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州县规模牛场疫病调查与防控对策

2017-02-06唐维唐新艳陶勇华邓发

广西农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防控对策

唐维 唐新艳 陶勇华 邓发

摘要:[目的]为了掌握全州县规模牛场疫病发生情况,制定牛疫病防控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全州县46家规模养牛场进行调查分析。[内容]规模牛场主要疫病有传染病、寄生虫病、内科病、外科病和产科病。并对疫病发生状况、原因进行分析。[建议]提出搞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加强引种管理,杜绝到疫区引进种牛或育肥牛和加强常见传染病的免疫接种工作,减少传染病的发生等七条建议。

关键词:规模牛场;疫病调查;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1.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2016)03-0056-03

1 规模牛场主要疫病的发生情况

1.1 传染病

牛传染病是规模牛场的主要疫病,调查的46个规模牛场中,发生传染病的牛场数为9个,主要包括口蹄疫、牛出血性败血症、牛气肿疽、牛流行热等,发病数78头,占总发病数的21.1%,死亡18头,占总死亡数的42.9%(见表1),具体情况以下:

1.1.1 口蹄疫近几年来,各级动物防疫部门虽然加大了对口蹄疫的免疫注射,免疫密度不断提高,但牛口蹄疫仍时有发生,主要在引种或流通环节发生。发病牛场数2个,发病牛为种牛或架子牛,发病头数5头,死亡1头。

1.1.2 牛出败,又名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发热性传染病,该病呈地方性流行,主要发生在东山、白宝等乡镇的一些牛场及散养户,发病牛场数3个,发病头数15头,死亡11头。

1.1.3 牛气肿疽,该病自1998年首次在我县天湖牧区发生以来,动物防疫部门每年开展了免疫注射,但由于养殖户的免疫意识不强,免疫密度不高,使得该病目前仍在才湾、绍水、咸水、蕉江等山区一些牛场呈地方性流行,发病牛场数2个,发病头数22头,死亡5头。

1.1.4 牛流行热,本病在我县主要呈周期性发生,每2-3年发生一次。主要发生于黄牛,发病率高,可达80%以上,死亡率较低,发病牛场数2个,发病头数36头,死亡1头。

1.2 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是牛的常见病,发病率较高,在规模牛场可达30%以上,主要包括体外寄生虫(疥螨、痒螨等)和体内寄生虫(线虫、片型吸虫、球虫等)。调查的46个牛场中,发生寄生虫病的为22个,发病头数89头,占总发病数的24.1%,死亡5头,占总死亡数的11.9%。

1.3 内科病

牛内科病主要包括急性胃肠炎、瘤胃鼓气、瘤胃积食、有机磷农药中毒、尿素中毒、烂红薯中毒(甘薯黑斑病中毒)、青贮饲料引起的瘤胃酸中毒等,发病牛场数46个,发病头数167头,占总发病数的45.3%,死亡14头,占总死亡数的33.3%。(见表1)

1.4 外科病

牛外科病主要是指放牧过程中引起的各种创伤(跌伤)或者外科感染,发病牛场数5个,发病头数7头,占总发病数的1.9%,死亡2头,占总死亡数的4.8%(见表1)。

1.5 产科病

牛产科病主要包括胎衣不下和难产等,发病牛场数为12个,发病头数28头,占总发病数的7.6%,死亡3头,占总死亡数的7.1%(见表1)。

2 分析讨论

2.1 疫病发生状况分析

从发生与分布情况看,内科病发病最多、分布最广,46个牛场全部都有发生,占牛场总数的100%;其次为寄生虫病,46个牛场中有22个发生,占牛场总数的48%。从发病率来看,内科病的发病率也最高,占总发病数的45.3%,是规模牛场的主要疾病;其次是寄生虫病,占总发病数的24.1%;外科病发病最少,仅占4.8%。从死亡率来看,传染病的死亡率最高,占总死亡数的42.9%,其次为内科病,占总死亡数的33.3%。

2.2 疫病发生原因分析

2.2.1 对消毒工作认识不足规模牛场大多数采取放养的模式饲养,平时在山上放牧饲养,只是在冬季寒冷季节实行圈养,因此缺少对消毒工作的认识,大多数牛场消毒制度不健全,消毒设施也不完善,没有或者很少进行消毒。

2.2.2 引种不规范 少数牛场不向当地畜牧行政主管部门申报,随意到外地引进种牛或架子牛,或者到市场上购买牛时未经检疫或检疫不严,导致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发生与传播。

2.2.3 免疫接种力度不够 规模牛场大多数只进行口蹄疫的免疫,而且免疫程序是实行春秋两防,对新购进的牛没有及时补针,导致常年免疫密度不高。对牛出败、牛气肿疽等病的免疫没有按免疫程序进行,只是有疫情发生时才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2.2.4 驱虫制度不健全、方法欠妥 大多数规模养牛场以放牧为主,饮水水源污染严重,对粪便处理不当,导致寄生虫病在牛群中传播。在驱虫方法上,大多数规模牛场只在牛发生了寄生虫病后才进行驱虫,驱虫方法也不科学。

2.2.5 饲料品种单一 由于平时没有准备充足的过冬饲料,育肥期或冬季圈养期间提供的日粮品种单一,营养不全面,牛发育不好,对疫病的抵抗力下降。育肥期间只喂青贮料和精料,导致消化系统紊乱、瘤胃酸中毒等病的发生。

2.2.6 饲养管理不当 放牧场地缺水或圈养时供水不足,导致瘤胃积食、瘤胃阻塞等病的发生。

2.2.7 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 规模牛场要准备大量过冬饲料,在制作干粗饲料时,对饲料的水分控制不好,导致饲料发霉变质;在制作青贮饲料时,密封不严或水分过多也易导致发霉,或者保存不当造成发霉,导致饲料性中毒。

2.2.8 牛品种改良的全面推广 在能繁母牛当中,本地母牛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由于母牛个体小,杂交牛胎儿相对较大,造成难产。据统计,在难产的母牛中,开展人工受精的母牛造成难产的占80%以上。

3 防控对策

3.1 搞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

加强牛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除牛舍粪污,保证栏舍干净,同时对牛舍进行定期消毒,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3.2 加强引种管理

杜绝到疫区引进种牛或育肥牛。引种时要经过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出具的相关许可证并经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疫合格后方能进行,引回的种牛要隔离观察10-15d,待正常时进行免疫注射和驱虫后,方可合群饲养。

3.3 加强常见传染病的免疫接种工作,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全州县主要传染病有口蹄疫、牛出败、牛气肿疽、牛流行热等。应根据各种疫病的流行特点,定期做好疫苗的免疫接种,同时加强对规模牛场疫病的监测工作,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方案。

3.4 做好寄生虫病的驱虫工作

规模牛场要制订驱虫制度,每个季度对牛进行一次驱虫,对新购进牛要进行隔离观察,稳定后进行一次驱虫,每次驱虫后隔10-15d进行第二次驱虫。驱虫应在早上空腹进行,将驱虫药均匀混入适量精饲料中让牛自由采食,要保证每头牛能食到足够剂量的驱虫药。对发病严重的病牛要采取单独给药或注射给药的方法进行驱虫。

3.5 加强饲养管理。减少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饲料品种要多样化,青饲料、粗饲料、精饲料等要合理搭配,并保证均衡供给,不要实然变换饲料,如要变换饲料应逐步进行,加强青贮饲料及干饲料制作、贮存的管理,杜绝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同时要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供应。

3.6 加大对有毒植物的宣传

牛中毒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养殖户对毒物的认识不足,例如尿素、青贮饲料、烂红薯等,提高对中毒性疾病的认识,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中毒,使养殖户了解常见毒物的品种及引起中毒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3.7 加强牛病防控的技术培训工作

规模牛场相对偏僻,交通不便,一旦发病,求医较困难,通过培训使养殖户能掌握常见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工作,以减少发病和死亡。

猜你喜欢

防控对策
从2014年稻瘟病重发谈今后防控对策的改进
从2014年稻瘟病重发谈今后防控对策的改进
高校学术腐败犯罪原因与防控对策研究
校园网贷风险及其防控对策探析
试析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存在的风险及防控对策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
基于鸡球虫病及防治措施研究
浅析女性犯罪的特征、原因及防控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