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茶艺馆文化的兴起及设计探究

2017-02-07陈婷婷施富超孙宝腾

福建茶叶 2017年11期
关键词:茶文化设计文化

陈婷婷,施富超,孙宝腾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当代茶艺馆文化的兴起及设计探究

陈婷婷,施富超,孙宝腾*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民生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开始寻求精神上的满足,所以产生了各项娱乐活动。茶艺馆也就应运而生了。当代茶艺馆众多,如何才能在众多茶艺馆当中脱颖而出,古往今来的茶艺馆经营者都对这个问题展开长久的探究。在当代,茶艺馆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家设计独到的茶艺馆绝对能获得大众的认可,只是如何设计不失传统文化,又不落于俗套,结合现代时尚的茶艺馆,却又非常难了。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茶艺馆的历史追溯与茶艺馆设计的探究。

当代;茶艺馆;设计

茶文化、茶产业历史悠久,茶艺馆作为茶文化的一种副产品,起着宣传茶文化茶艺术的作用。将一座茶艺馆定位为艺术与文化的结合体就离不开经营者与设计师独具匠心、改革创新的设计理念,及建设方式。茶艺馆文化兴起至今,寄托着人们对茶文化的无限期望与爱戴,当代茶艺馆在承受这一重大心愿时,难免会在创新中有所限制,所以将传统文化与当代时尚趋势结合,才能创新出更适应现代生活娱乐的茶艺馆。

1 茶艺馆简介

1.1 茶艺馆历史

茶艺馆作为一种娱乐、交际、休闲的高雅场所,得到了爱茶人士的高度推崇。茶艺馆在世界上也算得上是历史非常悠久了。早在两晋时就记载了茶艺馆的出现。那时的名称也不一样,比如茶肆、茶坊、茶社等,茶艺馆最早只接待文人墨客,茶艺馆就成为了文人贤士之间进行交流的平台,从中也产生了所谓茶道的高雅文化,文人艺术家们在这里品茶,饮茶,论茶,为茶文化又添上许多佳话。茶一度作为古时候贵族才可以品尝的饮料,经历了多少时光,才蜕变成一种雅俗共赏,平民百姓也可以饮用的日常饮料。所以后来茶艺馆也演变成一些平民老百姓也可以去的茶摊这类不具多少艺术高雅性质的茶艺馆。不过随着生活宽裕,老百姓也可以追求精神的圆满,在唐朝时,人人皆可饮茶,人人皆可作诗,茶艺馆就作为茶文化人文文化的媒介,一直流传至今。

1.2 当代茶艺馆

现代人一听到茶艺馆,可能第一反应都是茶馆、茶楼之类。的确,他们之间有着一些相似之处,但并不互相等同。现在说的茶楼、茶馆,大多数是一种休闲娱乐,商务交谈的场所,且更加接地气。广东人素有吃早茶的习惯,茶艺馆便也成为他们的早餐食堂,品茶同时,吃生煎、蒸包之类,左之以茶。在四川,茶艺馆更多是作为一种娱乐场所,他们在喝茶时,最好的娱乐方式就是打麻将。在苏州的茶艺馆中,能够听见说书、评书。这一切都是茶艺馆中茶文化的衍生,结合了当时各呆的传统文化,产生出来的茶艺馆新文化。这不免给当代人一些暗示,茶艺馆不是要死守高雅的茶文化,是要结合传统的茶文化,创新改革新的当代茶艺馆。但茶艺馆仍需要保留属于他本身的那种宁静淡泊。

2 茶艺馆的作用

2.1 茶文化与艺术

茶文化与艺术的结合,造就多种传播茶文化的途径与方法,其中茶艺就是一种茶文化中最具有艺术意义的方式。当然,茶文化也分广义茶文化与狭义茶文化,广义的茶文化多指其中蕴含的精神层面的意义。[1]这也正是茶艺所追求塑造的方面。茶艺是在茶文化演变历程中,通过前人经验总结,规范得出的一套种茶、烹茶、品茶、评论等一些列的标准。追求富有精神层面情趣的方式,来展现茶文化的魅力。更是过去体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评判准则。茶艺通过一种艺术形式的手法,帮助茶文化在众多传统历史文化中,脱颖而出,并时时创新,以致流传至今。为茶文化留下艺术这一层面的新篇章。

2.2 茶艺馆对茶文化的宣传作用

茶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最主要是因为,有各种茶文化特色的魅力,能够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但是只有这点而不去做宣传,那么一个文化也是很难继承与流传下去的。茶艺馆作为茶文化的载体,就扮演者重要的宣传文化的角色。通过茶艺馆的建立,他可以将众多茶的品种、饮茶的方式及艺术、烹茶的过程、品茶中的附加娱乐饮食环节综合在一起。一方人民不同的文化渲染,造就了茶文化的变革与创新,更加消除了不同地方茶文化之间的隔阂。促进不同茶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出更多的新火花。

茶艺馆作为一种经营体系,更加也要注意到经济的收益问题,这也是经营者开办茶艺馆的主要目的之一。也可以说是利用茶艺馆这种形式,建立起文化与经济之间的桥梁,通过文化建立经济的收益,这也促进人们发展文化、革新文化的积极欲望。但也应该合理的将文化与经济结合,创造出最大利益化,宣传最佳化的营销模式。

人们对茶文化的喜爱,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茶艺馆作为一个茶文化消费的重要渠道,刺激了民众的茶消费发展。正因为有市场的需求,所以也鼓励了茶产品的生产量加大,茶产业发达,为茶文化经济提供了前途无限的发展道路。目前市面上林立着各式各样的茶艺馆,哪些又是正真茶文化的传播者,哪些又真的算是茶艺馆,这都有赖于经营者与消费者自我评判。

3 茶艺馆设计探究

3.1 茶艺馆空间布局

茶艺馆的形式众多,茶艺馆设计也应该参照茶艺馆的类别进行设计规划。比如茶艺馆重视娱乐与商务交谈,就应以休闲为主,茶文化为辅,在人们进行娱乐活动时,潜移默化地将茶文化传达给消费者。馆内布局空间就应该更加紧凑一些,主要人行通道就要时刻保持畅通,这样的茶艺馆难免会有些嘈杂,主要娱乐活动设施应设计在楼上位置,楼下就是普通的品茗空间,保证了噪音的减少。如果茶艺馆主要是以传统的品茗茶艺欣赏为主,那么空间上尽量迎合“静”的特点,布局相对前者较为松散,宽敞,给人一种宁静明亮的感觉。布局尽量简单朴素,不可过繁华、过冗杂。针对合适茶艺馆类型的布局,找到茶艺馆的定位,这在之后的设计中埋下伏笔。

3.2 馆内装饰布置

茶艺馆主要还是以传播茶文化为目的,然而各地方有不一样的茶文化风俗,所以应根据当地民风民俗对茶艺馆进行装饰。有些地方茶艺馆多设置在户外,所以茶艺馆的选址应选择在安静遮阳的地方,可选用遮阳防雨的装饰物对外部茶艺馆进行美化,且做到防护的作用。再者,对于地方特色,还应该涉及到细节的地方,有些地方传统喝盖碗茶,那么就应选择制作精美,不同于其他市面上的盖碗作为茶艺馆特色的茶容器。室外建设也应该符合周围自然环境,营造出一种贴近大自然的舒适感觉,品茶且赏景。室内设计却又局限,但是更便于规划,利用土地,茶艺馆算是一个高雅的社交场所,更应选择华而不奢、质朴有质感的装饰作为室内茶艺馆的装饰标准。多选择绿色盆栽作为室内绿化装饰,在室内也可以营造出自然界的氛围,让消费者有处于大自然的感受。

3.3 色彩、灯光、音乐的使用

色彩的运用早在很久以前成为一种经营策略实施在商业建筑中,快餐店多会使用红色作为装修色彩,可以引起人们的食欲和快速饮食的欲望。然而茶艺馆不同于快餐店,它是一种人们放松、休闲、寄托精神思想的地方。所以一般要选择能够使人放松的淡绿色、淡蓝色等冷色系作为装修背景,再结合上温和的灯光,不能太暗、不能太亮,适中即可,配合上节奏缓慢的音乐,能够降低消费者内心浮躁的情绪,这也是茶文化传导的一种宁静放松的精神思想[2]。

3.4 建筑材料的选择,文化的植入

茶艺馆建筑一般选用木质材料更能够体现出古色古香、茶的意蕴。现代新型建筑材料广泛,选择能够代替木质的建筑材料也起到了环保、低碳的作用。一般采用隔音效果良好、透气性好的建筑材料。在建筑过程中一定要体现茶文化的特征与特点,虽然要创新现代茶艺馆,但也不能本末倒置,失掉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魅力。茶艺馆最为茶文化的传承者,起着正确引导人们认识茶文化的作用,不能够一个一个通过语言沟通,但是可以通过茶艺馆的建设,传达茶文化。

4 结语

茶文化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洗礼,为了适应时代,人们演变发展了跟茶文化相关的数不清的茶文化产物,有精神层面的,有物质层面的,随着时代发展,政治经济变化,有多少是被历史的浪潮所掩盖,又有多少能够保留以致延续。茶艺馆作为其中的集大成者,结合了许多这些产物而形成,成为一种人们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种茶文化交流方式。如今人们的生活环境在不断变化,茶艺馆如何能维持这样的一种地位和角色,这都有赖于现代茶艺馆经营者与设计者的共同努力,得到当下消费者的认可。

[1]冯会、郭雅玲,现代茶艺馆的发展及其对茶文化的意义,福建茶叶,2007(3),44-45.

[2]郑雷,以中国风为代表的传统风格在茶艺馆设计中的应用,福建茶叶,2016(12),96-97.

陈婷婷(1992-),女,湖南怀化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景观园林规划与设计。

施富超(1989-),男,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分子生物学。

孙宝腾(1972-),男,山东临沂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植物生理学与资源植物学。

猜你喜欢

茶文化设计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谁远谁近?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