,在茶主题公园中互动体验设施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单纯依赖静态景观环境,游客的关注度会逐步减少。增加体验环节能给游客带来长久的新鲜感。比方说江西地区,采茶戏与采茶歌是当地非常重要的戏曲文化,其穿插着茶灯舞、采茶板凳龙等,舞蹈形式多样,极富喜剧色彩。将这些内容融合到当地茶主题公园设计中,能够充分提高游客的参与度,使得游客借助自身体验而深入了解当地的茶文化。游客所获得的旅游体验会被广泛传播,吸引更多的潜在游客。在营销方面应充分借助互联网,向广大游客展现体验与演出状况,使得更多地人了解,吸引更多的游客。在操作互动体验项目的过程中可以以《印象丽江》的模式作为范本。《印象丽江》为丽江旅游中最重要的支撑之一,其每天会表演两到三场,所获得的收益保持年1.5%的速度稳定增长。采茶歌与采茶戏具体可以以《茶戏》、《茶歌》等表演节目的形式融合进来,在茶主题公园内定期向游客表演。无论是茶歌,还是茶戏,都可以与民间舞蹈、彩灯游行等充分结合,设定不同的时段而向游客分别展示《摘茶歌》、《茶黄调》、《看茶调》等当地经典曲目。所有的人物、故事结构、服装等都能够体现出当地的民族特色,然而在音响、背景与道具方面却充分利用现代声、光、电技术,营造出古典韵味浓烈而又不失现代感的演出氛围,使得游客拥有独特的体验。当各种表演节目形成一定影响力的时候,主题公园会产生品牌效应,其周边住宿、餐饮等都会承接大量的游客,且这些游客会带来不少回头客与新游客,具有极高的粘性。在现代社会中,很多游客会将自身的体验通过网站、微博、微信朋友圈等路径传递开来,为茶主题公园平增很多免费的宣传广告,进而为其带来更多的游客,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3.4 融合环保元素

在当前主题公园设计中,环境保护是非常重要的指导理念与原则。在成本与环保两方面的影响下,在设计茶主题公园的过程中应选择当地常见的建筑材料。比方说,中国南方盛产竹子,在设计主题公园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材质,大量使用竹椅、竹凳、竹门、竹窗等,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投入成本,还能够充分彰显当地的特色。竹香与茶香有效融合,竹的高义与茶的淡泊交相呼应,给游客带来更为潇洒与闲适的体验。

3.5 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在茶主题公园的设计过程中,政府应做好指导与规划工作,设计人员的各项工作都应依托政府的指导思想与规划方案展开。政府部门应转变思路,充分重视茶主题公园的经济价值,这一点对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茶主题公园的存在应能够进一步加强当地的旅游服务建设。针对茶主题公园的设计需求,政府部门应积极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在茶主题公园的预期发展中,游客量会不断增大,政府部门应做好区域旅游业的格局规划,减少茶主题公园所将承受的竞争压力,支持与引导茶主题公园的各项设计工作。

4 结束语

在现代休闲旅游中,主题公园是非常重要的项目。茶文化拥有丰富的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设计茶主题公园对于茶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具有重要意义。在设计茶主题公园的过程中应从当地的特点出发,深入挖掘茶文化,并融合各种传统文化元素,增设游客体验环节,充分调动游客的兴趣,不仅使得游客获得近距离深刻体验茶文化的机会,还能够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1]焦晶晶,张诺.茶文化新价值——论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下的现代城市礼品设计[J].福建茶叶,2017(05).

[3]陶庆华.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陕西省茶产业遗产旅游开发研究[J].福建茶叶,2017(03).

[3]秦高峰.茶主题酒店的氛围营造与装潢设计 [J].福建茶叶,2017(06).

[4]马磊.现代茶主题公园景观设计[J].福建茶叶,2016(03).

王 燕(1979-),女,山东邹城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园林与景观规划设计。

猜你喜欢

主题公园茶文化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怎样用英语介绍主题公园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融合》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主题公园欢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