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探究
2017-02-06张淑萍
张淑萍
【关键词】 数学教学;概念;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9—0106—01
小学数学课根据教学内容可以划分为概念课、计算课、解决问题课与空间图形课,而每一个新知识的起始课,学生最先接触到的必然是数学概念。概念是构成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因此,上好概念课对小学生的后续学习以及数学素质的培养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思维的细胞,是构成数学知识大厦的基石,是进行逻辑思维的第一要素,同时它又是数学教材结构与小学生数学认识结构中最基本的组成因素。因此,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学生若掌握和抓住基本概念,就等于抓住了知识网络结构中的纲,就可以纲举目张。因此,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既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又要使学生有意义地获取概念。
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1.概念的引入策略。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概念主要从生活实例、情境设疑及旧知迁移三个方面引入。从生活实例中引入的数学概念能够使得学生更接近数学,增加与数学的亲密程度,在情境中设疑可以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从旧知出发引出新知,可以拉近新知与旧知的距离,消除陌生感。教学中,教师要灵活选择。
例如,教师在讲解“直线与线段”一节内容时,可以拿出麻线、电话线等道具让学生寻找差异,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各个阶段所学概念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中高年级的数学课上,教师可以以回忆旧概念的方式进行新概念的引入。另外,小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情境设疑的方式进行概念的引入。
2.概念的建立策略。小学生认识并掌握一个概念过程主要包含直观感受、建立表象以及掌握本质属性三个阶段,这也是学生思维由形象化转变成抽象化的过程。第一,教师要重视感知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借助感性材料的方式帮助学生对概念进行理解。但是教师要在该过程中注意材料与具体对象间的分离,帮助学生实现概念理解的具体化。第二,小学生比较关注客观存在的事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也是借助直观感觉对概念进行感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以帮助学生从直观事例中脱离出来。
3.概念的巩固策略。
(1)促进记忆。学习概念的过程肯定需要大量的记忆,虽然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机械记忆能力,能够快速记住所学概念,但他们对知识的遗忘速度也相对较快,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提高记忆能力,深入了解概念的内在含义,从而延长记忆的保留时间。
(2)列举实例。课堂结束时,教师应根据所讲概念的特点进一步延伸,让学生课下自己进行例证,以增加概念的具体性。
(3)强化应用过程。学生能清楚地表述概念,并不意味着其对概念掌握得很好。教师讲解完概念后还应展开强化应用训练,在加深学生理解的同时增强记忆。强化应用过程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第一,对概念内涵的应用。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采用填空、复述及判断的方式对以前所学习的概念进行抽查。第二,概念的外延。采用计算、证明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记忆,同时也可设置一些难度较高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
总而言之,概念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各阶段身心发展的基本状况;其次,教师应对教学材料进行详细了解与深入研究,对数学概念的特点及相关要求进行充分了解,从而实现对数学概念的整体性把握,为教学策略的选择提供有效保障。
编辑:谢颖丽