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好学生”如何翻译好?

2017-02-07常玉田

英语世界 2017年6期
关键词:汉英笔者英语

文/常玉田

“三好学生”如何翻译好?

文/常玉田

首先请别误会。“三好学生”这一称号“好”在哪里,可以肯定地说,小学程度及以上的无人不晓。本文议论的是用英语说起时,一个享有这一称号的学生,希望向英语国家的人说明他究竟“好”在哪些方面——这是我们中国人使用英语对外推荐自己的根本目的,亦即根本利益所在。

“三好学生”是国内各类学校给予优秀学生的一种荣誉称号。在校生所获这类荣誉,是有关自己的重要信息,其英文表达则是英文简历、个人陈述、面谈或面试中需要作为重点写到或谈到的,应当是走向社会之际且涉及外国人的场合最不可以掉以轻心的。

但遗憾的是,大学生、研究生中能够使用英语写对这个荣誉名称的一向是少数,其译名之混乱、语用效用之不堪每每令人感慨。笔者认为主要问题有三。

一、名称成问题

第一个问题在于“三好学生”这一概念自身。按照360百科,“三好学生”的评选自1954年开始,曾指“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后来多指“学习好、身体好、品德好”,如今则指“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

各地 “三好学生”的评选标准或条件略有不同,但大体遵循的还是以上三条。但这个规定的内涵不周延,外延太宽泛,每条本身也不具体,缺乏操作性。先看“思想品德好”,其定义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热心为集体服务,积极参加劳动,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遵守社会公德”等。第二条“学习好”即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学习成绩优良或有显著进步。再说“身体好”,是指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文体活动,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身体健康。

这三条“评选条件”只有学习成绩(即分数)可以量化,其他条款都比较抽象、概括,难以界定和比较,这必然导致评选过程主观性强,最终只能是行政草菅人生——且涉及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即便一个简单化的反推也可说明问题:没有评上“三好”的学生,有谁能证明或指出他“不”“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或“不”“热爱人民”呢?这不是抬杠,这是形式逻辑常识。再举一个简单化的例子来试图提示内在的逻辑问题:张建同学上次考试89分(因此综合评分掉了下来并因此没有评上去年的某个级别的“三好学生”),这次得了90分(因此上了线评上了今年的某个级别的“三好学生”),就一定是“学习好”了么?假如这次得分95,就因为另有几个考了96分的,因此综合排名表上划条线失去了评选资格,就一定说明他的学习“不好”了么?

现实操作中,轮流坐庄有之,利益输送有之,不等价交换有之,赢家(通常是考试分数高)通吃有之,班级、年级、校级甚至校际平衡有之,而考试的梯度、信度、效度,试卷的长度、难度、关联度等,有些方面迄今未见规范,有些规范形同虚设。比如说,上次考试全年级平均分80分,而这次均分92分,涉及七八门课几百号人……,变量太多太大,尽人皆知。近年来多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发起停止评选“三好学生”的提案,少数省市取消了“三好学生”的评选,笔者认为是有道理的。这些方面的问题绝非一篇小文所能解决,故此打住。本文只谈英语,不谈政治;之所以提起“三好学生”这个荣誉名称“成问题”,只是因为讨论其英文表述需要涉及汉语原文的确切含义,而这一名称或概念内在的形式逻辑问题构成了译成英语不易达意的根本原因。

据查多部印刷版词典,发现《综合汉英习语词典》(中国物资出版社,1991年12月)、《汉英词典》(修订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1998年第7次印刷)、《汉英分类词典》(译林出版社,1996年2月)、《现代汉语词典》(汉英双语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2003年1月第4次印刷)都没有收录“三好学生”。按说“三好学生”是个常用词组,没有收录的原因或理由,笔者不敢妄自揣度,这里列出来作为自忖这一概念或名称自身有些问题,因而难以翻译的几个佐证。

第二个问题便是本文标题所在。在已有收录的印刷版词典、电子词典、在线翻译及网上其他网页,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方“三好学生”的英文表述是不一样的。不同表达各有所依,对应着不同的中文原文,服务于不同的时代。这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词典或网上的英文表述各自多少有些问题,而学生会把查到的那个版本直接抄到自己的简历中,未经思考或实证确认。一个学生查到某一表达的偶然性比较强(现成的词典是否多、是否新,所耗时间是否多,阅读比较是否认真等),而一旦进入自己的简历之中,便会固化成势将伴随自己多年的标签,且必定会遭遇许多人的关注。这便是千百万中国大学生研究生写不对与他们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三好学生”英文版的第三个问题。

二、英文表达乱

下面将学生简历及多方查到的各类“三好学生”的英文表达版本罗列出来,大小写、逗号、引号均为援引出处原来所有,分号为笔者所加,表示并列。每项前面的字母为笔者所加,表示笔者的打分,D表示“错”,C表示“差”,B表示“对”,A则表示“又对又好”。打分之外,在全角冒号之后对每个版本作了个简评,希望抛砖引玉,就教于方家。

D1. A-list student; Tri-A:网上有人认为后面这个是“三好的翻译最标准的”,笔者不敢苟同。如果说前一个还有student一词可以告知老外这是个人,那后一个就与A-list一样,结果只能是令人费解。

D2. Quintessence Student:英语中确有Quintessence Award,但笔者未能查到Quintessence Student这样的搭配,至少罕见用作一个奖项。

D3. Honors Excellent Student:英语中有Honors Student或Excellent Student的表述(全部字母小写亦可),但Honors Excellent这样的写法不多见,在英文网站Yahoo!及The Guardian中随机搜索了一下也未查到。

D4. Excellent Student Scholarship:这一版本多见于学生简历,疑似与“优秀奖学金”混淆了——但的确对应着“三好学生”,故此收录。“三好学生”是一种荣誉,会有奖状,可以搭配奖金,但不是英文单词scholarship所指。scholarship的同义词包括grant、loan、subsidy、allowance等,由此可见与奖项不是一回事。

D5. three-distinction student:简评参看下条。

D6. tri-merit student; three-merit student; “three merits” student; Three-Merit Student:英语里有Merit Student这样的词组(请见C2),但在merit(包括D5的distinction)之前加个数量词只是单字对译,难以表达“三好”之意,反而会令人感到困惑——仅仅因为不是英语国家人们的表达。与此类似的还有网上查到的Three-virtues student of the force of the school,对后者不提也罢。

D7. three good student; Three Good Student; Three-Good Student:汉字表意力强,一个数词加个单字组成的概念成千上万,是中文里常见的语言现象之一。反观英语,数词加字母(如4H、6W之类)或数词加名词(如four-square、four-star之类)的组词是有一些,但总量与汉语相比相形见绌,且名词多为单一义项。采取这一表述,方法上相当于用英语的two people revolving来译汉语的“二人转”。这个问题请见D8项下的简评。

D8. “three-good” student; “Three good” student; “Three good Students”;“Three Good’s” Student; “Three Goods” Student:摘自网上或学生简历作业。这些表述增加了引号,用于提示国外读者注意,值得肯定。但这类表述存在三大问题。一是联系前面所讲“三好”概念的内在缺陷,简单直译之后形成信息断裂。二是three是实数,但各项所指具体含义却又未见确指,英美澳新等国家的人们估计难以判断其具体含义——也就是说缺乏语用效用。三是,说到底,good毕竟是个一般化的词,难以转达我们那么看重的三好学生评选的本意。此外,Three Goods中的Goods一词还有歧义,容易令人想到别的地方去,于学生个人及全体中国人都属负面因子。采用这一表述的还有Three Goods Student (good in study, attitude and health),merit student,这一条摘自《汉英社会科学大词典》(胡志勇主编,科学出版社,2012年2月)。

D9. “Three good Students”; “three-good” students; “Three good” students;“Three Goods” Students; Three Good Students; the Three Good Students:第一个是谷歌翻译的译文。除了前面两D项下解释中谈到的问题之外,这些表述之所以判断为错的依据还有句法问题:许多学生把这类词语用作单数主语的表语,或用作单数核心词的定语。换句话说,一个人不大可能被评为…Students,即复数形式。此外,国内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并不颁发全英文的奖状或证书,所以说作定语也不利于我们自己(如I got a Three Good Students award.)。

D10. good morals, good learning, good health student:简评参见下条。

D11. Tri-good; Tri-good student (academic, moral 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黑体部分不合英语词法,语意所指不明——同时懂汉语和英语的中国人也许能够猜一下,但与学生对外国人宣传自己的目的有悖。网上有人讲“Tri-good都有人用,也成功了”,但未说明“成功”所指何为。另外敬请参看C4项下的简评。

D12. “three good” student (good in study, attitude and health); Merit student;“three good” student (good in study, attitude and health) :前一种为金山词霸的译文,后一种(“Merit student;”为原文所有,包括分号)见《汉英大辞典》(第3版,吴光华主编,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译文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两者的区别只在后者增加了Merit student。简评请见下条。

D13. “three good” student (good in attitude, study and health):这一版本见于《汉英辞典》(新世纪版,吴光华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也是网上搜索的高频结果之一,又是学生简历中采用较多的表述。与D12的区别只在引号采用了全角字符,且调整了attitude的词序。标题中的动问就是针对D11至D13这三种译文而发的。

让我们分为五步来试图说明一下。其一,按照维基百科(en.wikipedia.org/wiki),attitude是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中的一个术语,其定义为“An attitude is an evaluation of an attitude object, ranging from extremely negative to extremely positive; an acquired or predisposed mental state regarding an object with some degree of positivity or negodivity which is perceived from a social or personal stumuli.”,是谓某人赞成或反对他人或某事的“态度”,不是某人自身的“态度”。其二,讲到人们自身的“态度”,英语中确有good attitude的搭配,但比较少见,表达我们所谓“态度好”这一意思的常见词组是positive attitude或healthy attitude。张建同学“要考上北大”,这是一种attitude,李伟同学只想“念个高职就可以了”,也是一种attitude,学校理当为他们提供相适应的教育。张建的态度相当于汉语的“志向高”,李伟则相当于“心态好”,这两种attitude都可用good、positive、healthy形容,难分轩轾,并无优劣。其三,good in attitude(D11和D12共三种译文中的表述)与good attitude含义并不相同。如果说good in study还可以定量的话,那么good in attitude就成问题了。请问什么叫 good in attitude呢?张建上次考试89分,这次得分90分,就一定是better in attitude了吗?这次考了88分,就一定是less good甚至worse in attitude了吗?联系前面提到的考试梯度、信度等方面,加之前后数年之间不同评选的一致性等因素,可以说good in attitude这一“好”难以成立。其四,联系前面两条来讲,good attitude自有道理,good in attitude不可理喻。李伟的父母、班主任、一两位其他教师也许有权利说他not good in attitude,其他人恐怕既无权过问,也无从判断,更不能因此剥夺他成为对自己负责、对社会有用(教育的本来目的)之人的机会。其五,即便把英语attitude的词义牵引三百米、强扭三十次,也难以对应汉语的“思想品德”。联系前面所举的简单化的例子来说,张建同学执行校方规定,迄今没有“正式地”谈恋爱,就能说his attitude is good吗?那李伟已经谈了两个女朋友,他就一定是not good in attitude吗?总之,评判标准简单粗暴在先,英文单词简单对译在后,说不清这一“好”到底好在哪儿,遑论启动陌生老外的双臂对咱做出欢呼状。

此外,前面讲过,“好”是个一般化的词;good in health也只是中文“身体好”的直译,以此向老外推荐说某人是从上百个大学生中挑选出来的精英中国人,估计戴眼镜的老外不仅会大跌眼镜,不戴眼镜的则有可能把眼珠子瞪得铜铃般大小。

D14. Three Excellence Student (student excelling in ethics, intellect and sports):Three Excellence两个词的问题与three-merit相同或相似,而excelling in ethics的情形与good in attitude相同或相似。一个人当然可以是excelling in intellect的,只是国内评选出来的“三好学生”中有多少人当得起这一描述,笔者认为是很成问题的。与此条类似还有the “three goods”(ethics, academic performance, health),摘自《汉英词典》([美]徳范克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8月,附有a “three-goods” student的例子),以及Three goods (honorable title given to students who are good in ethics, study and physical training): ~ 学生 three-good student; triple A student,这一版本见《汉英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1月第3版)。

D15. three goods—an honorific title given to students who are good in study, work, and physical training: ~学生three-good student(《新时代汉英大词典》,吴景荣、程镇球主编,商务印书馆,2000年8月第1版):即便是在校生,work与study也难说是相互排斥的分类范畴,同时“思想品德”未见体现,而只指训练,究竟身体好不好,难说。此外,D12简评中阐释的问题在此一样存在。

D16. “three good” student, merit student [an honorable title for outstanding students who are good in study, morality and health]:摘自《新世纪汉英大词典》(惠宇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12月)。请看黑体部分,问题大同小异。

D17. “Triple A” (A in ideology and moral character, A in studies, A in health.):~学生Triple-A pupil (title of merit):这一版本摘自《外研社精编英汉汉英词典》(原文如此,2004年8月第1版,2016年3月第18次印刷)。笔者打分为D的理由是黑体部分语意不成立;前者类同good in attitude或moral quality,后者有违常识——体检、保健、健身等行业这么给顾客出具报告的比较罕见。

D18. Sanhao Student, an award given to those who were good students physically, morally, and academically“三好学生”中的“三好”二字,仅仅音译为sanhao得分为C(参见C1的简评),而添加了如许解释的版本D18却得分更低,只是因为三个黑体词的问题——仍然是没有交代清楚这个“三好学生”究竟好之何在。

实际上,在英语中,讲一个人physically good有时候可能会比较暧昧,至少文不对题,而讲一个人morally good更是令人莫名其妙——只需查阅一下词典即可。如果一定要用physically这个词表示“身体好”,建议使用physically fit。但如此一来,一个“三好学生”向老外宣示自己仅仅physically fit就成了一个较大的群体(比如说一个学校或一个城市)中挑选出来的优秀中国人,其效果极有可能南辕北辙,甚至可能带累全国人民在域外的整体形象。反过来讲也一样成立:你这么对外介绍自己,多数老外最多以为你不过是没有残疾没有大病而已——而你原本希望说明自己比多数同龄中国人更为优秀的。

D19. the Best in Three Principles—outstanding grades, morals character,and good health:既属词法问题也属“语意”问题,一来grades、morals character、health这些都不是principles,二来morals character的搭配也很诡异。

D20. keep fit, study hard and work well; be good in the three areas of physica health, academics and work:这一版本(分号系原文所有)摘自《实用汉英分类百科词典》(吕光旦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4月),其中physica一词系原文如此。与该词条并列的还有“创三好achieve the three goods”的例子。这一版本中,分号前后两部分均属解释,不像一个奖项。更为重要的是:咱们有位“三好学生”,心急火燎地希望向老外自我表扬,但如此表述难以给对方留下对他有利的印象。

“三好学生”可谓百里挑一,是每个享有这一名分的人的重大利益,因此这里的简评可能显得苛刻一些。但问题本身的确是存在的,而这些问题的根源,窃以为在于常识亏欠。汉字少而英语词多,方块字缺乏形式变化而英文单词还有大小写及单复数等变化——这是常识。联系D7项下的举例,以上“三好”的各类译名的方法相当于把“二人转”译成two men turning、two women rounding、two humans shifting甚至two people making turns之类——译的是词,不是意思。不同的译者(包括词典编纂者)选择不同的词来迻译“三好”且采取了不同的形式变化,这是D和C两类共计53种译名的成因。以上的译法或多或少保留了“中国特色”,但“我是多么优秀啊”这一简单的陈述没有体现,反而会令人生出多种不利于我们的联想来。

以下五个版本笔者打分为C;这个得分的意思请见C3项下的简评。

C1. “san hao” student; sanhao student; San Hao Xue Sheng; Sanhao Student:这些版本均摘自网络及学生简历,核心词都是音译,可以调成斜体;如果用斜体则无须加引号。这么写至少会吸引一部分老外的眼球,其中的一部分也许会费心去查那么一下——也就是说,采用这种方式来对外宣传自己,须仰人鼻息,且结果难以逆料;比D得分高一些,是因为这类版本有机会利用少部分读者的好奇心,于我们多少还是有点儿好处的。另请参看A1。

C2. merit student; Merit Student:经查网络,发现美国既有Merit Students Encyclopedia这样的出版物,也有National Merit Scholarship Program这样的资助项目,还有Student Merit这样的教学软件,但就笔者有限的见闻和查阅,没有看到Merit Student这么一种奖项。merit是个普通名词,确有几个搭配相对固定的短语,多用于企业人员绩效考核方面。笔者认为用于补充或解释或类比是有益无害的,至少要比D类表述好一些。

C3. all-round good student; merit student for around development; Allaround Development Students:是意译,有信息片段但没有信息流,有信息流可又拐了弯甚至断流。看了这档译文,读者可能会瞪大了迷茫的眼睛,盼你解释一番,因为无法满世界地去找你,只好自个儿思量好几十秒钟,少数读者能够猜个大概,多数读者一筹莫展,只好掉头而去,但心里不免嘀嘀咕咕“中国人”怪又拽。

C4. triple a Student; “Triple A” Student; “triple-A” outstanding student:本意是指某一学期里某三门课程得分均为A。考虑到英语国家多数学校多数学生每学期选修三四门或四五门课程(当然各校各人不同),因而可以假定语用效用与“三好”相近,但毕竟不是我们特想广而告之的那个荣誉。当然可以适度引申,但问题依旧存在:它不是一个奖项,至少难以表达我们的“三好学生”,因为“三好学生”多数是一年一评,且一旦到手,那可是荣耀一辈子的。其次,咱们这里的大学生每学期动辄选修十几门课,拢共得了三个A,还好意思跑到全世界人民的面前显摆啊。再者,由于是原装进口,所以假如以此得到了招生录取或招聘录用通知,劝你最好不要接受——入学或入职之后一旦发现你的成绩单上同一个学期没有三个A,甚至仅仅打分体系不是A、B、C之类,后果都于你相当不利。

C5. model student:学生简历中不时见到,且对应的是“三好学生”,故此罗列。估计是把“模范学生”与“三好”荣誉等同起来了,交际效果是有的,只是沟通效益是不够的。英语中确有这个短语,词意相当于“乐于助人”“率先垂范”,有时是合唱团的领唱,有时是舞蹈队的领舞,有时是运动或游戏的“样板”,但以学校、区县、省市等行政单位为颁发机关的大型奖项并未查到,就笔者有限的见闻也未看到采用这一表述的国内权威译法。

三、建议的做法

下面三个译名笔者认为可以打分为B类,是说这些表述合乎英语的词法,能够告知英语国家的读者这个奖项大体上是个什么意思,但不宜直接用作奖项名称,且应与恰当的动词搭配使用。

B1. student with distinctions:部分英语国家的大学授予的学位,少部分是Degrees with Distinction,少部分带有Degrees with Honors字样。估计student with distinctions这一表述是套用而来,可以传达一些我们希望传达的信息,且对这么自称的中国学生有益无害,故此给个B级打分。但不建议使用,一是Degrees with Distinction和Degrees with Honors多用于毕业时节,而我们的“三好学生”称号在低年级也在评选,二是假如老外提出验证,你可能拿不出相应的证书来——并非所有的翻译服务一定会把你获得的“三好学生”称号译作student with distinctions。

B2. excellent student; outstanding student; distinguished student:三个译法均属意译,语意明确,定位模糊,褒义不足;建议采取A1那样的方式大加应用。

B3. the award recognizing combined excellence in academics, sports, and moral integrity:与其说是个奖项,倒不如说是个奖项的解释;可与C1相结合,以A3的方式加以利用。

以下是笔者推荐或建议的译法——实际上是写法。依据是对商务沟通和跨文化交际等理论(不予展开)的理解并结合标题下的语用实际。这个“实际”含义有三。一是“三好学生”之“三”可以实指也可虚指,笔者认为此处属于虚指(不予展开,恕不举例),这从前面摘录的评选标准或条件可以看出,并不是具体的三条,而是难以界定的许多条,各个评选单位均可自行确定推荐条件,而每个条件均可出现多种解读。二是没有采取“两好”或“四好”甚至“五好”,与这一奖项的设置缘由(不予展开)有关,也与社会逐渐广泛接受“德智体”一说(不予展开)有关。在校本科生完全可以以此为题,对上面括号中标明“不予展开”的部分做一些实证搜集,添加一些自己积累的例子,将所引出处规范地罗列出来,即可写成一篇甚至数篇毕业论文。三是翻译的根本目的,亦即对外传播的根本目的,在于表达“意思”,而不是输出文字,至少不是仅经初级加工(最为简易的机器翻译也能提供three good之类)的文字。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希望国外读者注意到的是这一荣誉是几十个里挑一、百里挑一,省市级的甚至可能是万里挑一,是值得夸耀的好事。以下每个版本可望达成这一目的,至少是有利于达成这一目的。其中的大小写、标点符号均为“三好学生”英语表述的一部分,“XX”表示地名、学校名或国名,斜杠表示择一。权当抛砖,仅供参考。

A1. honor student; Honor Student; honors student; Honors Student; straight A student:部分英语国家的“好学生”,有时写作student with honors,但作奖项时还是honors student及其变体形式更为常见。采取这一表述,语意上表达的正是“三好学生”这一名称的意思。如果使用,建议加上引号(以示套用,不是官方译名)并在后面加上of the Year 201X of XX School/University/City/Province之类,一来合乎实际,二来以示具体可查(verifiable),因而可信。straight A student指学业表现报告上某位多个学期多门课程得分均为A的学生;这一表述仍然不适合表达我国的“三好学生”,理由参见C4项下面的解释。

A2. the “Best/Excellent/Outstanding/Distinguished Student of the Year”,similar to an honors student on the Dean’s List in XX:这是意译(其中the Dean’s List也是例子,功能与XX一样),道理与A1相同,语用目的明确,就为告知老外“三好学生”的基本“意思”。其中的the Best Student表达最为高效,简单直白,是笔者反复向学生提倡的“毕业时力争达到高二水平”的又一例证。best与汉语“好”字在既定语境下的“意思”一致(相对于字面词义),不算撒谎又弹性十足,给读者预留了想象的空间。其他解释请见下面两条。

A3. “Sanhao Student of the Year of XX”, an award recognizing my excellence in academic achievement, integrity and sports:保留“三好”的音译形式(因此使用了斜体格式),然后附上解释,Sanhao是主词或核心词,连同引号内其他部分构成了一个奖项的名称。其中的第一个逗号可以换作英文半角字符的破折号,也可在逗号之后加上or、meaning、which means或literally “three good”之类。这么做的好处是Sanhao这一拼音形式与“三好”这一中国概念同一,将Sanhao这个词与一个具体的意思联系起来,假如足够的人这么做,做的时期足够长,若干年后英语国家的部分人们已然知晓,有利于千百万中国人的“三好”之类的荣誉得到接受。窃以为,多数难以直译的中国特色概念或词语皆可尝试这一做法,有利于汉文化及当代中国

〔〕

〔〕特色术语及其他名词在海外的流传。

A4. “Sanhao Student”, the “Best/Excellent/Outstanding/Distinguished Student of the Year”, equivalent to a/an XX winner in XX university:是谓意译,借equivalent to短语(与A2的similar to语意功能相同,因此可以互换)说明前面的音译和意译两种表述。如果认为自己没有推广Sanhao等中国特色名称和物名的义务,可以删除音译部分。也就是说,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为自己的某一具体目标服务,确定某个国家的某个学校,然后对接对方的某个奖项。这便是“具体化”(A3项下的sports改为某一你最为擅长且有证书的运动项目,方法也是“具体化”)。所谓“接轨国际”,一定是对接某个具体的东西。比如说一列火车的两条铁轨,当然应当与国境那边的两条铁轨对接,不可能同时与多个国家的多条铁路对接。

无论是求学还是应聘,均可如此操作,庶几目标读者一看便可意识到你是多么优秀——而不是像D类C类版本那样显得自家多么另类多么古怪。

国外大学的经费来源与国内迥异,大头并非政府财政拨款,私人捐赠历史悠久且名目繁多,因而各类奖项林林总总,“含金量”各不相同。在写“好”自家简历的同时若能撰写几篇介绍文章,可为自己也为国人丰富对国外的认知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汉英笔者英语
A Chinese-English List of the Sports Programmes in Winter Olympics 冬奥会项目名称汉英对照词表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汉英中型语文词典义项精细度对比研究
读英语
汽车德汉英图解词典(五)
酷酷英语林
汽车德汉英图解词典(一)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