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拓扑思想方法对茶叶生产加工的影响

2017-02-07

福建茶叶 2017年11期
关键词:茶叶环节加工

李 雪

(邢台广播电视大学,河北邢台 054000)

数学拓扑思想方法对茶叶生产加工的影响

李 雪

(邢台广播电视大学,河北邢台 054000)

茶文化传播对世界很多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茶叶生产加工是茶叶市场化运营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这引起了诸多从业人员的重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加工生产大国之一,在茶叶生产加工过程中,秉持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提倡高效、安全、节能的茶叶生产加工模式。茶叶生产加工流程复杂繁琐,本文从数学拓扑思想的角度入手,对茶叶生产加工过程进行详细分析,提出更加科学的茶叶生产加工方案,促进茶叶生产加工的产业流程升级。

数学拓扑思想;茶叶;生产加工;流程升级

数学拓扑思想具有一定的哲学意义,能够通过因果作用关系解决结构理论的问题。利用数学拓扑思想与茶叶生产加工流程相结合,进一步提出茶叶生产加工中的流程优化的方式,为我国茶叶市场的发展壮大提供理论支持。

1 数学拓扑思想方法

1.1 数学拓扑方法

数学拓扑方法为近代发展起来数学理论基础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是用来研究不同的连续空间中,不断发生变化的空间中,一种相对不变的数学思维方式。简单来说,数学拓扑的思想方法主要是研究数学的连续性与连通性,研究空间在不同变化模式中的本质不变思想。最初有关拓扑学思想的问题在十八世纪出现,那时数学家提出的拓扑问题多是简单、孤立的问题。而随着时间发展,人们对数学的了解日益增多,拓扑学与数学有了进一步的结合,形成了复杂的问题。相关学者在研究数学拓扑方法的过程中,也不断提出利用数学拓扑方法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并已经有了较为显著的应用成效。

1.2 数学拓扑方法在生产中的应用

数学拓扑方法在近代最典型的应用模式,主要体现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大多用来建立经济数学模型,来分析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数学拓扑方法还应用于生物化学制药过程中,用来分析分子的拓扑构型问题,或是用来对DNA的环绕等问题进行架构分析。

2 茶叶生产加工

一般茶叶的生产流程分为:茶叶的采摘、茶叶的晒青、茶叶的静置、茶叶的摇青、茶叶的杀青、茶叶的整形包揉以及茶叶的揉捻七个不同的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其不同的分工与作用,下面从七个环节对茶叶生产加工的流程进行介绍。

2.1 茶叶生产加工一般流程

第一个环节为茶叶的采摘环节,一般该环节的工作主要是在晴天时期的正午时间完成,该时期采摘的茶叶质量上乘。在茶叶采摘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茶叶的鲜嫩程度,鲜嫩程度适中的茶叶才能生产出高档品质的茶叶;第二个环节为茶叶的晒青环节,茶叶的晒青环节主要也是在晴天的时期进行,避免下雨而使得茶叶潮湿发霉。茶叶一旦采摘回来后,将其平铺形成薄薄一层进行晾晒,这一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蒸发部分水分;第三个环节为茶叶的静置环节,通过第二个环节后,茶叶通过蒸发已经去除了一部分水分,此时需要将茶叶归置于室内静置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完成茶叶叶梗、叶脉中的水分向茶叶的叶面中补充,以弥补茶叶叶面在晒青过程中流失的水分;第四个环节为茶叶的摇青环节,在摇青环节的过程中将茶叶放置于摇青机中,利用摇青机的转动使得茶叶达到相互碰撞、摩擦的目的,在该过程中茶叶中的茶多酚可以通过运动与酶大量接触,从而实现物质的转化。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茶叶的静置环节与茶叶的摇青环节是反复多次相互交替来实现的,是整个茶叶生产环节中两个最为重要的环节;第五个环节为茶叶的杀青环节,该环节也可以称作茶叶的炒青环节,通过高温对茶叶的炒制来达到迅速破坏酶的活性的目的,该环节能够巩固茶叶的品质;第六个环节为茶叶的整形包揉环节,主要是将杀青过程完成后的茶叶利用茶叶速包机将已经基本完成的茶叶紧紧包制在特制的布料中,包成球状;第七个环节为茶叶的揉捻环节,将茶叶球放置于揉捻机中滚动,在此过程中茶叶的叶片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后会逐渐成型,之后将茶叶球解块铺至在铁架上烘烤至成品。

2.2 茶叶加工工艺

茶叶在发酵、烘干以及茶叶品质检测中要达到较好的效果,离不开茶叶的生产环节,茶叶的生产与加工过程是相辅相成的。

2.2.1 茶叶的发酵环节

茶叶的发酵环节主要是利用茶叶本身的代谢功能,来实现茶叶的生物化学分解的过程。不同类型的茶叶所需要达到的发酵程度不同,红茶的发酵程度最高,一般为百分之九十五,绿茶则完全不发酵。茶叶的发酵过程主要是在茶叶的采摘过程到茶叶的杀青过程的期间完成的。

2.2.2 茶叶的烘干

茶叶烘干一般所采用的方式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分为烘干、炒干以及晒干三种,三种不同类型各有其利弊。由于不同类型的茶叶对温度的要求不同,所以需要采取不同类型的烘干方式,几种烘干方式可以相互结合。

2.2.3 茶叶品质检测

茶叶的品质是我国食品安全部门较为重视的问题。传统的茶叶品质是通过茶叶的色泽、外形、香气等几个不同方面的分析进行检测,并最终得出茶叶的品质等级。现如今可以通过对茶叶的水分、游离氨基酸总量等不同类型的类别来检测茶叶的品质,对茶叶进行等级分类。一般通过对茶叶进行取样、抽样的方式进行规格检验后,再对茶叶的包装进行评价。

2.3 数学拓扑思想影响茶叶生产加工的优势分析

在茶叶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利用数学拓扑思想来解决问题是一个较为新颖的研究课题。可以通过茶叶生产加工过程的不断迭代,采用一定的函数计算的方式分析出在茶叶生产加工过程中,最为合理的模型以及生产加工方式。

3 数学拓扑思想影响茶叶生产加工中的优化方法

将数学拓扑思想与茶叶的发酵、烘干、品质检测相结合进行分析,目的是利用科学手段推动茶叶生产加工行业的发展。

3.1 数学拓扑思想在茶叶发酵中的应用

在茶叶发酵的过程中,茶叶发酵所达到的程度并不是绝对的,会有一定范围的小幅度误差。所以,需要利用数学拓扑思想提前对茶叶所需要的发酵程度进行评估,对发酵的环境与时间条件进行建模分析,提出效率最高、且发酵误差最小的发酵方式,以提高茶叶发酵的效率。

3.2 数学拓扑思想在茶叶烘干中的应用

不同类型的茶叶对于干燥程度,以及烘干方式的要求不相同。所以,可以利用数学拓扑的思想方式提前进行建模演练,演练某一类型的茶叶并进行细致分析,分析出最为适合的烘干方式。例如:一般绿茶是通过烘干、炒干两种干燥程序完成的,而红茶是通过高温烘干的方式完成的。烘干的时间与温度均可以通过数学拓扑的思想建模进行分析。

3.3 数学拓扑思想在茶叶品质检测中的应用

针对茶叶的品质检测问题的环节较为复杂,相关专家学者可以对该项目利用拓扑思想研究茶叶检测中的重点项目。除此之外,还能在茶叶发酵、干燥完成后,控制对茶叶检测的时间。还能通过对茶叶检测过程进行记录,目的是探讨茶叶抽样检测的检测数量,并优化检测模式。

4 结论

品茶、饮茶是我国民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茶叶的生产加工过程需要精细化管理,每一个环节都有时间、流程的要求。通过利用数学拓扑思想对茶叶生产加工流程优化的过程进行探讨,在探讨中重视生产效率,重视茶叶生产加工中每个环节,对产出的茶叶质量给予关注与重视。推动茶叶质量的提高的同时,促进茶叶生产加工的可持续发展。

[1]过婉珍,程国良.制茶节能促进临安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J].能源研究与利用.2013(03):65-66.

[2]卜可华,夏业鲍.谈名优茶的保鲜与包装[J].中国茶叶加工.2016(02):103-104.

[3]荣见华,谢忆民,姜节胜等.渐进结构优化设计的现状与进展.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11(03):213-214.

课题名称:“互联网+”条件下数学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课题编号:XTSK1647

李 雪(1984-),女,河北邯郸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学、教育学、远程教育。

猜你喜欢

茶叶环节加工
《茶叶通讯》简介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复杂三维微细加工技术创新与研究
香喷喷的茶叶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